如何求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发布时间: 2021-09-06 13:58:5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2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怎样?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在地面附近,当空气阻力可忽略时,重物的下落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

如何求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自由落体运动规律怎样?

物体在重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在地面附近,当空气阻力可忽略时,重物的下落可看成自由落体运动。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称重力加速度,数值约为98米/秒,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g 初速度为0
任意时刻的速度v=gt 位移 s=1/2gt^2
如果知道位移H的话
反过来还可以求时间 速度
即 v=根号(2gH) t=根号(2H/g)
加速度等于g的向下加速运动,g在各个地方都是不同的,说9.8的一看就是物理没学到家,
是向下运动的~~~~~呵呵
且不考虑空气阻力,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一楼的,是9.8米吧,其他的和他说的就一样了
我靠的,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米每秒是速度单位.不要欺骗小孩子啊

关于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题目(求详解)

建筑工人安装搭手架进行高空作业时,有一名建筑工人由于不慎将抓在手中的一根长5m的铁杆在竖直状态下脱落了,使其做自由落体运动,铁杆在下落过程中,经过某一楼层的时间为0.2s,试求铁杆下落时其下端到该楼层的高度。(g取10m/s2,不计楼层面的厚度)
解该题的重点在于如何理解楼层的高度,题中“经过某一楼层的时间为0.2s;后面又讲到不计楼层面的厚度”按题中的意思实际上就是5m长的杆通过一个点的时间为0.2s;所以有S=Vot+1/2at*t 5=Vo*0.2+0.5*10*0.2*0.2
得Vo=24m/s Vt*Vt-Vo*Vo=2as 24*24-0=2*10*S S=28.8m 这28.8米不能当做答案,因为杆件是有长度的 而解题的时候我们当它为一个质点,所以应加上质量中心到杆下端的距离2.5m 所以答案是 28.8+2.5=31.3m
经过某一楼层的时间为0.2s,应该是指长5m的铁杆 从 ( 其下端到达该楼层 ) 到 ( 其上端离开该楼层的时间 ),条件弄清楚了,就好解了。设铁杆下端到达该楼层时的速度为V,则有

v*0.2+0.5*g*0.2^2=5

得V=24m/s,于是铁杆下端运动到该楼层的时间为2.4s,高度则为0.5*g*2.4^2=28.8m

刚看到楼上的答案,私下认为楼上考虑得多了,在这道题里,杆的每一部分运动都是相同的,不需要那么复杂,它问得就是下端到楼层的距离,

自由落体所有公式

一、物理自由落体运动公式:

①初速度Vo=0;②末速度Vt=gt;③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④推论Vt2=2gh

⑤位移s=Vot-gt2/22.末速度Vt=Vo-gt(g=9.8m/s2≈10m/s2)

⑥有用推论Vt2-Vo2=-2gs;⑦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⑧往返时间t=2Vo/g(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⑨自由落体时间公式:s=1/2gt²,t=(2s/g)²1/2

二、自由落体运动公式使用的注意事项: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与自由落体运动相关)

(4)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5)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扩展资料:

只有结合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特点,才能更好的运用公式。自由落体运动特点如下:

(1)物体开始下落时是静止的即初速度V=0。如果物体的初速度不为0,就算是竖直下落,也不能算是自由落体。

(2)物体下落过程中,除受重力作用外,不再受其他任何外界的作用力(包括空气阻力)或外力的合力为0。

(3)任何物体在相同高度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下落时间相同。

参考资料:自由落体定律-百度百科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 {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时间(t)秒(s);位移(s):米(m);路程:米;速度单位换算:1m/s=3.6km/h。
注:
(1)平均速度是矢量;
(2)物体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
(3)a=(Vt-Vo)/t只是量度式,不是决定式;
(4)其它相关内容:质点、位移和路程、参考系、时间与时刻〔见第一册P19〕/s--t图、v--t图/速度与速率、瞬时速度〔见第一册P24〕。
2)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质点的运动(2)----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1)平抛运动
1.水平方向速度:Vx=Vo 2.竖直方向速度:Vy=gt
3.水平方向位移:x=Vot 4.竖直方向位移:y=gt2/2
5.运动时间t=(2y/g)1/2(通常又表示为(2h/g)1/2)
6.合速度Vt=(Vx2+Vy2)1/2=[Vo2+(gt)2]1/2
合速度方向与水平夹角β:tgβ=Vy/Vx=gt/V0
7.合位移:s=(x2+y2)1/2,
位移方向与水平夹角α:tgα=y/x=gt/2Vo
8.水平方向加速度:ax=0;竖直方向加速度:ay=g
注:
(1)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为g,通常可看作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与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合成;
(2)运动时间由下落高度h(y)决定与水平抛出速度无关;
(3)θ与β的关系为tgβ=2tgα;
(4)在平抛运动中时间t是解题关键;(5)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必有加速度,当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自由落体公式:初速度Vo=0,末速度V=gt,下落高度h=1/2gt²。自由落体是指常规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初速度为零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
自由落体计算公式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gt
3.下落高度h=1/2gt²(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通算公式 v²=2gh
5.推论Vt=2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g≈9.8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自由落体定律
当物体受到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过程,就是自由落体运动。古希腊的学者们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最早阐述了这种观点,他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绝对与它们的重量成正比。
亚里士多德的论断影响深远,在其后近2000年的时间里,人们一直信奉他的学说,从来没有怀疑过,直到1590年,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做了“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得出了重量不同的两个铁球同时下落的结论,从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体下落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的学说,纠正了这个持续了1900多年之久的错误结论。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
(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
(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二.自由落体常用二级公式
n秒末速度(m/s):10,20,30,40,50
n秒末下落高度(m):5,20,45,80,125
第n秒内下落高度(m):5,15,25,35,45
n秒末速度比(m/s):1:2:3:4:5……:n
n秒末下落高度比(m): 1:2:3:4:5……:n2
第n秒内下落高度比(m):1:3:5:7:9……:(n+2)
自由落体运动
1.初速度Vo=0 2.末速度Vt=gt 3.下落高度h=gt2/2(从Vo位置向下计算) 4.推论Vt2=2gh
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
(3)竖直上抛运动
1.位移s=Vot-gt2/2 2.末速度Vt=Vo-gt (g=9.8m/s2≈10m/s2)
3.有用推论Vt2-Vo2=-2gs 4.上升最大高度Hm=Vo2/2g(抛出点算起)
5.往返时间t=2Vo/g (从抛出落回原位置的时间)
注:(1)全过程处理:是匀减速直线运动,以向上为正方向,加速度取负值;
(2)分段处理:向上为匀减速直线运动,向下为自由落体运动,具有对称性;
(3)上升与下落过程具有对称性,如在同点速度等值反向等。
本文标题: 如何求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539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有哪些影响世界走向的会议/会谈为什么食盐可以除去杨梅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