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军力如何,具体的军制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发布时间: 2021-08-31 23:02: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5

古代军功制是怎么划分的?激励士兵冒生命危险参加战斗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益(提升社会等级、获得物质利益等)以及精神刺激(得到社会的...

唐朝的军力如何,具体的军制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古代军功制是怎么划分的?

激励士兵冒生命危险参加战斗的因素,主要有实际利益(提升社会等级、获得物质利益等)以及精神刺激(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荣誉感)等。法家著作《商君书》将此发挥得淋漓尽致。它鼓吹“壹教”,要求国家将所有的利益授予与舆论评价都集中到战争上:“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死者不悔,生者务劝”;起居、饮食等日常生活的歌谣都要和战争有关;实现“民闻战而相贺”,甚至要做到“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

春秋战国时代原来束缚社会成员的身份等级限制被打破,奴隶、平民都可以通过战场上的战功来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这对于参战的平民士兵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机制。比如公元前493年,晋国权臣赵鞅率领自己的私家军队在朝歌和齐军作战,在战前动员中,赵鞅宣布如果打了胜仗,上大夫可以获得一个县的赋税收入,下大夫可以获得一个郡(当时郡指边境地区的据点,小于县)的赋税收入,士可以获得土地,平民以及工商业者可以做官,奴隶可以获得自由。结果大获全胜。

将这一政策发挥到极致的是秦国的商鞅变法。这次变法把秦国的20等爵位改造为彻底的军功爵位制,无论什么身份的人,只要有战功,在战场上斩得一个对方甲士的首级,就可以提升一级爵位。而国家规定的社会地位以及经济利益全都按照爵位来授予。爵位由低到高分为20等:与过去“士”相当的爵位分为4等,分别为“公士”、“上造”、“簪袅”、“不更”;与过去“大夫”相当的爵位分为5等,分别是“大夫”、“官大夫”、“公大夫”、“公乘”、“五大夫”;与过去“卿”相当的爵位分为9等,分别是“左庶长”、“右庶长”、“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上造”(或称“大良造”)、“驷车庶长”、“大庶长”;与过去诸侯相当的爵位分为2等,分别是“关内侯”、“彻侯”。每晋升一级爵位,就由国家赐予耕地100亩、宅地9亩,并由国家分配给一名“庶子”,平时为主人耕种土地,战时随主人出征提供勤务。五大夫以上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税邑”(划定某些地方入户上缴的赋税归其享用),彻侯和关内侯还可以得到封地,获得封地的赋税收入(但一般不得直接在封地进行统治)。每一爵位都可以享受相应的社会特权,比如“不更”可以免除一般百姓必须承担的劳役,“公乘”具有出行时乘坐政府车辆的特权等等。平时衣、食、住、行,生、婚、丧、祭等各方面享用标准都按照爵位严格划分。有爵位者还可以出任一定级别的官职,比如第五级“大夫”以上就可以担任各级军官。有爵位者在犯罪的情况下,往往可以用“贬爵”来代替刑罚。而爵位也可以用来为自己的亲属免除官府奴隶的身份,用一级爵位可以赎取一个沦为奴隶的亲属的自由。

秦国的《军爵律》对于战功的计算与赏赐做了详尽的规定。比如规定士兵在战场上斩得敌军普通士兵的首级,就可以免除全家的徭役和赋税。100人以下的作战编制单位如果能够斩敌33个首级,就计为“满功”,带队军官可以晋爵一级。大兵团在攻城战役中斩首8000级以上、在野战中斩首2000级以上,也计为“满功”,各级军官都晋爵一级,其中战功卓著者可以晋爵三级。

从战国后期秦军几乎所向无敌的情况来看,这套激励机制还是相当有效的。到了秦末战争期间,各方基本都采用这套制度。刘邦的汉军在战争期间大量授予军功爵位,但是对这些有爵位者的社会评价和实际待遇已大大打了折扣,以至于刘邦在战争结束后特意要发布文告,要求各地政府尊重有爵位的退伍官兵。而他的儿子汉文帝刘恒接受文臣贾谊建议,允许百姓出粮买爵位来增加政府收入。后来的很多皇帝更进一步,经常为了某项政治目的而宣布“赐天下民爵一级”,甚至赐民爵二级、三级,人人有爵位也就等于是人人无爵位,爵位不再是什么激励的因素。

以后各代不再有类似的普遍性的爵位制度。汉武帝为了推进对匈奴的战争,另行设计一套17级“武功爵”,名义上是奖赏作战勇敢的将士,但实际上却和原来的爵位一样可以卖钱。现在只知道从低到高有“造士”、“闲舆士”、“良士”、“元戎士”、“官首”、“秉铎”、“千夫”、“乐卿”、“执戎”、“左庶长”、“军卫”等名目。

秦汉以后由于社会所看重的是职官,再赏赐爵位没有激励意义。于是北朝的北周设置“勋官”制度,对于有战功的将士赏给一个名义上的官位。这一制度被隋唐五代以及两宋沿袭,北周有“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等11级。隋文帝改为“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等11级,官阶等级从正二品至七品,得勋者不可直接正式担任官职,但可以享受相应的官职的特权(比实际官员略减几等)。不过名称与实际官职相同的很多,容易混淆,于是隋炀帝再改为14级专门的勋官官称:左光禄大夫、右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银青光禄大夫、正议大夫、朝请大夫、朝散大夫、建节奋武尉、宣惠尉、绥德尉、怀仁尉、守义尉、奉诚尉、立信尉,正二品至从九品。唐朝确立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后改上护军)、大将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云骑尉、武骑尉12等,正二品至从七品。这被五代以及宋朝沿袭,不过几乎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元朝入主中原也有同样制度,勋官10阶:上柱国、柱国、上护军、护军、上轻车都尉、轻车都尉、上骑都尉、骑都尉、骁骑尉、飞骑尉,正一品至从五品。

古代军事制度,唐朝的兵制具体是怎样的?

唐以前,中国兵役制度,遍及全民众,可说是一种兵农合一制。依照现代人讲法,这是一种社会经济与国防武装的紧密联系。

唐朝兵制,唐初承隋制实行府兵制度。全国有634府,府分3等,上府卫士1200人, 中府1000人,下府800人。中央设12卫统领。至唐玄宗时府兵制进行了部分调整, 自唐德宗贞元十二年(796年)任命宦官统领15万禁军起,至唐末一直为宦官典掌禁军的制度。

唐代兵役制度改变了,可说是另一种的兵农合一制。我们不妨说:兵农合一可有两种方式:一是汉代的方式,一是唐代的方式。汉代的兵农合一,是寓兵于农,亦即是全农皆兵,把国防武装寄托于农民的生产集团,生产集团同时即是武装集团。唐代的兵农合一,则是寓农于兵,在武装集团里寄托生产,不是在生产集团里寄托武装。

所以只能说是全兵皆农,而并非全农皆兵。把武装集团同时变成生产集团,每个军人都要他种田,却并不是要每个种田人都当兵。这一制度,从北周苏绰创始,唐代人不过踵其成规。从历史上讲来,唐制似乎又要比汉制好一些。

因为中国国家大,户口多,不需要全农皆兵。全农皆兵,反而变成有名无实,训练不精。只要全兵皆农,不是军人坐食饷粮,安逸无事,就够了。这种全兵皆农制,在当时称之为府兵。

唐朝建立之后,靠着唐军的四处征讨,国家的版图不断扩大,与外族的战斗中频频取胜,将帝国的影响扩散到世界各处。唐军之所以会这么强大,主要还是由于唐朝的国力强盛,再加上唐军内部人才辈出,还有先进的军事装备。

当然,唐朝的兵制本身,是唐军强大的基础,李唐皇族原本就是北周的关陇集团中的一员,他们的祖先李虎是北周八柱国之一,后来李渊与隋朝皇室还有着血缘关系,可他们趁着隋乱,靠着武力夺取了江山。

李世民等人在乱世中打造了一支强悍的军队,这是李唐能统一天下的主要因素,从建国开始,唐朝就开始打造自己的兵制。

唐朝的军事制度也继承了隋朝的特点,隋唐都是起源于北周,他们的兵制与周有着相似的地方,在北周中后期,府兵制开始渐渐成型,到隋朝正式确立。

府兵制

唐初沿用了隋的府兵制,在地方设立众多的折冲府,专门负责管理当地的军户,地方军人依均田令去领自己的田地,免纳租庸调,平时就在家来从事生产,特定时间轮番宿卫,战时出征,资装自备。这就形成了在乡为农,在军为兵,实行兵农合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唐朝用府兵来作为自己的常备军,主要是集中在关中地区,拱卫京师的同时,还要负责对外的战事。皇帝下辖有12卫,皇太子东宫有6率,每卫设大将军1人、将军2人,每率设率1人、副率2人。

平日里各地的府兵轮流征集过来宿卫京师,《新唐书·兵志》对于府兵的调动规定是有明确的记载: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在太宗朝的时候,对于原本的制度进行一些改变,由于战争频繁,府兵的征集越来越多,地方的府兵主要是从一些农民或者是小地主中选拔,通过折冲府来进行召集,一旦成为府兵,往往就是终身都会在军队中当兵。

折冲府作为地方征集管理府兵的机构,可以说是维持府兵制的主体,折冲府有着严格的规制,内部设立折冲都尉1人,左右果毅都尉各1人,长史、兵曹、别将各1人,下辖4~6团。每团200人,设校尉,辖2旅。每旅设旅帅,辖2队。每队设队正,分为5火。

每火10人,有火长。每队、每火的装备,如马、马具和、斧、钳、锯这些都有着严格的规制数额。府兵要想上去打仗,在出征之前就必须要自己准备好粮食,马匹这些物资装备,要是家里实在是穷,也可以向官府来申请,不过大部分的府兵自己的装备都是自带,因此想当兵,也需要自己家里有着一些资本。

府兵自身征调与指挥的权力都在中央手中,每次征调出动都要有尚书省、门下省颁发的皇帝“书”和铜鱼符,州刺史与折冲都尉勘契才能出发。府兵每年需轮流到京师宿卫。兵部会根据这些府兵离京师远近,确定次数。

这样就避免了武将权力过大,朝廷可以把军权牢牢把持在自己的手里,可随着国家的发展,土地兼并越来越严重,府兵制在武周时期就已经开始瓦解,玄宗朝为了能取代这种衰败的制度,选择用募兵来代替,他在边镇各地设立了诸多的军镇,由节度使来统一管理这些军镇,为了要组建一支边镇的常备军,就开始从各地征集一些身强力壮的,可以长期来从军的人,这些人不再是什么农民之类的角色。

他们就等于是帝国的职业军人,从军之后由国家来供养着他们,除了这些职业军人外,北部一些常常受到外族攻击的地区,还建立一些民众武装,称团结兵,其他地区也有土镇、土团、团练等,这些武装的实力不算是非常强,也不指望他们在战场上发挥什么太大的作用,只要他们可以辅助正规军作战就可以了。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充当民夫,这些地方武装基本上是由当地的刺史来管理,当然,节度使也有权来管理这些人。

募兵制

募兵制的出现,让唐朝的兵制发生巨大的改变,首先军队的数量开始越来越少,唐军的规模也越来越小。比如像最为精锐的安西军,巅峰时期的规模也不到5万,唐军开始更加注重精兵,战斗力要比之前强很多,募兵出来的这些人,不仅有着非常强的战斗力,还可以常驻在边疆作战,不用来回去征集。

但募兵本身就拥有更大的自主权,这些军队都是由节度使来全部控制,节度使手中的权力过大,就容易引发国内的混乱,安禄山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士兵长期受到节度使的管辖,他们眼里就很难再有皇帝,更多还是都听节度使的命令,这也是募兵最大的问题。

等到了唐朝的末期,募兵制再度发生改变,开始朝着私兵制发展,从安史之乱开始,募兵的军队私有化情况非常严重,节度使们掌握着大权,他们割据一方,利用自己手上的土地和财产来供养着自己的军队。

像魏博这样的藩镇,手上募集的军队名义上还是唐军,可实际上他们都不会听从政府的命令,而是听从当地节度使的命令,甚至还会和唐朝的中央军队来对抗。中央的兵制也发生改变,唐朝组建了强大的神策军,这支军队等于是中央禁军,它也是采用募兵征集,不过神策军的很多人都是世袭制度,家里代代都在军队里面效力,比如唐末的名将高骈,他们家就是世袭的军人。

唐朝的军制与他们国家的发展有着很大的联系,毕竟军队是要由国家来供养的,最初国内有着大量的土地,可以来维持府兵的体系,可随着土地兼并的严重,手上的地已经不够了,而地方的军户长期生活下来,自己负担非常重,又要交粮又要自己带着装备去打仗,大部分的人都受不了这种剥削,府兵的崩溃是必然的结果,那么募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府兵的这些问题,还保证了自身的战力,可唐朝的募兵过多集中在地方上,中央的军力严重不足。

这也是唐朝内轻外重的弊端,唐朝的历代帝王都非常热衷开疆拓土,因此国家的战线不断拉长,越往后战事越多,中央对于地方军队的控制就越来越弱,必须要给这些节度使们更大的自主权,最终安禄山等人把兵锋对准唐政府,差点就终结了帝国的统治,募兵本身没有错误,错误的是唐朝军队力量过于分散,中央的力量不够。

参考文献:

《新唐书》

具体的话其实是相当于现在的一些军事制度是很像的。
唐代的兵制都是十分严格的对于士兵的要求都非常的多。
其实唐朝的兵制和隋朝的是差不多的,因为他们沿用了隋朝的制度

唐朝军队的等级是怎么样的?

  皇帝服饰--隋唐时期,南北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中外交流频繁,体现出唐朝政权的巩固与强大。在服装服饰上也达到空前繁盛时期。隋文帝厉行节俭,衣着俭朴,不注重服装的等级尊卑,经过20来年的修养生息,经济有了很大的恢复。到了隋炀帝即位,崇尚奢华铺张,为了宣扬皇帝的威严,恢复了秦汉章服制度。南北朝时期将冕服十二章纹样中的日、月、星辰三章放到旗帜上,改成九章。隋炀帝又将其放回冕服上,也改成九章。

  将日、月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从此“肩挑日月,背负星辰”就成为历代皇帝冕服的既定款式。冕冠,是古代帝王臣僚参加祭祀典礼时所戴礼冠。用作皇帝、公侯等所穿的祭服。冕冠的顶部,有一块前圆后方的长方形冕板,冕板前后垂有“冕旒”。冕旒依数量及质料的不同,是区分贵贱尊卑的重要标志。凡戴冕冠者,都要穿冕服。冕服以玄上衣、朱色下裳,上下绘有章纹。此外还有蔽膝、佩绶、赤舄等。组成一套完整的服饰。这种服制始于周代,历经汉、唐、宋、元诸代,一直延续到清代,绵延两千多年。此图为唐代戴冕冠、穿冕服的帝王(敦煌莫高窟220窟壁画)。

  隋唐五代服饰--初唐的铠甲和戎服的基本保持着南北朝以来至隋代的样式和形制。贞观以后,进行了一系列服饰制度的改革,渐渐形成了具有唐代风格的军戎服饰。高宗、则天两朝,国力鼎盛,天下承平,上层集团奢侈之风日趋严重,戎服和铠甲的大部分脱离了使用的功能,演变成为美观豪华,以装饰为主的礼仪服饰。“安史之乱”后,重有恢复到金戈铁马时代的那种利于作战的实用状态,特别是铠甲,晚唐时已形成基本固定的形制,唐代的铠甲,据《唐六典》记载,有明光、光要、细鳞、山文、鸟锤、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锁子、马甲等十三种。其中明光、光要、锁子、山文、鸟锤、细鳞甲是铁甲,后三种是以铠甲甲片的式样来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则是以制造材料命名。在铠甲中,仍以明光甲使用最普遍。图为唐代穿明光甲及戎服的武士复原图。

  中国民族歌舞

  中国民族民间歌舞艺术,丰富多采,历史悠久。在我国历史文物和古代石刻壁画中,生动地刻画着大量的几千年前的歌舞形象。在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记载了当时中原地区青年男女“无冬无夏,值其鹭羽”载歌载舞的盛况。历代的宫廷乐队,常表演各民族的歌舞节目,相继出现过不少杰出的歌手和舞蹈家。

  舞剧,作为舞蹈、戏剧、音乐相结合的表演形式,在我国历史上源远流长。我国古典戏曲艺术和民族民间舞蹈里,都有许多舞剧剧目。中国民族舞剧的内容广泛,有的取自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有的反映现实生活。舞蹈语汇主要来自我国戏曲中的古典舞、历史文物上的古代舞蹈形象、各族人民的民间舞蹈和现实生活,形成百花竞放的景象,为中外观众所喜爱。比较著名的舞剧有《丝路花雨》、《宝莲灯》、《小刀会》、《卓瓦桑姆》、《奔月》、《梁祝》、《珍珠湖》近年上演的优秀剧目有《苍原》、《雪花。雪花》、《悠悠闽水情》、《也兰公主》、《孔雀舞》等。

  五十年代芭蕾和现代舞传到中国,芭蕾《祝福》、《家》、《雷雨》、《孔雀胆》和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卖火柴的小女孩》等,曾在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多次获奖。

  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能歌善舞。在民间,更是广泛流传着内容广泛、形式各异、生动活泼、瑰丽多姿的歌舞艺术。有反映劳动生产、爱情生活、风俗习惯、习武争战的,也有反映自然景物、花鸟鱼虫的。形式上又歌又舞,歌舞结合,有很强的感染力,达到了“歌以咏言,舞以尽意”的艺术效果。据统计,全国有近千种民间舞,如汉族的《龙舞》、《狮子舞》、《红绸舞》、《花鼓舞》,蒙古族的《安代舞》,藏族的《弦子舞》,维吾尔族的《赛乃姆舞》,彝族的《跳月》,傣族的《孔雀舞》,朝鲜族的《扇舞》,苗族的《芦笙舞》,壮族的《扁担舞》等等。

  历史演进到隋(581——618)唐代,中华大地经历了许多的战争和社会动荡。各民族之间强烈的政治冲突,却推进着彼此的文化融合。隋代出现了集中外乐舞的“九部乐”,唐代增为十部,足见歌舞之盛。在民间艺术的浸染下歌舞向

  戏剧又靠拢了一步。这时有所谓大面,又称代面,即戴着面具演出的戏。著名剧目是《兰陵王入阵曲》。据说,北齐(550——577)兰陵王高长恭勇冠三军,但容貌俊美。他觉得这时有所谓大面,又称代面,即戴着面具演出的戏。著名剧目是《兰陵王入阵曲》。据说,北齐(550——577)兰陵王高长恭勇冠三军,但容貌俊美。他觉得不足以威慑敌人,便戴上木刻面具上阵。此戏曾传至日本。

  《兰陵王》、《拨头》、《踏摇娘》这三个唐代有名的歌舞戏,都各有简短却完整的故事,有人物,有冲突。情节的发展,走向规定的结局。

  藏族南平舞蹈

  九寨沟一带的南坪民间舞蹈主要以白马藏族的舞蹈为代表。白马藏族能歌善舞,舞蹈分祭祀性和自娱性两类。祭祀舞以“诌”舞为代表,内容是祭祀神灵,祈求保佑和驱鬼辟邪。跳时数人头戴各种兽物面具,舞姿模拟禽兽动态,粗犷、矫健、灵巧、活泼。自娱舞多以欢庆和颂扬为主要内容,跳时男女老少围着火堆连臂踏歌,转圈而舞。

  华坪傣族孔雀舞

  华坪傣族的孔雀舞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在泼水节等傣族盛大的民族节日里,你才能看到当地傣族跳孔雀舞,无论是群舞,双人舞和单人舞,都将孔雀各种姿态进行模拟和艺术夸张,给人以一种柔美的享受。

  僳僳族打歌舞

  打歌舞是僳僳族的一种民族歌舞,跳舞者围在篝火四周,随葫芦笙边歌边舞。打歌舞以跳为主,跳舞节奏不断变化。打歌舞的起源有个美丽的传说,有个老人养了五个剽悍的儿子,他们保护山寨,抵御入侵者,后来这五人英雄被敌人毒死了,村民们为纪念这五个英雄,围在篝火边。以歌哀悼,外敌也被吓得不敢入寨,从此僳僳人过上了太平日子。

  摩梭人甲搓舞

  是摩梭人的“打跳”或“锅桩舞”。甲搓舞的起源,传说是古代摩梭人在受到外族侵犯时,部落首领发动族人在村口坝场上燃起一堆堆熊熊大火,并围着火堆呐喊跺脚,制造声势,助长威风。打退敌人后,又围着火堆唱歌跳舞以示庆祝胜利。甲搓舞演变成了群众性娱乐舞蹈。今天,人们为了庆祝丰收,欢度节日,祈祝神灵等,都要跳起欢快的甲搓舞,青年年男女也借机谈情说爱,结交阿夏。甲搓舞舞姿粗犷,节奏刚健明快,跳未令人畅快淋漓。

  纳西族阿哩哩

  阿哩哩是纳西族的一种传统歌舞,其基调欢快轻松,逢节日和高兴之事,你都能看到纳西族围成圆圈,跳这种传统的民族歌舞。阿哩哩跳法简单,跳舞者手拉着手,一人领唱,众人相和,边跳边唱。“阿哩哩”曲调固定,歌词内容则即兴创作,多系表达人的欢乐心情,五言一句,先唱后三字,再从第一字唱起,一般纳西族的村寨广场和古城四方街及新城红太阳广场常能看到纳西族围成一围,即兴跳阿哩哩,你可随意加入其中,亲自体验这种古老的民族歌舞。

  纳西族哦热热

  是流传于纳西族民间的一种传统歌舞,节奏鲜明,高亢嘹亮,气势雄浑。演唱时伴以简明而粗犷的舞步令人仿佛又回到了遥远的游牧生活年代,反映了纳族人古代游牧生活艰辛与欢乐。现成了歌唱幸福,向往美好的群众性娱乐歌舞。

  纳西族热巴舞

  热巴舞是一种受藏族影响的纳西族歌舞形式,为集体舞,表演时男子手拿铜铃,女子手拿曲柄鼓,男女混合演出。热巴舞是一种广场表演形式,歌声鼓铃随歌舞节奏而变化,时而昂扬飘荡,铃鼓作响,时而舒缓深情,铃鼓低鸣。热巴舞气氛热烈,并拌有杂曲和民间歌舞,是深受纳西族喜爱的一种民族歌舞。热巴舞一般是在喜庆之际或盛大的节日时跳,通常在村寨广场或城镇宽阔地举行。

  隋唐时采用更为先进的“灌钢法”代替了百炼法,炼出的刀更加坚韧锋利。唐代的刀有仪刀、鄣刀、横刀三种。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官吏佩带用刀;横刀是专门装备军队的战刀。唐代制刀不仅注意保持汉民族传统的制作技艺,而且随着各国及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还吸收了不少外来的制刀技艺,促使战刀的制作更趋于实用。明代军队使用最多的是“腰刀”。腰刀的刀体狭长,刀身弯曲,刃部延长,吸收了倭刀的长处,使劈砍杀伤的威力增大。明朝著名将领、抗倭英雄戚继光非常重视腰刀的制作,在其军事著作《练兵实纪》中对腰刀制作方法有着详细的研究与记载。清代,刀的种类更为繁杂,有腰刀、滚背双刀、脾刀、双手带刀、背刀、窝刀、鸳鸯刀、船尾刀、割刀、缭风刀等等。其中被广泛应用于作战的是腰刀和双手带刀。腰刀上部较直,下部微曲,刃部略窄。刀身长三尺二寸,柄长三寸,重一斤十两(古时1斤=16两),一般用于骑兵作战。双手带刀,柄长一尺五寸,可容双手把握,刀刃长且特别宽大厚重,上部呈平线形。步兵在近身交战时,一刀砍去,可断敌首级或四肢。短刀在明清时代仍然是军队的主要兵器之一。据《清史演义》上记载,清朝皇太极登基后,第一次出师的阵容是,由满、蒙、汉组成的六军:马队步队、长枪队、短刀队、强弩队、藤牌队……那时短刀队所使用的战刀接近于我们后来所见过的“马刀”。这种刀还有那种称作“大刀片”的军刀,一直延用到抗日战

  唐代弓分为长弓、角弓、稍弓和格弓四种。长弓用作步战,角弓用于骑战,稍弓和格弓是狩猎用弓和皇朝禁卫军用弓。唐宋以后直到明清,弓的形制日趋单一化,大致可分为常用弓和练习弓。前者注重射击的准确度,后者练习张弓的臂力,所以练习用的是“大弓”和“长弓”。明朝特别重视弓的选材与制作,一把弓所用的材料,往往分别来自许多地方。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各代朝臣都十分重视弓的制作和使用。因为在古代战争中,“两军相遇,弓弩在先”。无论是攻守城镇,还是伏击战、阵地战都可以弓箭为利器,“先下手为强”。自火器问世之后,弓箭仍以它轻巧灵便、射中率高之长而继续服役军中,一直延用到清朝末年。时至今日,我们在体育竞技场上,仍能目睹射箭神手的英武风姿。

  唐代的一部兵书《神机制敌太白阴经》记载,抛石机通身用木料制成,炮架上方横置一个可以转动的轴,固定在轴上的长杆称为“梢”,起杠杆作用。只有一根木杆的称为“单梢”,设多根木杆的叫“多梢”,梢越多,可以抛射的石弹就越重、越远。古代炮梢最多可达13梢。梢所选用的木料需要经过特殊加工,使之既坚固又富有弹性。另外由于抛石机是运用杠杆原理制造的,所以炮梢的长度及力臂和阻力臂的比例都要精心测算,一般炮梢长约2。5~2。8丈。梢的一端系有“皮窝”,内装石弹,另一端系炮索,长约数丈,小型炮的炮索在1~10条不等,大型炮多达百条以上,每根炮由1~2人拉拽。抛掷石弹时,先由一人瞄准定放,拉索人同时猛拽炮索,当炮梢系索一端猛落的同时,另一端的皮窝迅速甩起。石弹借惯性猛地抛出,射程可达数百步。”。757年,史思明围攻太原,李光弼就是用抛车击退史军的。那时,抛车可分为轻型、中型、重型三种:轻型抛车,由两人施放,石弹重半斤,用于迎敌作战;中型抛车在单梢、双梢、旋风、虎蹲等,用40~100人拉炮索,可发射25斤重的石弹,射程达80步;重型抛车有五梢、七梢炮,要150~250人拉炮索,发70~100斤重的石弹,射程可达50步。这种重型炮十分笨重,使用时须固定炮架,多用于攻守城池。

  盾牌按制作材料的不同又可分为木牌、竹牌、藤牌、革牌、铜牌、铁牌等。其中用木和革制作盾牌的历史最长,应用也最普遍。商周时期,盾多用于车战和步战,用木、革制做或者用藤条编制的盾是军队中的重要防卫武器。这时的盾,形状近似长方形,前面镶嵌青铜盾饰,有虎头、狮面等,个个面目狰狞,令人望而生畏,借以恐吓敌人,增强盾牌的防护效能。有一种木盾特别流行,顶上有双重弧花纹,呈长方形,表面涂漆,并绘有精美的图案。藤牌也是军队中常用的一种盾牌。最早出产于福建,明代中叶传人内地。藤牌是采集山上老粗藤制作的,一般编制成圆盘状,中心凸出,周檐高起,圆径约三尺,重不过九斤,牌内用藤条编成上下两环以容手臂执持。这种藤牌,编制简单,使用轻便,加上藤本身质坚而富有伸缩性,圆滑坚韧,不易兵器砍射破入,所以藤牌传入内地之后,很快便成为步兵的主要装备之一。

  唐朝的甲制共有13种,其中明光铠、光要铠、细麟铠、山文铠、乌锤铠和锁子甲都是铁制的。“明光铠”的前胸和后背各有一面像镜子一样的金属圆护心,太阳照射时即闪闪发光,因此得名。锁子甲是一种用铁链衔接,互相密扣,缀合而成衣形的铠甲。这种甲穿起来柔和便利,比大型坚甲轻松。为适应步兵野战的需要,在唐代供步兵使用的步兵甲有了很大发展。据《通典》所记,当时每队战士有60%的人装备有铠甲,而汉代军队披铠甲的士兵仅占总数40%。这种步兵甲的基本形制是:身甲前后片在双肩上用带联扣,两肩所覆披膊作兽皮纹,腰带下垂有两片很大的膝裙,上面叠缀着几排方形的甲片。宋代的“步人甲”就是由这种铠甲演变而成的。唐代的甲虽然种类繁多,式样各异,却主要供骑兵穿着,战马一般不披甲,这样在作战时骑兵机动性大,以轻捷快速而取胜。另外,唐代制甲,还讲究外观华美,往往涂上金漆或绘有各种花纹。唐太宗李世民还是年轻将领时,曾身披金甲,陈铁骑1万人,甲士3万人,在太庙前举行凯旋礼。那时仪仗典礼等隆重场合下都有金盔银甲的壮观场面。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写下“金锁甲、绿沉枪”的诗句。宋代大诗人陆游的《出塞曲》也有“三军甲马不知数,但见银山动地来”的名句,形象地描绘了众多兵士身着铠甲,在阳光的照耀下,像银山一样烁烁发光的壮观景象。

唐朝军队的等级是怎么样的

唐朝武官官衔从一品 骠骑大将军;
正二品 辅国大将军,从二品 镇军大将军;
正三品上 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千牛卫大将军,正三品下 怀化将军;
从三品上 云麾将军、归德大将军,从三品下 归德将军;
正四品上 忠武将军,正四品下 壮武将军、怀化中郎将;
从四品上 宣威将军,从四品下 明威将军、归德中郎将;
正五品上 定远将军,正五品下 宁远将军、怀化郎将;
从五品上 游骑将军,从五品下 游击将军、归德郎将;
正六品上 昭武校尉,正六品下 昭武副尉、怀化司阶;
从六品上 振威校尉,从六品下 振威副尉、归德司阶;
正七品上 致果校尉,正七品下 致果副尉、怀化中候;
从七品上 翊麾校尉,从七品下 翊麾副尉、归德中候;
正八品上 宣节校尉,正八品下 宣节副尉、怀化司戈;
从八品上 御侮校尉,从八品下 御侮副尉、归德司戈;
正九品上 仁勇校尉,正九品下 仁勇副尉、怀化执戟长上;
从九品上 陪戎校尉,从九品下 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

唐朝的军队战斗力到底如何?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意气风发的时代,这个“大有胡气”的朝代中,边疆战争之频繁和战胜次数之多,在中国古代史上非常罕见。所以只有唐朝才能诞生专门的边塞诗派,诞生像“年年战骨埋荒外”这样的诗句。

而至于“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生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种豪言壮语,则由于后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风气,甚至成为了古代史上中国人尚武精神的绝响。尤其是贞观年间,大唐帝国四面出击,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贞观年间是唐朝拓边最猛烈的时期,也是获胜最大的时期。贞观年间,唐朝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甚至可能还包括印度用兵的胜利。这些胜利奠定了唐朝300年的基业。

  突厥是唐朝最大的边患,作为同时存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一遭到毁灭,建立单级世界就变得容易多了。但是唐朝的事情往往是这样,就是按下葫芦起了瓢。刚刚平定突厥,贞观八年,一个注定要让唐朝的下半辈子不得安宁的国家开始走向崛起。那就是吐蕃。松赞干布成为了吐蕃的赞普之后,精于扩张,很快就狠狠打击了位于今天青海一带的吐谷浑。击败吐谷浑后的松赞干布志得意满,乘着国势向唐朝请求和亲

击败吐蕃的第二年,一些附唐的党项人叛唐归吐谷浑。唐军迅速做出反应,带队的都是些一听名字就能士气大震的主儿――李靖、薛万彻、候君集。吐谷浑可汗伏允初战败于李道宗之手之后做出了游牧民族视为洪水猛兽的一招:焚烧草原(《狼图腾》上还说只有汉人才放火烧草原呢??)。

本文标题: 唐朝的军力如何,具体的军制到底是怎么划分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478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罗布泊湖历史上面积大小的变化过程是什么样的 对历史进程有什么影响淮安区明清步行街建于那年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