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安禄山?安禄山(703年~757年)为营州(今辽宁朝阳)人。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本名阿荦山(一作轧荦山),即战斗的...
怎么评价安禄山?
安史之乱爆发
唐朝天宝十四载十一月甲子日(755年12月16日星期二),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节度使的安禄山发动节度使之士兵及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民族组成共十五万士兵,号称二十万,在范阳起兵。天宝十五年占领长安、洛阳,进入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历史如何评价安禄山
安禄山的历史评价
张九龄:乱幽州者,必此胡也。
李德裕:禄山,夷狄之谲诈者也,非将门英豪,草莱奇杰,其战斗之气,击刺之才,去关张远矣。
姚汝能:安、史二凶羯,相继乱于范阳,安禄山以天宝十四载乙未十一月犯顺,史思明男朝义至宝应元年壬寅十二月为李怀仙所杀,二胡共扰中原凡八年,幽、燕始平。
《旧唐书》:天地否闭,反逆乱常。禄山犯阙,朱泚称皇。贼巢陵突,群竖披攘。征其所以,存乎慢藏!
《新唐书》:禄山、思明兴夷奴饿俘,假天子恩幸,遂乱天下。彼能以臣反君,而其子亦能贼杀其父,事之好还,天道固然。然生民厄会,必假手于人者,故二贼暴兴而亟灭。张谓讥刘裕“近希曹、马,远弃桓、文,祸徒及于两朝,福未盈于三载,八叶传其世嗣,六君不以寿终,天之报施,其明验乎!”杜牧谓:“相工称随文帝当为帝者,后篡窃果得之。周末,杨氏为作八柱国,公侯相袭久矣,一旦以男子偷窃位号,不三二十年,壮老婴儿皆不得其死。彼知相法者,当曰此必为杨氏之祸,乃可为善相人。”张、杜确论,至今多称诵之。如禄山、思明,希刘裕、杨坚而不至者,是以著其论。
何去非:禄山虎视幽蓟,横制千里,而军中之吏凡三千人。故范阳之变一起,天下大震,徒驱市人以婴其锋。
徐钧:随人玄养宁知父,负主恩私岂有君。逆气终然招逆报,可怜四海乱如云。
丁耀亢:非其种者,锄而去之。先王知华夷之不可以一而限焉。以其非吾族也。乃至衽席之侧,置一异物,初以为狎之,不知其为所狎也。譬若驯狼守羊,终逞野心耳。然亦有异焉,金日磾亦胡人也,忠与伊、霍比,何哉?盖犬马知恩,鸱枭无义,以禽兽报人者,亦来禽兽之报。若非父子相夷,唐几中灭矣!
如何客观评价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人?
【宫室焚烧,十不存一,百曹荒废,曾无尺椽。中间畿内,不满千户,井邑榛荆,豺狼所号。既乏军储,又鲜人力。东至郑、汴,达于徐方,北自覃、怀经于相土,为人烟断绝,千里萧条。】——《旧唐书·郭子仪传》
几年前的大唐王朝,尚是国势强盛,文化繁荣,万邦来朝,兵锋远及葱岭以西,达到了之前历朝历代前所未有的极盛之世的,也仅仅就是一场由野心家安禄山引发的兵乱,就陡然崩塌,国势不可挽回了。三分之二的大唐帝国子民,短短五年时间,就变成了史书上一串数字,就此消失了……
大唐帝国何曾负于安禄山史思明这两个高官显爵的杂胡,又何曾亏待了曾经占据帝国军队1/3兵额,重禄厚饷恩养多年的这支叛军?!
唐王朝历时八年,虽平定叛乱,河西陇右安西北庭尽没于吐蕃,国土户数减少一半,国势由盛转衰至不可逆,三千万人口的损失,这场空前浩劫的罪魁祸首,难道首先不该是安禄山和史思明这两个挑起战火的野心家、以及他们麾下一群人皮禽兽的罪责么?
关于“安史之乱”的性质,固然是安禄山、史思明等胡族武将,怀着个人野心,以所谓“清君侧”,即诛杀和他们有深刻矛盾的宰相杨国忠为名,发动的对唐王朝的叛乱。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