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为何被发达国家垄断?制造难点在哪里?

发布时间: 2021-08-04 09:27:3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9

序言这是一张航空发动机示意图。第一眼看上去复杂不?很复杂!它是由上万个零件组成,加工精度要达到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所以一直到现在...

航空发动机为何被发达国家垄断?制造难点在哪里?

序言

这是一张航空发动机示意图。

第一眼看上去复杂不?

很复杂!

它是由上万个零件组成,加工精度要达到微米级甚至是纳米级,所以一直到现在它仍然是中国的软肋,并且最容易被国外卡脖子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中国长期造不出性能先进的航空发动机?

它的制造难点究竟在哪里?

发动机叶片制造

航空发动机的零件有很多,我这里就拿最密密麻麻的叶片来说吧。

那有朋友肯定会问了:

这些看上去不就是普通的白铁皮嘛!科技含量会高到哪里去?

兄dei,此言差矣!

一台航空发动机有几千片不同种类的叶片,它们是发动机的关键零件,实现了发动机的核心功能。

这些叶片由不同材料、不同工艺制成,并面对着不同的工程学挑战。

它们按部件主要分为风扇叶片、压气机叶片和涡轮叶片,尤其是像里面的高温单晶涡轮叶片,可以说是发动机加工难点中的难点,同时也是发动机核心技术最高的部分。

具体难度有多大呢?

小鲸我来跟大家详细说说啊。

飞机发动机在工作的时候呢,叶片所处的燃烧室最高温度超过2000℃,压力相当于几十个标准大气压。

而且叶片要以每分钟数万转的速度,持续高速旋转数个小时,同时需要承受承担叶片本身重量1万倍的离心力。

小鲸来大家划重点啦:高温、高压、高强度。

那如何克服这些难点呢?

这就必须在发动机中采用复杂的冷却系统,设置迷宫一样的冷却通道,搞出成千上万个引入冷气的细微小孔。

同时叶片里面的材料也很重要,比如热障涂层,它的作用是就像是给叶片穿上衣服,用特殊涂层把叶片包裹起来,使叶片本身不接触高温。

但是问题又来了:

什么样的物质可以实现隔热需求?

怎么合成这种物质?

叶片在高速旋转时,这种涂层会不会因为离心力而裂开或者脱落呢?

还有,怎么把这种涂层涂在叶片上呢?

一层有多厚?涂几层?

看到这些问题,我们就已经能感受到它的难度了。

当然这些肯定不是几个老师傅拿着刷子就能搞定的,这也需要专门的设备和技术。

退一万步说就算我们有涂料,也不能说明我们就能够完美地还原出来。就比如可乐的配方就写在瓶子上,也没见谁能够完美还原。

并且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还需要精密的制造技术—熔模铸造工艺。

简单来说,这种工艺就是首先要将易熔材料制成模样,然后在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制成型壳,再将模样熔化排出型壳,从而获得无分型面的铸型,经高温焙烧后即可填砂浇注的铸造方案。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精度特别高,能够铸造外型复杂的铸件,但是工序繁杂,费用较高。

目前只有少数航空发动机强国掌握这种技术,就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普惠公司。要注意下,是普惠,不是卖电脑的惠普哦!还有英国罗罗公司,法国赛峰公司,以及俄罗斯的联合发动机制造集团公司。

国产发动机进展

那国产发动机的进展怎么样了?

目前中国军用航空发动机的水平,已经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

各类技术相继追赶成功,除了少数型号需要从俄罗斯进口,我们已经基本实现了军用发动机的独立自主。

比如下一代国产发动机“涡扇-15”的推重比在10左右,基本和俄罗斯土星公司的117S相当,已经接近号称“最完美发动机”的美国F135。

但在民用领域,因为要求更高且我国起步较晚,至今还没有实际量产。

估计又有杠精会说了:

民用发动机这么复杂,咱们想办法弄一台样品,直接逆向研发难道不成?

对于这个观点,小鲸我想说啊。

首先人家给不给你就是个大问题,再者就算人家给你了样品,咱们所能做的就是,把每一个零件的尺寸给它量一量,逆向得来的数据,肯定是会存在一点误差的。

尤其像发动机这么复杂的机器,咱们自己没有吃透,也是不可能完全山寨成功的。

除此之外呢,想把逆向研发所得到的成果,转换为自己的东西,必须先消化吸收再进行正向开发,而这个阶段的困难也很大。

这就好比以前上学读书的时候,碰到不会做的题目,怎么办?

那就抄学习好的同学答案呗!

抄完了会发现原来这题目很简单嘛是吧?

但是呢,后面遇到同类型的题目稍微改了一些条件,又不会做了,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了!

好在国家已经在多年之前就开始重视了。

最新的消息是由我们自主设计的,长江1000A发动机已经开始进行各种测试了。

根据目前已知的数据,它的直径1.95米,长3.29米。结构相当复杂,由约35000个零部件组成,参与研发的单位达到24家之多,为了试制与装配首台整机,团队花费了18个月时间,可见其难度之大。

与美国LEAP-X1C发动机相比,也就是中国的C919大飞机目前使用的动力来源,这两者的叶片数量均为18片,而且长江发动机也做到了在气动效率上不输于后者的水平。

但是呢,咱们的长江发动机与美国的差距最大的,还是两者所用的叶片材料。

长江发动机所用的是钛合金材料,而美国的发动机使用的是三维碳纤维树脂。这种碳纤维材料制成叶片时极易加工,并且成型后在抗振性、使用寿命和耐高温性能上,相比于合金更加优异。

那什么时候咱们能够使用长江发动机呢?

如果后期试飞顺利的话,它将在2025年之后投入航线运营。

感悟

最后小鲸想说:

航空发动机是一个战略性的、高端的、高精尖的技术产品,也跟一个大国、强国的地位紧密相关。

美国和其它一些西方国家,为了维持在航空工业的优势地位,常年针对中国进行材料和技术封锁。

但是越是封锁,就越说明航空发动机的战略重要性,那咱们就越需要突破。

虽然我们工业化的时间不长,人家开始玩工业化的时候,咱们这边乾隆爷还在江南公费旅游呢,并且这种差距体现在从材料到设计,再到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方方面面都有。

这些年咱们奋起直追,但从研发到生产,确实和国外顶尖水平还是有差距,欠下的功课一时半会儿还追不上。

但是小鲸相信呢,在接下来的 10 年之内,咱们中国在航发技术上一定会有长足的发展。

本文标题: 航空发动机为何被发达国家垄断?制造难点在哪里?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5198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唐朝贩卖黑人昆仑奴,为何没有像美国一样,在中国形成黑色人种今西部无存,东(奴)患我独当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