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爵位分为几个等级呢?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
中国古代的爵位分为几个等级呢?
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2、秦朝: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而已;大庶长以下十八等,皆有岁俸。临战,斩敌首一级(颗),即赐爵一级。秦朝、汉朝沿用此制。
3、到了唐朝,爵位分为九等,分别是: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唐朝也基本继承了汉武帝时期的做法:皇帝的儿子除皇太子外其他的可以封为亲王。
亲王的儿子,嫡长子只能降一级,为郡王了,而亲王其他儿子则为郡公了,当然有功于朝廷者,也可以进位郡王。
4、到了明朝,封爵分为异姓和宗室两类。列爵一开始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后来只保留公、侯、伯三等,用以分封功臣、外戚、少数民族首领等。
例如明朝开国军事统帅徐达被明太祖封为魏国公;明朝开国功臣、著名政治学家刘基刘伯温就被明太祖封为诚意伯。他们两个人分别属于当时异姓里的外戚和功臣,在列爵里属于“公”、“伯”。
宗室的爵位有亲王、郡王、辅国将军、奉国将军、镇国中尉、辅国中尉、奉国中尉。除了皇嫡长子外,皇帝的其他儿子封为亲王,亲王的儿子为郡王,亲王的孙子为辅国将军,亲王的曾孙为奉国将军,之后以此类推,直到降至奉国中尉,就不再降了,世袭罔替,以此区别于普通老百姓。
5、明朝初年的宗室封爵不但是封土建国,而且经常统帅大军出征。比如燕王朱棣,在洪武时建藩北平,两次率领军队出征北元。后来朱棣即位后,逐步削除了藩王的兵权,逐步形成“分封而不赐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局面。
6、清朝爵位分为宗室爵位、异姓功臣爵位、蒙古爵位。
宗室爵位,掌于宗人府,共分为十二级,分别为:和硕亲王、多罗郡王、多罗贝勒、固山贝子、奉恩镇国公、奉恩辅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不入八分辅国公、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奉恩将军。其中前四种为高级爵位,贝子是当朝皇子的最低封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爵位
1、周朝: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均世袭罔替,封地均称国,在封国内行使统治权。各诸侯国内,置卿、大夫、士等爵位,楚国等置执圭、执帛等爵。卿、大夫有封邑,对封邑也可以行使统治权、唯受命于诸侯。
2、秦朝:共分二十级:一级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彻侯以一县为食邑,并得以自置吏于封地;关内侯有食邑、封户,只能衣租食税而已;大庶长以下十八等,皆有岁俸。临战,斩敌首一级(颗),即赐爵一级。秦朝、汉朝沿用此制。
3、曹魏:曹操废二十等爵、武功爵等所谓赐爵。魏文帝黄初年间,定爵制为九等:王、公、侯、伯、子、男、县侯、乡侯、关内侯。王爵至男爵皆有国号、封地,县侯以下无封地而有租税。九等爵之外,曹操创立的名号侯、关中侯、关外侯、五大夫侯作为赐爵保留,仍无封、无食。 魏制:皇子封王,王之庶子封乡公,嗣王(非始封王者)之庶子封乡侯,公之庶子封亭伯;王国大者郡、小者县。
4、两晋:西晋爵位非常繁复,设置了王、公、侯、伯、子、男、开国郡公、开国县公、开国郡侯、开国县侯、开国侯、开国伯、开国子、开国男、乡侯、亭侯、关内侯、关外侯共十八级。
5、隋朝:隋文帝置国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侯、伯、子、男九等;隋炀帝留王、公、侯三等爵,其余均废止。
6、唐朝:分亲王、嗣王(承袭亲王的为嗣王)、郡王、国公、郡公、县公、县侯、县伯、县子、县男。国公以下,均加开国字样,如××郡开国侯、××县开国子。唐朝的封爵有食邑,但往往为虚封,唯加实封者可以享有所封地的租税收入(后改为领取俸禄)。
7、元朝:王爵唯皇族、蒙古贵族可封,宗室封亲王、远支宗亲与贵族封国王。其余国公等爵封赐甚滥。
8、清朝:宗室爵共十四级,乾隆十六年定制,功臣世爵为以下二十七等。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爵位
无论是民间传说,还是历史史实,都不能否认关羽的历史成就。而且民间对他的敬仰,已经远远超出一个凡人,以至于大街小巷几乎所有的商铺都供奉着关羽像。
事实上关羽是历史上有血有肉的人,而不是神。东汉末年的官渡之战前夕,曹操决定先消灭盘踞在自己东边(徐州)的刘备,就亲自带军征讨。
刘备被打败,自己投靠袁绍去了。关羽被围困后,只好投靠了曹操。曹操欣赏关羽,回到许都报请皇帝,封关羽为偏将军。
公元200年,袁绍统领大军十万,从邺城发兵进取黎阳,命大将颜良渡过黄河攻取东郡太守刘延。白马被围困,已经撤退的曹操荀攸声东击西的计谋,派人偷袭延津,自己亲自带人救白马。
关羽不失时机的策马刺颜良于马下,是袁绍军退,解了白马之围。
《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曹操为表彰关羽的战功,上表天子,报奏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从此,关羽“汉寿亭侯”的封号冠宇朝野。这里的“寿亭”根本不是“寿停”的意思,也与其没有丝毫的关系。
根据汉朝对侯爵封赐制度,分为县,乡,亭,关内,几个档次。关羽属于爵位不高的“亭”侯。
汉寿亭侯是爵位名称,而非官职。关羽处于东汉末年,以斩杀黄巾军正式出道。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关羽因未知刘皇叔踪迹,暂屈身于曹操麾下效力,当时曹操与袁绍大战,被河内名将围困于白马,河内名将颜良文丑骁勇善战,曹操麾下大将未能与之敌,而关羽展现出他的大将风范,万千军中取上将人头,斩颜良诛文丑,解除白马危机。战后曹操请示汉帝封为“寿亭侯”,而此时,侯国规模很小,大着不过四县,小着仅食一亭,没有实质性的好处,仅仅代表一种名誉。
在周代,只要是中央官员都可以称公,如司徒、司马等。如查地方诸侯充任此职,他也可以称公,如郑桓公、郑庄公父子都兼任周王朝的司徒一职,为此他们也可以称公。
公、侯、伯、子男只是诸侯的爵位等级,但并不代表他们职权大小,他们都一样是诸侯。诸侯下面有卿、大夫、士等级别,这些都是贵族。但是王朝的相同官职要高于诸侯的,如王朝的卿与地方上的诸侯是平级的,大夫与诸侯的卿平级的,依此类推。
到了战国时期,五等爵位制名存实亡。各国诸侯虽然名义为周天子的臣子,但已经纷纷称王。而且诸侯们也会封自己的下属为侯或伯等,完全不通过周天子了。而秦国通过商鞅变法,实行新的爵位制度。公士、上造、管
大体而论,多数朝代采用“公侯伯子男”的五等爵位制度,但是如秦汉使用二十等爵,明朝不设子男两爵,南北朝爵位增减相当繁杂混乱等等,所以爵位怎么封决不可一概而论,要讨论的话也须先限定一个时间范围。
比如说,以你举的例子,国公自东周之后只有金国有再立,乡公也鲜少存在(乡这个级别的封地对于公来说太小了,只有曹魏有封给王爵的庶子),而且后面几个朝代封爵不建地,也就没有了封地大小的分类;王爵也并非开始就是亲王郡王之分,这是唐朝以后的事情。
在周朝 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都有什么区别
在一般情况下,周天子以嫡长子继统,众庶子封为诸侯,历代的周天子为大宗,这些诸侯就是小宗。诸侯亦以嫡长子继位,众庶子封为大夫,这些大夫为小宗,而诸侯则为其大宗。大夫也以嫡长子继位,为大宗;众庶子为士,即小宗。在宗法系统里,诸侯和大夫实具有大宗与小宗双重身份。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宗和小宗的区别与贵族等级里的层层封建是完全合拍的。如果说分封制从政治结构方面建立了贵族间的等级秩序,那么,宗法制则以注入了特定内容、贯彻了崭新原则的宗族传统观念使这个等级秩序得到稳固。文献和彝铭记载中屡有“宗周”的记载,《诗经·公刘》说:“食之饮之,君之宗之。”从宗法系统看,周天子乃是地位最高的宗子。周初,宗法制首先在周天子和诸侯间实施,以后逐渐及于中、小贵族,以至士与庶民之间,具有了普遍性质。
古代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为啥如此称呼呢?
古代的公,候,伯,子,男是最早的爵制,后来的朝代爵位都有不同的变化,秦汉时期的爵位就是二十等制的。周朝时期,这五等爵位是世袭罔替制的,所赐封地的爵位的,均称诸侯国,在封地内有统治权。
公爵周朝时期的公爵封号,是专门封给前朝的皇室贵胄后代的,西周的有四个公国:宋,虢,州,虞,但是我们所熟知的周公的封国鲁国,只是一个诸侯国,所以他这个公,仅仅是因为他是三公之一,而不是可以世袭罔替的公爵之位。后来到了秦汉时期建立的二十等爵制,就没有公爵之位了。
侯爵西周时期侯爵应该是最常用的爵位了,周朝建朝伊始之时,就册封过鲁候,康侯,邢候等爵位,一般被册封为侯爵的,大部分都是前代帝王之后,受到周天子褒封的,或者早就属于封侯之国的。到了秦汉时期的二十等爵制中,侯爵就演变成了皇室成员外,可以获封的最高的爵位,其中又分成列候和关内侯两种。唐朝,宋朝又有了县候爵位,清朝的侯爵等级分为三等。
伯爵周朝时期的诸侯国中吴国,秦国,曹国,郑国和梁国都被封为伯爵国,有记载称伯爵的国君是郑伯和曹伯两位,还有就有护驾有功的秦国,被周平王从子爵升到伯爵。秦汉时期取消了伯爵爵位,唐朝时期设有县伯爵。
子爵西周时期的楚国,巴国,耿国都是子爵国,到了秦汉时期的同样子爵爵位没有写入二十制爵位中,后来的子则更多的是古人表示对对方的尊称,譬如孔子,孟子。
男爵男爵可追溯到商超, 也是周朝爵位最低的一级,西周初年,周成王封许文书为许国国君,男爵爵位,这也是周朝诸侯国中唯一可查的男爵。秦汉时期,明朝均不设男爵。
春秋时候的周朝,诸侯,大夫,伯,子都是什么?爵位?官职?名称?
资治通鉴卷一,rn威烈王。这里有王。这里的王是天子吗?rn初命晋大夫xx,yy,zz为诸侯。rn这里有晋。这里的晋和周是什么区别?rn诸侯是什么?大夫是什么?rn智宣子,智襄子,韩康子,智伯rn这里的宣子,襄子,康子,伯,都是什么?西周的官制,更为繁杂。周王左右的辅佐为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三公。三公之下有三事官(政务官、事务官和地方官)、四方(诸侯和方国、部族)和卿事寮。
王朝官员为:总揽朝政的太宰、掌祭祠礼仪的太宗、掌历法记事的太史、掌祈祷的太祝、掌神事的太士、掌占卜的太卜,合称六卿,六卿的僚属,总称为卿事寮。王朝还有掌土地和农人的司徒、掌百工职事的司空、掌军赋军政的司马、掌版籍爵禄的司士、掌刑罚的司寇,合称五官。为王室服务的内廷事务官,有三公之佐的三少(少师、少傅、少保),有道、辅、弼、承四辅,有膳夫、缀衣、小臣、寺人、内竖、阍者、门尹、司王宥、火师、水师、大酋、太仆、御、右、萃车、趣马、师氏、虎资、舆人、医、艺人、隶人、太子宫尹等。在王畿外服的封国,称为四方,包括侯、甸、男等诸侯。王朝有时派使臣到诸侯国任监国。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仿照王室设置百官有司,成为相对独立的政权,主要有三事官,即司徒、司马、司空,分掌政务、司法和民事。
周的各级主要官吏,都是在宗法制度基础上世袭,而且文武不分,平时治民,战时就是各级将领。周朝的地方制度,有国、都、邑、野、鄙。周王和诸侯的都城为国,诸侯国中的大城为都,小城为邑,此外的地方称为野或鄙。
三公和太宰
西周的最高官职是太师、太傅、太保(是为三公),其下分设六卿、五官等。由于三公之类的官职是授予位高爵尊的诸侯的,而诸侯们在出任周朝大臣的时候也要治理自己的国家,所以三公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限的。通常执掌中央权力的是太宰,太宰本来是王室的家庭事务总管,因亲近统治者,所以从夏商以来太宰的地位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中,在西周可以说达到了顶点。
在非常时期,诸侯出任的三公就因为其本人所掌握的强大武力而发挥着实际的执政权力,周成王初立之时,以“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周公旦“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直到七年后成王成年,周公才还政于成王。此间,周公、召公数次以成王的名义征发诸国兵,平定管、蔡、武庚的叛乱,重新征服乘武王去世而叛乱的东方五国,权力实际上超越了当时的周成王。《史记·周本纪》说“自陕以西,召公主之,自陕以东,周公主之”,由此可见三公的权力。成王年幼时,周公为了很好的保护和照顾成王,还兼任了太宰,总领王家事务,这也是后来太宰权力上升的一个重要原因。
春秋时期,周朝的执政者称正卿、冢宰,其下间有一二副职,称介卿。平王东迁之后,一直以郑国的国君(伯爵)为正卿。后来周王夺取政权,并由此和郑国开战,之后的中央设两名卿士,以右卿士为首。春秋中后期,王室日渐衰落,中央执政者是所谓的伯。这里的伯不是伯爵的意思,而是受周天子授权管理诸侯的特别职务。出任伯的,都是诸侯中武力强大、道德高尚而为诸侯所敬畏者。历史上总共出现了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五位,称春秋五霸。这些受命称伯的诸侯对外以周天子的名义统帅诸侯、对内以“伯父”、“伯舅”的名义代天子理政。周朝固有的卿士等已经失去了政治上的主动。
战国时代,王室衰微,已经失去了中央政府的地位,成为一个很小的地方政权。
六卿、五官、宫内官
六卿、五官分掌国家事务,在他们之下是大都、小伯、艺人、表臣百司、太史、尹伯、庶常吉士等较为低级的官员。大都,管理诸侯以及周天子宗亲们的采邑;小伯,管理卿、大夫的采邑;艺人,泛指有专门技术的如卜、祝、巫师、工师等官员;表臣百司,泛指在六卿、五官府上执行具体事务的低级官吏;太史,撰写国史、记录周天子和百官举止,草撰周天子的册命;尹伯,位次五官的总执行官;庶常吉士,位次大夫,是最低级的世袭官员。
周天子除了朝臣之外,还保留了很多专门管理王室内务的官员,如虎贲、缀衣、趣马、小尹、左右携仆、百司、庶府等。虎贲,周王的禁军;缀衣,管理王室的衣服装饰,与后世的尚衣相仿;趣马,管理王室车马;小尹,总管一类事务的王室总管;携仆,管理王室日常使用的各类器物;百司,执行各类勤杂事务的小官吏;庶府,管理王室财物。
内廷官
主要有宰、臣两类。这些官员主要处理商王的私人事务,包括其私人领地、以及王官内部的管理等。宰的地位非常高,特定的情况下作为商王的代表直接处理政务。《史记·殷本纪》记载,殷高宗武丁,「三年不言,政事决於冢宰」。臣的种类很多,有负责农耕的、有负责内廷供奉的、有负责祭祀的、有负责警卫的、也有管理商王私人军队的。臣的级别也很不相同,有些是商王的亲族、有些是来自臣服的部族、甚至有些属於奴隶的身份。不过,作为臣的奴隶很多成为显赫的大臣,如商汤时的伊尹,武丁时的傅说,都从奴隶晋升为宰相。
外廷官
即处理国家事务的官员,以尹为长,另有卜,作册,亚服等各种名目。尹相当於後世的宰相,其中最著名的是伊尹。伊尹,姓伊名挚,尹是官名。伊挚曾「为有莘氏媵臣(陪嫁的奴隶)」,得到商汤的赏识,「汤举任以国政」。《史记·殷本纪》记载,商汤死後,继承王位的外丙、仲壬相继死去。伊尹立汤的嫡长孙太甲为王。太甲即位後,违背商汤所立的法度,暴虐无道,於是伊尹把他放逐於桐(河南虞城东北),由伊尹代王施政。三年以後,太甲认识了自己的过错并有所悔改,伊尹才把他迎接回来并「授之政」。伊尹的儿子伊陟,也身居高官,「帝太戊立伊陟为相」。
卜、作册都是宗教官员,相当於罗马时代的祭司,但是地位远不如罗马祭司来得高。其中卜作为大祭司,权力比较大,作册的职务与後世的史相当,是负责记录的官吏。亚服是武官,统帅军队,有亚,多亚,大亚之分,但是具体职务与等级区别不详。商朝的武官还有射(统帅弓箭手)、犬(负责商王的田猎)、戍(要地驻屯军长官)等其他称号。
《周礼》典制
《周礼》所述的周朝体制十分精密、宏大,因此受到后人的质疑,认为是后人托古所作。按照《周礼》的记载,周朝的中央政权的组织是以冢宰为首的天地四时六官制度。
天官冢宰
“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冢宰的属官称为“治官”。包括太宰卿一(太宰为官名,卿为爵位,以下同,只有一个名称的为爵位)、小宰中大夫二、宰夫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太宰的职责是“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其六典是: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抚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四曰政典,以平邦国,以正百官,以均万民;五曰刑典,以诰邦国,以刑百官,以纠万民;六曰事典,以富邦国,以任百官,以生万民。可见冢宰实际上相当于首相的地位。[1]
地官司徒
“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抚邦国”,司徒的属官称为“教官”。包括大司徒卿一、小司徒中大夫二、乡师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大司徒管理版籍、人民田土之事。小司徒管理京城以及四郊人民、田地、赋税事务。
春官宗伯
“帅其属而掌邦礼,以佐王和邦国”,宗伯的属官称为“礼官”。包括大宗伯卿一、小宗伯中大夫二、肆师下大夫四、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大宗伯管理天子、诸侯的堞谱、继承、祭祀事务。小宗伯管理太庙神主事务。
夏官司马
“帅其属而掌邦政,以佐王平邦国”,司马的属官称为“政官”。包括大司马卿一、小司马中大夫二、军司马下大夫四、舆司马上士八、行司马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司马官就是统帅周天子的军队。
秋官司寇
“帅其属而掌邦禁”,司寇的属官称为“刑官”。包括大司寇卿一、小司寇中大夫二、士师下大夫四、乡士上士八、中士十六、旅下士三十二。司寇官的职务就是管理刑狱事务。
冬官司空
《周礼》司空篇已佚。
那时候的分封制等级: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到了战国,诸侯大国都更加无视周天子,相互称王。
你说的智宣子,智襄子,韩康子这些,宣、襄、康都是谥号,子是那时候对男子的尊称, 那时候史书习惯这样称呼以前的人。
2.如果你了解资治通鉴,你应该知道资治通鉴作为编年体通史是从战国开始记录的,司马光将"三家分晋"这一历史事件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象征卿大夫代替诸侯执政,周王室彻底丧失权威。在春秋时期,晋国是侯国,晋侯是诸侯,而周王是天子。此处的晋指晋国。
3.你要了解一下周朝的等级制度,诸侯就不说了,所有在天子、诸侯朝中担任官职的都是大夫,大夫都是士族,多为天子王族、诸侯公族。
4.智(知)、韩是晋国公族的两卿。智(知)、韩是氏,宣、襄、康是谥号。伯是排行,不是爵位。古人以伯(孟)、仲、叔、季排长幼次序,"智伯"意思就是"智氏的长子",代指每一个智氏的宗主(继承制立长不立幼,立嫡不立庶),例如"智伯瑶"就是"智氏的长子——智瑶","赵孟"就是"赵氏的长子","鲍叔牙"就是"鲍氏的二儿子——鲍牙"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