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镜每日快讯(5月12日):一位不愿意透露性别的刘姓男子告诉本台记者,他最近参与了一个大项目。该项目是由他和许多朋友共同参加,经...
鸣镜每日快讯(5月12日):一位不愿意透露性别的刘姓男子告诉本台记者,他最近参与了一个大项目。该项目是由他和许多朋友共同参加,经过为期七个月的不懈努力,终于在北京时间5月11日上午正式落地,总额超14.11亿!刘某表示,又一次刷新了他的项目记录。为表庆祝,他准备在今晚的盖浇饭上加一颗卤蛋。到底是什么项目忍心让刘先生怒斥巨资加个蛋?下面请看本台前方记者发来的报道。
2021年5月1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了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411,778,724。一不小心,又参加了个大项目。咱也想低调啊,但实力它不允许,你说这到底为啥?
新航路开辟后,明朝末年欧洲殖民者将玉米和红薯带到了中国。适宜的气候使这些农作物在中国快速传播。年轻的玉米红薯和中土这位大叔疯狂相爱,一窝接一窝地生个不停。由于高产,在很多地方更是后来居上取代了小麦和水稻的“正房”地位。成倍增长的粮产量产生了剩余,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改往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由此萌芽。更多的粮食加之雍正年间“摊丁入亩”政策的激励,使得老百姓更乐于生孩子,敢于生孩子。中国人口由此迎来了爆炸式增长。如果玉米红薯早几十年传入中国,就不会发生明末的农民起义。与其说崇祯皇帝败给了李自成,倒不如说败给了饥饿。
自古以来,中国人口都是世界人口的主力军。从秦始皇时期(公元前三世纪)的三千万,增长到明朝末年(约17世纪30年代)七八千万。据《清实录》记载:清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人口突破一亿,乾隆初年(18世纪初)过两亿,乾隆末年(18世纪末)到三亿,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加之土豆的传入,人口很快突破了四亿。此后平均以几十年甚至十几年为单位呈现着指数级的增长,一直到今天的14.11亿。
据说人的一生,大约会遇到两千九百二十万人,两个人相遇的概率是十万分之四,相识的概率是千万分之四,相知的概率是十亿分之三,而你选择关注下方公众号的概率却是百分之百!遇见的都是天意,拥有的都是幸福。珍惜眼前人,过好每一天。“鸣镜历史”感恩有你!
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关注“鸣镜历史”,下期我们继续照照历史这面镜子。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禁删。
转发请注明出处。版权所有,翻录必究!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