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乎。”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指望见到了,能见到君子就很不错了。善人我也不指望见到了,能见到能够持之以恒保持价值观自洽的人就已经不错了。
把没有当作有,把空虚当作充盈,把贫困当作富裕,保持价值观的始终如一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足以看出孔子对圣人、君子、善人、有恒者的标准有多高了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里唯一容易引起误解的是这个“善人”,很多同学不明白善人和有恒者有什么关系呢?
实际上,在孔子那个年代,善人并不是我们现在说的善良的人或者做好事的人,这些只是后来语言演化出来的衍生义。
孔子所说的善人,指的是善于做人的人,也就是拥有完备价值观且能够始终如一践行的人,也就是老子说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的那个善人。
这种善人当然很难见到,所以孔子说,咱先别管价值观完不完备了,就算价值观不那么完备,但是能保证价值观前后一致的人,我能见到就已经知足了。
大多数人的价值观甚至经常自己打脸,今天认为好的,明天就认为不好了,后天又变回去,这能叫价值观吗?
所以,保持自洽是多么困难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