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放大镜”看《长歌行》,看懂了盛世之“礼”

发布时间: 2021-07-21 11:27:42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88

由华策影视杭州剧集中心、琰玉影视、企鹅影视、琰然影视联合出品的古装传奇励志剧《长歌行》目前已在腾讯视频播出过半,伴随着剧集热播,...

用“放大镜”看《长歌行》,看懂了盛世之“礼”

由华策影视杭州剧集中心、琰玉影视、企鹅影视、琰然影视联合出品的古装传奇励志剧《长歌行》目前已在腾讯视频播出过半,伴随着剧集热播,很多观众表示“越来越上头”,剧情方面节奏紧凑,不拖泥带水。在人物塑造方面,李长歌的坚韧勇敢,阿诗勒隼的正义仁德,皓都的稳重却木讷,李乐嫣的善良灵动,魏叔玉的温和谦恭,房玄龄的狡黠重情,杜如晦的鞠躬尽瘁,魏徵的忠诚睿智,李世民的敬贤爱民……每个形象都丰满生动,我们能精准看到他们的性格标签,但又不只看到了标签化的人。

《长歌行》在角色塑造上下足了功夫,在反应人物性格和内心的细节上,也做到了精描和夯实,经得起推敲。在艺术创作方面,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长歌行》,那便是:精细。剧集质感、运镜构图、服装造型这些外在内容的打磨可谓精益求精,而剧中的“礼”,也掺杂着大学问。对于观众来说,跟随长歌一起踏上“寻道之旅”的过程,也是一次回溯初唐礼仪文明的纵情畅游。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而唐朝作为中华历代文化的繁荣代表,其礼仪更是集优秀传统文化于大成。《礼记》有云:"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长歌行》剧中随处可见的日常行礼便值得细细探究。比如阿窦经常使用的“击甲之礼”,用以体现自己内心想做大将军保家卫国的愿望和诉求。在阿窦的葬礼上长歌等人同样用“击甲之礼”和“击盾之礼”恭迎窦大将军回营,烘托出忠义之士对家国的信念与责任。唐宋时期盛行于各个阶层的叉手礼,在剧中赤鲵等人身上也有最直观的展现。柳宗元有诗云“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便说的是此礼,唐代叉手礼的行法与宋代稍有差异,唐朝是两手交于胸前,左手握住右手,右手拇指上翘。《长歌行》在如此细节上也做到了精准、精确。

在李长歌真正开始悟道并改名“阿离”的流云观,“道教礼”成为剧中道家礼仪的主要展现者。举手投足间,观内道士和长歌不仅有着悟道者的超然之姿,也有拯救天下万民于水火的入世热情。皓都乐嫣大婚之际,撒谷豆、跨马鞍,包括新房内皓都与乐嫣“结发”,婚嫁仪式皆按照唐朝规制举行。而最让观众津津乐道的新妇“却扇之礼”,即乐嫣行交拜礼时以扇遮面,拜堂拜客时,低垂扇子,弯腰作揖,一直到嘉礼完成,也与真正的礼仪如出一辙。

古代人深受儒家文化、孔老等思想影响,除了道教,剧中更是把佛教的传统礼仪表现得淋漓尽致。剧中大部分角色遇人都彬彬有礼,拱手作揖,“稽首”礼,是礼中之最。剧中李长歌有一场“不合礼数”的“稽首礼”戏份,即长歌在得知公孙刺史大义殉城以后,不顾尊位下拜请刺史收回命令。看起来不合理法,实则是创作者的刻意为之,其一是表现李长歌作为公主,对刺史大义殉城,保国戍边的感佩,其二,则是希望观众看见一位不同于其他富贵人家的女子,感受到长歌心怀天下的心胸。

比较巧妙的是,《长歌行》并未单纯按照历史文献中记载去复刻呈现礼仪。根据剧中人物的经历和成长轨迹,剧中人物所行的礼,也随着他的变化而改变。比如李长歌前期对自家父亲李建成用“女礼”,对教自己武功的二叔李世民则用“男相女礼”,逃亡后李长歌女扮男装用“男礼”,到了草原则用“草原礼”;阿诗勒隼前期伪装成商人用“汉礼”,回归草原后用“草原礼”等等。

在文化市场及文化多元化发展中,礼仪和仪式感能提升影视作品的艺术品格和文化魅力,《长歌行》剧中无处不在的礼仪,奠定了整体的初唐氛围和基调,让人对故事在时间长轴中的位置有更深层的代入感。同时,通过剧中的礼仪呈现中国人的话语,增强《长歌行》作为影视艺术的文化表现力。剧中人物礼仪的实现,有效树立了文化符号。所谓“礼仪之大谓之夏”,中国是文化大国、礼仪之邦,《长歌行》根植传统文化,对古代礼仪细节的考究,彰显了创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自信与热爱。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风骨,这种民族文化在历史中扎根,在影视剧中得以完满呈现,更在今天的中国人心中根植和传承。承载着中华文明的《长歌行》,必会让观众内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本文标题: 用“放大镜”看《长歌行》,看懂了盛世之“礼”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973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霍亨索伦家族历史上是怎样得到安斯巴赫与拜罗伊特的在古代翻越太行山困不困难 古代山西和河北两省交流多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