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女性选自残而不是提高生产力(例如发明东西让自己效率提升)

发布时间: 2021-07-12 10:08: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9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中国5000年来的发明急!急!急!1、指南针: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

为什么古代女性选自残而不是提高生产力(例如发明东西让自己效率提升)

中国的发明有哪些??

中国5000年来的发明急!急!急!

1、指南针:指南针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俗称吸铁石)。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

早在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已用天然磁石制成指示方向的司南之勺。三国魏时,马钧利用磁铁和差速齿轮制造了能指示方向的机械装置——指南车。宋代科学家沈括在其《梦溪笔谈》中记载了制作指向用的磁针的方法。

2、造纸术:蔡伦改进 大约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中国就有了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称为甲骨文到了春秋时,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龟甲和兽骨,称为竹简和木牍。甲骨和简牍都很笨重,战国时思想家惠施喜欢读书,每次外出游学身后都跟着五辆装满竹简的大车,所以有学富五车的典故。

3、活字印刷术: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宋仁宗时的毕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升为印刷术的始祖。中国的印刷术是人类近代文明的先导,为知识的广泛传播、交流创造了条件。

4、火药:火药作为人类掌握的第一类爆炸物,起源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古代炼丹家们利用早在汉代就已掌握的金石药物硝、硫,经过长期的炼丹实践,至迟在唐宪宗元和三年(808)以前便已发明了火药 ,并在五代末北宋初用以造出纵火用的火药兵器。

经宋、元、明各代,火箭、火毬(火聤)、火铳等各种火器已达到成热的程度。火药的发明对世界科技的发展曾起重大作用,现代黑火药就是由中国古代火药发展而来的。

5、孔明灯:相传五代(公元907-960)时,有一名叫莘七娘的女子,随丈夫在福建打仗时,她曾用竹篾扎成方架,糊上纸,做成大灯,底盘上放置燃烧着的松脂,灯就靠热空气飞上天空,用作军事联络信号。这种松脂灯,在四川称孔明灯。相传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亮戴的帽子,因而得名孔明灯。

中国的发明: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及印刷术、鼓。

【拓展资料】

指南针:

是用以判别方位的一种简单仪器。前身是司南。主要组成部分是一根装在轴上可以自由转动的磁针。磁针在地磁场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线的切线方向上。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利用这一性能可以辨别方向。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等方面。指南针的N指北方,E指东方,W指西方,S指南方 。

中国是世界上公认发明指南针(Compass)的国家。指南针的发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对物体磁性认识的结果。由于生产劳动,人们接触了磁铁矿,开始了对磁性质的了解。人们首先发现了磁石吸引铁的性质,后来又发现了磁石的指向性。经过多方面的实验和研究,终于发明了实用的指南针。最早的指南针是用天然磁体做成的,这说明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早就发现了天然磁铁及其吸铁性。据古书记载,远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正处在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生产力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农业生产更是兴盛发达,因而促使了采矿业、冶炼业的发展。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人们从铁矿石中认识了磁石。最早的指南针是司南。

造纸术:

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杰出的发明创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丝的国家。中国古代劳动人民以上等蚕茧抽丝织绸,剩下的恶茧、病茧等则用漂絮法制取丝绵。漂絮完毕,篾席上会遗留一些残絮。当漂絮的次数多了,篾席上的残絮便积成一层纤维薄片,经晾干之后剥离下来,可用于书写。这种漂絮的副产物数量不多,在古书上称它为赫蹏或方絮。这表明了中国造纸术的起源同丝絮有着渊源关系。

造纸术(也称蔡侯纸)蔡伦改进。东汉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蔡伦在总结前人制造丝织晶的经验的基础上,用树皮、破渔网、破布、麻头等作为原料,制造成了适合书写的植物纤维纸,改进了造纸术,才使纸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被称为“蔡侯纸”。对纸的概念有个统一认识。什么样的物品叫“纸”。

火药:

一种黑色或棕色的炸药,由硝酸钾、木炭和硫磺机械混合而成,最初均制成粉末状,以后一般制成大小不同的颗粒状,可供不同用途之需,在采用无烟火药以前,一直用作唯一的军用发射药。

印刷术:

目前发现最早的雕版印刷成品是一单页版印度梵文撰写的《陀罗尼经》,该经是印在亚麻纸上,于650年至670年间出版,且在1974年于西安附近的唐代陵墓出土。1966年,考古学家在韩国发现了一本微型《陀罗尼佛经》,该经内含唐朝女皇武则天(约690年-705年)颁行的则天文字。学者断定该经不早于704年,后来被珍藏在一座建于751年统一新罗时代的舍利塔里。不过,已知最早一般大小的印刷出版书籍,是唐代(618年-907年)间刊行的《金刚经》。该经长5.18米(17英尺),卷轴格式,可追溯到唐懿宗咸通9年农历4月15日(即868年)。学者李约瑟和钱存训(Tsien Tsuen-hsuin)的记述表示唐朝金刚经的书法雕刻技术远较较早印行的单页版印度陀罗尼经更为先进,更为精巧。另外,两个最古老的印刷农历日期为877年和882年,它们是在当时敦煌被发现。

根据历史学家邓广铭考证,雕版印刷术发明于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发达的黄金时期,许多道士参与印刷术的研发与创新,并在唐朝中后期开始普遍使用。宋代虽然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但是普遍使用的仍然是雕版印刷术。

鼓:

鼓是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按《礼记·明堂位》的记载,在很早的传说鼓体和鼓杵中,“伊耆氏”之时就已有“土鼓”,即陶土作成的鼓。由于鼓有良好的共鸣作用,声音激越雄壮而传声很远,所以很早就被华夏祖先作为军队上助威之用。相传黄帝征服蚩尤的涿鹿之战中,“黄帝杀夔,以其皮为鼓,声闻五百”(《太平御览》卷五八二引《帝王世纪》)。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发明





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当今世间,只要谈及机器人,言必欧美、东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制出的古代机器人不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 跳舞的机器人、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持赚钱的机器人和会捉鱼的机器人……等,应有尽有。

会跳舞的机器人。我国唐朝的段安希说: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机械的发动部分),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这才化险为夷。

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更为精巧神奇,唐朝人张骛在《朝野全载》中说:洛州的殷文亮曾经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性格聪巧,喜好饮酒。他刻制了一个木机器人并且给它穿上用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让这个机器人当女招待。这个“女招待”酌酒行觞,总是彬彬有礼。

会赚钱的机器人。唐朝时,我国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就自动收起钱。并且它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杭州城中市民争着向此钵中投钱,来观看这种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为主人捞到数千钱,真可称为别出心裁,生财有道。

会捉鱼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还用于生产实践。唐朝的柳州史王据,研制了一个类似水獭的机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鱼以后,它的脑袋就露出水面。它为什么能捉鱼呢?如果在这个机器人的口中放上鱼饵,并安有发动的部件,用石头缒着它就能沉入水中了。当鱼吃了鱼饵之后,这个部件就发动了,石头就从它的口中掉到水中,当它的口合起来时,它衔在口中的鱼就跑不了啦,它就从水中浮到水面。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此外,在《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除了那四大发明 还有
太阳风暴——最早发现的太阳黑子
有星孛入于北斗——彗星的观测
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日食记录
日月星辰——阴阳合历
世界最古老的星表——石氏星表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历法著作——《太初历》
土圭测日影
星陨如雨——流星群的观测
演示天体视运动的仪器——浑天仪
我国最古老的记时仪器——壶漏
大地测量——子午线的测定
历法革命——沈括的《十二气历》
科苑奇葩——郭守敬发明和研制的天文仪器
我国古代最优秀的历法——郭守敬的《授时历》
周公观景——天文台的设置
我国最早的数学专著——《周髀算经》
精推细算——《九章算术》
运筹帷幄——零与筹算
十进制记数法
中国剩余定理——大衍求一术
祖冲之和圆周率
贾宪三角
一元高次方乘——天元术
朱世杰和他的《四元玉鉴》
双假设法——盈不足术
级数与垛积术的应用
中国——算盘的故乡
磁石的魔力——指南针的发明
《墨经》与第一运动定律
被中香炉与常平架
磁偏角和磁倾角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投影 幻灯——走马灯
神秘的倒影
奇异的镜子——透光镜
世界最早的潜望镜
世界最早的人工磁化法——指南鱼
杰出的机械——指南车
火药的发明
火柴的发明
漆和漆器
China——世界著名的瓷器
石油和天然气
会燃烧的石头——煤的开发和利用
张衡的地动仪
最早的测风仪
云向西 雨没犁——云的观测和云图集
温度观测仪和降水观测仪
天气预报
古老的物候历
我国最早的水利工程——都江堰
引泾往洛—一郑国渠
贯通南北的水利工程——京杭大运河
我国最早的水位站——涪陵石鱼
我国最早的潮汐图——窦叔蒙《涛时图》
古代地理学名著——《水经注》
青铜时代——铜矿开采
煮海为盐——盐卤开采
最早的植物志—— 《南方草木状》
草木鱼虫鸟兽——动植物分类
举杯邀明月 把酒问青天——制曲和酿酒
山中有玉者木旁枝工垂——植物探矿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特色鲜明的《王祯农书》
精耕细作五谷丰登
茶的种植与茶文化
鲁桑百丰绵绵——桑蚕技术
济世之谷——豆类植物的栽培和豆类食品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
善其事 利其器——铁犁的发明
蓄力播种机——三角耧
扬场工具——扇车
水利灌溉机械——龙骨水车
两利俱全十倍禾稼——桑基鱼塘
内园分得温汤水二月中旬已进瓜——栽培技术
地下渠道——坎儿井
望齐侯之色——中医的诊断术和治疗术
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神农尝百草——中草药治病
伏羲制九针——针灸疗法
华陀麻醉术——麻沸散
免疫法——种痘术
养生延年——激素的提取
铁的冶炼技术
百炼成钢——多种多样炼钢技术
黄铜和锌的冶炼
中国银——含镍白铜的冶炼和西传
水法冶金——胆铜法
三大铸造技术
粮食加工工具——水碓和水磨
最早记录里程的车辆——记里鼓车
纵横驰骋——蹄铁术与马蹬的发明
鲁班与锯刨伞的发明
巨龙横卧——万里长城
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
巧夺天工——风格独具的桥梁
百千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隋大兴城
宫殿建筑的瑰宝——故宫
最高最占老的重楼式木塔——山西应县木塔
不沉之舟之奥秘——水密隔舱
运河船闸
大风起兮车如飞——风帆和帆车
飞行者的至宝——降落伞
凌波之至宝——舵
高效率的推进工具——橹
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下“西洋”
航空模型之始——风筝
天文与地文航海技术
水平旋翼和螺旋桨
“骑士阶层”的大敌——火药及火药武器
兵学圣典——《孙子兵法》
战车战船
异彩纷呈的冷兵器
人类文明发展的里程碑——造纸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
雕版印刷的最高成就——彩色套印
泥活字印刷技术
木活字印刷术和检字盘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我国最早的建筑学专著——《营造法式》
嫘祖和原始纺织技术
手摇脚踏纺车
织机和提花机
染料和染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我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春秋》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我国最早文学理论专著——《文心雕龙》
我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我国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
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青铜器与金文
秦代标准字体——小篆
今文字的开端——隶书
笔势飞动 直抒性灵——草书
点画萦带 体势流美——行书
结构完美的字体——楷书
我国文献语言学的奠基作——《说文解字》
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文房四宝
石窟艺术与敦煌壁画
唐代杰出的艺术品——唐三彩
形式整齐 声调和谐——律诗
婉约豪放说宋词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乐器
朱载堉与“十二平均律”
闻名中外的曾侯乙编钟
我国第一部介绍戏曲作家 作品的专著——《录鬼簿》
生旦净丑——中国的传统戏曲
元曲与关汉卿
中国古代保健体操——五禽戏
中国功夫——武术
中国古代足球——蹴球
古老的棋类运动——中国象棋
奥妙无穷的黑白世界——围棋
造纸为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水运仪象台建于北宋末年,由吏部尚书苏颂主持建造,是一座大型天文仪器,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中国古代的伟大科技成就。
蚊香的发明可能与古人端午节的卫生习俗及烧香祭祀的习俗有关。
黑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人类文明的曙光——火
人类最早的远程武器——弓箭
人类最早的工具——石器
中医中药对世界最伟大的贡献是其防病治病的实践技术。
中国是数学古国,《九章算术》、《数术九章》是古代数学名著。
中国还是天文学古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记载太阳黑子、哈雷彗星、超新星等天象的国家。
在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四大发明,中医中药、10进位值制、赤道坐标系、雕版印刷术新四大发明之外,瓷器、丝绸、金属冶铸、深耕细作等影响世界科技发展的中国古代发明还可以列举出许多。
24节气堪称我国古代第五大发明
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方面也出现了许多新的进展。我们的祖先创造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繁荣发展的两个黄金时代。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国家,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古代仅唐以前的大型水利工程就有都江堰、郑国渠、灵渠、龙首渠、京航大运河等。隋朝兴建的京杭 大运河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航行运河。这些工程无论在建筑规模、技术水平 还是在农业灌溉、航行、运输的获益等方面都是中世纪欧洲无法比拟的。
春秋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墨子,在《墨经》一书中提出了点、线、 方、圆等几何概念。《周髀算经》已有勾股定理的运算方法。成书于汉代的 《九章算术》共收有应用题的解答方法246个,内容十分丰富,在算术、代数 等方面取得了很高成就,特别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远远胜过古希腊的数学 体系。祖冲之用“割圆术”求出的圆周率十分精确,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 的地位。
尤其需要提及的是我国古代对世界文明发展的突出贡献—“四大发明,它 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
指南针发明于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的人们把天然磁石磨成勺形, 放在光滑的平面上,使之指出南北方向,这种指南仪被称为“司南”。北宋时 已用人工磁化方法制造指南仪。曾公亮1044年编辑的《武经总略》一书记载 了“指南鱼”的制造方法。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也进一步说明了 用铁针磁化制作指南针的方法。指南针发明不久,被用于航海,它指引着中 国远洋船队航行于南太平洋和印度洋航线上,并在十二世纪传入阿拉伯,以 后传入欧洲。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劳动人民从漂絮和沤麻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始于西 汉。新疆罗布卓尔汉烽燧遗址出土的西汉古纸,都是植物纤维纸,质地还比 较粗糙,东汉主管御用手工作坊的蔡伦,他凭借充足的人力物力,在总结工 匠经验的基础上,以破布、树皮、旧麻为原料,改进造纸工艺,制造出一批 质量比较高的实用纸。造纸技术首先传到朝鲜和越南,七世纪传到日本,八 世纪传到阿拉伯,十三世纪传到欧洲。
印刷术的发明,大体经历了从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两大阶段。大约在隋代, 人们在印章石刻的拓印方法启示下,发明了雕版印刷技术。北宋时期(约在 公元1041-1049年),平民发明家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技术,它用胶泥制成 活字,然后排版印刷,既经济又方便,大大提高了效率,是印刷史上的一次 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研制成功了木活字,还发明了转轮排字架。
火药的发明始于炼丹术。炼丹士在炼丹过程中,偶然发现点燃硝、硫、木 炭为主要原料的混合物,会引起燃烧和爆炸。火药发明后,被用于军事,结 果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改变了历史的进程。正如马克思所说:“火药把骑士 阶层炸得粉碎”。在北宋的抗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霹雳炮”、震天响等杀 伤力很大的火药武器。宋代后期,又发明了火药砂枪、火药炮。火药大约于 1225至1248年,由商人传入印度和阿拉伯,以后传人西方。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居于世界的领先地位。我们对 我国祖先科学创造、发明的揭示与探源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启迪广大青少 年勤奋好学、开拓进取之心。
历史发展到今天,已进入声光电的影像时代,知识信息的传播,形象、直 观。本书选用“图话”的形式,以“图”展现历史风貌和各种形象,以“话” 叙说史实,图文互补,有景有情地向读者展示了祖国几千年文明发展的累累 硕果。
本书虽名为《中国古代发明图话》,但是其中的一些条目并不是严格意义
的发明,如一些天文现象,是我们祖先最先观测到的,是属于发现方面的内 容,但由于对社会生产实践和人民日常生活起过重要作用,意义重大,又有 开创性,我们也放在本书中一并讲述。
再如,有些学术著作,对某一领域里的发明创造作了真实、完整的记录和 描述。历史上的科研成果,主要是靠著作才得以总结、流传下来,如《周髀 算经》、《王祯农书》等。我们也收到本书中。对同一学科,内容相近的学术 著作,我们只选择撰写年代比较早的,加以介绍、讲述。
本书没有采用编年史的框架,基本上按天文、历法、物理、化学化工、地 学、生物学、农学、医药学、轻工、冶金机械、建筑、航行航空、军事、文 化艺术的顺序编排,但又未作严格的分类有些条目在内容上有交差,如:四 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在火药的发明中作了介绍,在火药武器中又有涉及;再如种桑养蚕,在桑基鱼塘中讲述,在纺织的有关条目中又进一步阐述。我们 这样做的目的,不仅是照顾叙述上的方便,而且也是为了使读者更加全面、
准确地掌握有关知识。并且在条目内容有交差的同时又有侧重。
我国的传统文化深厚、绚丽,有许多文献典籍流传下来。以往的同类出版 物只介绍科技领域里的发明发现,其实,在社会科学领域中我们祖先同样有 独特的发明创造,如:汉字、诗词歌赋、音律和古代乐器等等。它们都是人 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社会发展同样起着不可低估的历史作用。
为此,我们增加了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有关条目,这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在图片的选用方面,除了展示器物以外,我们还注意表现古代科学家在著 述、发明时的情态和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向读者展示百折不挠的科学巨匠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一个个奇特有趣的感人故事,以增强历史感和艺术感染力,使读者进一步体会到发明者的艰辛。
1、鼓:

传说公元前3500年中国人已有人造的鼓。公元前3000年,做鼓的方法是用兽皮蒙在框架或容器上。到公元前1000年,米索不达米亚的苏默人制成了一人高的圆鼓,鼓身还绘有图画。后来有了小铜鼓和大铜鼓。15世纪骑兵用的大铜鼓,17世纪时开始为乐团采用。1692年蒲塞尔为“仙后”所作的配乐中就用上了。这种鼓现在叫定音鼓,19世纪有了低音大鼓。鼓声可使节拍鲜明,粗犷有力。公元前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定音鼓。

2、二进位制:

相传在公元前3000年伏羲发明了二进位制。《周易》就是五经之一的《易经》,它是我国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周易》相传是由约公元前3000年的伏羲画卦、周文王重卦、周公作爻(yao)辞,并经过孔丘修订而成为《易经》。当代的电子计算机用的不是十进制而是二进制。二进制是谁发明的?《周易》中的“易数”用的就是二进制。换句话说就是伏羲发明了二进制,伏羲就是神农。传说神农尝百草才有五谷,我国才有原始农业。伏羲对我国社会的进步可谓大矣!我国北京的先农坛就是为了祭奠神农(即伏羲)而建造的,这里表达炎黄子孙对他的敬佩之情。

3、绳索:

公元前2800年,中国人已经掌握了创造麻绳的技术。我国人民开始用大麻纤维制绳。到公元纪元开始时,用大麻纤维已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地区的主要制绳材料。1775年,英国发明家马虚发明制绳机,结束了手工制绳的时代。从1950年开始用人造纤维制造绳索,直径约2毫米的马尼拉绳受到5512公斤的拉力便会折断,而同样粗的尼龙绳则能承受13227公斤的拉力。

4、指南针:

相传公元前2700年中国的轩辕黄帝发明了指南针。黄帝用指南针,在大雾中辨别方向,打败了蚩尤。根据史书记载,中国人早在战国时代已使用指南针。公元前3世纪的《韩非子》中说,战国时代已有人用“司南”(指南针)。宋代沈括《梦溪笔谈》对此记载更详。1090年,中国和阿拉伯航海家开始在船上装设了指南针。作导航工具。欧洲在11世纪左右,才用浮在水上的磁针制成指南针。1250年左右,在地中海地区指南针的磁制已装在有度的卡片上面,并以中央旋轴保持平衡。

16世纪时把指南针镶在带平架上,在船上发挥作用。19世纪铁船用指南针要装上一片弗林德斯顿铁,以校正船的磁力所引起的误差。20世纪制成的船和飞机用陀螺罗盘仪指南针。根据旋转顶点稳定姿态与星体有关的原理,陀螺罗盘有两大优点:既不因接近金属而偏转,双指向真正北而不是磁北。1908年德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此类实用仪器。最优良的指南针是美国人斯波里所制。1910年在“德拉威”号船上试验成功,很快就被美国海军采用。总之,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后来传遍全世界为全球航海业等方面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5、养鱼法:

公元前2500年中国人已经懂得养鱼。那时我国人民能用人工孵化鱼卵,把它养大食用。1960―1970年代,欧美才用人工养殖蛙鱼等鱼类。英国等西欧国家现在每年由养鱼场生产淡水养鱼约有10万吨。

6、赤道式天文仪:

公元前2400年,中国人发明了赤道式天文仪。

7、十进计数制:

中国人于公元前14世纪,发明了十进计数制。在现代科学中是十分重要的,欧洲人正式采用它的最早时间的证据,是公元976年的一份西班牙手稿中发现的,而中国早在公元前14世纪的商朝,便已经采用了。在出土的公元前13世纪的甲骨文中,见有中国人用十进制记述了“547天”的实例。

8、印刷术:

公元前1324年,中国人已会雕刻印章,用墨水印在文件上,印刷术是世界上第一种传播媒介,有了它才可把资料信息传播出去。印刷术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我们中国人从古时候起就使用印章,刻上人名或官衔。印章本来是官衔的标职,到公元 前1324年,又开始用来加盖在文件上;最初是用墨水,到公元五、六世纪才开始用红色印泥。中国印章大多用皂石、玉石、竹子甚至象牙雕刻而成。中国人认为,有印章为凭的文件书信和票据经签字更可靠。现在的印刷书籍中,最古老的是《金刚经》,由中国人王 印刷,如今已成孤本。868年中国人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金刚经》是凸版印刷,它是一幅5.25米的卷轴,用多块长91厘米,宽36厘米的刻版印的。后来落在英国人手中,现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

1040年代中国刻字工人毕升在北京历年间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泥六面体活字模,加热变硬,按韵排在转盘上。印时把活字铺在有松脂、腊等粘合物的铁板上,周围用铁框扎紧,放在火上加热使粘合物熔化,冷却后活字就粘在铁板上了。印完后烤热铁板取出活字,以备日后再用。1403年朝鲜的李太宗创办了最早的金属铸字工厂(当时朝鲜也用方块字),又过了30年朝鲜参照古印度的梵文,创造了一套拼音字母以代替方块字。现在的朝鲜文有40个字母,只需要少量字母就可拼出所有的字。1438年在德国梅茵兹城古腾堡居住的根弗第谢(德国人)创造了一套浇涛金属字母活字的模具。用硬金属雕出凸模字,再用锤字把凸模字压在软铜上,制出凹模,用凹模排在框架上印刷。到15世纪时大概已开始采用铅锡合金。他在1451年印出欧洲第一本用活字印刷的书――《多纳托斯拉丁文法》。约在1453年开始印刷拉丁文圣经。他的印刷机是用普通的螺旋压榨机改装的。把一页为一个印版面上放在印刷的印台上,刷上油墨,铺上纸张,用装在螺旋下的压印板加压。一天才能排一页,每小时只能印16张左右。

1457年,福斯特和舒奥佛发明了多色印刷,印出第一本双色书――拉丁圣诗。1461年,班堡的靠士特把木刻版与活字印刷结合起来,印出第一本有插图的书――德文的寓言,共有101张插图。1470年法国人让森在威尼斯设计出第一批罗马活字。1477年托雷米绘制了《世界地图》,用凹版印刷术印出,共26幅铜版印制。不易仿制,纸面上的油墨稍微鼓起,特点较多,易辨真伪,所以仍用于印刷钞票、邮票和有价证券等。1501年意大利人格里福出了一套斜体字;1561年他把这些字缩小印出袖珍本书籍。(西方的斜体字主要用于强调字句。)1620年,荷兰的伯靳奥发明了收字方便印刷术,每小时可印150份。1642年德国的赛根发明了镂刻凹版印刷法,最适于印画,首幅画是德国伊利莎伯爵夫人的肖像。

1107年,中国人还发明了彩色印刷术。600多年后,1719年,德国的勒布朗设计的彩色印刷机取得了专利权。印出第一部书是《油画色彩之调和》。1727年英国苏格兰金匠格特发明了浇铸铅版法。1775年法国人迪多制订了量度活字大小的单位。1798年德国的逊纳菲尔德发明平版印刷法,最适于印插图。1875年英国首先使用胶印法,把图像印到橡皮布上,然后正式印到弹性所需的材料上。1800年,英国的斯坦贺制成第一台铁架印刷机代替了木制印刷机。每小时可印250张。1810年德国 人在伦敦工作的哥尼格取得了蒸汽印刷机的专利权(机械化的手动印刷机),每小时可印400页。1812年德国人哥尼格和鲍尔设计出滚筒式滚压印刷机。《泰晤士报》卖了这台机器,每小时可印1100张。后来哥尼格还设计了每次能印两面的印刷机。

1839年英、美、俄三国分别发明了电铸版。用电铸金属板来代替木刻印板。1845年纽约的荷奥取得了第一架实用轮转印刷机专利。费城的《纪事报》购买了这台机器。1848年伦敦《泰晤士报》的工程师阿普斯和考珀设计了一台轮转印刷机,在此报运用,每小时能印8000张。1861年美国荷奥采用纸型制出的曲面铅版,从此有了完全圆形的印刷版面。1852年,英国照相技术先驱塔尔博特发现了钢线凸版印刷的原理,1880年首先采用这种办法在纽约《画报》上复印一张照片,标题是“纽约贫民窟一景”。1886年德国人默根索勒在美国工作发明了高速自动排字的策诺整排机,此机用于《纽约时报》。两年后正式投产,每小时可排字模6000个左右,速度是最熟练工人的四倍。1887年英国公务员兰斯顿发明了排字精良的莫诺铸排机,此机于1897年正式投入生产。在此之前,1477年前人们就知道雕刻铜凹版印刷法;1895年奥地利人克利克发明了照相凹版法;1839年,许布约在美国发明了照相排字机。从此印刷商不要金属活字,并改用平板印刷代替传统的凸版印刷。此法是把字母相继投射到照相纸上面,然后冲洗出来,贴到一页样本上。这张拼好的版用照相机转拍在金属板的感光膜上,经过酸蚀,使这块印版具有1798年逊纳菲尔德发明的石印版的性能;油墨只附着于版上有图形的地方。现在,照相排字法已经取代了绝大多数传统的排字方式。

1965年德国发明了电子照相排字机之后,开始了用电脑控制排字时代。先进印刷厂是整页版面可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设计者一页版面编排妥当之后,就用电脑记忆装置把全部内容存贮起来,包括文字、标题、图片位置等等。然后,由电脑控制的激光器在照相纸上扫描,把整个版面的图像印出来,再用照相法制成印版进行印刷,这叫激光照排法。当今世界上很多大型报刊都用先进方法进行排印,例如我国的《科技日报》、《中国电视报》和《北京晚报》等,都采用了此先进的印刷技术。

9、漆――世界第一种塑料: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13世纪已经发明使用了漆。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发掘出的“妇好”墓(葬于公元13世纪),她的上过漆的棺木就是证明。李约瑟说:“漆可能是人类所认识的最古老的工业塑料。”在古代中国,油漆业的组织和管理很有章法,有私人的油漆作坊,也有国家的制作中心。巴黎东方艺术博物馆存有一只油漆的木酒杯,杯上雕刻的铭文除说明该杯制作于公元四年外,还刻有参加制作的七名工匠和制作中心的五位官员的名字。这个木酒杯表现了中国人两千年前就有对制造工艺的看法;另一方面,这个杯子还表明当时的生产很可能已使用现代的工业生产的流水线那样的工艺流程。早在公元前二世纪,中国人已发现了漆的重要化学性质,发现了通过漆的蒸发过程使其变质的方法,发现了通过在漆中放几只螃蟹壳,漆就会保持液状,不会变干。公元前120年的《淮南子》一书和公元12世纪的李氏都提到螃蟹壳能使漆保持液态的特殊功能。现代科学家化验证实,甲壳体组织内确有抑制某些酶的活动的化学成份,其中一种酶就是漆变硬的酶。漆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保持长久的液态,这使中国的这项生物化学工艺具有不衰的工业雏形模式。

10、铜镜:

约公元前12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铜镜。中国人于公元5世纪还发明了魔镜;英国结晶学家威廉·布莱格到1932年,系统地阐明了魔镜的理论,比中国晚了一千五百年左右。魔镜是世界上最奇异的物品之一。魔镜有何奇妙之处呢?在魔镜的反面铸有青铜图案――图像或文字,或二者兼而有之。反射光线的一面为凸状,是由经抛光处理的青铜制成用作镜面。在大多数照明情况下,这种镜子看上去与其它的普通镜子无异。但是,在明亮的阳光下使用魔镜时,它反光的一面就能被“看透”。用镜面将阳光反射到暗色的墙上,人们就能从投在墙壁上的影像中看到镜面的图案或文字。坚实的青铜制品变得透明了,这种令人感到神秘不解的现象使中国人给魔镜取了透光镜名称。青铜是不透光的,然而实际使人感到透光,这是为什么?这奥妙之深让中外学者探讨了几百年,中国的科学家沈活和外国科学家威廉·布莱格爵士都发表过高见。威廉·布莱格爵士于1932年发现这一奥妙时说:“正是反射的放大作用使图案清楚地显现出来。”李约瑟正确地将这一切称为“是在通向掌握金属表现微细结构道路上迈出的第一步。”

11、伞:

公元前1100年,中国人已经使用伞,那时已经用伞表示身份。伞骨用竹或檀香木制成,上面覆以树叶或羽毛做的伞面。公元12世纪英语才出现“伞”这个词。以前一直只有阳伞,到1733年代,巴黎人用油布做伞面,才制成雨伞。1750年,英国的汉威到外国旅行后带了一把伞面回伦敦,轰动一时。1874年雪靠耳附近迪卡地区的金属拉丝工霍克斯取得弧形钢质伞骨的专利权。有了此伞骨,伞可以收紧,从此成为英国绅士常用的雨具。1930年柏林人豪普特发明了伸缩伞。在学术界也有人说,公元4世纪三国时期中国人才发明了伞。

12、风筝: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最先放风筝。早在信史之前,传说中国人已会放风筝。相传公元前四世纪,中国著名工匠鲁班(即公输班)做了一只风筝,升空三日而不坠。还有一个故事说一名将军包围了王宫,利用风筝测量宫墙与己方军队的距离。风筝可用于送砖上屋或在风筝尾部系上鱼钩钓鱼。公元1600年,东方的风筝(菱形)由荷兰人传到了欧洲。19世纪英国发明家克雷由风筝产生灵感而发明滑翔机。德克萨斯州演员科迪“上尉”,曾利用风筝拖动折叠式小艇,横渡英伦海峡;1901年再接再励,乘坐双箱形风筝飞行,使英国陆军部大感兴趣。不久,飞机取代了军用风筝,而科迪“上尉”也在1913年驾驶他的新双翼飞机时失事遇难。1970年,美国太空计划设计了各种“飞行翼”,使风筝再次成为成年人的玩意儿,例如罗格乐乐折叠飞行翼,本是专为水星号太空船仓安全着陆而设计的,后来被降落伞取代了;但这种折叠翼,结果成为今日悬挂式滑翔机的机翼。风筝飞上天空为飞机飞上天空提供了原理和灵感。

13、米酒:

公元前1000年,中国人发明了米酒。

14、弓箭:

中国人于公元前8世纪发明了弓箭。公元前200年中国人已发明了弩弓。它主要用于打仗和狩猎,可卧射、立射、骑射,威力甚大。而欧洲的意大利在公元10世纪才使用弓,比我国晚了一千二百年。

15、古代机器人: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256年东周时期,中国人就已发明了古代机器人。当今世间,只要谈及机器人,言必欧美、东洋;然而可曾知道世界上最早制出古代机器人的,是我们中国人。我国制出的古代机器人不仅精巧,而且用途也很广泛,有各式各样的机器人。会跳舞的机器人、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持赚钱的机器人和会捉鱼的机器人……等,应有尽有。

会跳舞的机器人。我国唐朝的段安希说:西汉时期,汉武帝在平城、被匈奴单于冒顿围困。汉军陈平得知冒顿妻子阏氏所统的兵将,是国中最为精锐骠悍的队伍,但阏氏具有妒忌别人的性格。于是陈平就命令工匠制作了一个精巧的木机器人。给木机器人穿上漂亮的衣服,打扮得花枝招展,并把它的脸上擦上彩涂上胭脂,显得更加俊俏。然后把它放在女墙(城墙上的短墙)上,发动机关(机械的发动部分),这个机器人就婀娜起舞,舞姿优美,招人喜爱。阏氏在城外对此情景看得十分真切,误把这个会跳舞的机器人为真的人间美女,怕破城以后冒顿专宠这个中原美姬而冷落自己,因此阏氏就率领她的部队弃城而去了。平城这才化险为夷。

会唱歌吹笙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更为精巧神奇,唐朝人张骛在《朝野全载》中说:洛州的殷文亮曾经当过县令(相当于“县长”),性格聪巧,喜好饮酒。他刻制了一个木机器人并且给它穿上用绫罗绸缎做成的衣服;让这个机器人当女招待。这个“女招待”酌酒行觞,总是彬彬有礼。

会赚钱的机器人。唐朝时,我国杭州有一个叫杨务廉的工匠,研制了一个僧人模样的机器人,它手端化缘铜钵,能学和尚化缘,等到钵中钱满,就自动收起钱。并且它还会向施主躬身行礼。杭州城中市民争着向此钵中投钱,来观看这种奇妙的表演。每日它竟能为主人捞到数千钱,真可称为别出心裁,生财有道。

会捉鱼的机器人。唐代的机器人还用于生产实践。唐朝的柳州史王据,研制了一个类似水獭的机器人。它能沉在河湖的水中,捉到鱼以后,它的脑袋就露出水面。它为什么能捉鱼呢?如果在这个机器人的口中放上鱼饵,并安有发动的部件,用石头缒着它就能沉入水中了。当鱼吃了鱼饵之后,这个部件就发动了,石头就从它的口中掉到水中,当它的口合起来时,它衔在口中的鱼就跑不了啦,它就从水中浮到水面。这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的机器人。

此外,在《拾遗录》等书中,还记载了古代机器人登台演戏、执灯伴瞎等机巧神妙。

16、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分行栽培与精细耕地法;欧洲人到1731年才使用此项技术,比中国晚了二千四百年左右。

17、铁犁:

公元前6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铁犁。欧洲人到17世纪才使用铁犁,比中国晚了二千三百年左右。公元1050年,中国人还发明了犁镜,给犁装上犁镜,便于翻土,从而提高了农业产量。大约公元前3500年,米索不达米亚平原农夫发明了牛拉犁具。犁是人类早期开始耕地的农具,中国人大约自商代起已使用耕牛拉犁,木身石铧。公元前500年,欧洲农夫造出了铁犁,犁前有二个轮了和一个犁刃(即犁铧)。中国战国时期在木犁铧上套上了V形铁刃,俗称铁口犁。犁架变小,轻便灵活,更可以调节深浅,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欧洲人于1700年代开始用先进的罗瑟兰犁、兰塞姆金铁犁和播种机。1830年美国移民开始用迪尔铜犁,其他各大洲也开始用铜犁。总之,犁的发明、应用和发展,凝聚了中国人和世界其他各位发明家的心血,并显现了他们的智慧。

18、大定音钟:

中国人于公元前6世纪发明了大定音钟;欧洲人到公元1000年才有定音钟,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19、长明灯:

大约在公元前589年,中国人发明了长明灯。灯蕊为石棉;灯油为海豹油或鲸油。

20、算盘:

公元前550年中国人发明了算盘,用于计算,也是自古以来商业上广泛应用的计算工具,后来传到世界各地,到12世纪才逐渐被现代阿拉伯数字所取代。到20世纪前苏联和远东地区很多人仍然使用算盘,生塑算盘代替木竹算盘。目前世界上电子计算器和电子计算机有代替算盘的趋向,但因为算盘价格低廉,所以,用电子计算机在全世界完全代替算盘,至少还需要十年。

21、地毯:

公元前五百年地毯已在中国应用。已知最早的地毯起源于公元前五世纪的中国和伊朗。1606年,法国巴黎附近最早用上了织机编织的地毯。现在的地毯变为人造纤维和羊毛编织而成。

22、双动式活塞风箱:

中国人于公元前5世纪发明了双动式活塞风箱。西方于16世纪才用双动式活塞风箱。比中国晚了二千一百年左右。

23、水涌钵

公元前5世纪,中国人发明了水涌钵。

24、空位表零法:

中国人在公元四世纪以前就开始用空位表示零,中国的算盘就是这样表示的。按照西方的传统说法,用符号“0”来表示零,是印度人在公元九世纪发明的,它出现在公元870年瓜摩尔的碑文中。但是,实际上,符号“0”的出现要比这早得多。在公元683年柬埔寨和苏门答腊的碑文中,以及在公元686年苏门答腊附近的邦加岛上的碑文中,均出现这一符号。一些专家认为,这些国家出现的零的符号,是由中国传过去的,而他们又将这符号传到印度。零非常重要,如果忽视了零,那么现代技术就会瓦解。当然用空位表示零这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然而我们并不是说使用“0”符号的绝对优先权属于我国,因为直到1247年“0”符号才第一次在我国印刷品中出现,尽管我们确信至少在一个世纪以前就已经使用这个符号了,但没有人知道,这个表示零的符号中国人在何时、何地首先使用的,这是需要进一步考证的。

25、化学武器:

利用毒气进行化学战的历史,在中国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早期。在墨家早期著作中,就有关于利用风箱把在炉子内燃烧的芥末释放出来的气体,打入围城敌军隧道的记载。这比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利用堑壕芥子气早2300年。中国人化学武器有下列几种:“粪弹”,这是毒气弹的雏形。“飞砂弹”,它是将一管火药放在陶罐里,火药的成份是生石灰、松香、有毒植物的乙醇提取之。把这种武器从城墙上放下去,随即炸开,致命毒物四散。“催泪弹”,公元二世纪中国人便使用催泪弹,它所产生的烟雾很快地使人泪如泉涌。海脉油、四川漆和海星等毒汁会使敌人声音嘶哑。我国有的毒物能使敌人肌肉腐烂直至露出白骨。火矛包含着砒霜和一般的毒物。1540年贝林古西奥所著的《烟火药学》一书中说,火矛被燃后,就吐出“炽热地火舌,有两三步远,使人毛骨悚然”。在欧洲,直到1580年,砷才作为一种深受欢迎的东西,但在17世纪它被汞烟球所代替,这是当时中国奉献给世界的礼物之一。

26、马胸带换具:

大约在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马胸带换具。在此之前,西方在公元8世纪换马的惟一手段是“项前肚带换具”。这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因为皮带勒在喉部,意味着马一旦使出最大力气就会立即窒息死亡。我国发明的马胸带换具克服了这一缺点。我国的这项发明后来通过中亚传到了欧洲。欧洲考古学家在公元7至10世纪的古墓中发现了胸带换具遗物。

27、石油照明法:

大约于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石油照明法和天然气照明法。

28、铸铁术:

公元前4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铸铁术。

29、马肩套挽具:

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前一世纪,中国人发明了马肩套换具。这比在欧洲出现胸带具后一百年出现的肩套换具要早一千年。中国人还发现,肩套换具可以用另一种更简单的方式:换绳可以拴在肩套(项圈的两侧,直接套在车上)。正是这种形式的肩套换具,今天仍在全世界普遍采用。

30、硝石鉴别方法:

中国人在公元前3世纪以前发现了硝。这比西方早2000年。在发明火药之前,首先必须认识到并且获得它的三种成分中最重要的成分,这就是硝石。西方在中世纪以前不知有此物,欧洲缺少此物,而中国资源丰富,并且可区别于其他矿物而予以提纯。鉴别硝石是根据颜色反应。硝石燃烧发出紫色火焰可证实钾的存在。中国人至少在公元前3世纪就会用此法鉴别硝石的存在。中国人发现硝石为后来发明火药奠定了基础。

31、世界上第一条等高运河―――灵渠。

西方于公元13世纪才建了等高运河,比中国晚了一千六百年左右。

32、立体地图:

中国人最迟在公元前3世纪就发明了立体地图。在司马迁写的《史记》中,就记过了一张公元前210年绘制的秦始皇墓地图。书上写道:“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1985年6月《每日电讯》的一篇报导说:秦始皇墓地虽然还没有打开,但是可能已经发现了。据说是墓入口处的地方发现了微量的水银。考古学家猜测这可能就是上述立体地图上所示的水银。

早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有名的蓬莱仙山的地图就出现在罐子和香炉上。这对以后立体地图绘制技巧的发展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公元32年将军马援讲到的军事立体地图,河谷山脉的模型是用糯米制作的。此外,还出现了木刻的立体地形图,大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曾记述了这种地图。1130年黄裳也制作了一张木刻立体地图。此图后来引了哲学家朱熹的兴趣,他千方百计地收集木刻地形图,以便进行研究。他自己也有时用粘土,有时用木刻制作立体地形图。黄裳在一部《鹤林玉露》里,还讲述了朱熹制作的一幅地形图的情况:“(朱熹)尝欲以木作华夷图,刻山水凹凸之势。合木八片为之。以雌雄榫镶入,可以折。度一人之力可以负之。每出则以自随,后竟未能成。”

很可能立体地形图的制作由中国传到阿拉伯,后又传到了欧洲。1510年,保罗·多克斯制作了欧洲最早的地形图,绘出了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因的邻近地区。阿拉伯人伊贝·巴蒂塔(公元1304―1377年)叙述了他在直布罗陀看到一张立体地形图。中国以外的国家有关立体地形图的记载没有比这更早了。

33、吊桥:

中国人李冰于公元前3世纪在四川省灌县修建了安蓝桥。这是世界最早修建的竹缆链桥。它总长为320米,有八个孔,整个结构中没有一块金属材料。此吊桥上铺了板便于人们行走。这种用竹了做的索桥是极有效的,整个缆索是以竹子为内芯,外边包着从竹子外层劈下的竹条(蔑片)编成的“辫子”。编成辫子是因为蔑片把内芯缠得越紧,缆索的强度就越大,从而增加了安全因素。并且,中国人于公元1世纪又发明了铁吊桥。这桥可用于通行车辆。1655年到中国访问的西方人马丁·马蒂尼曾描述过贵州境内一条河上的铁索桥,并编在那个时期有名的巨著《中国图集新编》中。西方的第一座吊桥,即温奇桥。是公元1741年建成的,跨于英格兰的提兹河上,它只有缆索而没有桥面供车辆通行。由于欧洲人于1809年才建成第一座可以通行车辆的吊桥,因此在这方面中国人比西方要领先180

为什么古代总是会出现很多能人巧匠?

能人巧匠自古有之。在人类能刚刚吃饱的年代就有了能制造房屋、陶罐、工具的匠人。已知的出土的文物里,甚至还有用贝壳制作的项链、骨头做成的笛子,这可算是最早的“匠人出品”了。

随着文明的高度发展,能人巧匠制造出来的东西越来越好。他们在高高的山上雕刻佛像、在悬崖上筑盖房屋、织出薄如蝉翼的服饰、烧制精美的瓷器等等,每一个都是无比珍贵的艺术品。是古代先人留给后人的灿烂的遗产。


之所以有这么多能人巧匠,一是生存需要。有手艺的匠人凭着这项技能吃饭,技术越好回报越高。比如为国家办事儿,那可算是“公职人员”,是可以吃“朝廷俸禄”的,监督制造个工程啥的,不仅能在青史留名,银子也是大大的有啊!

二是被逼迫,是的你没有看错,有这种原因。有这这个通常是接到强迫性的命令,你必须在规定的时间给造出来朝廷需要的东西。可能是建筑、武器、玩物,还可能是匠人都没有见过的稀罕物,比如以后轰动世界的“金缕玉衣”,当权者需要用匠人的智慧满足自己生前身后的奢靡生活水准。

第三,有浓厚的兴趣。有人就喜欢发明各种各样奇奇怪怪的东西,并且他还能制造出来,让世人惊叹。民间有高人鲁班,据说他曾经发明的过会飞的木头鸟,不过可惜这个手艺失传了。皇帝里还有一个执着于木匠活儿的明熹宗朱由校,他对朝政、美人、权势丝毫都不感兴趣,唯一上心的就是捣鼓锯子、斧子、刨子制造家具。

能人巧匠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大有在之,古代的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匠品”出口国和匠人之国。如古代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都是世界各国王宫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必备品,尤其是古代"四大发明",标志中国能人巧匠出现的高峰。


1.对职业的热爱与专注
常规而言,任何高超手艺的获得都基于一个前提,即对职业的热爱。成为技艺高超的工匠,除了热爱自己的职业,还必须有专注的精神。我国古代由于“匠籍”制度的限制,工匠们基本都是“术业有专攻”,再加上古代技艺的传授以家传为主,因此工匠们的手艺往往是终其一生所习得,甚至累积了很多代人的经验。因此,古代工匠对技艺的专注精神尤其值得称道。事实也证明,只有长期专注于一项技艺,不断积累经验,最终才能独擅其法,生产出精致的产品。


2.一丝不苟的态度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认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做任何事情,只要有一丝不苟、严肃认真的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就一定能把事业不断向前推进。
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不仅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更是对别人负责,对整个产品负责。随着工业的发展,分工不断细化,更需要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正是因为有此,我国古代能工巧匠才层出不穷,甚至不乏大师级的工匠,比如鲁班,比如规模宏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的设计者李冰。
以上仅个人意见,不喜勿喷,谢谢!

古代没有“知识爆炸”的时期。科学技术发展缓慢,而现代各种各样的科技新发明、新创造,日新月异,瞬息万变。
人类文化科技积淀没有现在多,科考考试内容不像现代这么繁杂。学习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单一。

古代文化传播的速度慢,现代文化知识传播速度快,范围广。速度慢,就有时间慢慢雕琢学习而不会出现还没学会知识又更新换代的情况。

古代很重视知识的传承的专一性,拜师学艺对学生的要求是终身的。学习一门手艺或知识就会穷其一生都钻研它。

综上所述,正是因为现代知识的更新太快了,对每个人的要求就会越来越高,需要掌握的知识太多,而不能专一的学习一门手艺,并且只学一门技艺在现代社会是无法生存的。在古代一门技艺可以建立一个门派,师徒传承,一生琢磨学习,所以会出现很多能人巧匠。

其实在现代,有如此多的现代化工具,很多古代的艺术创作现代也能制造,但是能人太多,特别出彩很难。
鲁班--春秋战国时代鲁国人,姓 公输,名般,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建筑师.鲁班他有很多发明创造,如木工用的 锯子、曲尺、墨斗、刨子、铲子、铺首、钻、凿等.攻城用的可活动的云梯.相传,锁也是鲁班发明的.

喻皓 建筑 北宋初年 《木经》 喻皓--亦称预浩,是中国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的建筑师.出生于杭州,他设计的最杰出的建筑是北宋国都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安远门内开宝寺中的灵感塔.他还写了一部木工手艺的书--《木经》,共 3 卷.他有造塔鲁班之称.

莘七娘 10 世纪 孔明灯,走马灯 莘七娘——在10世纪时发明了松脂灯(孔明灯)作为打仗时的信号灯,这是中国人最早利用热气球.同时发明了走马灯,这是航空燃气涡轮的始祖.
马钧 机械设计 三国时代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
马钧——魏国人,杰出机械设计和创造家.三国时代创制了龙骨水车(又叫翻车),他能连续提水,灌溉用的水机具——桔槔.结构非常巧妙,有天下之名巧之称.
虽说古代的科技水平没现代的高,但古代的能工巧匠们做出来的东西,现代人看了都叹为观止,不得不佩服先人们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古代人也有自己的方法,能让自己过得舒服一些,提高一下自己的生活水平,于是创造出了一些比较特别的产品,看完这五个“奇技淫巧”就知道答案了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清朝掌权就大的女性了,此女人对生活水平要求特别高,刚吃饭,每天都有不同的花样,一吃就是好几十个菜。特爱珍珠、玉石,对自己的生活用品,都是量身制作。特别有一件作品,用现代的话来说,相当前卫,这件作品就是我们都知道的马桶。

在清朝时期,全国只有慈禧用这个东西,制作也非常的特别,这件作品是用最贵的檀香木制作而成,因此无论有如何都不会发臭。第二件作品就是椅子,像这一类东西,平常老百姓家里常有。但这一件却能带着走,能折叠起来,又小,出门都可以带着上路,累了就拿出来坐一下,休息一下。第三件是桌子,这件可不是普通的桌子,古代的能工巧匠发明这种桌子的用途很多,不但可以用来吃饭,还可以拼图玩,可以变幻出不同的图形,只能说明古代的想象力真厉害。

第四件作品就是榫卯结构的房子,古代时期没有钉子,不像现代一样用钉子来固定结构。古人的能工巧匠们却用这种方法来建造房子,不得不说佩服古代人的智慧。比如上海所建的世博会的中国馆就是用这种方法建的,是不是很美观,但造价太高。

母系社会为什么会演变成了父系社会?

在社会的进程当中为什么会出现如此的演变,是必然的吗?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母系社会是怎样过渡到父系社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物驯养让位于畜牧业。
  畜牧业成为社会生产的一个主要部门。在畜牧业中男子地位提高,并逐渐成为生活资料的主要提供者和社会生产的主要力量。妇女的生产劳动被排挤。
  2、锄耕农业让位于犁耕农业。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母系制时代的锄耕为大规模的犁耕农业所代替。驾畜耕田主要是男子来承担。这样,妇女在农业生产领域里也被男子排挤出来。
  男子在经济上跃居了统治地位。过去男子从事狩猎,女子从事采集和种植。在生产力低下的情况下,狩猎经济不稳固,没有可靠保障。女子的劳动在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采集和种植是稳固的,是当时人们生活的可靠保障。因此女子在氏族中补受到高度的尊敬,现在则不同了,从前从事狩猎的男子,现在无论在犁耕农业还是在畜牧业中都占主要地位。驾畜耕田、看管放牧牲畜,这些主要的生产部门中都主要是男子。而妇女则主要从事家庭经济。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了。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是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男子跃居了垄断地位。于是原业以母系为中心的母权制氏族转入了以父系为中心的父权制氏族。
  3、婚姻和家庭关系的变化,男子要求改革继承制度。
  母系氏族公社最初是实行族外婚,组成普那路亚家族。一个氏族的男妇到另一个氏族男女中去通婚。这种婚姻所生子女是只知其母不知其父,随着婚姻制度的发展,在母系氏族公社的繁荣期,群婚制是比较确定的夫妻。男女双方有了主要的配偶,子女不仅可以确认母亲,而且基本上也可以确认父亲。同样父亲也可以确认子女了。在生产力发展的情况下,私有制出现,男子经济力量增强。他们拥有的牲畜甚至是奴隶等财物,自然希望将来能把它传给自己的子女(因为子妇是自己的骨肉)。但这种想法在母系氏族社会中无法实现。按照惯例,财产必须留在本氏族,所以子妇不能继承父亲的财产。私有制和传统的继承制发生了矛盾。这种矛盾怎样解决呢?只有通过父权制的办法才能解决。男子们要求改变继承制。这种情况发展下去人们最后终于规定子女从父而不从母,妻子从夫而不再是夫从妻子。财产由子妇继承,世系按父系计算,于是父权制氏族公社便确立了起来。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要回到人类社会的最初,逐步深入浅出地进行分析。
一、 问: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的特点是什么?
答:从字面上大家都知道母系社会的特点就是“母系”,父系社会的特点就是“父系”,可能很多人都觉得不就是孩子随母亲姓和孩子随父亲姓嘛。但是实际上,“母系”和“父系”代表的本质并不是字面仅仅代表姓氏这么简单。
人类群居社会发展初,并未有文字发明,文字是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为了适应社会需求产生的,但是母系社会在文字发明很早之前就一直存在了,所以母系不是代表随母姓,父系也不是代表随父系。那“系”代表的是什么呢?它代表的是社会家庭中定点不动(包含所得的劳动价值。社会地位等)的性别派系,母系指的是家庭成员的组成中心是女人,女人生的孩子在女人成长的原生家庭成长,社会家庭组成的核心是女人,家庭里最年长最有社会经验的是祖母,所以母系社会女人的生育价值为最高价值,女人社会地位高于男性,女人有家庭和社会主导权。而“父系”呢?类似的,他代表的是依靠婚姻制度“娶”女,女人在男人家生育孩子,女人生的孩子在男人成长的原生家庭成长,社会家庭组成的核心是男人,家庭里最年长最有社会经验的是祖父,所以父系社会男人的生产力价值为最高价值,但是其价值仍然是建立在女性“生育价值”的基础上的,因为没有通过婚姻制度有固定性伴侣就不会确定其后代,没有其后代就不会组成以男人为中心的家庭,生育价值不是没有了不见了,而是被男人在婚姻中剥削,在男人和其男性后代权利、地位财富逐代传承后,社会表面上看,确实是社会生产力价值为社会最高价值的,女人在婚姻里被剥削能进行传承的生育价值(传承不是只有男人,女人之间也是可行的),而生育价值才是生产力价值成为社会最高价值的基础,没有女人的生育价值就没有社会整体表面上处于最高地位的男人的生产力价值。
所以,很简单。父系社会和母系社会从本质上看,区别在哪里,在于一个家庭里的组成以谁为中心,父系社会最高价值为生产力价值,母系社会最高价值为生育价值,这是说的表面上宏观的看呃,实际上,无论是父系还是母系,其实最高价值仍然是生育价值,只是一个是被剥削了,而一个是自己用了的区别。那么大家很容易看出来,父系和母系的重要拐点就是:婚姻制度。
二、 问:婚姻制度最初是怎么形成的?婚姻的本质是什么呢?
答:私有制的产生和畜牧业农业的发展。
在原始社会,男人群体狩猎,女人采集果子,以男权社会的思想,生产力是社会最高价值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女人采集个果子会比男人狩猎的生产力高,所以女人的社会地位高的,这个逻辑不成立。其本质在于以前没有婚姻制度,女人的生育价值最大化,女人社会地位才是最高的。虽然人类有过群婚制、一夫多妻制等婚姻制度,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确保某个部落、或者某个人有其后代,能继承自己的财产和地位,但是最初,是从继承财产开始的。
大家想想,原始社会那时候食不果腹,有一顿没一顿,吃个东西都是集体分的时候,是不会有继承财产这一说法的,只有当人类农业发展、自己学会自己养动物吃的时候,才有在满足温饱的同时,有了剩余的生产力价值,也就是多余的财产,那么这个时候,为了不让我的财产变成你了,你的财产变成了我的,那么私有制诞生了,钱币(类似功能)自然地就诞生了。这为婚姻制度奠定了基础。
男人在财产剩余和生命延长生活有保障后,想到的肯定是我死后或者有个万一这些给谁的问题了,特别是,在农田作为社会主要食物来源的时候,男人的生产力可以和女人对等的交换,让女人生下确定是自己的孩子(没固定性伴侣肯定是无法确定自己后代。有么有自己也不知道的。),女人因力气不如男子,农耕畜牧等比不上男子,为利益和男子做平等交换。但是其实,现实中实际操作是,一个女人在没有私有制度的社会里,跟一个男人好了再跟另一个好,不爱了就分开,和谁在一起也没什么区别,但是有了私有制后,男人和男人间有区别了,女人选择跟其中生产力剩余价值最好的固定在一起的概率大大增加,男人认可女人生下自己后代的认知增加,以上说女人愿意和男人平等互换,其实是在潜意识中进行的,所以,婚姻制度的建立很大程度不在于男人,而在女人的选择。
首先呢,这个交换之前还是蛮平等的,但是过了N代后,男人依靠女人的生育价值为基础,在自己的多余财产、地位等传承给下一代后,女性的地位就日渐低下,之前女人依靠自己的生育价值给自己带来的地位,在本质上,被男性剥削,给他人做嫁衣。其换来的只是男人满足温饱的物质交换,渐渐的,男人依靠生育价值建立起的男性利益链的作用日渐明显,渐渐掌握社会的主要话语权。
三、 问:婚姻制度会永远存在么?
答:不会。从上面可以看到,婚姻存在的条件是:生产工具(农耕)低下让男人的力气大成为成产力的优势和主导(在私有制仍存在的情况下),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你的生产力够高级到摆脱男女体力差距,那婚姻的存在就减少了必要性,就好比,什么都用电脑干活的话,男人和女人有区别么?而且,婚姻形成的初衷,并不是女人要找个男人一起组个家庭生孩子,而是因为男人的生产力优势,让女人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所以组个家庭是次要的,生产力优势才是婚姻的起源,当生产工具越高级的时候,女人不结婚的越多,所以社会越发达,结婚率越低。有人说,哦,女人都不结婚就生孩子,孩子谁帮你带啊,大家别忘了,母系就是家庭以女人为中心,你的家庭成员在婚姻消失后,将发生变化,你的家庭成员都是有血缘关系的,你的祖母你的妈妈 你的哥哥你的弟弟 你的姐姐你的妹妹,一样可以给你承担育儿,那时你也没必要去工作,家里的男人,你的哥哥你的弟弟去外面工作负责养家,而且就算你不工作只生孩子,你祖母一辈子不工作,不创造生产力,你哥哥弟弟去外面创造生产力价值,你们家绝对最有话语权的地位最高还是你祖母,生育价值为社会最高价值。
以上三个问答很好的从本质上回答了,母系社会为什么会演变成父系社会。你有生育能力有用么?你的生育能力被男人通过婚姻制度剥削成了男人建立传承的工具,继而发展成男权社会,你有也等于没有。
客观上,男权社会随着私有制度 农耕 畜牧业的发展是必然,但是也不会持久,也不存在退步和进步这一说法,它的存在是中性的,社会最高价值不管是被剥削不承认还是怎么滴,生育价值永远都是最高的社会价值,生产力价值为社会最高价值只是婚姻制度后男权社会的一种表现,其基础还是在剥削生育价值后,形成男人间传承的利益链才可以成立男权社会。所以,只要社会中稍有点变化(科技日新月异),还是会回归其本质,返璞归真。
没人知道,答案都是加了人性的猜测。估计是母系社会里找不到存在感导致有异心的男性创造出来的父系社会,都挺极端。
时候社会,母系社会和父系社会,无系社会是妇女从事主要的劳动力,但是由於妇女的生理关系,那麽逐渐的转化为富硒社会复兴的,当不起生产劳动
进步。在人类早期,男性主要从事狩猎,女性从事采集。因为狩猎产品没有保证,采集成为食品的基本来源,所以形成母系社会。而随着人类发展,劳动产品增加,体力占优的男性在社会劳动中的地位明显上升,从而形成男性社会。

说中国人最聪明,但为什么高科技的东西不是中国人发明

中国的文化和制度都限制约束国民自主创造,为了更好地统治,甚至自主发明创造武器(现在也是,照抓不误)是违法的,国家既不提倡,也不采纳,还要治罪,所以中国人只能闲着没事斗蟋蟀,顶多发明个鱼洗盆来娱乐,另外,中国人的文化导致意识形态过于感性,注重精神修行而不重视实践和理论(还是人权受限压制的缘故,不得不寄情山水和虚无缥缈的思想,不会因为实际事物被定罪杀头更株连九族),再加上儒家孔学愈发对民众进行洗脑,灌输循规蹈矩君臣父子不可越雷池一步的中庸思想,这样的文化制度下,人民的自由独立意识被磨砺殆尽,本身又是不普及文化教育的文盲农耕、轻商重仕的国家,各种因素导致国民看天吃饭,靠雨灌溉,田里闹灾害那就举国饥荒,遇上风调雨顺才能衣食饱暖,体制上的束缚和文化教育下的明哲保身,愚昧得民众只知道依赖和服从,那还有什么创造性的意识,没有意识,就会因循守旧而不知进步,更不能急于进步而奋起直追,整个社会都处在缓慢的农耕状态中,不过一求衣食饱暖,待到明朝火器略有发展,吃到苦头的满清就试图全力扼杀民间发明火器,被侵略者杀得血流成河,被几个字诬陷得脑袋满地乱滚的民众除了学习吃喝玩乐的八旗子弟一样斗蛐蛐儿拎着鸟笼子晃荡北京城消磨时光还能干什么?养成依赖习惯的国民怎么会有发明创造?没有经历理性思考建立理论与实践认证没有主动意识就没有进一步的发展,固步自封的意识也制约着获得更多的资源,就没有提高生产效率的意识和动力,安于现状只求保境安民的体制没有膨胀的意识,不追求更多的资源,没有野心,哪会考虑如何提高生产力以求快速发展实现战略扩张,对民间没有鼓励只有压制,一味敛夺权力和名利,即便农耕富足,又与数万年只知餐花饮露为乐的澳洲土著能有什么分别。所以,我们没有发明创造,直到今天很多人也不明白究竟什么是原创文章?!
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现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古代学者忙着背八股文考功名,现在忙着搞钱,发明这种小事,谁还有心思搞这创新,洪朝百姓坐一块吃饭聊的最多就是,朋友开的几十万的奥迪,百万的房子几套,搞发明?洗洗睡吧
这种说法纯粹是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编出来的,世界上各个民族没有优劣之分。之所以很多高科技东西不是中国人发明的,是因为中国起步晚,科技基础薄弱,目前还没有在各个科学领域都走到世界前列,发明的高科技产品也就不多。造成中国科学落后根本原因是文化因素,欧洲文明的源头古希腊文明是唯一产生科学的文明,中国古代没有科学,是近代以来屡屡遭受列强侵略,在挨打中逐步接受西方的科学思想,才慢慢开始发展中国的科学,这比西方晚了很久很久。

为什么中国古代女性社会地位低下

在中国古代,女性可以说没有自己的地位,她们一般都是男性的附庸,是什么让她们接受了这样的安排,又是什么让她们不去反抗?我们现在的女性该反思什么,我们这个社会又该反思什么,在现在,女性同样得不到公正的对待,在找工作时很多职业对女性做出了限制,我们该怎么做

男性在体力等生理方面天然优于女性,在人类进化早期,更强的体力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来源,部落战争中更多的生存机会。

我国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封建伦理道德观念随着封建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儒家思想与伦理道德观念紧密结合,“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之类的说教成为桎梏妇女的精神枷锁,妇女完全丧失了独立的人格和一切正当的权利。

扩展资料:

在一些社会文化与习俗上会表现出重男轻女的思想。例如中国有一些农村规定没有生男孩的妇女不能出席婚礼。

东亚地区的传统丧葬仪式中的五服,为父系亲属所服的丧会比同辈且同等的母系亲属服的丧要重,如为叔父服的丧会比为舅父服的丧重;即使同样是父系或母系亲属,为男性服的丧也会比为女性服的丧重,如为叔父服的丧会比为姑母服的丧重。

一些语言也会表现出重男轻女的思想。例如在中文里“妇人之见”指没见识的人的见解,“妇人之仁”指不顾全大局的仁慈,含有轻视女性才智的意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男轻女

因为男性在体力等生理方面天然优于女性,在人类进化早期,更强的体力意味着更多的食物来源,部落战争中更多的生存机会。

人类在进化中形成了一种思维定势:男性具有社会性的天然优势。因为男性的体力优于女性,所以能更好的农作干活,在古代能得到更多的养育回报。

男尊女卑,是历史的遗留和战争暴力意识的保留,严格上以女性体力、经济、生理及社会意识的弱势来体现男子相对体力、生理及社会意识上的优势,淡化和否定女性的人权、经济、生理、生育的价值,因此男尊女卑,男强女弱。

扩展资料:


很多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地方和一些重男轻女的家庭,为了生男孩而不顾自己的负担能力不断生育,直至生出男孩为止,有些则运用B超选择性的引产女胎或在女婴生下之后就丢弃、送人,而一些户籍不健全的地方还会把女婴瞒报或漏报。

有些重男轻女观念较深的家庭里,女儿出世,父亲气得连饭都吃不下。即使是程度一般的,也常会认为女孩子长大后要嫁人,不需要读太多书。于是不顾子女的能力和意愿,要女儿辍学工作赚钱供她们的兄弟读书 ,即使女儿成绩很好,儿子无心向学,这些父母也照样如此。

平时也会对儿子和女儿有不同待遇,例如:有些哪些好吃的、好玩的都优先考虑给儿子,却要女儿做较多的家务。极端的情况甚至是把儿子视为宝贝,在家里有如小皇帝,女儿则被视为奴仆看待,也常被打骂。

另一方面,男性被重视的同时也常意味着要负较重的责任,一些家庭就会对儿子管教特别严厉,对儿子的要求也比女儿严格。要么就是男性压力庞大,被视作赚钱工具;要么就是男性粗暴野蛮,毫无道德文明意识。

国家落后,因此重男轻女对聪明且具有道德观念的部分男性而言也是一种虚假的“自由权利”。多次被评为世界上最幸福的国家和最友好的国家的,就是连续六年男女平等排名第一的冰岛。而24个发达国家中男女平等盛行的国家占压倒性的数目,因此男女平等比较利于现代国家社会的发展。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重男轻女

百度百科-男尊女卑

靠男人养没有社会贡献的女人地位低理所应当啊!
古代受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影响,现代就不同了,男女都一样了
生产力条件决定的,早期也存在过女性当家作主的时代,生殖崇拜的时代,多子多福(直到现在还很有影响力呢)增加人口,以女性为主,但是时间不长。随着养殖,畜牧,制造等等产业的出现,体力劳动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私有财产大量出现后,更产生了争斗乃至战争,男性的性别优势就突出了,地位自然不平等了,加之这段平稳的历史时期超长,生产关系稳定下来后,宗教艺术文化在这一时期也大发展,掌握了话语权的男性自然从各个方面稳固了自己的地位,并将其视为天赋其权,女子成为附庸于男性的存在,地位之低下自也可想而知了。
本文标题: 为什么古代女性选自残而不是提高生产力(例如发明东西让自己效率提升)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4818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历史上有哪些欺师灭祖的事角斗士比赛中的追击战士和网斗士对抗中谁的优势比较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