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引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里面的一段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
首先要引用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里面的一段记载: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於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其後皆有天下:其一曰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曰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女,曰昌仆,生高阳,高阳有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我们来简单解读一下这段记录的意思:
黄帝居住在一个叫轩辕之丘的地方,娶了西陵的女子嫘祖,并且立她为正妻。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玄嚣被贬谪到江水旁边居住。一个叫昌意,昌意被贬谪到若水旁边居住。昌意娶了蜀山氏一位叫昌仆的女子,生了儿子高阳,也就是后来人们口里说的颛顼帝。黄帝死后,葬在了桥山(也就是现在陕西延安境内的黄帝陵)。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黄帝的出身地,也就是传说中的轩辕之丘在哪里。
《通鉴外纪》卷一上注引皇甫谧云:“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明《大明一统志》说:“轩辕丘,在新郑县境,古有熊氏之国,轩辕黄帝生于此故名。”
陆应阳《广舆记》说:“轩辕丘新郑,古有熊氏之国,黄帝生于此因名。
清《大清一统志》、《河南通志》、《开封府志》、《新郑县志》和蒋廷锡《古今图书集成》等皆记述轩辕丘在新郑县,黄帝生于此故名。
从地图上可以看到,传说中的轩辕之丘,就在地图所标记的红圈附近,也就是河南郑州旁边的新郑市。
了解了传说中黄帝居住的地方,现在我们再来了解一下黄帝正妃嫘祖的出生地。
嫘祖是传说中发明养蚕的人族先民,关于她的出生地,有许多种不同的说法。
事实上,全中国总共有十三个地方在争夺嫘祖故里。我们先说距离轩辕之丘最近,也是嫘祖最有可能的出生地之一,河南西平县。
且看下面地图。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地看到,传说中的轩辕之丘(新郑)在北面,而西平县则在南面,两者是一南一北的关系。西平县跟它的名字一样,都是广阔平坦的地域,跟西陵里面的陵字,完全都不沾边。总不能一个叫西陵的地方,实际上却是平的。那么人们为什么凭什么会认为嫘祖出生在西平呢?
答案在下面。
郦道元《水经注》记载:“县,故柏国也……汉曰西平,其西吕墟,即西陵亭也。西陵平夷,故曰西平。”
意思就是说汉代说的西平县,是古代柏国所在地。因为把西陵夷为平地了,所以叫西平。西平是由西陵改名来的,加上接近轩辕之丘(新郑),人们据此认为嫘祖出生西平县,也就理所当然,顺理成章。
然而这个结论的前提,是西陵二字必须是一个固有的地方名称。如果说司马迁笔下的西陵,指的不是固有的地方名称,而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呢?
虽然我们可以认为西陵指的是一个固有的地方名称,但是我们同样不能否认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司马迁笔下的西陵,指得不是固有的地方名称,而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
如果说西陵指的是广义的地理概念。那么河南西平县,明显就不符合这个概念了。因为从地理位置上看,轩辕之丘(新郑)跟西平,根本不是东与西的关系,而是南与北的关系。
再看下面地图。
从地图上面可以清晰地看到,无论是传说中黄帝出生的轩辕之丘(河南新郑),还是黄帝陵寝所在的桥山(陕西延安)。都可以清晰看到一点,那就是符合西陵这个广义的地理概念,是四川盆地附近那一大片山陵地带。
巧合的是,四川也在争夺嫘祖出生地的大名单上面,而且有三个不同的地方,分别是盐亭县,茂县,以及乐山。
唐代诗人李白曾留下名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地理位置蔽塞,这是一个公认的事实。且看地图。
唐朝时候,出入四川尚且不易,更加不要说是遥远的史前时期了。那么人们为什么会认为嫘祖出生四川呢?黄帝又怎么会千里迢迢跑到四川去娶妻呢?
首先,嫘祖是传说中发明养蚕的人族先民。而养蚕的最终应用技术,是丝绸织锦。
一门技术的传承发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是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和探索的。可一旦发展成熟,必然会领先当下。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蜀锦都是十分出名的。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传说中蜀国的第一位蜀王,他的名字叫蚕丛。
蜀王本纪记载:蜀之先王名蚕丛。
华阳国志记载: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
唐代诗人李白: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第一位蜀王被称为蚕丛,加上蜀锦出名,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考虑,传说中发明了养蚕的嫘祖,她和蜀王蚕丛以及享誉天下的蜀锦之间,到底有什么渊源联系?
我们能因为路途的遥远,就断然否定嫘祖出生在四川的这个可能性吗?答案是不能。
四川盐亭县,据说有唐代赵蕤留下的《嫘祖圣地》碑,上面记载:“黄帝元妃嫘祖,生于本邑嫘祖山,殁于衡阳道,尊嘱於青龙之首,碑碣尤存。”
这里面的嫘祖山,位于四川盐亭县境内,盐亭县境内还有西陵镇和嫘祖镇,也就是下面图中红圈所示。
看到这里,也许有人就会说了。嫘祖圣地碑没有原件,谁知道是不是后人伪托赵蕤之名凭空撰写的。而且单凭一个地方的口口相传,不足以证明嫘祖出生四川。譬如河北宜昌就有西陵和嫘祖的相关传说。要是以此断定嫘祖出生四川,明显不能令人信服。
这个怀疑言之有理,我们姑且放下,继续往后面看。
黄帝和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玄嚣,一个叫昌意。玄嚣降居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所谓降居,不是诞生居住的意思,而是贬谪去居住的意思。
玄嚣降居江水,江水就是现在的岷江。
水经注三十四卷江水篇:岷山,即渎山也,水曰渎水矣;又谓之汶阜山,在徼外,江水所导也。
《荀子·子道篇》:“昔者江出于岷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滥觞。”
昌意降居若水。若水就是现在的雅砻江。
水经注三十六卷若水篇:若水出蜀郡旄牛徼外,东南至故关为若水也。若水沿流,间关蜀土,黄帝长子昌意,德劣不足绍承大位,降居斯水,为诸侯焉。娶蜀山氏女,生颛顼于若水之野。
上图黄色线条即雅砻江。而红圈则是颛顼两个疑似出生地之一。一个是四川攀枝花的米易县,一个是四川雅安的荥经县。
从地图上看,米易县更接近于若水之野的说法。而荥经县则更靠近四川盆地。可无论如何,这两个地方都在四川境内。加上昌意娶蜀山氏女昌仆为妻,蜀山氏明显也在四川境内。
如果说黄帝是河南新郑人,嫘祖是河南西平人。然后他们把自己所生的两个儿子,全都贬谪到四川那等人生地不熟,且交通蔽塞的地方去。根本就不符合常理。真正符合常理的操作是,嫘祖出生的西陵不是指河南,而是指四川。西陵是一个广义的地理概念,指的是四川汶川那一大片山陵地带。而嫘祖所出生的西陵氏,就是四川当地的土著部族,而且极有可能就是羌族。
黄帝和蚩尤在河北涿鹿大战,由于蚩尤部落强大,胜负难料。一旦战败,黄帝全家都不可能幸免。为了以防不测,嫘祖就安排自己的两个儿子到娘家去避险。让娘家负责照看一下自己的儿子,既合情又合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合情合理的解释,那就是四川一带是黄帝部落的老巢据点之一。
看到这里,有人会说四川道路蔽塞的问题。
且看下图。
战国时期,辨士张仪和司马错在秦王面前争论攻击韩国和攻击蜀国,那个更有利的问题。最终秦王采纳了司马错的建议,出兵攻击蜀国。
战国策·秦策记载:卒起兵伐蜀,十月取之,遂定蜀,蜀主更号为侯。
这也就意味着,秦国从陕西出兵,只用了十个月的时间就灭掉了蜀国。由此可见两千多年前出入四川。虽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绝对没有想象的那么艰难。再往前推两千多年,黄帝为了部落联盟,从陕西入川娶嫘祖为妻,就完全说得过去了。
我们再看一下地图。
黄色圈是四川广汉市,三星堆实际出土的地方。
蓝色圈为四川雅安,传说中颛顼帝出生的地方之一。(颛顼是传说中昌意和蜀山氏女昌仆生的儿子,也就是大禹的祖父)
橙色圈为四川茂县,全中国争夺嫘祖出生地的十三个地点之一。完全符合西陵(西边山陵)这个广义的地理概念,而且这里有新石器时期的营盘山遗址。
红色圈为四川汶川县,传说中大禹的出生地。
《孟子》记载曰:“禹生石纽” 。
《蜀王本纪》记载曰:“禹本汶山郡广柔县人,生于石纽,其地名痢儿畔。
《史记》记载曰:禹兴于西羌”
《蜀本纪》记载曰:“禹本汶山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
《水经注》记载曰:广柔县曰:县有石纽乡,禹所生也。
嫘祖是西陵之女,她的儿子玄嚣在江水(岷江),昌意在若水(雅砻江),儿媳昌仆是蜀山氏女(蜀地的山里面),孙子颛顼生于若水之野(四川雅安或者四川攀枝花)。颛顼的孙子大禹又兴于西羌(四川汶川)。这也就意味着,黄帝和嫘祖所生的一大家子都在四川境内。那么西陵和西羌,极有可能就是指同一个地方,那就是四川汶川茂县那一大片山陵地带。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