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后就会挨打,那为什么历史上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汉族却屡屡被落后民族征服?不要搬教科书,请阐述自己的见解。谢谢。这个问题……恩,不能...
落后就会挨打,那为什么历史上掌握先进生产力的汉族却屡屡被落后民族征服?
不要搬教科书,请阐述自己的见解。谢谢。首先,我认为,应该搞清楚,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
然后,还应该理一理“挨打”这件事情发生的必要条件。
那么,什么是先进呢?正如桃花所说,掌握先进生产力,是先进。
可是,先进的定义,难道只局限于生产力领域吗?不是的。
经济基础之外,上层建筑也很重要。历史上的汉族政权虽然都建立在先进的经济基础之上,但是它们都拥有跟自己的经济水平相适应的政治制度、军事制度、社会组织、思想文化等等东西?不见得吧?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挨打”的必要条件。
一个个体为什么会挨打呢?最最核心的原因,是落后吗?不是的。
会挨打的原因,是因为它“弱”,因为这个地球是一个资源稀缺的地方。
一旦有谁的力量不足以保护他所拥有的,那么,自然就有有足够力量的人上前来拿取!因为弱,所以,即使人家把东西拿去了,即使在阻止人家把东西拿走的行动中被打痛了,也只能挨着,而不是打回去。
落后会导致“弱小”,所以,落后往往是人们不得不乖乖挨打,但是,落后并不是“弱小”的唯一原因。所以“落后就会挨打”并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它是一个有其适用范围的定理!它的适用范围就是:落后导致了“弱小”,导致力量不足以保护自己所拥有的东西这种状况出现。
再以中国古代的这些王朝为例。很显然,它们中的大多数会落到挨打的境地的原因,可不是生产力落后呢!如果桃花去翻翻历史书,甚至不需要翻,只要静心回想一下,大概也可以想起,那些王朝在末年的时候都有些什么状况:
腐败——这个是一定的。腐败会使国家虚弱,这一点不知道桃花有没有异议呢?再完美的制度,腐败也能把它啃下来,把国家变成一块没有筋骨的大肥肉。而,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在权力高度集中的古代中国,腐败就是一只打不死,赶不走的巨大的附骨蛆。
天灾——中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历史上的天灾数也数不清楚。越的靠后,灾难越多越频繁。每个王朝腐败到一定程度,就会经不住天灾的大锤的。所谓落后民族的入侵,只不过是恶狼把病得快死的老牛截在路边而已。
严重的恶性内斗——同样是权力过分集中的恶果之一。当然,权力分散,贪婪的人们也会斗个不停,但是,轻轻松松就斗到天昏地暗、日月无光、社稷动摇的地步,只有在高度集权的前提下吧?
连绵不断的战乱——也是削弱国家的超级利器呢。
……
总之,落后是会挨打没错,但是,挨打的不都是落后的。
何况,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生产力先进,不等于国家力量强大啊!短板效应听过吧?围成木桶的木板中哪怕只有一块很短,这个桶所能装的水也会大大减少呢~~先进的生产力,只是国家这个桶的一块木板而已~这块板再长,如果其他的板不行,它又能怎么样呢?
蒙古帝国会那么大,的确跟当年的蒙古骑兵很强大统帅很天才有关,但是,如果没有当时欧亚大陆上的原先的强国大多处于衰落期这个大背景,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滴!不是贬低或者说风凉话(其实一直觉得铁木真很天才;)),他们那样的实力,如果遇上上升期的大国,根本不够看——无他,人太少,文化太落后。蒙古帝国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多大会儿,真正的实现统治更是不曾发生的事情——都是王公们各自统治自己的;大汗不过是有个漂亮的光光头衔,他实际控制的地方只是帝国的一块而已。这些分散的汗国中,蒙古人大多也被当地民族消化吸收,很快在当地人的海洋中无影无踪……没有被同化,拒绝当地文化的,也很快腐败,最后也被迫回到游牧生活,不复当日……
掌握先进生产力还被征服,绝不是因为对方过于强大,而是自身问题重重、积弊难返、已经无药医啊!
五胡乱华,完全是西晋先自掘坟墓,如果没有八王之乱,北方民族没那么容易大举入侵。
唐代实行开放政策,开放得有点过头,先进技术毫不吝啬地传给胡人,连养马地也交给胡人管辖,直接给后来宋朝抵抗游牧民族入侵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宋朝建国之初就先天不足,战略要地和养马地都被前朝送给了胡人,这在冷兵器时代是致命的。此外,宋朝虽然在综合国力与科技方面遥遥领先于其他民族政权,但是在军事科技上并没有多少优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当时非常厉害的神臂弓就不是宋人的发明。周边游牧民族在其他方面不及宋人,军事科技上还是很下功夫的,就好像前苏联的军事可与美国抗衡,但综合国力上却不可比一样。
明朝被灭,原因也复杂的很,但是最重要的一点,这个朝代内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没有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山海关哪里是那么容易破的。
所以,冷兵器时代科技的重要性虽然看上去不像现在那么明显,但也仍然是举足轻重的,历史上被异族入侵的朝代,往往是问题显出在了自家的身上,自己内部先腐烂了,外部势力才会趁虚而入。
汉族被征服的情况,比如西夏、西辽、金朝以及南宋等,当时都是地主阶级掌权的封建国家,经济文化比较先进,但军事力量却不如蒙古强大。蒙古西征的对象是花剌子模、斡罗思等国,当时也处于封建割据的状况,与金和南宋相比更加不堪一击。先进的经济和文化,腐朽没落的统治阶级,正是当时这些国家的基本状况。与此相反,成吉思汗所代表的蒙古奴隶主阶级在当时还是一个生气勃勃的阶级,他们所建立的蒙古国经济文化虽然比较落后,但却形成了一支中央集权的统一指挥的强大的军事力量。近百年战争的结果,这些对手都先后被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所战败。它不仅说明经济与军事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而且说明,处于上升阶段的奴隶主阶级也是一个真老虎、铁老虎,处于没落阶段的封建地主阶级却是一个纸老虎、豆腐老虎。强大的奴隶主政权可以从军事上打败和征服没落的封建主政权。这里的关键在于,一个国家掌权的阶级究竟处于什么状况,是生气勃勃、奋发向上,还是腐朽没落、江河日下。掌权的阶级处于什么状况,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政权的盛衰兴亡,这是一条值得注意的历史经验。
元朝和清朝都属于征服王朝,它们之所以能统一中国首先与它们所采取的生产方式、民族心理有关。而匈奴和北魏等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民族,与中原的农业完全对立的畜牧业还不足以支持他们征服中国,这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历史现象。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多民族的国家理应由多民族联合治理,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但历史事实却不是这样:自从夏、商、周以及春秋战国,逐步形成了华夏族也就是后来的汉族以来,在多数时间内中国都是由汉族的剥削阶级来统治,其他少数民族虽然也曾在边疆地区建立过一些民族性的政权,或者也曾入主中国北方,但直到蒙古统一中国以前,少数民族从来没有成为整个中华民族的统治者。汉族的统治阶级,凭借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暴力,不仅对广大汉族人民进行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而且对周围的少数民族进行民族征服和民族压迫。这种统治是极少数人对绝大多数人的统治,因此必须用暴力来维持,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自周秦以来,一些少数民族及其统治者,曾多次反抗汉族剥削阶级的这种统治,或者企图同他们争夺对中华民族的统治权,但这种斗争往往以失败告终。战国和秦朝曾经抵抗或战胜了北方的匈奴;西汉、东汉统治者迫使一部分匈奴人投降,另一部分匈奴人西迁欧洲;唐朝打败了突厥并迫使一部分突厥人西迁;曾经占领了中国北方的北魏统治者,也没能统一中国。 少数民族统一中国是封建社会后期产生的特殊历史现象,随着人民当家作主的历史时代的到来,出现的只能是各族人民的平等联合,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各族劳动人民对极少数剥削者的统治和改造,无论是汉族的少数剥削者或者是少数民族的上层贵族统治中华民族的现象,都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而与此同时,当时的蒙古、满族虽然很落后,但他们整个民族却从上到下充满了一种勃勃的生机,能够做到积极进取,可以说,他们虽然落后,却是一个很强大的民族。
总之,宋以后的汉族,虽然拥有先进的生产力,但当时的统治阶级已经开始走下坡路,是一个腐朽的阶级;而蒙古、满族虽然落后,但他们的统治阶级却在走上坡路,能够主动学习先进经验。所以,最终是落后战胜了先进,野蛮战胜了文明。
记得有个古代的故事,说是二弟在京城犯法,父亲让三弟(纨绔子弟)去救,大哥自告奋勇去救,最后害死了弟弟
说的是父亲在京城有熟人,让大哥去拜见,大哥带了礼物去,后来大哥又找了个官更大的人说请,就把给父亲熟人的那份礼物要了回来,所以那人很生气,最后杀了二弟。这是什么朝代发生的故事,主人公是谁?在线等,谢谢了。我没有财富值,只能送上10分。还望有识之人不惜赐教,再次谢过。范蠡来到陶地后,贸易做得非常成功,家大业大,人们都称他陶朱公。来到陶后,他生了一个小儿子。这一年,陶朱公的二儿子在楚国犯罪了,关在监狱里要处死。这样陶朱公就要派小儿子去营救二儿子。但是陶朱公的大儿子不干了,跟他的父亲说,我是家中的长子,所以应该派我去营救弟弟。陶朱公不同意,他儿子就说我作为长子不能去代表父亲办事情,说明我不称职,父亲也不信任我,那我还不如死了算了。陶朱公的老婆就商量陶朱公说,你看,老二能不能救出来还不知道,别先赔上一个老大,让他去吧。陶朱公笑了笑,说,那就让老大去吧。然后他就交待老大,你带上一千金,到了楚国去找我的老朋友庄生,把一千金给他,就说我让他帮忙搭救老二,然后什么话也别说,回来行了。老大一听,简单。帐上支了一千金,走了。老大多了个心眼,凡是不能一条路,就自己又带了几百金,好疏通打点。
到了楚国,老大找到了庄生,把一千金给了他,庄生就收下了。庄生是楚国有名的穷人,可以说一穷二白,但是却是道德的领袖,楚国的皇帝到大臣大部分都以师礼对待他,他也不想要陶朱公的一千金,只不过装装样子,办完了事再退还给他,借以加强自己的名望。庄生收下东西,跟老大说,你什么也别干,赶紧走吧。老大答应了就走了,但他没回家,他干什么呢?上下贿赂,想营救弟弟。这个时候庄生找到了楚王,说大王,我最近夜观天象,感觉不太好,形势不利于社稷。楚王说,那怎么办啊?庄生说,我看是我们的囚犯太多,戾气所致,不行我们大赦吧,功在百姓,利在社稷。楚王一想,好吧。这就下诏,大赦天下。消息传到老大的耳朵里,老大就来到了庄生家,庄生吓了一跳,“不是让你回家了吗?”老大说,我这就走,我弟弟也蒙大赦了。庄生一下明白了,噢,要那一千金呢!庄生把一千金还给了老大,老大走了。庄生就想了,这是在侮辱我的人格,不能就此罢休。连夜他就赶进宫去,说,大王,情况好像不对,外面都传您是因为不想杀陶朱公的儿子才下令大赦的,我们大赦的目的好像没有达到。大王一听不高兴了,寡人不认识什么陶朱公,他算个什么?把他儿子杀了!于是,老大就拉着老二的尸体回到了陶地。家里人很伤心,只有陶朱公乐呵呵的,夫人就问了,“你有病啊,孩子都死了,你还那么开心?”陶朱公说,“我有心理准备,我就知道老大去会葬送了老二,所以我开始不让他去。”夫人就问啦,这又是为什么?陶朱公说,老大这个人,不是不爱他的弟弟,是因为他从小跟着我吃苦,他知道钱来得不容易,所以花钱缩手缩脚,瞻前顾后,他肯定会留在那里看钱怎么消费的,所以搞砸了。老小不会,他从小富足,根本不知道钱是怎么来的,花起来没有压力,所以很洒脱,就会办成这件事。
“知子莫如父”的出处就是范蠡和儿子的故事,二儿子在楚国杀了人,犯下死罪,范蠡知道是他咎由自取,但也想保住孩子一命,散尽家财去贿赂楚国宰相,本想让小儿子去,可大儿子却以死相逼的请求范蠡让他去救二弟,结果搞砸了事,害死了范蠡次子。范蠡无奈的说出了这个成语。---详情请查询“知子莫如父”的故事。
很遗憾的告诉你,范蠡的儿子没在历史上留下名字!就连他们的老妈是谁,都没人知道,但很肯定的一点就是:绝对不是西施!!如果你非要我告诉你他们的名字,那么我只能说:大儿子叫范统;二儿子叫范健;小儿子叫范仁。
范蠡 (陶朱公),字少伯,生卒年不详,汉族,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春秋末著名的政治家、谋士和实业家。后人尊称“商圣”。
关于范蠡,除了他辅佐越王勾践成就大业、功成身退等事迹之外,司马迁还在《史记》中讲了一件事:
范蠡一家离开越国,先在齐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到了陶地。他认为陶地道路通畅,做生意可以发财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与自己的儿子一齐做了商人,没过多久就积累了丰厚的家资。 在陶地,朱公生了小儿子。小儿子长大后,陶朱公的二儿子因为杀人被楚国拘捕了。自古以来,凡是家有千金的犯人不会在闹市中被处死,因此,朱公决定派小儿子去探望二儿子,并让他带一千镒黄金。就在小儿子即将出发时,大儿子说:“我是长子,现在弟弟犯了罪,父亲不派我去,却派小弟,说明我是不肖之子。”说完就要自杀。其母见状就对朱公说:“现在派小三子去,未必能救老二的命,但眼看老大说自杀就自杀,该如何是好?”不得已,朱公只好派大儿子去,并写了一封信要他送给旧日的好友庄生,同时交代说:“你到楚国后,把金子送到庄生家,一切听从他的吩咐,千万不要与他发生争执。”
老大到了楚国,依照父亲的嘱咐如数向庄生进献了黄金。庄生说:“你现在赶快离开,千万不要留在这里,即使在你弟弟释放后,也不要问原因。”老大口中答应,但并没有真的离开,而是偷偷留在了楚国,并用自己另外私带的黄金贿赂楚国主事的达官贵人。
庄生由于廉洁正直而闻名于楚国,从楚王至下,对他都很尊重。黄金送来后,他对妻子说:“这是陶朱公的钱,以后全部还给他,千万不要动用。”
庄生找了一个机会入宫见楚王,以天象有变将对楚国有危害为由劝楚王实行德政,楚王于是准备实行大赦。接受了贿赂的楚国达官贵人把这一消息告诉了老大。他寻思,既然实行大赦,弟弟自然可以释放了,那一千镒黄金不就等于白白给庄生了吗?于是他又返回见庄生。庄生一见他惊奇地问:“你没有离开吗?”长子说:“没有,当初我为弟弟的事情而来,现在楚国要实行大赦了,我的弟弟自然可以得到释放,所以特来向您告辞。”庄生听出了话里的意思就说:“你自己到房间里取黄金吧。”老大暗自庆幸黄金失而复得。
庄生因为遭到长子的愚弄而深感羞愧,他又入宫会见楚王,说:“现在,外面很多人都在议论陶地富翁朱公的儿子杀人后被关在楚国,他家派人用金钱贿赂君王左右的人,因此并不是君王体恤楚国人而实行大赦,而是因为朱公儿子才大赦的。”楚王听罢大怒,于是他命令先杀掉朱公的儿子,之后才下达大赦的诏令。
长子只好带着弟弟的尸体回家了。母亲和乡邻们都十分悲痛,只有朱公笑着说:“我就知道老大救不了老二,不是他不爱自己的弟弟,只是他从小就与我生活在一起,经受过各种苦难,知道生活的艰难,所以把钱财看得很重。而老三一生下来就在蜜罐子里,哪里知道钱财来得不易,弃之也毫不吝惜,本来我是打算让他去的。老大不能弃财,所以最终害了自己的弟弟,这很合乎事理的,不要悲痛了。我日夜盼的也就是老二的尸首能回来。”
无疑,上述故事进一步表现了范蠡非凡的识人眼力,同时也验证了中国的一句古语:“知子莫如父。”
抛开老二杀人偿命、咎由自取不谈,可以说是庄生要了小二子的命,而让庄生作此决定的是长子,所以是他要了弟弟的命,而他又是朱公在孩子母亲要求下才派去的,可母亲也是出于无奈……那么,究竟是谁要了小二子的命呢?
是朱公。倘若他真想救出儿子,此前完全可以把利害关系向大儿子讲明,但他只是草草交代了几句。他难道不是在用长子的行为、次子的生命证明自己的眼力吗?
(出自《世说新语》)
这段故事在史记的越王勾践世家是有记载的,范蠡辅佐越王复国,功成身退之后三聚三散,完全没必要向谁证明自己的眼力。上述证明眼力的结论有度君子之腹的嫌疑!个人理解这段故事的意思是说,以范蠡之智,明知事情的结果,但也只能是无可奈何,因为派长子去,亡次子,少子去,长子亡;读历史,结合某些经历去读,或许会更多些体会或感触:史册,都是字字珠玑,不可能像写武侠、言情小说那样罗里啰嗦、长篇大论才能说明朱公已经把利害关系和大儿子说明白了。(朱公曰:“至则进千金于庄生所,听其所为,慎无与争事。”长男既行,亦自私赍数百金。)
范蠡 的二儿子犯法 ,大儿子想去救他 ,范蠡 不让。因为他知道大儿子和他一起创业,知道钱来的不容易,舍不得花钱。但是西施让大儿子去了。
长子带着钱去找了范蠡 的朋友,朋友向楚王求情,楚王大赦天下。
长子不知道楚王大赦天下是朋友的功劳,反正弟弟没事了,开始心疼那些钱,又跑去向范蠡的朋友要。朋友觉得受到羞辱,又进宫向楚王进言,楚王收回大赦令,二儿子终被杀头。
长子觉得很愧疚,也上吊自杀了。
范蠡知道以后非常后悔。在坟前痛哭,本想救一个儿子,结果反而搭进去一个。完
(全是手打的,给点鼓励吧)
历史上很多朝代都修建过的长城,只是为了防御敌军吗?
众所周知,长城是令每个中国人都自豪的世界奇迹,历史上的长城在抵御外虏的过程中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每当提到这座建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军事要塞。不论长城有多么宏伟美观,它的军事作用始终不变,就是防止敌人越过国境。不过,若仔细看来我们不难发现长城太长,某些“重点路段”的城墙的确高大坚固,但是,亦有一些区域的长城低矮薄弱。
倘若,入侵者找到这些“突破口”,进入中原岂不是轻而易举?
实际上,不只是我们会对长城的“突破口”有这样的思考,就连古人也会有这样的顾虑,这个人就是乾隆皇帝。乾隆皇帝对长城抱有极大的偏见,甚至,有些瞧不起的意味。乾隆登基之后,长城因年久失修已十分破败,北方的地方官三番两次向朝廷上奏,希望朝廷能拨款修缮一下。
乾隆拒绝了这项提案,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长城从大秦一直修到了明朝,千百年来长城却从未有效地解决边境问题。明朝多次翻修长城,朕的大清还不是一路杀入中原统一江山?”随后,乾隆提出了那句著名的理论“国之险在民不在地”,修长城反而会让国家民心尽失。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长城还真是修不得。
诚然,乾隆说的很有道理,长城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过,自先秦以来统治者们都热衷于修缮长城,难道他们比乾隆的智商低吗?他们没有预见到的未来,乾隆全都预见了?
显然不是!
我们且来说一下,古人修建长城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大家都以为长城只是为了方便驻军,杜绝边患,实则不然。话说,秦朝时期,嬴政派遣蒙恬追击匈奴,一举击败了这群来自北方的入侵者,夺回了属于中原的河套地区。然而,在将匈奴人赶出国境后,蒙恬并未乘胜追击,反倒留守在原地按照嬴政的安排修建起长城。
早在东周时期,北方诸国为了防御草原民族的入侵,每个国家都修建了长度不等的长城。蒙恬的任务就是,将这些故国的长城全部连接到一起,形成一道统一的防线。
我们先来看看,蒙恬为何不一劳永逸,继续北上歼灭匈奴呢?
首先,是以秦军的机动力根本追不上,秦军虽然战斗力强横,但大多都是步兵。想让秦军用两条腿跑过四条腿的匈奴人,简直是天方夜谭。
其次,是匈奴人的战术灵活,自古以来草原民族最擅长的就是打游击,打的赢的仗匈奴会打,打不赢的仗匈奴人会跑,根本不会给秦军缠斗的机会。正所谓“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苟利所在,不知礼义”,这段话虽然有骂匈奴人的嫌疑,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匈奴人打起仗来根本不顾什么礼义廉耻,只要能占便宜,匈奴人必会无所不用其极。
最后,是北上的成本太高,统一之初的秦朝无力承担。击败匈奴很简单,凭借秦军强盛的作战能力就能做到,但要歼灭匈奴就很难了。汉武帝在位期间曾打算一劳永逸铲除匈奴,结果呢?耗费了三代皇帝的继续,以及全国的可用资源,也没能将匈奴从世界地图上抹去,匈奴人跑到欧洲东山再起,死灰复燃。
综上所述,秦朝根本不能也没必要继续追击匈奴。
不过,防御手段还是要做的,最直观最有效且最经济的就是连接长城。嬴政十分高瞻远瞩,修建长城所耗费的资源远小于追击匈奴的军费,而且,还能永绝后患(至少嬴政是这样认为的)。
时间来到明朝,最喜欢穷兵黩武的明武宗曾这样算过一笔账:倘若派出八万明军远征鞑靼,出征一年要耗费的军费达到了恐怖的一千万两,而且这场战争胜负未卜,能不能打赢都另说。相对来说,翻修长城真可谓既经济又实惠,只需征调五万苦力,用两个月时间,即可让长城焕然一新,所耗银两不过百万。
其实,明武宗的算法并不严谨,其中,还应加入一些“细账”。例如:调遣苦力,苦力在修完了长城返回老家继续种田,还能投入生产。相反,调遣大军,大军在打赢了鞑靼人后没法第一时间解甲归田,反倒成为明朝经济的负担。
此外,只要将长城翻修一新,长城以南的大量土地就得到了安全保障,国家可以号召百姓开辟新耕地,这亦是一笔不菲的收益。
既然要派远征军进行北征,就得安排一位军事能力强的大将军,这位大将若是个大野心家该怎么办?若倒戈杀回燕京该怎么办?如何保证大将不会拥兵自重着实是个大问题。修缮长城绝不会产生这样的顾虑,毕竟,只需选几个管着苦力的“工头”,他们也不会有将军一样的野心。
这笔账,每个统治者都会算,这就是他们轻易不北征,而是选择翻修长城的原因。
当然,凡事有利弊,我们看待这件事的因果还需结合因果。
过度依赖长城,军队就会面临无仗可打的处境,士兵们缺乏实战经验,一旦到了国家存亡时期军队的战斗力堪忧。从长期来看,过于保守的国防政策势必会对军事力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削弱。放到现在来看,为何美国始终不安分,经常四处“挑衅”?就是它保障了自己军事上的领先地位。
我们不妨再来讲讲,长城既然无法有效防御北方民族,那么,为何古代统治者们仍固执地修缮长城?
首先,长城虽然不能保证完全挡住来自北方的侵略者,但一些“重点路段”上的关隘仍能起到极大的防御作用。前文中提到的那些容易被攻陷的“路段”,基本都是些荒僻且不利于行军的地区,敌人即便选择这些位置进攻,仍需绕很远的路才能抵达经济或政治的要点,选择在这些位置进攻基本没有战略意义。
其次,长城的防御对象不止是军队,还有国内外的走私分子。众所周知,中原与塞外自古以来便保持着贸易关系,通过与北方民族的贸易双方各取所需。不过,在某些关键时期,中原政权会采取限制贸易的手段,对塞外的经济进行控制,这种做法有些像现代的“经济战”。
在交通运输不便利的年代,这种限制经济的方式对塞外民族来说是致命的。明朝时期,明朝统治者就曾对外打过数场“经济战”,经常会限制国内商人与塞外进行贸易活动。没有生意,就意味着没有和平。明朝统治者不让塞外民族穿丝绸,塞外贵族们一定会很难受。
那么,如何解决呢?
要么在外交上向明朝服软,要么就开战,这都是明朝统治者所希望的结果。
那么,如何确保“经济战”有效打响呢?
这时,长城的又一关键作用起效了。虽说,长城无法完全防御敌人的军队,但防一些偷偷越境的商队或大胆的走私者还是绰绰有余的。试想一下,在关隘完好的情况下,商队的车马根本无法越过高墙,走私者亦逃不过烽火台守军的视线。只要长城完好,对于商队和走私者来说,就是不可逾越的天堑。
就算是和平时期中原王朝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正常进行,长城的作用仍然是不言而喻的。有了长城,中原政权就可以在偏北方的地区开设集市,吸引北方的商人进行贸易活动。在此过程中,长城上的关隘即可对北方商人收取关税。可千万别小瞧了这笔收入,每年北方民族上缴的关税可是个天文数字。
当然,长城最重要的作用还是预警。
只要见到敌军鬼鬼祟祟地出现在长城脚下,烽火台上的守军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点火报信,烽火台的传信速度想必大家都清楚,在极短的时间内敌军的信息便会传达到中央。
最后,长城的防御虽对大量敌军效果很小,但是,对小股敌军仍是有效的。想要突破长城,北方民族必须准备一支大部队,想要凑齐这么一支大部队是非常困难的,往往会耗费北方民族数年甚至十几年的资源。长城修建以前,北方民族经常会组织小规模军队南下,进行劫掠。
甚至,若远征军遭到追击,则可及时退守到长城南侧,靠着这道屏障与敌军再战等等。
所以,综上所述,长城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这是中华民族祖先的智慧结晶。乾隆对长城的思考虽然有一定道理,但是,显然是不全面的。
那么,现代社会还需要“长城”吗?
据说,柏林墙的工程代号是“中国长城第二”。肯尼迪曾这样评价柏林墙:“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堵不是防范外敌,而是防范自己人民的墙。”从军事防御的角度,长城的确是防范外敌的,但是,从经济封锁的角度,为了有效封锁就必须将长城连贯一气,才能限制自己人与外敌的交流。
这样来看,柏林墙并不是第一堵防范自己人民的墙。另外,国境线也是一种现代长城,各国政府不仅通过国境线控制了国内外的交流,而且通过边境口岸的海关获得了巨额的进出口关税。正是因为防御、封锁、税收等用途。现代社会,长城并没有消失,仍在左右我们的生活,只是换了个名字和形式存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