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日本织田信长的时代对应中国的哪个朝代织田信长(日语:おだ,のぶなが,英语:Oda,Nobunaga)织田信长生卒年月(1...
历史的.日本织田信长的时代对应中国的哪个朝代
织田信长生卒年月(1534.6.23(明世宗嘉靖十三年)—1582.6.21(明神宗万历十年))
明朝1368年-1644年(277年)
所以老织头子对应的应该是明朝中后期
为啥在清末时期,即使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也能肆意欺负中国?
为啥在清末时期,即使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也能肆意欺负中国?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中国的朝代几乎都不超过300年,欧洲日本却很少更迭朝代,为啥?
纵观我国古代历史,很多人都会发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虽然我们已经历经了很多个不同的朝代,不过似乎能够超过300年的却非常少,比如离我们最近的明清都是不足300年。这究竟是什么道理呢?难道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历史发展规律吗?可是我们看欧洲和日本等国家,他们的朝代却很长,有什么不同之处吗?
今天野云就带着这个疑问和大家一起探讨一番。
血统观念不同
欧洲重视皇室血统,可以看到迄今还有很多皇室家族,他们的血统注定就是不同的。同样的道理,日本的天皇也是一直存在的,但是天皇并没有实权也是众所周知的。所以说欧洲的皇室和日本的天皇其实都是一个性质,那都是一种象征,一种千百年来对于血统继承的信奉。就算下面的权力再有更迭,皇室和天皇永远屹立不倒。这样看来,他们的朝代更迭其实也是非常频繁的,只不过就像是平静的湖面下隐藏着波涛汹涌,从湖面上面看不到改变。
而我们信奉的则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不论出身,你有能力,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不稳天下不固。所以在古代就有草根出身的代表皇帝朱元璋,曾经当过乞丐和尚,却能够凭借着自己过人的能力和智谋,成为天下之主。所以每一个朝代的统治者几乎是有着不同的血统,甚至还有不同的民族,所以我们的历史朝代更迭就给非常的明显。皇帝都是不同姓氏不同民族的人来当,那天下自然也就是不一样的天下了。
但是其实欧洲日本和我国的朝代更迭看似大不相同,野云窃以为还是有内在的相似之处的。那就是更迭的其实都是掌权之人,因为欧洲日本的皇族并没有实权,只是一个象征,所以他们可以不变,变化的是下面有着实际权力的权臣。而我国皇帝不仅有实权,权力还非常大,所以要想有所改变,夺权者自然就是要换掉皇帝了。
日本幕府 剧照
朝代更迭是有原因的
每一次的朝代更替都是有很多种因素导致的,不过都有其最本质的原因,那就是当时的体制制度已经无法满足大部分人的根本利益。可以说人是朝代更换的最根本的源头。当一个人的利益受到损害那并不会怎么样,但是如果全国大部分人都觉得自己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那么对于当前社会现状和统治阶层的不满就会爆发,然后就会发生起义之类的武装斗争。而当前的社会统治制度不能满足大部分人的需求的话,说明这个社会制度已经需要改变更换和发展了。所以朝代的更迭也是人类发展进步的一个过程。
清末农民起义
那么这大部分人的利益究竟是什么样的利益呢?究其根本,还是生存的直接利益,当目前的现状你都已经无法正常生存下去了,那只有反抗才是最后的出路了。如果大家都吃饱穿暖,日子过得安逸富足,谁还会冒着生命危险去起义去打仗呢?
元末农民起义
而古代历史中最多的自然就是直接依赖于土地生存的农民了,我们可以看到机会每个朝代都曾经伴随过农民的起义战争。最早的农民起义应该就是秦朝末期的时候,陈胜吴广领导的大泽乡起义了。西汉有绿林农民起义、赤眉农民起义,东汉有黄巾农民起义。隋朝有瓦岗农民起义,唐朝更有著名的黄巢起义,宋元明末期皆有农民起义。清朝的白莲教起义和太平天国运动都是农民发动的战争,还有民国时期的秋收起义。
黄巢起义
而欧洲和日本是同样有着更迭的,就拿日本的幕府来说,大名鼎鼎的德川幕府时期在日本可谓强盛一时,但是历时也不过265年,和我国的一个朝代的更替时间差不多。
小结
朝代的更替或许只是表面的现象,其中的本质是社会制度的新陈代谢,优胜劣汰的发展规律始终都是贯穿于人类发展的过程。不知道各位看官们对此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谁能给我帮我弄清日本的历史,就是有个大致就行,什么时期谁掌权,和发生了大事。就像中国的朝代变化
又分为古坟时代( 250–538年)(三国魏少帝嘉平二年-南朝梁武帝大同四年)和飞鸟时代 (538–710年)。
日本本土还没形成一个集权式或分权式的政府体系,仍是以部落为中心。
佛教传入日本
圣德太子(574年-622年)(南朝陈宣帝太建六年-唐高祖武德五年)模拟隋朝提出十七条宪法。
# 奈良时代(710年—794年)(唐睿宗景云元年-唐德宗贞元十年)
710年(元明天皇和铜三年): 元明天皇迁都至平城京(奈良)。
753年(孝谦天皇天平胜宝五年/唐玄宗天宝十二年): 鉴真第六次东渡。
794年(桓武天皇延历十三年): 桓武天皇迁都至平安京(京都)。
# 平安时代 (794年–1185年)(唐德宗贞元十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
日本古代最后一个时代。
1001年至1008年(一条天皇长保三年至一条天皇宽弘五年/北宋真宗咸平四年至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源氏物语》成书。
1167年:(六条天皇仁安二年/南宋孝宗乾道三年):平清盛任太政大臣〈平氏全盛期〉。
1180年至1185年(南宋孝宗淳熙七年至十二年):源平合战,平家灭亡。
# 镰仓时代(1185年—1333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二年-元文宗至顺四年)
1192年(南宋光宗绍熙三年):源赖朝任征夷大将军,镰仓幕府政权开始。日本幕府政治制度开始,并绵延700余年。
1203年(南宋宁宗嘉泰三年):源赖家被北条时政所杀。北条时政任执权。
1333年(元文宗至顺四年):足利高氏倒戈,攻下镰仓,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自杀,镰仓幕府〈北条氏〉灭亡。后醍醐天皇返回京都。
# 建武新政 (1333–1336年)
# 室町时代(1336年-1573年)(元惠宗至元二年-明神宗万历元年)
又分为两个阶段:南北朝时代(1336年-1392年)和战国时代(1467–1573年)。
1336年:足利尊氏任征夷大将军,北朝建立。
1392年(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南北朝统一〈北朝胜〉。
1467年(明宪宗成化三年):应仁之乱,战国时代开始。
1560年(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桶狭间之役〈织田信长讨伐今川义元〉。
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织田信长追击足利义昭,室町幕府灭亡。
#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160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
织田信长与丰臣秀吉称霸日本。
1582年(明神宗万历十年):本能寺之变〈明智光秀杀织田信长〉。
1600年(明神宗万历二十八年):关原之战。德川家康取得统治权。
# 江户时代(1603年—1867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清同治帝同治六年)
1603年(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德川家康任征夷大将军〈江户幕府确立〉。
1867年(清同治帝同治六年):大政奉还。幕府时代结束。
# 近现代(1868年-现在)(清同治帝同治七年-现在)
1868年至1912年:明治时代。
1868年(清同治帝同治七年):明治维新开始。
1912年至1926年:大正时代。
1926年至1989年:昭和时代。
1989年至今:平成时代。
中国从哪个朝代起开始称为"中国"
“中国”一词所指范围,随着时代的推移而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扩展过程。当《尚书》上出现“中国”时,仅仅是西周人们对自己所居关中、河洛地区的称呼;到东周时,周的附属地区也可以称为“中国”了,“中国”的涵义扩展到包括各大小诸侯国在内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而随着各诸侯国疆域的膨胀,“中国”成了列国全境的称号。秦汉以来,又把不属黄河流域但在中原王朝政权统辖范围之内的地区都称为“中国”,“中国”一名终于成为我国的通用名号。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则成了专指我们国家全部领土的专用名词。
事实上,“中国”一名虽有三千年文字记载的历史,但它仅仅是一种地域观念,从夏、商、周开始直至清末,从来没有一个王朝或政权曾以“中国”作为正式国名。“中国”正式作为国名,始于辛亥革命以后。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国际上通称republic
of
china,简称china(“中国”)。至此,“中国”一名才成为具有近代国家概念的正式名称。1949年成立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将“中国”概念完善、充实到今天的含义。
后来,由于异族入侵,中国又指汉族政权。
所以,在异族统治中国时期(元、清),中国是敏感词语,轻易不能说。
辛亥革命后,建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