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代匈奴有什么风俗匈奴人的生活习俗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
揭秘:古代匈奴有什么风俗
匈奴是我国古代多民族国家中的一个游牧部族。它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战国时期),衰落于公元1世纪(东汉初)。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北匈奴西迁。他们在大漠南北活跃了约300年后,又在中原地区继续活跃了约200年,是一个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都曾有过较大影响的民族。对于匈奴人的生活习俗,国内外学者探讨的很多。由于他们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无法对民族有一个完整地记忆,我们现在只能从相关的史料里找到一些零星资料将它们串起来,以共大家参考。
一、饮食
1. 食肉饮酪
匈奴的社会经济主要是畜牧业。畜群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冒顿(modu,音读默)单于初期,匈奴控弦之士已多达30余万(控弦之士即引弓之士)。公元前200年,冒顿单于围汉高帝刘邦于白登时,曾纵精兵40万骑(《汉书》为30万),而且西方尽为一色白马,东方尽为驰(青龙色)马,北方尽为骊(黑色)马,南方尽为辟(赤黄色)马,从整齐壮观的军马阵亦可见其畜牧业发达程度。公元前127年,卫青击匈奴之“楼烦、白羊王于河南”,曾获牛羊100余万头只,说明匈奴楼烦、白羊王的畜牧业也是相当发达的。公元89年,窦宪破匈奴北单于时亦获马、牛、羊、橐驼100余万头。五胡十六国时期,匈奴的畜牧业也很发达。如公元391年,北魏破铁弗匈奴卫辰时,就曾获其“名马三十余万、牛羊四百余万”。公元427年,拓跋焘平卢水胡赫连昌时,亦“获马三十余万匹、牛羊数千万”。
由于匈奴有如此兴盛的畜牧业,所以他们的衣食住行及生活、生产皆离不开牲畜。史书记载,匈奴“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 “匈奴之俗,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所谓咸食肉,《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曰,“言无米粟,唯食肉”也。他们所食之肉,除牧养之牲畜外,尚有狩猎所获之猎物。《史记·匈奴列传》载,他们“射鸟鼠”,“射狐兔”,并“用为食”。匈奴狩猎业也很发达,平时他们一边放牧,一边“射猎禽兽”以“为生业”。有时狩猎远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公元前43年,入塞的呼韩邪单于欲北归,原因之一就是“塞下禽兽尽”,射猎无所得。古老的阴山岩画中,真实地记录了许多关于游牧人行猎的场景。他们行猎时分单猎、群猎和围猎3种。猎人既有徒步兵,也有骑马兵,都带有弓箭。故此,猎物也是匈奴人重要的生活来源之一。
关于游牧人食肉之法,汉代刘熙在《释名·释饮食》中有描述:“貊炙(mozhi,音墨质),全体炙之。各自以刀割,出于胡貊之为也。”即将一只整畜用火烤熟,然后用刀分割而食。《东观汉记·窦固传》(窦固,东汉大将),也有游牧人用烤肉待贵客的记载:“羌、胡见客,炙肉未熟,人人长跪,前割之,血流指间,进之于固(窦固),固辄为啖,不秽贱之,是从爱之如父母也。”深知游牧人生活的东汉大将窦固,由于尊重他们炙肉未熟而食之的习惯,因而受到北方民族的敬重。
匈奴人还将牲畜乳汁制作成鲜美的乳浆饮食,他们称其为“(dong,音冻)酪”。为适应游牧生活及便于储存,他们又将乳汁精炼而成干酪,称之“蠡(mili,音密礼)”。 酪等奶食品是其生活之必备。所以《汉书·杨雄传》记汉兵至匈奴王庭,曾“烧蠡”,为的是“坏其养生之具”。可见, 酪、蠡等是匈奴人不可缺少且极富营养的饮食品。
2. 饮酒
汉时,匈奴贵族中就有饮酒的嗜好。贾谊《新书·匈奴篇》就有“以匈奴之饥……多饮酒”之词。公元前166年,匈奴单于曾向汉朝索要“米蘖(nie,音聂)”,而汉文帝也曾给匈奴以“秫蘖”。蘖,是一种发芽谷物,制为曲以当造酒的酵母,故又称曲蘖。匈奴人将汉朝的米蘖、秫蘖引入草原,可以说明匈奴人那时已能制酒或对酒实行半加工了。公元前124年,汉将军卫青出高阙击匈奴时,右贤王以为卫青等汉兵不能至,于是“饮酒醉”。《汉书·李广附孙陵传》也有“单于置酒赐汉使者”和入匈奴后的李陵、卫律(匈奴右大都尉[西汉大将,后归于匈奴]) “持牛酒劳汉使,博饮”的记载。匈奴贵族奖励有军功的骑士往往“赐一卮(zhi,音只)酒”。由于匈奴人有饮酒习惯,所以汉匈和亲友好时,汉赠匈奴絮、缯、钱、谷外,尚送“米酒”。公元前89年,汉送匈奴“蘖酒万石”。
二、服饰
1. 衣料
匈奴人将牛、马、羊等牲畜之皮揉制成革,进而做成衣裤和被称为“革笥(si,音饲)”的铠甲。猎获的羊和狐、貂等毛皮则加工制成轻软的“裘”。《淮南子·原道训》里提到“匈奴出秽裘”。《后汉书·南匈奴传》也记载了北匈奴曾向汉朝“贡马及裘”。《史记·匈奴列传》言匈奴人“衣其革,被旃(zhan,音毡)裘”。匈奴人还有“厨帐”,即毛织品。他们以秽裘厨帐等“备燥湿,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使其所”。
2.胡服之冠
匈奴的服饰名为胡服(根据汉书·匈奴传里记载,匈奴人在自称“匈奴”的同时还称自己为“胡”)。关于胡服,王国维《观堂集林·胡服考》从冠(帽)、具带(腰带)、(靴)、上褶下挎(衣裤)等都进行了系统的考证。首先就冠饰来说,由于匈奴以及林胡、楼烦、东胡等三胡所居住的地区寒冷,故而以貂皮暖额,附施于冠,因遂变成首饰的冠饰。《后汉书·舆服志下》引:“胡广说曰:‘赵武灵王效胡服,以金铛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秦灭赵,以其君冠赐近臣。’建武时,匈奴内属,世祖赐南单于衣服,以中常侍惠文冠,中黄门童子佩刀云。”光武帝以这些赐匈奴单于,说明这些衣物的确出于胡俗。
3.具带(腰带)
贾谊《新书·匈奴篇》曰:“夫胡大人难亲也,若上于胡婴儿及贵人子好可爱者,上必召亲,为间则出绣衣,具带服宾会,时以赐之。”《史记·匈奴列传》载,公元前174年,孝文皇帝曾遗匈奴单于黄金饰具带。具带,“集解”引《汉书音义》曰;“要(腰)中大带。”
4.(靴)
游牧生活于北方的匈奴人,为骑马、涉草之便,穿的则都是名为胡履的靴子。《隋书·礼仪志》曰:“靴,胡履也,取便于事,施于戎胡。”
5.上褶(zhe)下(ku)
匈奴人所穿之上衣曰褶。《汉书·匈奴传》曰:“其得汉絮缯,以驰草棘中,衣皆裂敝,以视不如旃裘之完善也。”王国维云:“案中国古服如端衣深衣,皆在内,驰草棘中,不得裂敝,而裂敝,是匈奴之服,外无表,即同于褶服也。”现代史学家根据秦始皇陵2号兵马坑出土的一批骑兵俑的装束(上衣较短,袖口窄狭,衣襟掩于胸的右前方,腰束革带,下穿紧口长裤,足蹬短靴),推测:秦时匈奴之服的式样大抵如此。
三、居住
匈奴人将牲畜皮毛制成毡帐,用毛毡为墙盖顶而成的“穹庐”(毡房、旃帐),便是他们的居住之所。所谓“匈奴父子乃同穹庐而卧”,即是讲匈奴一家人(或称一帐、一落)同居一“穹庐”。古老的阴山岩画中就有《穹庐图》的画面,它类似于今日的蒙古族牧民所居住的蒙古包。“穹庐”顶上设有通气口,“庐”内有地灶,地灶为熟食、取暖之用,通气口为扩散烟气、促进“庐”内空气流通之用。匈奴人的“穹庐”既简便坚固,又可御寒防暑,而且与他们游牧迁徙的生活习惯相适应,便于拆散组合,方便实用。“天似穹庐,笼罩四野”,以匈奴族为首的北方草原民族居住的“穹庐”是按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建造的,故又称为“天幕”。“天似穹庐”,实际是讲“穹庐似天”,穹庐小天地,自然大天地,这正是匈奴等北方民族崇天敬天的观念在居室文化上的集中反映。
四、交通工具
匈奴人“以马上战斗立国”,人人能弯弓跃马,进出行走以马代步。儿童身小,难以纵身上马,便以羊为骑。大人则几乎整天骑坐于马上,甚至在马上做生意、用餐、开会,甚至在马上酣睡。他们作战时,更是离不开马,不仅一人一骑,特殊情况“人兼数骑”。这样既可轮流乘骑,“昼夜驰突不惫”,还可在粮尽时杀马充饥,再可以拿马作担架使用。《史记·李广传》里就有匈奴“置广(李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的做法。史载,匈奴骑兵“飙举电至”, “兽聚而鸟散,从之如搏影”, “星散电迈,隐见不测”,“如鸟之集……瓦解云散”。这就是说他们来去迅捷,进退自如,利用骑兵的优势,创造战争艺术。《汉书·杨雄传》讲,匈奴有“
辒(fenwen,音坟温)”即“匈奴车也”。《盐铁论·散不足》也载:“胡车(匈奴车)相随而鸣。”公元109年,汉兵在常山、中山击破南匈奴后“获穹庐、车重千余两”。这些皆说明匈奴不但有马这个交通工具,的确还有车。匈奴人的车除用于战争外,更多的还是用于运输,特别是作为逐水草迁徙时的运输工具。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盟(今巴彦淖尔市)磴口县托林沟北岩有一匈奴射猎场面的岩画,其旁就有两轮车。说明匈奴人还将车用于射猎场所。此外,匈奴人行军或迁徙时,遇河流或水域,还使用皮筏以渡。匈奴人将这种用马皮做成的皮筏船称为“马革”。
五、发式
《淮南子·齐俗训》曰,匈奴人为“纵体拖发”,“拖发”即披发。《汉书·终军传》里则讲,匈奴人“解编发,削左衽(ren)”。编发即脑后结发为束。《汉书·李陵传》也载,李陵、卫律在匈奴招待汉使时,两人皆“胡胡椎结”。颜师古云:“结读曰髻”,“椎髻者,一撮之髻,其形如椎”。陕西省沣水岸边曾发现了两个胡人摔跤姿式的腰牌,其头发就都是结成一髻,拖之脑后状。漠北诺颜山第25号匈奴墓就曾出土了一幅匈奴人像的刺绣画,画中人头发浓密,梳向后方。蒙古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策·道尔吉苏荣认为这个画中人就是墓主,是个匈奴人。
《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公元前174年,汉文帝曾赐给匈奴单于“比余”一件。比余,比疏,即匈奴人用以梳发的梳具。
匈奴自东汉初分裂为南北二部之后,南匈奴入塞,他们的发饰也有所变化。如《魏书·匈奴宇文莫槐传》里提到,宇文莫槐部,人皆翦发,而仅留其顶以为首饰,他们的头发长过数寸则截短之。妇女披长襦及足,而无裳焉。又如《魏书·西域传,悦般》里讲到,匈奴北单于之部落所建立的悦般国,众可20余万,他们的发式则“翦发齐眉,以醍醐涂之,昱昱然光泽”。
六、装饰
匈奴人喜欢装饰。匈奴妇女尤喜欢装饰打扮。“匈奴名妻作阏氏(yanzhi,音胭脂),今所言烟支”,而烟支与匈奴妇女采摘“山下红蓝花”,取其“花染绯黄,(nuo,音挪)取其上英鲜者作烟支,妇女将用为颜色”的烟支亦即胭脂的音义是相同的。匈奴专有供妇女采摘的一种菊科植物称为红蓝花之鲜艳者,染粉以制作胭脂的“燕支山”。燕支或作“焉支”,即胭脂的同音异译,故匈奴失燕支山后,乃作歌曰“失我燕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说明匈奴妇女有用胭脂染抹打扮的审美习俗。
考古工作者,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今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西沟畔匈奴墓地,发现了一些珍贵的匈奴装饰品,如金项圈、金耳坠、金指套(戒指)以及虎豕咬斗纹、三兽咬斗纹、直立怪兽纹;卧状怪兽纹、卧马纹、卧鹿纹等金饰片,还有银器、铜器和料珠等。该匈奴墓属战国时期,说明战国时期匈奴人的装饰品就颇为丰富了。在西沟畔,还有属于西汉时期的匈奴墓。也发现有造型复杂的黄金头饰,其中云纹金饰就多达78件。此外,还有圆形梅花状金片,镶金边蚌饰以及用金片焊接而成的方形金串饰等。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中属于装饰品的青铜器也不少见。有头饰、项饰、腰带饰和佩饰等。在头饰中又有冠顶、冠带和耳坠等;在项饰中有金项圈、银项圈和串珠等;在腰带饰中有带扣与动物纹饰牌、带钩、铜环、联珠状铜饰、双鸟纹饰牌、鸟形饰牌、铜扣饰、铜饰针和动物形垂饰等。品种繁多,造型别致,这是匈奴族的游牧生活的最直接最生动的艺术再现,具有浓郁的草原文化气息。
七、婚姻
匈奴“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对于了解匈奴的婚姻形态至关重要。《史记·匈奴列传》载:其俗,“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这是匈奴人的婚姻习俗。这种风俗,应从匈奴人所处的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和社会特征去理解。
公元前3世纪前后,匈奴人登上了历史舞台。这时正值原始氏族社会过渡到奴隶制社会时期,氏族社会的各种风俗习惯,仍有许多的遗留。蒸母(虽不是生母)、报嫂的风俗,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认为,嫁入本氏族的女子,仍是以氏族对氏族,而不是以个人对个人。女子嫁到夫家,她不仅属于夫家的一个家庭成员,同时也属于夫家氏族中的一个氏族成员。如果夫死之后,妻若改嫁,其势不仅脱离夫家,而且也脱离夫家的氏族。为了把她们约束在本氏族之中,除生母外,全由儿子或兄弟继承她们的婚姻关系,使她们不能脱离夫家的氏族共同体而单独采取个人行动。如公元前31年(成帝建始二年),呼韩邪单于亡故,其子雕陶莫皋继位为复株累单于,复妻其后母王昭君。后汉书·南匈奴传道:“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勒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在匈奴人的婚姻关系中,除了有“妻后母、报寡嫂”的习俗,还有一种婚姻关系即“和亲”。大单于把自己心爱的女人、女儿们,作为拉拢对发展、巩固自己民族有利的势力的政治外交手段,使其为我所用。如汉武帝时,汉歙(xi,音西)侯赵信,(原归附汉朝的匈奴小王)投降匈奴,因为他长期在汉,熟悉汉朝的军、政情况,大单于遂封他为“自次王”(意为尊重他仅次于单于自己),以姊为妻之,与他共谋图汉。以上这些婚姻现象,匈奴人一直延续至公元4世纪初。自匈奴之后的北方游牧民族也都有这种习俗。
八、丧葬
汉书·匈奴传载:“日上戊己。其送死,有棺椁、金银、衣裳,而无封树(不起坟,不种树)、丧服。近幸臣妾从死者多至数十百人”。这里说的“戊己”,为每月之五、六、十五、十六、二十五、二十六日。匈奴人以这几个日子为吉日。在戊日或巳日送葬办丧事,寓意着一种天道观念的信仰。匈奴人国之大事,多选用这两个日子。《晋书·刘聪载记》载,刘聪曾对刘粲说,“今世难未夷,非谅?之日。”所以他嘱咐刘粲说他死后可“朝终夕殓,旬日而葬”。这是说匈奴人死后有入殓、出殡、入葬等礼俗,而且都有时间规定。
匈奴人遇人死,皆举丧。《后汉书·耿弇(yan,音眼)传》载,匈奴闻(耿)秉卒,竟“举国号哭,成至梨面流血”(“梨面”即割面颊)。在正式的葬礼开始后,男人们要剪下自己的辫子,划破面颊,用血水和泪水的混合物哀悼自己的领袖。死者的尸体安放在中间的大帐里,歌手们骑着马围着大帐高唱哀歌,接着是狂欢的酒宴,悲伤与娱乐交替进行。《史记》、《汉书》中记载,匈奴有殉葬之风。尸体在夜间下葬,如果是贵族,就会有部分男性奴隶和漂亮的女子殉葬。要是大单于过世,妻妾近臣有时殉葬多达几百人之多。蒙古诺颜乌拉匈奴贵族的古墓中,就发现了发辫17具。又一墓内得大发辫一,上缚红绳。由此可见,匈奴确有殉葬之风。在厚葬、殉葬的后面,也可以看到生与死,希望与畏惧,的两重复杂心理。
马,是匈奴人最亲密的朋友,也是最好的随葬品。按照他们的葬礼习俗,贵族的马要在主人死后的第3天、第7天、第49天分别杀死,马身留给亲朋好友食用,马头则埋入地下。马笼头、马鞍以及主人的武器要一同随葬。
匈奴人死后实行土葬,其墓葬形制为“长方竖穴土坑墓”。匈奴人相信灵魂之说,认为人死后生命继续存在。故对墓葬颇为重视,尤其是匈奴贵族,皆实行厚葬。据考古发掘,匈奴墓葬大致分为普通墓葬和大型墓葬。普通型墓一般长2米左右,宽1.5米左右,高0.5米左右,有石椁墓、木椁墓和木棺墓,随葬品有马具、武器、器皿、衣饰、牲畜、谷物等,死者头北向,仰身直肢葬。而大型贵族墓,长、宽为35米,高3.5米左右,墓内的随葬品除衣冠丝织品外,还有陶器、木器、铁器、铜器、金银器、玉器及其它装饰、奢侈品,生前消费之物几乎应有尽有。
早期匈奴墓“无封树”(不起坟,不种树),后期则不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以及受汉文化的影响,五胡十六国时的匈奴贵族不但有封树,而且有高大的陵园。对葬礼、陵园的规模越来越重视和讲究。突出的有匈奴刘曜。《晋书·刘曜载记》载,刘曜在修造其父其妻之永垣陵和显平陵时,“二陵之费,至以亿计,计六万夫百日作,所用六百万功。二陵皆下锢三泉,上崇百天,积石为山,增土为阜,发掘古冢以千百数”。
九、尊左之俗
匈奴人向有尊左习俗。其坐北向南,长者在左,以左为尊。其死,墓形也呈南北向,头向北。蒙古诺颜乌拉匈奴贵族墓即头“北向”。不论生死,他们均尊左北向,死后一如生前,这也是相信生命仍在继续的观念吧。匈奴奴隶主政权中,大单于以下,有左右贤王两位,其中左贤王的权势、地位仅次于大单于,是大单于的“储副”(继承人)。正因为“左贤王最贵”,所以“唯太子得居之”,而他人则莫属。
《汉书》载,公元前105年,汉遣江都王建女细君公主为乌孙王昆莫妻,匈奴听说后,也遣女做昆莫妻。昆莫尊汉女为右夫人,而尊匈奴女为左夫人。有人说:“匈奴尚左,昆莫先匈奴女者,仍畏匈奴也”。 其实,昆莫之所以敬重匈奴,是因为匈奴有恩于昆莫。当年,昆莫父难兜靡为乌孙王时,乌孙乃一小国,后难兜靡被大月氏攻杀并夺其地,乌孙人亡走匈奴,这时昆莫出生了,匈奴单于爱而养之,昆莫长大后,匈奴不仅将民众还予他,而且还助昆莫报父怨,攻破大月氏,使其复国。也就是说,他是在匈奴的保护下成长、复国发展的。正因为这种关系,所以昆莫对匈奴女尊于汉女之上。
十、参见、谢罪之礼俗
普通匈奴人或是外族人,参见匈奴单于时,要去节(符节,古代使者所持以作凭证)、以墨黥(qing,音晴)面,方准入穹庐大帐见单于。匈奴人尚黑,故要汉使黥面。如熟悉匈奴这一习俗的汉使王乌,因遵守匈奴人习惯行事,因此他“得入穹庐”。而刚直屈疆(强),又非贵臣的汉使杨信却不肯去节黥面,以致单于乃坐穹庐外接见杨信。可知匈奴在相见、参拜中有着一套严格的礼节。
匈奴人的谢罪也颇为特别。公元110年,汉将梁懂帅16000人攻匈奴单于所占地虎泽,单于非常惶怖,于是遣左薁(yu,音遇)鞬(jian,音肩)日逐王请梁懂处乞降。梁懂出兵列队表示欢迎。但见单于“脱帽徒跣,面缚稽颡,纳质……”。这是对匈奴人谢罪之礼的具体描述。《后汉纪·顺帝纪》也有“单于脱帽辟帐谢罪”的记载。由此看来,匈奴人谢罪中脱帽施礼是必不可少的礼节。
十一、杀敌庆功之习俗
《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人作战,斩敌首级的赐一卮(zhi,音只)酒。这种风俗原先只是匈奴社会对杀敌有功的氏族成员的一种赞扬,后来随着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的出现,及氏族贵族为了诱惑和驱使一般氏族成员参加他们所发动的对外族的掠夺战争,便把这种仅赐一卮酒的赞扬,演变为同时以所得的虏获物赏赐给他、占有所掠得的战利品。之后又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及奴隶制的逐步形成,再演变为把俘掠得来的人口收为奴婢。在利益的诱惑及生产上需要战俘作为奴隶以补充劳动力的两种原因下,故匈奴人作战时,战士们都尽量虏掠人口,把战俘变为自己的奴隶。
匈奴氏族成员间的互助,是匈奴社会中的一种风尚。《史记·匈奴列传》载,在战场上把战死者的尸体抬回来,这本是氏族成员间的互助表现之一。后来私有制发展了,这种互助表现、高尚义务逐渐演变为,谁把战死者的尸体抬回来,便尽得死者家财的权利。这些风俗,无疑正是匈奴社会由氏族公社转变为阶级社会的发展过程的一种必然反映。
十二、盟誓之俗
匈奴人有一种盟誓时必歃血的风俗。《汉书·匈奴传》载,呼韩邪单于与汉使韩昌、张猛盟约时,一起登上匈奴地区的诺水、东山,杀一匹白马,呼韩邪单于宝刀削金置入酒中,以老上单于所破月氏王的头骨为饮器,共饮血盟。《淮南子·齐俗训》高诱注:胡人之盟约,置酒于人头中,饮之互相发誓。
十三、敬拜之俗
匈奴人还有一种风俗就是敬拜。“而单于朝出营,拜日之始生,夕拜月”。大单于要代表族人每天早晨敬拜太阳,夜晚敬拜月亮。“月劢壮则攻战,月亏则退兵”。就是说,他们在作战前要看星象,月圆时则进攻,月亏时则退兵。
日本国是怎么来的
日本这一称呼的使用最迟不晚于7世纪后期。其来历在日本史书中没有明确记载,但中国《新唐书》则记载道:“咸亨元年(670年),遣使贺平高丽。后稍习夏音,恶倭名,更号日本。使者自言,因近日所出,以为名。”
意思是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因此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
唐代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记载“武后改倭国为日本国”。
而“日本”国名正式记载于史册是公元720年。这一年,日本用汉语纪传体编写成《日本书纪》,把“大和”和“倭”等日本古称都改为“日本”。
现代日本的正式国名为日本国。自明治维新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的国名为大日本帝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1946年颁布的日本新宪法中,改成现今的名字。
扩展资料:
历史上日本曾有大和、东瀛、扶桑等别称。
据史书记载,公元3世纪时,日本叫大和国,那个时候它是中国的藩属国,每年都向中国朝贡。据《后汉书》记载,当时东汉的汉光武帝刘秀接见来中国朝拜的大和国的使者时,亲自册封它的国家的国王为倭王,此后大和国便改成了倭国。
因为当时的日本人普遍都生长的矮小,个子矮矮的,而叫矮国又不好听,倭这个字形似矮字,所以就取名为倭国。后来,汉代的皇帝还赐给了倭国金印,印文曰:汉倭奴国王印。从引文上看,当时的倭国并没有独立的主权,其地位就相当于中国的一个诸侯国。后来在日本也出土了这枚金印。
随着时间推移和中国文化渗透,倭国派遣唐使来到中国,乞求武则天赐他们国家的国名为“日本”。武则天起初不同意,一次倭国使者来求见,哀求武则天赐日本国名,那时武则天正在喝酒,倭国使者来打扰,朦胧之时有醉意,就勉强点头答应了。于是倭国就正式的改名为“日本”了,一直沿用至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日本国的起源过程:
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至10万年前。约1.2万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文时代。约1.2万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
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弥生时代中期,位于九州的奴国国王向汉朝朝贡,并获赐金印。
到了2世纪后半期,各小国内战频繁,直至3世纪中叶才出现较大的“大和国”,后经过长期的扩张,并且逐渐征服了日本中部大部分地方,其首领最初称为“大王”,后来改称天皇 。
到了奈良时代,即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日本最早的史书《古事记》、《日本书纪》也于此时相继编成,从而进入日本的历史时代。
扩展资料
日本各个时代的历史沿革:
1、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如今的明日香村,日本古代的仿唐建筑当时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672年,天智天皇驾崩,儿子大友皇子即位弘文天皇。天智天皇的弟弟大海人皇子与其争位,爆发战争,史称壬申之乱。710年,元明天皇迁都平城京,飞鸟时代结束。
2、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即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和铜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是律令制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表现在政治经济制度、阶级关系、文化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
光仁天皇及桓武天皇时期,朝廷力图整顿混乱的政治形势,缩减财政开支,改革兵制,向东北地区扩展疆域,谋求整形和重新加强律令制。
3、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即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
4、幕府执政
源赖朝平定平氏后镰仓幕府初代将军源赖朝,建立以镰仓为全国政治中心的武家政权时代。始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终于1333年(正庆二年、元弘三年)幕府灭亡,历经149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文化
唐高宗咸亨元年(670年),倭国派使者祝贺唐朝平定高句丽,因为懂点汉语,所以讨厌“倭”这一名称,故改国号为日本,使者自称这是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日出之处而命名的,因此日本国由此而来。
日本原来并不叫日本。在古代日本神话中,日本人称其为“八大洲”、“八大岛国”等。我国古代称日本为“倭”或“倭国”。等到后来的日本人熟悉了汉字,明白了“倭”这个字的本意其实是指矮小猥琐之后,派珍、济、兴、武四位继任者都曾派使者到中国,并要求中国授封号“日本”。直到武则天时期,才同意将“日本”作为国号恩赐给倭国。
扩展资料:
1、早期神话
关于日本列岛上被确认过的人类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3万年前至10万年前。约1.2万年前左右,因末次冰期结束而开始急剧温暖化,使得人们的文化与生活产生极大变化,全岛进入下个绳文时代。约1.2万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
2、弥生时代
伴随着渡来人的移入,日本在弥生时代初期出现了陶器、铁、铜器以及水田等文化,使日本逐渐成为一个农业社会。
3、飞鸟时代
飞鸟时代得名于奈良县的飞鸟地方(如今的明日香村,当时的都城藤原京)。佛教在这一时期通过百济传来,587年,衣折战役中,苏我马子击败物部守屋,取得对朝廷的控制权。
3、奈良时代
奈良时代即以奈良(平城京)为都的时代。自710年(和铜三年)定都平城京,至784年(延历三年)迁都长冈京,共计74年。
4、平安时代
平安时代即以平安京(京都)为都城的历史时代,始于794年(延历十三年)桓武天皇迁都平安京,终于1185年(文治元年)镰仓幕府成立,历经400年。庄园制度让开垦耕地的人永久拥有耕地,他们结合成利益集团,更武力兼并庄园,渐成各地武家实力的来源。
5、室町时代
足利氏原是上野豪族,而且更是镰仓幕府将军源赖朝同族,足利尊氏在京都的室町开设幕府,是为室町幕府。
6、安土桃山时代
天正元年(1573年),织田信长放逐了末代将军足利义昭,足利幕府宣告灭亡。后逐渐成为全国最强大的军事首领,并开始积极拓展统治版图。
7、江户时代
1603年(庆长8年)至1867年(庆应3年)间被称为江户时代,于江户设置了江户幕府。 政治一安定经济也跟着发展,在德川纲吉时代景气良好,商人与町人盛行元禄文化。 江户时代中叶,幕府财政陷入困境,德川吉宗实行享保改革暂时恢复了财政,却又再度恶化。
8、明治维新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明治维新时的遣欧使团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国政府。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渐渐恢复秩序。
9、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即:大正民主运动,日语:大正デモクラシー),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10、昭和时代
1926年12月25日,大正天皇驾崩,皇太子裕仁继位,是为昭和时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经济发展迅速。国内政局为统制派军人击倒皇道派军人从而掌握军政大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日本国)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
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
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
3、来自阿拉伯文明;
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扩展资料:
日本明治维新
明治年间(1868年―1912年)称为明治时代。
19世纪初的日本
朝廷的诸藩,成立了明治大日本帝国政府。旧藩士在新政下生活困苦,演变成西南战争,后来渐渐恢复秩序。
新政府积极引入欧美各种制度及废藩置县等等,这些各项改革被称为明治维新。一方面,新政府确立国家制度,如设立帝国议会及制定大日本帝国宪法;一方面,又以培植产业及加强军力(富国强兵)为国策推进,急速地发展成近代国家。
文化上,日本从欧美传入了新的学问,艺术;带有未曾在日本出现过的个人主义小说,文学开始出现,与江户时代以前不同的文化展开了。宗教上,改变了以往神佛合流的现象,出现了打压佛教等等的运动。
大正时代
大正年间(1912年―1926年)称为大正时代。明治天皇于1912年驾崩,子嘉仁继位,改元大正,是为大正时代。大正元年,因为陆军倒阁而引起了第一次护宪运动,开始出现政党政治。
大正时代前期,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为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国力最高峰的盛世,但1921年,大正天皇因病而由太子裕仁摄政,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 以及一战后在国际和平会议中节节败退 ,使日本日渐艰难。
权贵与政党不断抗争,发生了第二次护宪运动,实行了全民普选(1925年)。亦由唯一的元老西园寺公望推荐首相,提倡“宪政之常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日本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世界历史研究所的汤重南研究员介绍说,日本天皇的血统问题是日本历史学的一段公案,至今无解。即便在日本学者那里也没有统一答案。
首要的原因是因为日本早期历史记载一度是个空白。曾有一位日本律师介绍日本历史的书被翻译到中国,引起史学界关注。他的主要观点是“日本国没有完整的历史,而更多的是神话传说。其中包括许多虚构的历史”。
现在研究者把日本民族的起源归于以下几个版本:(1)来自中国东北通古司的骑马民族;(2)来自稻作文化发达的中国江南;(3)来自阿拉伯文明;(4)来自中国云南,因为历史上这两个民族都有“黑齿”的习俗;此外,还有东南亚、蒙古高原等说法。汤重南分析,日本人的祖先的确应该有中国血统,但是最终形成了一个多族杂交的日本民族。
具体到天皇血统问题,在史学界一直有种说法称中国人徐福东渡,后来徐福成为日本第一个天皇。但是这种说法传说的可能性很大。汤重南认为“这种说法是不可能的”。因为最早关于徐福东渡的介绍出自司马迁《史记》,但语焉不详。而日本则晚在中国宋朝时才有徐福东渡记载。虽然说明中日交流渊源很深,但仅仅限于民间传说。
目前关于日本历史有史可查的记载是《三国志·魏志·倭人传》,现在日本研究自己的起源,也要到中国的古书去找。天皇的历史记载同样充满了断层,形成谜团更不足为怪。
汤重南认为,日本最早的天皇应该是公元64年第17代继体天皇,之前并没有相关记载。后来日本为了美化和延长自己的历史,编撰了一个“辛酉年革命”。称21个“辛酉革命”会发生大事,于是把时间前推,从公元601年一直往前推了1260年,并且人为制造了一个神武天皇,作为日本天皇历史的发端。实际上,连日本研究者也承认这个神武天皇是不存在的。
他介绍,继体时期日本还非常野蛮落后,中国已经到了隋唐时期,日本还是部落等地方政权割据,部落的首领叫做大王。后来才演化为天皇,更多的人相信,“继体”这一称谓就是表明了当时的日本体制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而且是非常大的变化,这个应该是日本最早天皇的雏形出现的时期。
日本天皇古坟是否埋藏着秘密
这次关于天皇祖先血统的争论再起,是因为关于天皇古坟的公开问题一直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许多年来,日本考古学界一直想对天皇古墓进行考古研究,但却遭日本宫内厅无一例外的拒绝,理由是“皇室古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禁地”。
天皇古墓里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据报道,5月9日的台湾日本研究所,5月17日的英国《泰晤士报》和5月18日的新加坡《联合晚报》报道不约而同地对此进行了报道,声称日本天皇的古墓里可能隐藏着三大秘密:
第一大秘密是丰富的宝藏:天皇古墓里可能隐藏着大量的宝藏———镶嵌着黄金的宝剑、翡翠宝石、精心制作的冠冕,以及用黏土雕塑的人和动物小雕像,也许还有来自中国和朝鲜的神圣镜子,有精美的老虎和龙的壁画,和神化了的天皇遗骸。
第二大秘密是部分天皇古墓“身份不确定”:据宫内厅最新公开的文件显示,很多在19世纪确认的皇室古墓看来“并非真正皇室古坟”!尽管这些文件没有明确下结论,但却应验了多年来日本考古界的怀疑。
第三大秘密是古墓里可能有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天皇古墓非常有可能隐藏着日本天皇的起源证据。早有日本考古专家怀疑,早期的日本天皇非常有可能是中国人或者朝鲜人。
汤重南介绍,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所以一直不允许随便挖掘王陵。但是越不让挖就越引起人们的猜测。而且焦点集中到日本早期天皇的血统问题,认为一定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早期天皇是不是外来人?
那么,继体天皇是不是中国人?或者是日本民族之外的外来人?
虽然有各种传说,比如说徐福东渡成为日本天皇。但是历史的蛛丝马迹让汤重南研究员倾向认为,继体天皇是朝鲜人的可能性更大。
据现今的考古证据,古代的日本是由众多的部落国家以及自东北亚迁来的游牧民族融合演变而成。当时处于部落战争时期,由于生产力比较发达,所以来自中国和朝鲜的部落大王可能在战争中占据有力的位置,最终统一其他部落,并进而成为第一个天皇。
长期以来,日本国民一直以为,日本皇室拥有纯正的血统。事实上,就连日本天皇本人曾经也在公开场合承认自己的祖先来自古代朝鲜皇室的成员,当时明仁天皇68岁生日这天抚今追昔,谈起了自己的先祖。他说,“就我而言,我感觉自己与朝鲜半岛有某种亲切感。据日本编年史记载,(日本)桓武天皇的母亲是古代朝鲜百济王国一位国王的家族中人。”
史学界对明仁天皇的声明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日本京都一所大学的历史系教授广司田中说,普通日本国民几乎不知,日本和朝鲜的古代皇室有血缘关系。
相关链接
神秘的日本天皇古坟
日本全国各地有超过20万个古坟,大多是公元250年至538年间建成。日本最大型及最重要的陵墓是包括124位日本天皇在内的896个皇室坟地。有权威学者认为,在古代天皇陵墓中,只有天智天皇陵墓和天武天皇陵墓两处是正确的。
继体天皇陵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宫内厅在日本历代天皇陵墓要览中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位于太田茶臼山的古坟,而日本学者则普遍认为继体天皇陵墓是今城冢古坟。
日本学者极力呼吁公开日本皇室古坟真相,但是宫内厅认为天皇陵墓是皇室固有的财产,而不是把它当作国民共有的文化财产。
掩藏于日本大王坟墓和天皇陵墓的历史背景深不可测。学者认为,天皇陵墓包含着再构筑近年来争论不休的王朝论的珍贵史料。
其中有一处HO-KENOSAN古坟,全长90米的前方后圆坟,是公元240年左右建造。在这一古坟发现了被称为石围木郭的埋葬设施,复原之后如图所示。这种形式在朝鲜半岛南部同样存在。由此可以推断大和王朝和朝鲜半岛之间曾有关联。在日本,有一种声音认为,天皇家族是来自朝鲜半岛的某一部落民族。
回答者:
日本人从DNA基因上来说 和亚洲哪国人最接近???
日本人从DNA基因上来说 和亚洲哪国人最接近???日本人从DNA基因上来说和亚洲朝鲜人最接近。
日本人认为绳文人土著是从西伯利亚迁移到日本和朝鲜半岛的弥生人共同组成的大和民族,日本人表示日本基本没有来自中国的成分,中国基因最接近越南人菲律宾,本岛土著虾夷是白种人,弥生人是韩国朝鲜黄种人,琉球人是从中国来的棕黑人种。
遗传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在研究中注意到,DNA中单个碱基发生变异的SNP特征会因民族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目前已经比较日本本州等地243人,阿伊努民族36人,冲绳人35人,中国人(北京的汉族人)等约90万处的SNP。其中,阿伊努民族的DNA是30年前保存的。
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分析得出北海道阿伊努民族与冲绳人在遗传性特征上具有共同之处。虽然在本州和九州等地方,绳文人和大陆来的弥生人的混血更多,但相隔较远的南北两个地区似乎留有较多绳文系的遗传特征。据称,在遗传基因上证实日本人的起源是绳文人和弥生人的混血。
扩展资料:遗传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等在研究中注意到,DNA中单个碱基发生变异的SNP特征会因民族和地区而有所不同。目前已经比较日本本州等地243人,阿伊努民族36人,冲绳人35人,中国人(北京的汉族人)等约90万处的SNP。其中,阿伊努民族的DNA是30年前保存的。
日本国立遗传学研究所分析得出北海道阿伊努民族与冲绳人在遗传性特征上具有共同之处。虽然在本州和九州等地方,绳文人和大陆来的弥生人的混血更多,但相隔较远的南北两个地区似乎留有较多绳文系的遗传特征。据称,在遗传基因上证实日本人的起源是绳文人和弥生人的混血。
弥生人是指弥生文化时代,又叫弥生时代的日本列岛的居民,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公元250年,因代表该时期文化特征的陶器,最初发现于日本东京都文京区的弥生町,所以称为弥生人。2021年11月,日本有研究称日本人主要是弥生人与绳文人不断混血而成。
绳文人(Jomon people),是日本绳文文化时代的人,绳文时代是日本旧石器时代后期,约公元前12000年到公元前300年的时期。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生活的人由于制作绳文图案的陶器,因此被称为绳文人。2021年11月,根据日本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的专业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现代的日本国的主体民族,也就是大和民族主要由绳文人和弥生人不断混血形成的。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弥生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绳文人
参考资料:人民网-日本新研究:日本人起源为绳文人和弥生人混血
O3--M122占20.1%, O1--M119占3.4%; D占34.7%, D1占4%;
C1-M8占8.5%; N占1.6%。 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中,C1-M8占90%,D占10%
其中C1,C3是棕色人种血统 D和D1是小矮黑人血统 N是芬兰黄色人种血统
O2是东北亚黄种人血统 O1,O3是来自华夏的血统 亚欧大陆主要民族基因来源分析:
日韩明明是杂种民族,却整天宣传自己是纯种 中 国 人明明是纯血统,却整天宣传杂和论
中国汉族的所有基因几乎都来自K-M9族 所有汉族人11000年前的祖先是相同的
K-M9族可以再划分为N,O,P,Q,R 汉族人的基因几乎都是O,加少量Q 汉民族的血缘一致性在世界大民族中首屈一指
尼格利陀人 也称为东南亚小矮黑人,是40%的现代日 本 人的祖先
东南亚古老居民。名称来源于西班牙文,意为小黑人。属尼格罗-澳大利亚人种尼格利陀类型。身材矮小,男子平均身高1.50米,女子高1.42米;肤色褐黑,头发略带鬈曲。
二三千年前曾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各地。后受马来人排挤和同化,现仅存留于马来半岛泰、马边境的密林深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沼泽地带,
菲律宾的吕宋、内格罗斯、巴拉望和棉兰老岛的偏僻山区,以及印度的安达曼群岛等地。包括塞芒人、库布人、阿埃塔人和安达曼人等支系。
=======================================================================
遗传学人类基因Y染色体单倍体技术近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各方对此期待甚高,希望就此解读人类进化、变迁与人种之谜。编者对此也满怀期待,但是网上对这些研究数据的解读却是误解甚多。最近网上有人发表了东邻日本人的基因数据,Y染色体数据如下:
日本人和族的Y染色体类型中,其中O2(东北亚黄种人)--M95占31.7%,O3(华夏黄种人)--M122占20.1%,O1(华夏黄种人)--M119占3.4%;D(小黑种人)占34.7%,D1(小黑种人)占4%;
C1(褐种人)-M8占8.5%; N(北欧黄种人)占1.6%。
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中,C1(褐种人)--M8占90%,D(小黑种人)占10%。
网上的解读大多是:小黑种人成分占有41.7%,日本人是小黑种人;东北亚黄种人占31.7%,日本人是东北亚黄种人;华夏黄种人占23.5%,日本人是华夏黄种人;甚至还有说是动物基因,等等,不一而足。
这里有个对数据解读的误区,这些数据无疑是有根据的,即使有偏差也不会太大。但是数据的解读方法与统计方法一致才不会出现缪误。这组数据是在一定数量(如10000个)个体抽查的结果,正确的解读如下:10000个日本和族人中,具有小黑种人成分的人占有41.7%,具有东北亚黄种人成分的人占31.7%,具有华夏黄种人成分的人占23.5%,具有褐种人成分的人占8.5%;具有北欧黄种人成分的人占1.6%。
同样解读阿伊努人的Y染色体类型:10000个阿伊努人中,具有褐种人成分的人占90%,具有小黑种人成分的人占10%。
这样的解读结果只能是:日本和族是多个人种的混血民族;而由于褐种人本就是具有小黑种人的基因,所以阿伊努人基本是纯正的褐种人。
而历史的资料表明,日本人的主体是和族,另外有少数民族阿伊努族、琉球族,现今琉球族已基本被和族同化。和族亦称“大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
98% 以上,属蒙古人种东亚类型,其系统特征是头较短,黄皮肤,黑头发,体毛和胡须较少,身材普遍较矮。
阿依努人旧称“虾夷”、“毛人”,属于南亚褐色人种北迁类型,肤色黑、黄、白不等,体毛浓密,腿长腰阔,头大颧高,拥有自己的语言阿依努语,而且还具有独特的文学和独特的音乐和舞蹈,信奉萨满教,经常举行“熊祭”、“鲸祭”等宗教仪式,自古以来一直以渔猎(主要是猎鹿、捕鱼)、采集为生存手段。现在还约有
2 .5万阿依努人集中生活在日本北海道。
古代琉球人与台湾高山族同属南亚褐色人种,有自己的语言琉球语,有一种叫做“斯丘码”的象形文字,结绳记事也是主要方式,以部落为单位群,14世纪时曾经建立了三个小国,1429
年由尚巴志统一为琉球王国,与中国结成朝贡册封关系。17世纪初遭日本萨摩藩侵略并开始受其控制,1879年,琉球被正式纳入日本版图。琉球人先是接受中国文化,后又接受日本文化,现在已经基本被和族同化。琉球人目前约有
120万人,绝大部分生活在日本冲绳县(琉球群岛)。
关于日本民族的起源,或日本人的起源问题,学界至今仍聚讼不决。
其实,7万年前,第四纪冰河时期,东亚已经属于无人区,所有考古发现的猿人、智人均灭绝或者迁移到南方赤道附近。
3~4万年前,气候逐步回暖,海平面虽然有上升,但仍然还在现在海平面之下200m左右,象台湾岛、海南岛等就是大陆;而南亚的岛屿都比现在大很多,并且也与大陆相连或者很接近。已经进化了的新北京猿人(新型智人,以新北京猿人为代表)可以沿广阔的海岸线逐步向北迁移,回到华北台地、东南沿海大陆架、日本列岛等祖先南迁之前的居住地。
同时向东迁移的西亚白种人也进入了华北台地,这两个差异较大的人种混血杂交的后代以山顶洞人为代表。气候继续回暖,又间杂急剧的气温下降,缺乏适应性的种群又逐步消失,而具有杂交优势的种群“黄种的山顶洞人”得以存续。留在西亚和欧洲的白种人也只有一部分具有很强适应性的新种群白种高加索人才存续下来。
无独有偶,另外一个种群也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持续下来,那就是南亚和大洋岛上的褐种人。而居于东非的黑种人和居于海岛的小黑种人由于环境变化不大,种群得以继续。
东亚沿海的人群在全新世海侵到来之前,基本居于现东南沿海大陆架,人种主要是“黄种的山顶洞人”,还有少量的褐种人。
1.1万年前,气温急剧上升,冰川融化,全新世海侵到来,这就是世界各地传说的“大洪水时期”。日本脱离大陆,成为岛屿。少量的“黄种的山顶洞人”和褐种人成为日本岛的第一批居民。
此后,大陆不断有黄种人迁移到岛上,而南亚方面也不断有褐种人通过海上迁移到东亚和日本岛。日本具有多方面的人种基因就源于此。
西亚褐种人苏美尔人的后代塞种人从陆路进入西亚再到北亚,后代继续向东迁移,渡过日本海峡,进入日本萨摩地区,萨摩就是以塞姆人命名的,这部分人就是现在的阿伊努人的祖先,阿伊努人是目前最纯正的褐种人族群之一。
直到3500年前的中国夏代,进入日本的种群、部族都是没有什么作为的。3500年前,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部族从海岱地区渡海进入日本岛,这个部族叫做“羲和”部族。典籍记载如下:
《山海经》记载:“大荒之中有山曰天台(高)山,海水入焉。东南海之外,泔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曰羲和,帝俊之妻,生十日,方浴日于甘渊”。
《尚书·尧典》记载,“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平秩南讹,敬致
,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鸟兽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饯纳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虚,以殷仲秋,厥民夷,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鸟兽氄毛。帝曰:“咨汝羲暨和,稘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允厘百工,庶绩咸熙”。
《书序》:“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
《史记·夏本纪》:“帝中(仲)康时,羲、和湎淫,废时乱日。胤往征之。”
羲、和本是同族,合称为“羲和”。和,读音“娥”,也与“娥”通假。羲和是上古伏羲部落的后代,世代执掌天文历法,相当于现在的气象部部长。帝尧时期,羲和氏族分为四部,分别居住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观察天象,特别是恒星和太阳的行走轨迹需要详细记录,这些资料对农耕社会很重要。羲和又被称为“日神”。
羲和部族的老大羲仲氏族,居住在“嵎夷”旁边一个叫旸谷的地方,是观察日出和春分的专门职司。嵎夷是“九夷”之一,在海隅(今山东省海阳地区岠嵎山附近)。
另外在《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盖国在钜燕南、倭北,倭属燕;朝鲜在列阳东,海北山南;列阳属燕”。“钜燕”在渤海周边,包括列阳、倭,列阳就是列姑射山之阳,在朝鲜的西面,列姑射山就是渤海口长岛岛链,盖国(西周金文“王伐盖侯,周公谋禽,祝禽又胀,祝王,易金百孚,禽用乍宝彝”)在海岱地区渤海南岸,倭国在盖国南面,应该在海岱地区黄海北岸。
“倭”(音“窝”)与“和”(音“娥”)读音相似,也都以“禾”为基本字根:“和”为“禾+口”,表示其职司;“倭”为“禾+女+人”表示其部族,所以这个“倭”就是羲和之国。
夏王仲康时期,王权实际掌握在后羿手里,是一次篡权行为。羲和部族为世掌天地四时之官,观象制历,敬授民时,初为部落联盟首领尧舜服务,继而为夏服务。这次的事件就是天象观察者羲和利用观天象的职司,故意错过了很重要的天文现象,没有及时汇报,幻想篡权者后羿因此失败,却不想引来杀身、灭族大祸。后羿以夏王仲康名义派胤侯率领大军长途征讨羲和部族。
胤侯大军从夏都曲阜出发,需要经历至少15天才能到达羲和的总部倭国“旸谷”,羲和当然知道不能对抗,于是全部族一同坐船漂洋过海踏上了东瀛的土地,从此成为日本岛居民。
羲和部族具有当时最先进的文化与技术,又是整族有目的的迁移,很快就在东瀛落地生根、开枝散叶了。但是,当时的夏代,还没有熟练掌握金属冶炼技术和文字这两样对后世发展至关重要的东西。所以,东瀛的发展此后也一直没有新的进步。
羲和部族对东瀛最大的贡献就是在东瀛传播了日神的概念,他本是司日之官,号称“日神”的后代,日本地区又是天然的日出之地,因此,日神被转化为“天照大神”,日神崇拜的传统就此确立。可以说,羲和的“倭”国和“日神”揭开了日本绳纹时代的序幕。
在羲和部族之后,大约3000年前进入东瀛的阿伊努人,虽然源于苏美尔文化,但是他们这个部族在西亚、北亚已经飘荡了上千年,对羲和部族而言已经完全处于劣势了。阿伊努人被压缩在萨摩和鹿儿岛地区,成为众多迁入民族中小国的一个。
到公元前3世纪,大陆进入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大陆向日本的被动移民急剧增加。这些新移民,大都象当年羲和部族一样具有技术和文化优势,这些新的内容推动日本社会进入弥生时代。
典籍第一次记载东瀛情况是成书于东汉的《汉书·地理志》,记载说:“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反映了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1世纪这一时期,在日本列岛上小国林立,而“倭”已经成为日本的代表。
弥生时代后的古坟时代(公元3世纪~6世纪),大陆移民仍不断进入口本,在漫长的历史中,由来自东南亚的褐种人和来自东北亚的黄种人,不断混血而形成了新的“混合民族”——倭族,即和族。
《后汉书·倭传》特别提及“倭奴国”说:“建武中元二年(公元57年),倭奴国奉贡朝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印绶。”(汉光武帝于公元57年赐给倭奴国王的印章,在1784年旧历2月于福冈县志贺岛被发现了。印章长宽约为2.3厘米,厚0.8厘米的金印,蛇形纽,阴文篆书“汉委奴国王”5个字)。这个倭奴国应该也是羲和的子孙建立的小国家。
中国史籍《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的邪马台国就是一个比较大的王国了,女王卑弥呼曾多次遣使曹魏,并受到魏明帝的册封,称“亲魏倭王”,邪马台国也是羲和子孙无疑。
《晋书.武帝本纪》亦记载了武帝泰始二年(公元266年),女王卑弥呼最后一次遣使入贡的情况。此后,直到《宋书·倭国传》记载宋高祖刘裕于永初二年(公元421年)赐大和国王赞。这中间有近一个半世纪,中国史籍对日本的状况没有新的记载。说明在这一个时期,大和国已经强势兴起并基本统一日本。大和国第一次使用“和”字取代汉语带有贬义的“倭”,既表明其王族就是羲和的子孙,又有东瀛文明已经提高的意思。
中国史籍《宋书·倭国传》记载,顺帝开明二年(公元478年),大和国王武曾遣使上表,表文中提及其先祖统一日本的活动情况说:“自昔祖祢,躬榄甲胄,跋涉山川,不遑宁处。东证毛人五十五国,西服众夷六十六国,渡下海北九十五国。”毛人是褐种人特有的体征,说明褐种人在日本曾经大量存在。此后,大和国统一日本,“天照大神”又被依照中国南北朝时期道教神袛“元始天尊”的模式加以改造,赋予了无所不能的神通,从而推动了日本“神道教”的产生。大和国王宣称是“天照大神”的子孙,君权神授,走上了中国皇帝封建专制的道路。
7世纪初,推古女王和圣德太子多次派遣“遣隋使”和留学生到中国大陆。在与隋的交往中,开始称国名为“日本”,称国王为“天皇”,推古女王是实际上的第一代“天皇”—推古天皇,此前的“天皇”都是后人加上去的。日本人认真学习隋的政治制度,开始实行改革,尤其是在645年“大化改新”之后,日本更是频繁地派遣“遣唐使”和留学生、留学僧到中国,全面地学习唐朝的各项制度,实行经济、政治社会改革,并仿照唐的“律令”而稍加修改,制定了日本的“律令”,将各项改革和制度法典化,使日本快速成为文明程度比较高的国家。
羲和部族进入日本的时候,夏代的文字还不成熟,并且是由商族贵族所掌握。夏代的语言也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在日本古代有语言而无文字。日本的语言应该出于羲和部族,现在已经无法研究了。公元八世纪中期,日本开始学习用汉字楷书的偏旁部首造“片假名”标注外来词,又用汉字草书的偏旁部首造“平假名”,用来注汉字音。这样,“汉字”、“平假名”、“片假名”共同构成了日本文字。
由于日本文字产生于中国唐朝,所使用的汉字是唐代的文字,也已经与现代汉语有很大的不同。唐代文字由于“五胡乱华”,特别是读音,已经与汉代文字有了变异。唐代以后,历经五代、宋、元、明、清,胡族继续南下,汉语读音变异很大。但是,也由于中原战争频发,不断有移民向南迁移,形成“客家人”。客家人的语音保留了大量的唐代音节。所以,常常有人说,日本人是客家人迁移过去的,呵呵,一笑!
此后的日本历史,史籍记载比较完善,不再赘述。
从体质人类学角度,日本由本岛土著绳文人两个分支,分别是北来绳文人阿依努体质为白色人种高加索,和中国南方到琉球岛迁入日本体质属于澳大利亚人种这两者混血形成绳文人,随后和朝鲜半岛弥生人融合形成现代日本人
分子人类学揭示中国大陆最早居民是类似今天东南亚矮黑人和澳大利亚土著人,单倍群cd是大陆最古老单倍群有人猜测c型可能代表了澳大利亚体质,现在蒙古族,满族,朝鲜族北方民族高频,这些种族c可能是白化澳大利亚人种,单倍群d可能代表尼格利陀体质,藏族,彝族,瑶族,羌族,氐族高频,这些民族d型可能是白化矮黑人,尤其是氏族是中国唯一d型到达100%民族,日本土著绳文人可能是cd型人的混血种群,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属于蒙古人种和高加索混血特征,分子人类学则是棕色人种父系+矮黑人父系+白皮肤n9b原黄种人母系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