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已经知道墓主信息的陵墓里挖出来的文物还需要用碳十四确保非伪造等情况吗

发布时间: 2021-04-19 12:07:08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文物的出土时间可以通过考古办法判断吗.(注意,是出土时间,不是文物年龄)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夏、商(公元前21世纪—...

从已经知道墓主信息的陵墓里挖出来的文物还需要用碳十四确保非伪造等情况吗

文物的出土时间可以通过考古办法判断吗.(注意,是出土时间,不是文物年龄)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夏、商(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1世纪)时称东夷,周、汉(公元前11世纪——公元220年)时为莒国,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 日照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着自己的文化。据考古工作者考证,在莒县陵阳河、东港区两城镇等地,已发现了一些属于旧石器时代早中期(北京猿人时期)和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大汶口文化遗存和山东龙山文化遗存。 夏、商时期,日照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著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史记》亦说他是东海上人。《齐乘》说:“太公,海曲县东吕乡人”。西周到战国前期,日照地属于莒国。公元前473年(鲁哀公二十二年),赵王勾践灭吴,徒都琅琊(今胶县县南),日照归越。公元前431年(楚简王元年),楚灭莒,以莒为邑,日照又属楚,后属齐。公元前284年(周郝王三十一年),燕将乐毅伐齐,入齐都临淄。齐王奔莒,莒人立齐王子法章为襄王。公元前270年,齐将田单破燕军,尽复齐失地,迎齐襄王回临淄。日照仍属齐。公元前255年,楚又北侵,取鲁,封鲁君于莒。日照亦为楚国所占。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日照又归秦国。公元前221年(始皇二十六年),秦统一中国,日照为莒县之东境,属琅琊郡。 西汉时,日照地区始置县,名海曲,属徐州刺吏部琅琊郡。西汉元帝时,封城阳荒王子光为昆山侯。日照之西半境(今五莲县)属昆山侯国。东汉时,废昆山国,日照更名为西海县。三国魏时,废西海县,并入莒,属青州城阳郡。西晋初年,沿魏制。宋明帝失淮北,日照地区随莒县归北魏南青州东莞郡。公元529年置梁乡县,故址今东港区两城镇,属胶州东武郡。北周改南青州为莒州,郡县仍旧。隋代日照地属琅琊郡莒县。 唐代,日照地随莒县属河南道密州(高密郡)。五代因之。北宋时,属京东东路密州。公元1087年,置日照镇,仍属莒县。日照之名始于此,有“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后日照镇划入胶西县,改京东东路为山东东路。公元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升日照镇为县,仍名日照,属益都府莒州,县治于今日照城。元代,日照县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益都路莒州。明初,日照属山东等处承宣布政使司青州府莒州。洪武年间,为防倭冠,于县之南境置安东卫。清初,沿明制。1730年(清雍正八年)升莒为直隶州。1734年置沂州府,降莒州为散州,日照属沂州府。1742年(乾隆七年)裁安东卫并入日照县,置安东卫巡检司。 1913年2月,日照隶属胶东道。1925年冬,改属琅琊道。1928年撤道制直属于山东省政府。1936年2月,隶属山东省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日照县政府仍隶属该公署。1940年3月16日,中共领导下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1941年1月,隶属莒、日、临、赣四县联合办事处,后四县联合办事处改为滨海各县行政联合办事处。1941年8月,日照隶属滨海专员公署。1944年6月隶属滨海区滨中行署(三行署)。1945年4月,滨海专员公署改为行政公署。1946年7月,滨海行政公署改为滨海行政专员公署,日照属该署。1948年8月,日照隶属鲁中南行政公署第六专署,次年7月改称滨海专署。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日照划归沂水专署。1953年8月,又划归胶州专署。1956年5月,改属临沂专署。1984年4月,临沂行署石臼港办事处建立。198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日照市,仍隶属临沂行署,5月正式办公。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设区带县,将原属临沂地区的莒县和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同时成立东港区。1993年5月29日设立岚山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8月20日,成立日照开发区。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复设立山海天(省级)旅游度假区。 重要历史人物和当代名人主要有中华武祖、周朝丞相——姜太公,中国古代著名文学批评理论家(南北朝时期)、《文心雕龙》的作者——刘勰,中国同盟会首批会员、国民党中央常委——丁惟汾,中共一大代表——王烬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丁肇中,作家、《高山下的花环》作者李存葆等。 日出初光先照的地方 拥有中国北方最长的海滨沙滩 日照历史文化悠久,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海、山、古、林,四大资源优势互补,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闲之地。 日照市依山傍海,风景秀丽,“蓝天、碧海、金沙滩”引人入胜,有中国北方最长的海滨沙滩。国家级森林公园——鲁南海滨国家森林公园,郁葱万亩。百公里海岸线,沙质细软,潮平岸阔,定会让您流连忘返。省级名胜区五莲山,“奇秀不减雁荡”。浮来山坐落着中国古代著名文学理论批评家、《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校经处定林寺。 因为被英国版本《世界史便览》记载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亚洲最大的城市”,日照市东港区两城镇一直像蒙着迷人面纱的楼兰姑娘吸引着世界各地考古专家们的目光。寻找逝去的文明——两城龙山文化遗址发掘记 作者:刘新英“两城史前文明”的发掘史两城遗址是1934年发现的。说起它发掘的历史,要上溯到64年以前。1936年,当时隶属于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组织人马对两城遗址进行了第一次发掘。此次工作由著名的考古学家李济、梁思永、尹达(刘耀)和祁延霈主持,收获颇丰。发现了大量龙山文化时期的石器、陶器、饮食用具,还有少量的金属、玉器,更有极个别至今仍不能认出的类似文字的东西。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次发掘的文物如今大部分在南京博物馆收藏,蛋壳陶的豆、阔沿高柄杯等少数陶器精品收藏在台湾故宫博物院,还有一些散落到了异国他乡。 挖掘现场1 现在,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美国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芝加哥的历史自然博物馆、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博物馆都藏有两城遗址出土的文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山东大学历史系的刘敦愿教授又对两城遗址进行了不间断的调查。1957年,山东省文物保护机构对其进行了一些小规模的试掘,但这些发掘非常零散,缺乏系统性,所以也没有什么大的收获。这以后,有关部门对两城遗址的调查一直在陆陆续续进行着,具体调查了多少次,谁也说不清楚。 直到1995年,一直关注中国古代文明的一群美国学者和山东大学考古系的专家 们组成了一个联合考察小组,对两城龙山文化遗址进行了长达四年的考察。在考察现场,他们几个人一个小组,排成“人”字形编队,对每一寸被认为有价值的土地进行地毯式考察,考察范围以两城为中心,四周辐射到五莲的丹土、叩官,胶南的海青、大场等地,有时一天要步行几十公里。大量艰苦而又细致的工作之后,中美专家一致认定两城遗址是一处罕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规模和范围很大(具体范围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对人类文明早期发展的研究将有不可估量的价值。于是考察小组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申请再次发掘这一遗址,获得了国务院特批。 1999年10月1日,来自美国耶鲁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等著名学院的5位专家学者和我国山东大学的考古专家们开始了有史以来对两城龙山文化遗址规模最大的一次发掘。这次发掘是建国以来我省首次涉外考古项目。发掘中运用了当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考古技术,发掘与钻探、实验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使获得的每一项成果都有最确切的证据。1999年年底,野外工作基本结束,共发掘台基2个,面积约700平方米,灰坑140余个,柱洞几十个,还有无数石器、陶器和器物的碎片,具体数字待专业人员修补后才能得知。山东大学考古系主任于海广教授欣喜地告诉记者,这次发掘是1999年国内田野考古的重大收获之一,为龙山文化的研究,为中国古代文明研究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神秘面纱背后惊人的遗迹两城遗址的文化层(在地质埋藏中,没有留下人类活动痕迹的地层是生土层,生土层以上为文化层)很有特点,堆积厚度一般为2—5米,主要堆积的是4600年以前到4400年以前日照先民们活动的痕迹。由于缺乏保护,有的地方文化层堆积高度与现在的屋檐一样高,而有的地方却很薄,高高低低差别很大。据考查,七十年前的文化层大约比现在要高1米左右,可见人类活动破坏的触目惊心。 这次发掘最初的选址是位于两城镇六村附近田野里一个地势较高(也就是文化层较厚)的漫岗。这是一处龙山文化时期规模较大的建筑台基,面积大约有500平方米。台基上半部分被破坏,但还是保留了1—3米高度的下半部分,遗迹中最大的房间约有百余平方米,有祭祀时点过火的痕迹,有生活废弃物(即垃圾)坑,有若干当时房屋的柱洞,有类似现代地窖的藏贮坑,在这些地下仓库里,祭祀不同对象所用的陶器分不同的层次有序地存放着,遗迹中还发现了墓葬和古代的尸骨。从这些迹象可以判断,如此规模的庄院,需要运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才能建成,充分说明这是一个龙山文化时期的贵族居住区。 考古队对遗址中发现的尸骨、腐朽的木炭和土壤标本,除了用传统的碳十四测定法测定年代以外,还用了最先进的硅酸体分析法,清楚地测定出文化层中各个年代不同的堆积物,并发现当时贵族的城堡内部的结构已经比较复杂,有了居住区、墓葬区和专门祭祀地方的分别。更令考古队惊讶的是,通过钻探的方法,在城的四周还发现了淤泥的痕迹。从这可以看出,当时这一居住区已经有了战争防御系统,用以保卫城内的居民。一个与后来的城池相类似的居住区已初具雏形了。 挖掘现场2 这个大的台基正在紧张的发掘过程中,两城六村一村民在建新房子时又发现了一处较小的台基。这个台基面积大约200多平方米,位于现代村落规划的居民区里,周围都是村民新建的住房,能保留至今实属不易。台基上同样也发现了柱洞、灰坑、藏贮坑,同时也出土了一批陶器和石器,收获不小。 通过这两个台基中的遗迹,可以了解两城先民从4600年前至4400年前这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结构、社会组织,还有人们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可以窥见我国在龙山文化时期古代文明的缩影。考古队美方负责人、耶鲁大学教授文德安女士激动地说:“美国考古学家都知道,中国文明在世界上是非常重要的,而龙山文化这一时期在中国又是非常重要的时期,通过考察,我们又知道了两城遗址是中国这一时期遗址中最典型的代表,所以我们来到了这里,现在看来果然不虚此行了。”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两处台基堆积的文化层中,考古学家们又陆续地发现了一些周代、汉代、宋代、元代日照先民们生活过的足迹,证明了这一地区一直有人类在生息繁衍。遗迹中迷人的陶艺及其它 近几年,北京、上海等大都市的市民休闲时有个时髦的去处,叫做陶吧。年轻人无聊时可去用陶泥和一些现代化的工具制作古朴的陶制花瓶、罐子等器物,欣赏自己的艺术创造,并美其名曰“陶艺”。可是与4400多年前的两城人的制陶工艺比起来,他们恐怕要自叹弗如了。这次中美联合考古队对两城遗址的发掘,收获最多的文物标本就是大量的陶器,其中有一个藏贮坑里就出土了可以复原的几十件陶器的碎片。 两城先民们的制陶技艺非常高超,遗址中已发现的就有黑陶、白陶、红陶、黄陶等多种颜色的陶器。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从外表上看,根本就看不出有些器物的颜色,因为它本身可能是白陶,外面却刷上了一层红色的“陶衣”,而有的是红陶,披的却是黑色的“外衣”。可见当时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陶器的生活用品作用,而是开始对其进行装饰,有了初步的艺术追求。器物上流行各种器盖、长流、宽把、竖耳、小鼻、泥饼饰、鸟头足、袋足,都很有特色。纹饰以弦纹、竹节纹、附加堆纹为多见,偶有兽面纹和复杂纤细的云蕾纹,为其它遗址所罕见。于教授特别提到了黑陶中的一种蛋壳陶,他说:“就是现在用最先进的工具仿制出来的蛋壳陶,也比不上两城遗址中出土的蛋壳陶工艺高超,它外壁薄如蛋壳,看似稍碰即碎却恒久弥坚,令人叹为观止。” 按以往的惯例,考古学者一般从器物的外形来推断它的用途,好像有点缺乏力证。而这次,因为对两城遗址的特别关注,考古队专门从美国请来了酒类考古专家和陶器考古专家,从文物标本内壁取样进行化验,通过实验来证明它的用途。譬如:一个出土的陶(“规”下加“鬲”),从前仅是凭借形状被判定为酒器,而这次专家从内壁取样进行化验,证明它的用途其实有两个:一是温酒,一是烧水。 经过初步的浮选,专家们发现,出土的陶器有炊煮器、饮食器、盛储器以及祭祀不同对象所用的不同器物。在堆放文物标本的房间,记者看到了一个陶制的圆形中间有小孔的东西,经介绍得知原来是一个纺轮,是人们纺线的纺车上一个比较关键的部件。由此可见,陶器已广泛地应用于龙山文化时期两城先民的生活中,涉及到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两城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新时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因此这次发掘出土的遗物,除以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品外,还有以石器为代表的生产工具。记者见到的比较典型的石制生产工具有石斧和箭头。石斧的个体较大,是砍伐用具。用手摸一摸刃部,还能感觉到它当年的锋锐。斧身后部有方孔,可以安上木柄用树皮或兽皮捆扎,与现代斧头的形状相差无几。有的刃中还可见一些小的缺口,大概是当时使用频率很高,砍伐大树时崩坏的。 遗址中出土的箭头很多,每一个都磨制得非常精细,箭头两端很尖,整个形状呈菱形锥体,每一道棱都是整齐笔直的,一端插入木制或竹制的箭柄,用驽弓发射,可射杀猎物,是人们的狩猎工具,这是它的一个用途;结合已发现的城墙和壕沟的遗迹,专家们判断箭头的另外一个用途是用来进攻和防御,射杀敌人,所以它即是生产时的工具又是战争时的武器。通过它既可以对当时人们的生产生活情况有所了解,又可以对当时的战争防御有所认识。 这些文物是龙山文化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直接证据,通过对它们的浮选,可观察到当时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以及人们生活的必须品;通过对它们的化验、测定还找到了当时食用的粮食种类的证据;同时对这一时期陶器、工具、用具和武器的加工技术也都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逝去的文明能否追回 据于教授介绍,这次考古队对两城遗址只作了部分发掘。鉴于旅游开发等原因,剩下的将暂缓发掘。已经掘开的部分也将用浮土掩盖,以保护遗迹现场。谈起遗址的保护,于教授讲了一件令人心痛的事情。有一天,一位村民去考古队驻地找他,说挖菜窖时挖出一件陶器来,请他去看看。不巧他正好有事出去了,等回来听说后立即赶往该村民家,可是已经晚了。他赶到时等待他的只是一只鼎的一块碎片,其余的碎片在那个村民去找他时已经不知被谁弄到哪里去了!于教授推测那些碎片将会成为一只很完整的陶鼎,他能把它修复得很好,可是太遗憾了,擦肩而过的文物标本就这样消失了。 清理挖掘出的陶片 公元前2000年前后,不知是随着古代文化的变迁,还是政治形势的更迭导致战争爆发,抑或是自然灾害的原因,盛极一时的两城文明谜一般衰落了,再也没有达到过龙山文化时期的昌盛。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后人们就这样一点点地吞噬着自己祖先留下的文明,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刻意地去保护它,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守着人类史前文明的宝库在生活着,更没有意识到这是当地人千万年的荣耀。 今天,逝去的文明能否追回呢? 我们不妨把两城遗址与西安半坡遗址作一下比较: 位于陕西省会西安的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母系氐族聚落遗址,距今5600—6700年之间,1953年发现,1956年建立博物馆,1958年正式对外开放。陈列物品有石斧、石铲、石刀、箭头、磨盘、纺轮、陶钵、陶盆、陶罐等,遗址大厅是就地发现、原貌保存的半坡先民居住区的一部分,包括房屋遗迹、窖穴、墓葬等遗迹,面积约3000平方米。 两城遗址是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遗址,距今4400—4600年之间,1934年发现,现在发掘出的物品有石斧、箭头、纺轮、陶罐、陶(“规”下加“鬲”)、蛋壳陶等,有两城先民中贵族的居住区,遗迹中包括房屋遗迹、窖穴、墓葬等,已开掘面积700平方米,还有更大面积未开掘。 半坡遗址有的,两城遗址也有,遗址规模并不十分逊色,与半坡各代表不同时期的典型文化。而半坡博物馆开馆至今已接待中外游客2000多万人次,平均每年接待游人50余万人次,单是每年的门票收入就达几百万元,还不说为遗址周围第三产业带来的一系列收入。 日照作为新兴的沿海开放城市,旅游业刚刚起步,美丽的金海岸吸引着游客纷至沓来。然而,人们在把青山、碧水、蓝天、金沙滩饱览之后,再往何处去就感到茫然。蓝色的文明是不是缺乏一点更深文化层次的陪伴,新兴的城市是不是缺少一些文化底蕴?我们有过“亚洲第一城”的辉煌,也有陵阳河遗址文化的繁荣,只是这繁荣、辉煌的“旧貌”不再。至此,人们应当反思:如何从文明的演变,历史的连续,大文化的烘托,旅游经济的整体上进行适度、有序的开发,让昨日黄花重现异彩? 两城遗址的重大发现似乎给我们更多的启示,这也许正是眼下旅游圈的人们急于寻找的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大量而丰富的文物,源远流长的文化,不同年代的文化层,为我们提供了招徕客户的旅游产品,范围广泛的遗址到底能容留多少游人,是我们应当认真设计规划的。 旅游这一”朝阳产业”似乎在向我们招手。蓝色的海洋文化与底蕴丰富的远古文化的结合,必将出现一轮蓬勃的朝阳。如果我们也像半坡那样,舍得投资,懂得保护和开发,把自己祖先开拓史前文明的艰难足迹生动而具体地展现在世人面前,把两城先民留下的珍贵遗产很好地开发利用起来,一定能够追回那已逝去几千年的文明,创造更加辉煌的时代,续写“亚洲第一城市”之人类文明的新篇章。
出土之后的 文物都有记载的,不需要在去搞什么方法判断吧,非要那样的话,真的很难吧,出土之后的文物一般都通过表面净化过程的等....
我觉得很难,不准确。

怎样用碳十四鉴定文物的朝代?

用碳14鉴定法鉴定瓷器并不十分准确,原因如下:

1、所谓的“碳十四鉴定”即放射性碳定年法,是利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碳十四来测量“动物和植物”的年龄。动物与植物都属于有机物,然而大多数文物比如瓷器、陶器、青铜器都属于无机物,所以碳十四测年在考古方面的应用十分有限。

2、碳十四法主要用来鉴定高古文物,一般指年代比较久远的,而一般文物都在一两千年以内,所以一般不会用碳十四法来断代。

3、还有精度的问题,即使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这种方法也存在正负20-40年的误差,这种数据经过校正放在95%的置信度下,最后给出的年代范围通常会落在几十到几百年。

扩展资料

由于碳元素在自然界的各个同位素的比例一直都很稳定,人们可透过倾测一件古物的碳14含量,来估计它的大概年龄。这种方法称之为碳定年法。

不过,碳14测年法所测得的年代有颇大的误差。因此,假若所测的物件比较近代,相对误差也更大。另一方面,碳14测定法亦有可能受到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影响。所以,若没有其他年代测定方法来检订,单单依赖碳14的测年数据是完全不可靠的。

C14的半衰期只有五千多年而地球存在已有数十亿年,自然界却存在着保持一定水平的放射性碳元素,为使 C14的产生和衰变处于平衡状态,保持一定水平,必然存在着一种源泉。这个来源就在大气高空层,在那里,宇宙射线中子和大气氮核作用生成C14。

C14法创始人利比(W.F.Libby)从宇宙射线和人工核反应的研究中得到启发,认为自然界存在生成C14的条件,有可能检测出来,经过仔细考查计算,并在实验中解决了低能量低本底测量上的技术问题,测出了自然C14。由此建立了C14测定年代的方法。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碳十四

一般是无法测定年份的哦。原因如下:

1、就单纯的器物而言,碳素测年一般适用于有机质和铁器,使用AMS法需要提取5-10mg的样品,而铁器不能是煤炼铁。

2. 碳素测年得出的是生物体停止碳交换的年代,而不是器物的制作年代,比如现代人使用古代木材制作的器物,以及古代人用更古代的木材制作的器物。所以没有明确考古背景的样品就不要测试了.......不过好像大多数需要鉴定的器物都没什么考古背景。

3.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碳素测年得出的标准碳十四数据不是日历年代,而是关于年代的置信区间,这个置信区间的置信度通常取68%,这意味着真实年代只有68%的机率落在你给出的年代范围内,我们当然可以选择更高的置信度,但同时数据所能给出的年代范围结果也会随之扩大。

4、还有精度的问题,即使进行高精度的测量,这种方法也存在正负20-40年的误差,这种数据经过校正放在95%的置信度下,最后给出的年代范围通常会落在几十到几百年。

扩展资料:

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它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碳-14原子核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其半衰期约为5,730±4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14原子。1940年,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Martin Kamen)与同事塞缪尔·鲁宾(Sam Ruben)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碳14 ,而后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威拉得·利比(Willard Libby)应用碳14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由于在有机材料中含有碳-14 ,因此根据它可以确定考古学、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样本的大致年代 ,其最大测算不超过6万年

参考资料:碳十四_百度百科

宇宙射线中的中子与大气中的大量存在的稳定核素氮-14发生N(n,p)C反应能够产生碳-14,而碳-14又会发生半衰期T=5730年的β衰变变成氮-14,由此构建一个核素平衡。碳-14与氧气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被生物圈接收,活体生物体内的碳-14与碳-12浓度比例是一定【经测定,碳-14的同位素丰度为1.2×10^(-12)】的,只有当生物死亡后,碳循环中断,碳-14逐渐衰变至没有。在化石标本中采样测量碳-14的丰度,与1.2×10^(-12)比较,即可计算出生物生活的年代。
比如:一个化石样品含有碳-14的丰度是4.3×10^(-13),则可计算出该化石活体生活的年代距今t=ln(No/N)T/ln2=ln[1.2×10^(-12)÷4.3×10^(-13)]×5730÷ln2≈8483.9861年(N‘=Ne^(-λt))。
碳14是碳元素的一种具放射性的同位素,它是透过宇宙射线撞击空气中的氮原子所产生。碳-14原子核由6个质子和8个中子组成。其半衰期约为5,730±40年,衰变方式为β衰变,碳14原子转变为氮-14原子。
1940年,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Martin Kamen)与同事塞缪尔·鲁宾(Sam Ruben)在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发现碳14 ,而后时任芝加哥大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化学博士威拉得·利比(Willard Libby)应用碳14发明了碳—14年代测定法并获得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3-6] 。由于在有机材料中含有碳-14 ,因此根据它可以确定考古学、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样本的大致年代 ,其最大测算不超过6万年(而且没有参照的情况下误差较大) 。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 14C由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与同事塞缪尔·鲁宾于1940年发现。 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 一、利用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来测定含碳物质的年龄,就叫碳—14测年。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对碳—14测定考古年代的作用,给了极高的评价:“由于碳—14测定年代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区的各种新石器文化有了时间关系的框架,使中国的新石器考古学因为有了确切的年代序列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那么,碳—14测年法是如何测定古代遗存的年龄呢? 原来,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形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碳—14测年法分为常规碳—14测年法和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两种。当时,Libby发明的就是常规碳—14测年法,1950年以来,这种方法的技术与应用在全球有了显著进展,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即必须使用大量的样品和较长的测量时间。于是,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技术发展起来了。 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明显的独特优点。一是样品用量少,只需1~5毫克样品就可以了,如一小片织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气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测量;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需1~5克样品,相差3个数量级。二是灵敏度高,其测量同位素比值的灵敏度可达10-15至10-16;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与之相差5~7个数量级。三是测量时间短,测量现代碳若要达到1%的精度,只需10~20分钟;而常规碳—14测年法却需12~20小时。 正是由于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上述优点,自其问世以来,一直为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地质学家所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对测定50000年以内的文物样品,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是测定精度最高的一种。
自然界中碳元素有三种同位素,即稳定同位素12C、13C和放射性同位素14C。 14C由美国科学家马丁·卡门与同事塞缪尔·鲁宾于1940年发现。 14C的半衰期为5730年,14C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在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即放射性测年法;二是以14C标记化合物为示踪剂,探索化学和生命科学中的微观运动。 一、利用宇宙射线产生的放射性同位素碳—14来测定含碳物质的年龄,就叫碳—14测年。已故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对碳—14测定考古年代的作用,给了极高的评价:“由于碳—14测定年代法的采用,使不同地区的各种新石器文化有了时间关系的框架,使中国的新石器考古学因为有了确切的年代序列而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那么,碳—14测年法是如何测定古代遗存的年龄呢? 原来,宇宙射线在大气中能够产生放射性碳—14,并能与氧结合成二氧化碳形后进入所有活组织,先为植物吸收,后为动物纳入。只要植物或动物生存着,它们就会持续不断地吸收碳—14,在机体内保持一定的水平。而当有机体死亡后,即会停止呼吸碳—14,其组织内的碳—14便以5730年的半衰期开始衰变并逐渐消失。对于任何含碳物质,只要测定剩下的放射性碳—14的含量,就可推断其年代。 碳—14测年法分为常规碳—14测年法和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两种。当时,Libby发明的就是常规碳—14测年法,1950年以来,这种方法的技术与应用在全球有了显著进展,但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即必须使用大量的样品和较长的测量时间。于是,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技术发展起来了。 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明显的独特优点。一是样品用量少,只需1~5毫克样品就可以了,如一小片织物、骨屑、古陶瓷器表面或气孔中的微量碳粉都可测量;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需1~5克样品,相差3个数量级。二是灵敏度高,其测量同位素比值的灵敏度可达10-15至10-16;而常规碳—14测年法则与之相差5~7个数量级。三是测量时间短,测量现代碳若要达到1%的精度,只需10~20分钟;而常规碳—14测年法却需12~20小时。 正是由于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具有上述优点,自其问世以来,一直为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和地质学家所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可以说,对测定50000年以内的文物样品,加速器质谱碳—14测年法是测定精度最高的一种。
碳十四每过5730年都有一个半衰期,即碳十四含量降到原来的一半,只需要鉴定物品中碳十四的含量多少,然后按比例计算年代

先前有人提出要打开秦始皇的陵墓,现在是什么情况?有打开吗?

该不该惊醒地下的君王新中国成立后对帝王陵寝是否开掘争论不绝,文物总局强调“保护第一”

“我们的态度很明确,就是保护第一。”12月1日,国家文物局信息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专家建议30年—50年内不发掘

“这次勘探,和发掘秦陵没有任何关系。近30—50年内,这个问题要放一放。”赵化成说。

赵化成认为不主张发掘的主要原因是现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过关,不如在地下的自然保存。“最难保护的如丝绸、壁画、漆器,青铜器好一点,但也会生锈。有机物的保存最成问题。”赵化成举例说,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棺、帛画,都不能完全保存如初。“发掘在某种意义上讲是破坏。”

“秦陵史料记载中有‘上具天文’,很可能就是壁画。此外,还可能有漆器、铜器等陪葬品。”赵分析。对于帝王陵寝和王朝都城等大规模遗址,赵化成介绍,国家文物局的精神是一般不主动发掘,抢救性发掘为主。“现在到处搞基建,抢救性发掘任务那么重,有什么必要发掘帝王陵寝呢?”

科技部信息处景贵飞也强调,此次勘探决不是发掘秦陵的前奏。谈到与这次秦陵勘探相关的《秦始皇陵遗址公园规划》,景贵飞说,这个公园虽然是对考古资源的一种开发,但“首先是保护性的,把地征进来,好保护。”“1997年国务院下了文件,强调不发掘帝王陵寝。”

技术不过关,眼下其实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我们的文物保护技术其实是和世界同步的,很多项目,比如说兵马俑保护,就是和外国联合在做,而且我们在一些本土出土文物的保护上还有独到之处。”赵化成介绍,国外文物大国如意大利和埃及,对于大型遗址也采取保护第一的态度,“向世界直播的机器人探测的金字塔,只是较小的一座。”

对于技术问题,少数学者也有不同看法,“主要理由是文物地下长期存放,也未必保护得好,挖出来保护更好。”针对这种看法,赵化成说,“我曾问过专搞文物保护的工作人员,有些东西现在看上去保护得可以,以后有啥变化谁也说不准。比如喷保护膜,暂时是好了,长期来看却有害。”

定陵之后再未开掘帝陵
帝王陵寝作为一种旅游、文化资源,自然会激起开发的兴趣,而且常常是难以遏制的。而保护和发掘之间的争论,也从未止息过。赵化成介绍,这里面除了资源所在地的利益驱动,还会掺杂好奇心、成就感、时代气氛及学术潮流等影响。

根据《光明日报》1999年1月18日采访赵其昌的报道,1955年,郭沫若、沈雁冰、吴晗、邓拓、范文澜、张苏等向政务院提交《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消息传出,时任文化部文物局局长的郑振铎和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夏鼐直接找到吴晗,告以当时我国的考古水平不足以发掘陵寝、进行研究和保护文物。无奈信奉“古为今用”的历史学家们和文物界专家争论不下,最后提请周总理裁决,周总理批示同意,“长陵发掘委员会”成立,28岁的赵其昌担任发掘工作队队长。

由于偶然的原因,进展迟缓的长陵发掘转移到定陵,1957年5月,使用铁铲、手电筒等工具,人们打开了定陵地宫,取出了丝绸、青花瓷等大量文物。然而夏鼐等不幸言中,艳丽的丝绸很快变得类似树皮,大量文物未保存下来,万历皇帝的尸骨被红卫兵焚毁,30多年以后,发掘报告才完成。

1965年,郭沫若等人再次提出发掘长陵,周恩来予以否决。

作为文物大省的陕西省,对发掘帝陵的兴趣自然更为切身。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占明介绍说,上世纪70年代末,他步入文物考古行列,听省文管会的老同志讲,“文化大革命”前挖乾陵的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时任陕西省文化局副局长、喜欢唐文化的武伯伦率先倡导,时任社科院院长的郭沫若闻知陕西发现乾陵地宫陵道并计划开挖的消息后,特别兴奋,盼望有生之年能亲眼目睹传说保存在地宫内的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手迹。于是他打算以与周总理多年的老交情及社科院院长的身份说服周总理。但当他讲完开挖乾陵的好处及必要性后,周总理只说了一句:“十年之内不开帝王陵。”

郭老失落之余,写下了“待到幽宫重启日,延期翻案续新篇”的诗句。

希望幽宫重启的兴趣,在一些考古专家身上也存在。赵化成介绍,少数老专家主张开掘秦陵,“主要是搞了一辈子研究,想在有生之年看看地宫里到底有什么。”这次的勘探地宫,对于这种兴趣也是一种补偿。

陕西多次提出“抢救性发掘”
根据媒体报道,“文革”之后,陕西省还曾于1986、1994年提出发掘乾陵;2000年老山汉墓发掘后,陕西又有人提出“抢救性发掘”秦始皇陵、乾陵的计划。对这些计划,国家文物局坚决否决。

陕西提出“抢救性发掘”的主要理由是乾陵处于地震带,可能在地震中遭遇破坏,以及属喀斯特地形,地下水毁损文物等。赵化成对此说:“几千年没震坏,等几十年就震坏了?其实,这次勘探发现秦陵地宫保存相当好,抗震性能很强。地宫也没有进水。”

《西安旅游网》推荐的“考古旅游”形象地说明了陕西对于帝陵发掘及其经济效益的兴趣。“考古旅游”的内容除了参观帝陵考古发掘现场,还包括“专家指导模拟试掘”和“模拟发掘”。

此次秦陵高科技勘探,据景贵飞介绍,是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项目的前期部分。记者拿到一份《秦始皇陵公园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提出项目建设资金由陕西省政府自筹1.5亿元,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贷款2.53亿元,不足部分1.5亿元申请国家计委予以补助。

报告称,“项目的实施将对地方经济产生巨大的带动效应。按照陕西省1998年旅游产业调查得出的有关数据,项目产生的外部经济效益是其直接门票收益的6-8倍”,至于门票收入,“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开馆20余年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为参照,按低限值粗略计算,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按门票价格100元/人,参观人数按秦俑馆人数(180万人/年),每年收入为1.80亿元,加上秦俑馆收入,10年累计收入达到22.69亿元(平均年收益按5%逐年递增)。其他收入按门票收入的30%计算。另外,还可累计增加地方相关产业收入136.14亿元,“对提高陕西旅游业整体水平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物资源也可“虚拟开发”
对于文物资源保护和开发的关系,景贵飞有自己的看法。“保护不是说彻底不动。埋在那里,什么都不做,就是保护?应该是有效利用而不破坏。”景贵飞举了美国“恐龙文化”的例子:“他们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恐龙考古资源,却借此在全世界赚钱。还有‘石器时代’这样的网络游戏,也是对考古资源的利用。我们的秦陵等资源为何不能进入文化传播,比如作为电脑游戏的主题?”

此次高科技勘探的成果,可能实现景贵飞所说的“展示”“利用”。遥感组组长谭克龙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提到,“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就是说这次探测结束以后,把这次探测的包括地宫以及整个陪葬墓、陪葬坑整个陵墓的布局、结构虚拟下来,做成一个虚拟的秦始皇陵墓,然后参观的时候也可以看,买回去光盘制作完了以后,也可以进行观赏,就是进行虚拟的漫游。刘士毅也提到了“机器人探测”的设想。

(来源:新京报)
参考资料:http://news.sina.com.cn/view/qshzy/index.html
秦陵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的陵墓,它的规模很大,建造完美精湛,堪称世界之最。乾陵是女皇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合葬陵墓,是中国古代帝王陵墓的典范。文物机构一直在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做了一系列的技术性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它们的知名度。

关于挖掘的问题,各方面的专家在不断地进行论证,这两个影响这么大的墓,不开挖它们也不等于没有魅力,开挖和不开挖,它们的价值都是存在的,开挖的时候必须是各方面的条件具备以后才能进行,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文化遗产负责。在条件不成熟的现在,不开挖,保持它的神秘性才更有价值和魅力。

不同意发掘秦陵和武陵,涉及到保护技术的问题和保护水平的问题。这些文物在墓里埋了几千年,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文物在那里的变化非常非常小。如果突然发掘,文物接触氧和其他气体以后,很快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对于有些文物来讲是无法控制的。

在南方潮湿地区发掘过程中遇到过许多这样的例子,一个象牙制品出来以后白白的,非常好看,没过两个小时就变黑了,有的甚至变成粉末了,就是条件变化了,突然不平衡了,就被破坏了。咱们可以想象,武则天的墓也好,还是秦始皇陵也好,这两个墓都没有被盗过,文物是大量的,非常丰富,肯定有好多精美的文物,发掘以后,突然使它变化,有一些东西是我们现代的技术控制不了的。
前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2002年12月20日召开的一次全国文物工作者代表座谈会上指示,要保护好陕西秦陵,暂时还不能发掘。李岚清说,文物保护不能只强调文物本身,还必须注重文物环境的保护。挖开之后,里面的文物能不能保护好,我们没有把握。没有条件挖掘,我们先把它保护起来,待将来有条件再逐步开发。

考古学家据此认为,在未来三十至五十年的时间内,不会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发掘。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学理说:“从封土堆上向下挖,用人工,需要百年时间,用挖土机挖,可能会毁坏很多珍贵的文物。如果打洞,这是盗墓贼的做法,我们不会做。我们不是想看清楚地宫中是否有秦始皇的灵柩,而是研究整个地宫的结构。”

据介绍,1957年,人们从定陵的地宫里取出了大批的丝绸和瓷器,然而,艳丽的丝绸很快褪色。还有一个例子是,在兵马俑2号坑的发掘过程中,由于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一些兵马俑上开始生长细菌,工作人员只好把大量的时间用在通风和用化学药剂灭菌上。

“有人建议像兵马俑1号坑的发掘一样,给秦陵盖上一个大棚子,边发掘边保护。那样的话,还不如让它在地底下好好呆着。”王学理说。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也很明确表示:“对秦陵的发掘,要慎之又慎。与其早打开,不如晚打开。”

专家担忧的是,秦始皇陵墓一旦发掘,将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各地会争先恐后地发掘帝王陵墓,对文物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另外一个难题是,无论我们用什么先进的技术发掘陵墓,在以后看来,这种技术都是原始和落后的,一些包含古代信息密码的文物可能就濒临毁灭,这对子孙后代都是犯罪。
秦始皇的陵墓在兵马俑的东南面的山下面,文物钻探已经查到了具体的位置,因为技术原因,文物部门不敢打开墓葬,因为一旦打开,现有的技术还不能原原本本的保存秦始皇陵墓的内部设施和陪葬品,所以国家驻扎了武警部队对秦始皇陵墓进行保护,防治盗墓。具体,秦始皇的尸体是否在陵墓中,说法不一。
据我高中历史老师说...不发掘主要是还没有很好的保护方法!他说唐三彩和越王勾践的刀,开掘出来的时候都有很好看的色彩,但是过一些日子,颜色都掉了(颜色挥发?)
也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不是真的……

秦始皇的墓挖出来了吗?

没有全部挖掘。

原因:

1、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既定政策。

2、秦始皇帝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发现的陪葬坑就有180多个,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考古任务,每项考古科研成果都将增加对秦始皇陵的认知程度。

3、秦始皇帝陵的保护与发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考古科学大工程,在对局部或外围尚且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对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扩展资料:

2021年11月,在对秦始皇陵最新的钻探工作中,新发现了大量陪葬坑,其中有的陪葬坑的面积甚至达几千平方米。

此前在秦始皇陵园内共发现大大小小的陪葬坑400余座,本次钻探新发现了几十座小型墓葬和陪葬坑。在已发掘的陪葬坑里,基本以陶制品为主,在秦始皇陵陵区外围,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大量的盔甲、胄等,且都为石制。

据考古专家推测,这些武器应该不用于实战,因为石制物品不仅沉重而且很脆,用这样的装备上阵杀敌,盔甲很容易脆裂,其真实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始皇陵

  早已发现了。
  1962年,对秦始皇陵园第一次全面的考古勘察,考古人员绘制出了陵园第一张平面布局图,经探测,陵园范围有56.25平方公里,相当于近78个故宫,引起考古界轰动。
  1974年1月29日,秦始皇陵兵马俑发现。
  1974年7月,秦始皇陵园的第一支考古队进驻工地。
  1980年初,地宫南墙出土。1979年到1982年间,封土西侧与北侧的墓道及东侧的五条墓道相继被发现。
  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帝陵封土西侧约20米的一座陪葬坑内,发掘出土了两乘大型彩绘铜车马,这组彩绘铜车马高车和安车,是20世纪考古史上发现的结构最复杂、形体最大的古代青铜器。其中一号铜车马为双轮、单辕、驷马系驾,总重约1.061吨。二号车通长317厘米、通高106厘米,总重量为1.241吨 。它重现了秦始皇铜车马銮驾出巡的真实面貌,被誉为“青铜之冠”。
  1985年后,除兵马俑外的陵园考古工作因故搁置,直到1995年3月,为配合临马公路的拓宽工程,在距封土北边沿130米处,清理了由6组形制不同的大型建筑构成的陵寝遗址。
  1996年至1997年间,在内外城之间的东南部又发现了一座面积达1.3万平方米的大型陪葬坑。

  1998年7月对新发现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试挖掘,出土了大批青石铠甲,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10月,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合作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陵园开始进行有计划的考古发掘保护和全面的勘探工作。
  多年来,在是否发掘秦始皇陵问题上争论不断,同意发掘的人列举出诸多好处,但具体主张却陷入了认识的误区。
  首先,国家文物局早就有明确规定——不主动发掘帝王陵墓,这是必须坚定不移执行的既定政策。
  其二,秦始皇帝陵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仅发现的陪葬坑就有180多个,这是一项艰巨的长期的考古任务,每项考古科研成果都将增加对秦始皇陵的认知程度。
  其三,秦始皇帝陵的保护与发掘是一项循序渐进的考古科学大工程,在对局部或外围尚且认识不足,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对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
  就考古而言,任何一种对地下文物的挖掘,都不可避免地造成对文物某种程度的破坏或损害。所以,进行的大多是抢救性发掘,比如因施工、被盗等人为因素或自然灾害使文物遭到破坏,必须进行抢救性发掘以保护文物。因为文物在地下埋藏数百年、数千年,其内部已经形成了平衡状态。一旦挖掘,这种平衡就被打破,就会造成对文物损害。不仅不能主动发掘帝王陵,即使别的地下遗存,只要条件允许,可以勘探、可以试掘,但除非必须,一般也不会主动发掘的。特别是对陵墓最关键的部位,比如墓室,迄今的考古收获,还不足以解释墓室的情景,它的基本形式、结构、布局,连基本的解释都无法形成体系。在文物保护技术还不足以担当的情况下,任何挖掘地宫的“念头”都是违背科学精神的,都是一厢情愿的“空想”。
是找到了,也用超声波探过了.但不敢开.肯定不是怕机关. 现在,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没有开挖的帝王墓,绝对不再允许开挖. 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还保护不了这些挖出土的文物.前几天还在探索发现中看过一个节目.在河南的一个小地方,做房子挖了地下4米.挖到一个古墓.一个棺材的外面有四个棺裹.四个裹都是整块的楠木.裹于裹之间都有防腐的石灰和药材.密封非常好.打开了最后一层裹才看见了其中的棺材.棺材盖也是整块的木材.好不容易打开了棺材,看见一个熟睡着的美妇.穿的是清朝前期一品武将的服饰.人的皮肤和常人一样.最奇的是里面还有一盘鲜活的水果.宁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有个好事的人把水果端了出来.可是,情景却似电影里一样.刚才还是鲜活的水果马上灰飞湮灭.再看棺材里的女尸.也慢慢的变成了一具干枯了的尸体.头发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当省里的专家赶到时.尸体已经被放在了医院里,泡在福尔马林中了.所有的人无不为之惋惜. 我们的祖宗是人类最聪明的人,他们留下的宝贝.不能再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了.西安的兵马俑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可你们知道不知道它们在刚出土的时候,表面都是彩色的啊!你们听到了这些.肯定在觉得我们的祖宗伟大的同时,也觉得我们是个罪人吧? 所以.国家下文到各地文物部门.所有勘探过的,和还没有发掘的帝王陵墓.绝对不能开掘! 违令者杀无赦!(呵呵!这句话就是我自己的言论自由了啊!)问问要可以声波传送就好了啊!指头都发麻了喔!
是找到了,也用超声波探过了.但不敢开.肯定不是怕机关.现在,国家已经有明文规定.没有开挖的帝王墓,绝对不再允许开挖.因为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还保护不了这些挖出土的文物.前几天还在探索发现中看过一个节目.在河南的一个小地方,做房子挖了地下4米.挖到一个古墓.一个棺材的外面有四个棺裹.四个裹都是整块的楠木.裹于裹之间都有防腐的石灰和药材.密封非常好.打开了最后一层裹才看见了其中的棺材.棺材盖也是整块的木材.好不容易打开了棺材,看见一个熟睡着的美妇.穿的是清朝前期一品武将的服饰.人的皮肤和常人一样.最奇的是里面还有一盘鲜活的水果.宁在场的人目瞪口呆.有个好事的人把水果端了出来.可是,情景却似电影里一样.刚才还是鲜活的水果马上灰飞湮灭.再看棺材里的女尸.也慢慢的变成了一具干枯了的尸体.头发只留下了一小部分.当省里的专家赶到时.尸体已经被放在了医院里,泡在福尔马林中了.所有的人无不为之惋惜.我们的祖宗是人类最聪明的人,他们留下的宝贝.不能再毁在我们这代人的手中了.西安的兵马俑大家肯定都知道吧?可你们知道不知道它们在刚出土的时候,表面都是彩色的啊!你们听到了这些.肯定在觉得我们的祖宗伟大的同时,也觉得我们是个罪人吧?所以.国家下文到各地文物部门.所有勘探过的,和还没有发掘的帝王陵墓.绝对不能开掘!

秦始皇陵为何至今不敢挖?看完卫星云图后,终于明白了

本文标题: 从已经知道墓主信息的陵墓里挖出来的文物还需要用碳十四确保非伪造等情况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696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新石器时代的新石器是指那些东西如何系统地学习吟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