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havedecidedtoresignbecauseIcanseenootherwayofbring...
尽管英国政府认为不主动介入能够展现出不偏不倚的姿态,并希望军民关系能在1970年8月洪水中军队帮助后有所提升。但在当年7月3日英军对贝尔法斯特Falls区展开搜查寻找共和军藏匿的武器并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有部分青少年用石块和燃烧瓶攻击士兵,而士兵们用催泪毒气回击。很快共和军赶到现场并于士兵交火,士兵随即撤出随即宣布在该社区实施宵禁。更多的士兵赶到社区并开始挨家挨户搜查武器,期间夹杂着和共和军的交火以及大规模使用催泪毒气。宵禁和冲突终于在7月5日结束,共造成4名平民死亡,78人受伤,337人被捕。这起事件被官方描述为“受共和军和其他激进分子挑起的宗派冲突”,但这不可避免地在军队和天主教群众之间造成了裂痕。
暴力冲突从1970年起开始升温,1971年3月9日,三名士兵被共和军伏击身亡,第一部长克拉克于18日前往伦敦向时任首相爱德华·希思求助,希思给了他额外的1300人但怀疑克拉克是在试图通过这种手段获取更多自治权,克拉克在两天后辞职。布赖恩·福克纳(Brian Faulkner)接任。9月30日,伊恩·佩斯利在新教统一党的基础上建立了民主统一党并在接下来的37年中担任党魁。1971年12月4日,UVF在贝尔法斯特一间天主教徒居多的酒吧发动炸弹袭击,造成14人死亡,这也是整次动乱期间贝尔法斯特遭受的最严重的袭击。冲突在1972年达到顶峰,一年内有超过500人在袭击中身亡,超过半数是平民。
1971年底,德里市的天主教民众已经在“自由德里”周围建起了29个街垒,其中16个甚至连英军的装甲车也无法突破,其中许多地区都由共和军(正统共和军或临时共和军)控制。1969年继续斗争的共和军内部出现分裂,持马克思主义的左派创立正统共和军,而仍拥护共和派主张的共和军被称作临时共和军,两派虽分别独立策划行动但在行动时常有合作。正统共和军开始接受并参与非暴力民权运动,而零食共和军则视自己为天主教社区的守护者并坚持武装斗争。
1971年8月9日至10日,在北爱尔兰政府提议英国政府支持下,英军在北爱尔兰全境展开了扫黑除恶大搜捕,“迪米特里”行动于9日清晨4点开始,第一波行动逮捕了342名疑似共和军成员,这次行动极大地激怒了共和军和民族主义者,他们随即和军方爆发了冲突,9-11日间共造成24人死亡,同时超过7000名天主教平民流离失所值得前往爱尔兰避难。
这次行动进一步激化了暴力冲突,从8月到12月中旬有7名英军士兵在德里被杀。1972年1月18日,第一部长福克纳宣布本年内禁止一切游行活动。1月22日,德里市民无视禁令游行抗议大规模未经审判的拘捕行动,他们游行至拘留嫌犯的营地旁但被英军空输部队阻拦(怎么,德里人不怕空输吗),部分市民开始向部队投掷石块,空输部队立刻开展衷情作战使用橡皮子弹和警棍重拳出击,部分士兵作战过于猛烈以至于空输长官必须把他们绑起来以免打出人命,这次衷情作战被媒体拍摄并报道,空输部队的行径遭到了一致谴责,甚至军队内部也有不少人认为他们打的太狠了。
在此之后NICRA仍计划在一周后的1月30日星期日在德里进行一场反拘捕游行,当局决定允许他们在天主教社区内游行,但在前进到市政厅前是阻拦。出于对可能骚乱的考虑,罗伯特·福特少将下令空输旅第一营(下称一空输)前往德里做好准备,衷情作战被命名为“远见行动”(Operation Forecast)
1972年1月30日,星期日,游行按计划在下午2:45开始,逐渐聚集了10000-15000人,在接近市政厅时遭到英军的阻拦,组织者准备绕路前往别处继续游行,但部分群众开始向英军投掷石块,随后军队用橡皮子弹、催泪毒气和高压水枪回击。随后群众发现军队控制着街道旁的一幢三层小楼并开始围攻,下午3:55,小楼内的英军实弹开火。4:07,一空输接到指令离开路障逮捕游行群众,现场指挥帕特·麦克莱伦(Pat MacLellan)准将下令仅一个连徒步前去逮捕,但一空输威尔福德上校违背该命令,全营士兵或徒步或乘坐装甲车冲入人群,一群士兵将先前投掷石块的示威者逼到街垒前并射杀了6人,其他地方的士兵也开始实弹射击并造成伤亡。事件共造成14人死亡,被称作“血腥星期日”。
血腥星期日使天主教群众对英军和政府的不满达到了顶峰,主张武力斗争的临时共和军支持率暴涨,短时间内招募到大批志愿者。在此之后英军和共和军两派多次爆发交火。1971-1975年间1981人被拘捕,其中1874人为天主教徒,并且大量关于刑讯逼供甚至折磨的留言传出,1972年,英国军警拷问时使用的“五种手段”被英国政府界定为违法。
此时的临时共和军开始决意履行作为天主教徒和民族主义者护盾的职责,对英军展开武装突袭,正统共和军也开始了自己的武装斗争。在1972年,临时共和军共杀死约100名英国军警,击伤500人,并对目标建筑进行了1300次炸弹袭击但也造成了许多平民死亡。
同时正统共和军的作战并不理想,1972年2月22日他们炸弹袭击了造成血腥星期日的空输部队营地,却只杀死了5名清洁工,一名园丁和一定神职人员,4月他们在德里杀死了3名士兵,但当月正统共和军骨干成员乔·麦肯(Joe McCann)被杀,正统共和军在5月下令停止武装行动。
这一期间英国驻军数与人口比一度达到1:50,是世界历史上反内乱战争间军民最高比例,共有约22000名英军在北爱尔兰服役。尽管1972年曾有短暂的停火,临时共和军仍希望坚持武装斗争直至爱尔兰完全统一。伦敦方面认为北爱尔兰政府没有能力处理北爱事务,希望对北爱直接管理,1972年3月30日,下议院通过了紧急立法,暂停了北爱尔兰议会及政府职能,改由伦敦直接领导。起初这被视作临时手段并希望在事态得以控制后能够恢复统一派民族派双方都满意的自治政府。然而北爱尔兰动乱从1968年开始算的话持续了将近30年,德里和贝尔法斯特中共和军控制的“军警禁区”对政府权威也是一个挑战,直到1972年7月31日的“摩托车手行动”军队才拆除了街垒重新控制这些地区。
1973年6月,在英国政府的白皮书和3月成功的留英公投后,英国设立了新的北爱尔兰议会并于6月28日进行选举,民主统一党首次参选并获8席。
1973年10月,主流的民族主义和统一派政党,爱尔兰与英国政府在英国伯克郡签订了桑宁代尔协定(Sunningdale Agreement),协议规划了一个双边的北爱尔兰委员会和同时包含爱尔兰与北爱议员的爱尔兰理事会。统一派和共和军对协议的立场都产生了内部分裂,双方都拒绝向对方做出让步。1974年1月,支持协定的原北爱第一部长福克纳在北爱统一党内败给哈里·韦斯特(Harry West),尽管福克纳仍在新政府中保有委员长一职,在2月的大选中,韦斯特牵头组建了阿尔斯特联合统一派协会并打出标语“我们离都柏林只差一个桑宁代尔”,他们赢得了12席中的11席和58%的选票。
然而,桑宁代尔协定最终被一场总罢工撕毁。统一派的准军事组织阿尔斯特防御协会(Ulster Defence Association)联合阿尔斯特工人理事会(Ulster Workers’ Council)发动了一场大罢工,这造成了北爱尔兰的商业停摆和水电供应中止。民族主义者们声称这是受英国政府指使以破坏协议,有证据显示军情5处参与了罢工,也许是对哈罗德政府政策的不满所导致的。在这一背景下,支持协定的统一派们从联合政府中辞职,联合政府随即解散。罢工的第三天,1974年5月17日,UVF在都柏林引爆了3枚汽车炸弹,造成26人死亡300人受伤,90分钟后在莫纳亨郡又引爆1枚炸弹杀死7人。
当时是哈罗德·威尔森第3次担任首相,早在1971年希思政府时期他就作为反对党党魁与共和军秘密会晤,随后在1974年末1975年初作为首相和共和军商讨停火事宜。期间有提议建立一个独立的,处于英联邦中的北爱尔兰自治领,出于桑宁代尔协定的失败伦敦方面甚至仔细考虑过这一方案,威尔森本人同意但包括卡拉汉在内的其他人否决。
英国政府和爱尔兰的非法组织交涉触怒了爱尔兰政府,他们并不知道英国人的谈判进展但害怕英国人会直接放弃北爱尔兰的秩序。外交部长加特勒·菲茨杰拉德(Garret FitzGerald)在1975年6月的备忘录中认为北爱可能会成为非军事区、独立、重划边界、内战或陷入无政府状态。他称北爱独立将会是“坏结局中最好的”,但他也承认爱尔兰政府对此无能为力。爱尔兰政府在1972年就未能阻止共和军烧毁英国大使馆,同时在这个小国已有的军队(12500人)上进行扩编将过于吃力。如果北爱尔兰爆发内战爱尔兰将无力阻止,对此菲茨杰拉德警告卡拉汉如果北爱内战将会是对英国和整个冷战西方阵营的沉重打击。爱尔兰政府对北爱尔兰独立的后果感到十分恐惧,以至于菲茨杰拉德拒绝要求英国不要撤军,因为他担心公开讨论该问题可能会促使英国考虑撤军。而其他政府成员甚至反对爱尔兰内阁讨论被菲茨杰拉德称的为“末日场景”。他在2006年写道:“那时,爱尔兰的公众舆论都没有意识到,在哈罗德·威尔森任期的最后两年中,整个岛屿有多么接近灾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