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之四十八

发布时间: 2021-04-14 11:00:1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94

散人散记2021-1-16魏晋南北朝历时四百余年,虽分崩离析,但是却也星光灿烂,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有点类似...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之四十八

散人散记2021-1-16

魏晋南北朝历时四百余年,虽分崩离析,但是却也星光灿烂,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期。有点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味道。

文化的发源起自建安文学,建安文学的旗帜人物是曹植曹子建。曹植有多高的水平:天下学识有十斗,曹子建独占八斗(成语才高八斗的源头)。曹植还有一个放到三千年历史里,都没几个可以拼的过的爹:曹操曹孟德。后世有个才气不输给他的伟人说过: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还有建安七子。

随着衣冠南渡,建安文学在江南的南朝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其中结一个果叫杨广,杨广做皇帝的名声扫地,但是在文学上的修养确实很高。这一点没有什么异议。

魏晋文学中,其实最为大家熟悉的文章是陶渊明先生的《桃花源记》。这是中学课本里雷打不动的一篇。

文章说到桃花源里美极了,而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于是就成为所有中国人心目中的天堂和乌托邦。陶渊明先生写这篇文章肯定是有目的的,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期望有一个安定的环境,大部分人都认为陶渊明是虚构出来的,不过大部分的神话或者童话都是有所本的,就是说有一个原始的原型!

现代最著名的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是深信确实是有一个叫桃花源的地方,他并且考证出来这个地方应该在三门峡附近的太行山脉里。

陈寅恪教授是最受大众熟悉的大牌魏晋隋唐研究学者。他的大牌在于大家都不懂他研究的东西。还有另一个大家稍微好懂一点的历史学家唐长孺先生,也考证了桃花源在哪里,他认为就是文章里说的湖南武陵,那个叫桃源镇的地方。那里出了一位名人叫沈从文。

魏晋南北朝另一个亮点是思想上的大爆炸,具体来说,就是佛教来到中土,被中原王朝接纳并开始改造。另外基督教相信也在南北朝时期开始进入中国,因为在唐太宗时期,景教派出重要人物来到西安见到了太宗皇帝。其盛况有「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的石碑和上面的碑文为证。他们应该是派人探过路,摸清情况之后,才会有重要人物的出访。以前的丝绸之路是以年为单位计算路程的,所以一辈子走不了几次的。

另外就是产生了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几个大贤,按照钱穆先生的《中国思想史》上的名单,钱穆先生在他的著作里中国收录了中国思想史上他认为影响最深远的33位大贤,这个时期有五位思想史上的重要人物:如王弼(他注了两本书,《周易》和《老子》),郭象(他注了《庄子》),向秀(据说是他先注的《庄子》,结果他没注完,郭象接手他的工作,注完了。而向秀是著名的竹林七贤,成名很久了,所以难免就有人说郭象剽窃向秀......)。还有就是竺道生和惠能,这两位都是佛学大家。他们对推动佛学汉化,同时融合佛教的哲学观点和我们传统的哲学观点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历史的真谛在于解读,解读由于有很多的角度,因此即使是同一件事,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观点和论述。这是读历史的迷人之处。就像我们读一篇古文或者一首诗,感受到作者精幽、细微、细腻的情感,就够了。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我们总是等着别人告诉我们答案是什么,而不是我们自己去寻找答案。就像我告诉我儿子,我们当然会为比赛结果欢呼,不过我觉得我们更应该为比赛过程欢呼。

本文标题: 《中国通史》读书笔记之四十八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609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一带一路”成就的“中国蓝”这一天终于到来了之明朝的建立.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