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入京的官员通常会住在哪里?明朝入京的官员通常会住在贤良寺。我曾经在书上看到,因为贤良寺是著名的“十王府”,是明朝皇子外出的集...
明朝入京的官员通常会住在哪里?
通常会住在东四十条之类的地方,因为,他们进京,肯定是会住在位置比较好的地方,在古代的时候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位置,所以说我觉得这也是非常不错的,也是可以看一下都城的繁华与美丽。
一般明朝入京的官员都会住在北京的大街上面,他们都会有一些府邸,所以说有的时候都会非常的开心和快乐,因为有这么好的待遇,所以说有的时候会非常的羡慕他们,而且觉得那个时候真的是非常的富丽堂皇。
问个问题,为什么明朝官员异地为官时,不允许带着父母
在明朝,官员俸禄有多少,能获得哪些福利?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清官,那就是明朝的海瑞。海瑞在为官期间,经常家里穷的揭不开锅,但却绝不收群众一针一线。以至于有一天海瑞去菜场买肉为母亲贺寿,结果却成了当地的头条新闻,而且这件事情还被载入了史册(《明史·列传第一百十四》“总督胡宗宪尝语人曰:昨闻海令为母寿,市肉二斤矣”)。不过问题来了,海瑞好歹也是一个官,难道他凭自己的俸禄还不够养活自己的家人吗?答案是:真的养不起。
明太祖朱元璋早年贫苦出身,属于被压迫阶层,所以他对官僚阶层有一种骨子里的鄙视和厌恶。朱元璋建立了明朝后,他给官员们制定了一套相当刻薄的薪酬标准。具体俸禄数额见下表: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表中的单位并不是银子所用的两,而是石。因为朱元璋给官员们发的不是银子,而是大米。不过,这并非是朱元璋抠,而是大米在古代就代表了硬通货,用米去换其他商品和我们今天用钱去买其他商品性质是一样的。
如果按这个标准发放工资,即便是最底层的九品芝麻官,过上小康生活也是足够的。可问题是,明朝足额给官员支付大米作为俸禄只在洪武(朱元璋的年号)朝前期维持了一段时间,到了后来官员俸禄中的大米比率就不断下降,取而代之的是丝、棉等实物,以及一种叫做“大明宝钞”的官方发型纸币。大米折算成丝、棉本来也可以接受,可是折算的比率却并不是按市场价格,而是按人为制定的非常低的比率给予支付。至于“大明宝钞”由于官方滥发,导致贬至严重,很快就跟废纸没什么区别了。明史专家黄仁宇教授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中指出,当时明朝官员所得到的实际收入,仅仅相当于其名义俸禄的4%左右。难怪《明史》中会发出“自古官俸之薄,未有弱此者!”这样的感叹。
明朝官员俸禄如此之低,那么他们如何解决生计呢?答案不言而喻,自然是靠贪污受贿来解决了。朱元璋执政时期,由于实施的是铁腕统治,对官员贪污往往用杀一儆百的方法。所以官员贪赃枉法的现象还算是比较少见。但是因为薪酬制度本身就极不合理,所以当惩处力度上面稍有放松的时候,贪污受贿现象就极速上升,以至于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陋规。而像海瑞这种坚持清廉的官员,却穷到连肉都吃不起了。
说完了明朝官员的俸禄,再来说说在明朝当官可以享受哪些福利。首先,官员及其家属可以享受豁免纳税和服兵役,这是明朝当官的重要福利之一,也是官员们的重要生财手段;其次,官员可以乘坐和他们品级相关的的轿子,而平民则不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福利,高层官员(一品至三品)如果触犯了法律,如果没有皇帝的特别命令,他们可以免于追查。所有京官以及五品以上的官员,如果没有皇帝批准,不用受审讯。五品以下官员如无皇帝批准,不得进行判决。因此,实际上许多官员在触犯了不太严重的法律时,只会受到温和的申斥,而这类过错如果是发生在平民身上,则必然要受到严惩。
因此,虽然明朝官员名义上的俸禄不高,但实际福利待遇还是相当丰厚的(洪武朝例外),所以努力读书,争取金榜题名成为官僚集团中的一员,还是大部分明朝人的最高理想。
都是当官,明清两朝当京官和地方官有哪些不同之处?
1622年,大明朝廷为了让张鹤鸣经略辽东,升他为太子太保,又赏赐给他尚方宝剑,并且皇帝亲自给他送行。张鹤鸣迫于无奈,只得出发,在路上磨磨蹭蹭的走了大半个月。后来他上书朝廷,表示自己年老体衰,请求辞官回家。张鹤鸣原先担任兵部尚书,是正二品。后来朝廷封他为太子太保,从一品,这显然是升了官。他手上还有尚方宝剑,可以说是恩宠非常了,但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地方做官呢?
清朝乾隆下江南时,曾召见浙江道员罗源浩。乾隆对他印象不错,就想把他调到京城做官。罗源浩虽然口头答应,但是却面有难色,后来就把他留在了地方。罗源浩当时属于地方官,他为什么不愿意去做京官呢?
古代文人,学而优则仕。但是,在做官上面,又有两个选择,一种是做中央系统的官员,是为京官。一种是离开中央,到各地方去做官,是为地方官。
明清两朝的科举制度,状元、榜眼、探花直接留在中央,授予官职。剩下的进士,则要继续考试,合格的进入翰林院继续学习,是为庶吉士。三年期满后,还要考试,合格的留在京城,授予官职。不合格者,则发配到地方做知县。显然,在朝廷看来,京官比做地方官有前途。
那么,在明朝和清朝时期,京官和地方官相比,有哪些优劣呢?
1、发展潜力
新科进士如果出任知县,大多如丧考妣,很多士人会感觉仕途无望。因为,明清时期的士人,如果做地方官,大多都是知县、知州等官,很少能够做到知府、道台的,更不要说,尚书、巡抚之职。
而做京官,虽然起点也不高,但是只要坚持下去,升迁还是不成问题的。尤其是庶吉士,更是多方拉拢的对象,因为他们的未来不可限量。后来更是出现了“非进士不入翰林,不翰林不入内阁”的传统。
2、资源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有人就代表着资源,也就是靠山,而有了靠山,升迁就会很容易。传统政治中,党争很严重,随便加入一方,就算有了靠山。即使不想卷入党争,在都城几十年,几个朋友还是会有的。说不定以后哪个发达了,顺便就可以捎带一下自己。
还有的京官,如果有机会做侍讲学士,给太子当老师,以后前途更是不可限量。明朝著名的政治家高拱、张居正都曾做过太子老师,后来都成为内阁首辅。而地方官,除了上级领导之外,很难找到自己的资源和靠山。所以,地方官想要升迁就很难了。
名臣于谦在任地方官时,因为入京述职时,不肯贿赂权臣王振,最后竟被投了大狱。因为朝中无人,没人愿意帮他。最后,是当地百姓群情激愤,联名上书,王振迫于压力,才把于谦放了。但是,做地方官的,很少有人能做到于谦这样的威望。
3、工作压力
地方官政务复杂,例如知县,不仅负责审案判案,还负责税收、徭役等各种任务。不仅工作多,而且压力还大,有各种考核,极易出错。
朱元璋时期,地方官每年都要到户部报告财政收支,户部审核通过才能结算。但是,因为牵涉到一个州县的财政,所以,经常会出错。如果有账对不上,这就需要地方官回到任职地,重新造册,然后再盖上机关大印再来户部核查。
但是,古时候交通不方便,来回可能就要折腾几个月。所以很多地方官会在出发时,带着盖上机关大印的空白印册备用。这是元朝的惯例,在明朝初期也没有被禁止。
后来,朱元璋发现此事,认为欺君罔上,竟然下令所有主印官员处死,副手以下杖一百充军,这就是著名的“空印案”,共牵连上万人。明朝著名学者方孝孺的父亲,也死于此。
遇到王朝末年,各地农民起义,地方官更是可能性命不保。上面的张鹤鸣之所以不愿意在辽东任经略,就是因为后金当时闹得凶。明朝官场称:“州县官犹如琉璃屏,触手便碎。”可见地方官压力之大。
而相对来说,京官的工作任务较轻。尤其是明朝的很多言官,后来更是为骂而骂,没事找事。京官很多时候,都在忙于一件事情,那就是争权夺利和讨好皇帝,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工作上。
4、收入
还是有很多士人愿意做地方官的,所谓千里做官只为财。清朝官员俸禄承袭明朝,俸禄主要由年俸、禄米和养廉银组成。例如正一品,年俸180两,禄米180斛,虽然俸禄很低,但是还有其他途径来钱。
为了防止地方官搜刮百姓,清朝开创养廉银制度。正一品官员养廉银则有16000两之多。而年俸相比于养廉银,简直是微不足道。其他官阶的养廉银,也比年俸多得多。有的地方官,贪心不足,有了养廉银之后,继续搜刮百姓,所谓“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开头提到的罗源浩,就是因为此,才愿意一直做地方官。
但是,京官是没有养廉银的。当然,京官也会有一些灰色收入,例如冰敬、炭敬等,这是地方官员孝敬给京官的。但是也只有高级官员才会有,京城小官,还需要继续忍受煎熬。
5、权力
清朝的京官占整个朝廷官员的一半,所以,京城有的是大官。做京官,就要小心翼翼,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得罪人。
而地方官就不一样了,所谓天高皇帝远,地方官员有很大权力。普通京官,只能坐两人抬的小轿,否则就是僭越,会受到言官弹劾。而地方官出巡,可要威风的多,铜锣开道、衙役净街,还有长长的仪仗,风光无限。
其实,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无论是地方官还是京官,对于真正想造福于人民的官员而言,两者并无优劣。而对于想为自己谋私利的官员来说,会因为政策的不同而去认真分析。但是,这样的官员一旦到任,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也是灾难。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