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杆菌最初被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pyloridis),后为修正拉丁语语法错误而变为C.pylori...
幽门杆菌最初被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dis),后为修正拉丁语语法错误而变为C. pylori。幽门螺杆菌便被独立归类至螺杆菌属,由于目前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尚未确认,因此通常人们认为家庭成员间通过密切接触的传播方式并无确切的科学证据。
这也是一般病患在门诊诊治中经常提到的实际问题。 根据流行病学的统计研究,发现胃幽门螺旋杆菌在人群中的感染率与社会经济、家庭卫生环境、教育水平或者个人卫生习惯有极大的关系;换句话说,人口杂处、家庭卫生较差、教育水平较低或者个人饮食卫生习惯较差的地区,会有较高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台湾地区居住民众的胃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情形如下:十岁以下的孩童感染率约为20%;二十岁以下的青少年感染率约为40%;而年龄在三十岁左右者,其感染率则高达50%;四十岁以上则超过75%。 对于年龄较小的幼童亦可以经由抽血检查血清侦测其是否具有胃幽门螺旋杆菌的抗体而得知是否受感染。香港中文大学研究团队审阅近200份医学文章及报告,估计现时全港约有30%人口属带菌者。 病菌能刺激胃酸分泌损害胃壁,引致溃疡,患者或会长期感到胃痛和受胃酸倒流之苦 。
世界超过50%人口在消化系统上带有部幽门螺杆菌。 感染较盛行于发展中国家,而西方国家的影响范围也逐渐缩小。有人认为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关系可能为口口或粪口传播,但这种传播方式一直缺乏证据支持,没有证据显示可以从感染者口腔和粪便中分离到活的具有感染力的幽门螺杆菌;另外,随着人们普遍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的改善,并传播方式导致幽门螺杆菌的传播应该大大下降,但目前幽门螺杆菌的自然感染率并没有呈现下降的趋势。因此,幽门螺杆菌的传播方式依然是个谜。
多于85%的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不会感到任何症状或并发症,急性感染可能会引发带有胃痛或恶心的急性胃炎[8]。 由此引发的慢性胃炎,其症状(如果存在的话)等同于非性的消化道症状:胃痛、恶心、胃胀、打嗝、呕吐、黑色粪便等。
感染幽门螺杆菌者有10%到20%的风险发展为消化性溃疡,有1%到2%的风险发展为胃癌, 幽门前厅(pyloric antrum)发炎很可能导致十二指肠溃疡,而胃部发炎可能会导致胃溃疡和胃癌。然而,幽门螺杆菌可能只导致常见的慢性炎症,也就是致癌的第一阶段起作用,在致癌的下一阶段并不起作用[6]。 在2009年,一个临床分析(meta-analysis)显示,对感染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后其降低的致癌,结果显示,持续携带幽门螺杆菌的患者获胃癌的相对风险增加是65%,就绝对风险而言,其从1.1%提高到1.7%。
一般患者需遵医嘱,服药14天,铋剂四联(PPI + 铋剂 + 2 种抗生素),停30天,再复查。以杀菌为主要目的。目前幽门螺杆菌对克拉霉素(20%~50%)、左氧氟沙星(20%~50%)及甲硝唑(40%~70%)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0%~5%)、四环素(0%~5%)及呋喃唑酮(0%~1%)的耐药率仍很低。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