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由AndreaBrethBrianLarge执导,PeterMatteiDanielBarenboimJosephKaiser主演的一部奥地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柴科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一部由Andrea Breth / Brian Large执导,Peter Mattei / Daniel Barenboim / Joseph Kaiser主演的一部奥地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精选点评:
●2019.4.22.Sat. 1pm MetOpera SR 算是大制作了(三十多人同台合唱)舞台布景有英伦乡村风,宫廷舞会那幕非常华美。Anna Netrebko唱的四平八稳有点boring,ActI看得我想提前退场,硬撑下去ActII有所好转。剧情无力吐槽,只能说还好女主最后没和杀人犯渣男在一起。个人还是偏好意大利歌剧。
●一直对《ONÉGUINE》这部在Garnier上演的芭蕾舞剧念念不忘主要还是难得正剧里有我如此喜爱的剧情,普希金的这部《叶甫盖尼奥涅金》简直就是西方的《人间失格》(太宰治),主角也被后世称作“多余人”。最精彩的还是第二幕的闺房之镜,而爱真是由嫉妒而生,比起送上门的食物,人总是更喜欢别人口里的
●讨厌奥涅金 奥涅金去死去死去死
●看的是ROH的版本,舞台布置得不算精致,而且就……对女主不太感冒,感觉男主特别像丹叔和JR还有科叔的结合就苏了会儿【。……词听不懂,还好有字幕,居然有句“shall we begin”然后我又走了会儿神【。……情节纠结得快赶上我的银森了,但每次桑心不到一会儿窝又出戏了wwww
●2019大都会版食完
●决斗那一幕看哭了
●
●饕餮盛宴!#2019中秋于上海大剧院
●你何时才能得到梦寐以求的东西呢?当你占有的快乐,远远抵不上为之付出的痛苦,以至于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只有回望过去的满心凄凉 的时候。
●好歌剧,唱得好棒,演得也超好,可是我的积淀还不够啊…不喜欢啊…!!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观后感(一):随便说说
演员的出场很仪式化,和诗意的台词倒也相称。服装基本是单调的黑白,庄严肃穆的黑色,纯洁飘逸的白色,生死在这之间转换。
很喜欢跪坐在一旁的弹琴姑娘,表情有种小动物般的纯洁仿徨,在开头有个不停微侧脑袋都动作,和周迅在《画皮》里扮演的小唯有异曲同工之妙。
主演奥涅金是典型的虚无主义者,他的悲剧在于对一切感兴趣又对一切不感兴趣,他看透了上流社会的污秽世俗,自己却又身在其中。奥涅金不相信爱情,却又被塔季扬娜所吸引,他一边义正言辞的拒绝了塔季扬娜一边却又在塔季扬娜嫁与他人后,重燃爱意。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得不到你想要的,一是得到你想要。所以奥涅金的悲剧几乎是注定的,他在这两者间徘徊犹豫,他想得到的是他不能得到的塔季扬娜。
太喜欢塔季扬娜了,那句“我恋爱了”太少女太可爱了!辗转反侧的少女不了解自己这萌芽的心思,拖着奶妈转圈圈的时候太美妙了!
对于这样诗句式的表演形式,最开始其实不太能消化,在看了20分钟后才开始慢慢适应。但是适应后,俄罗斯文化的浪漫优雅就体现出来了。太喜欢里面穿插的舞蹈,和那八根象牙白的柱子一样,俄罗斯的美学体现的淋漓尽致。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观后感(二):原来奥涅金还可以这样导!
此版本是2007年Salzburg音乐节的现场演出。这是一个异常“寒冷”的奥涅金制作,异于该剧通常所具有的令人唏嘘感慨的热度。每幕都由一落魄男子的背影开头,他面前电视机播放着不断延伸的孤零零的铁轨画面,照我的理解大概是暗喻人生的轨迹亦是如此,没有方向没有目的,只是不断移动,周围也不存在美丽风景。相应地,戏剧开始后不管是舞台布景(杂乱的草堆,污水四溢的如地下室般的会客厅)还是人物的舞台表演(呆滞木讷不可理喻,亦或歇斯底里滑稽乖张)都令人大跌眼镜。而通常被大张旗鼓的第三幕第一场的舞会场景,竟然只有一个发了酒疯似的客人在张牙舞爪。总之,人生的荒诞感与没有意义一览无遗。而这种“冷”与音乐的“热”又形成奇异的对比,虽然观者情感上的火焰时时被舞台上的怪异演出浇灭,但这种呈现方式却暗合戏剧本身可供解读的一种维度,只不过在这种解读下整个作品沾染上近乎荒诞派的意味。(顺便说一句,导演Andrea Breth竟然是女的!)
下面进入我最爱的感性直觉点评歌手的环节。剧名主角的扮演者乃当今歌剧届炙手可热的瑞典男中音Peter Mattei,他在Onegin一角的演绎上表现出强大的实力,不仅舞台形象出色,而且每次他一张口我都会怀着虔诚的心侧耳聆听,尤其是第一幕第三场的著名咏叹调,虽然歌词是冷冰冰的,但是我听着感觉心都要融化了orz。(另外我非常喜欢他决斗前后穿的那件风衣。)
Tatyana的扮演者是巴伦伯依姆的女徒弟、另一个Anna的老乡Anna Samuil。她的音色纯净美丽,舞台表演明快纯熟,着实令人满意,只是如果能在声音的戏剧性和控制力上更上一层楼就更好了(好在她的路还长)。另外她的外形也不赖,虽然第一幕被打扮成精干女记者造型(就差手里夹根烟),但第三幕中低胸吊带短裙的装束还是令人眼前一亮,怪不得Onegin会在那时爱上她。Samuil现在常驻柏林国家歌剧院,演唱各种剧目的女主角,希冀会有更好的发展。
此外Lensky的扮演者加拿大男高音Joseph Kaiser也是英俊挺拔,声音上也没太多可以挑剔,和Onegin是登对的盆友。老牌明星Ferruccio Furlanetto的出现显示出巴伦的强大号召力。维也纳爱乐在巴伦的指挥下亦十分给力,营造出强大的戏剧张力。
《柴科夫斯基-歌剧《叶甫盖尼·奥涅金》》观后感(三):歌剧《奥涅金》观后感 (瓦赫坦戈夫剧院上海站)
2019.09.11
全身纯白如雕像般的四位主角,定格于开幕一刻,也镶嵌在世界文学史中。八根巨型圆柱,彰显着俄罗斯民族风格,黑、白转换之间也代表着希望与绝望、生命与死亡的骤变。白衣仙女们撒下花瓣,歌咏青春美好、韶华易逝。简洁的舞美,黑白为主的服装风格,衬托出主人公的高贵庄严,以及爱与死亡的永恒命题。
歌剧将原先俄罗斯浮世绘般的长诗缩减到短短七幕,保留了最主线的情节——塔季扬娜与奥涅金初见、相思写信、奥涅金拒绝、舞会争执、决斗弑友、公爵颂扬爱情、塔季扬娜拒绝奥涅金。虽然歌词很少照搬诗句,歌剧却完整展现了普希金诗歌的精神。印象较深刻的有:塔季扬娜为爱着迷难入眠,写完信后揉皱了弃置于地,又急唤奶妈传信,将初恋少女内心的波澜起伏刻画得入木三分;连斯基黎明决斗前的咏叹“金色的青春,你去了哪里”,无疑是全剧最千回百转、令人肝肠寸断的唱段——金色的阳光明日仍会照耀云彩,而曾经蓬勃如暴风雨般的生命,逝去了却不会再回来。死去的英雄,就如同弃置无用的道具,立刻被众人扫下人生的舞台,甚至连提起都不屑。那少年为之献身的活泼少女呵,也只能为他悲恸一瞬,转眼嫁做人妇,自己也无能为力。而错杀他的挚友,将终生被冤魂萦绕,年少时的血气方刚和傲慢鲁莽,带来的是经久不散的悔恨……这一段如泣如诉的歌唱,如同超越尘世的天堂之音,而歌唱者的灵魂尚留恋人世。上一刻还如太阳般炫目的青年诗人,心中燃烧着明亮的爱情与生命之火,这火焰的骤灭又怎能不叫人叹息流泪!
另外,公爵对爱情的赞美恰到好处,补足了原著,从侧面衬托塔季扬娜真善美的感染力,也为她最后选择忠于丈夫作了铺垫。最后一幕,塔季扬娜和奥涅金雪夜见面时的深情拥抱,是大胆而合适的改编。在原著和其他版本的歌剧中,奥涅金和塔季扬娜都保持着克制的距离,并且少以平等的方式出现,往往是渴望爱情的一方更卑微。或许碍于礼节,塔季扬娜不可能如剧中向奥涅金飞奔而去,但这个拥抱作为他们内心的反映是无比真实的。这版人物的表演尤其把塔季扬娜反复的纠结、缱绻表现得淋漓尽致。四位主唱普遍年轻美貌也是符合原著的加分点,白裙的塔季扬娜,不愧为俄罗斯民族精神高贵部分的象征。
此次观剧也加深了我对诗歌的理解。原先一直不明白为何奥涅金会在再次相遇时爱上曾经拒绝过的塔季扬娜,甚至猜测是塔季扬娜上流贵族夫人的光环吸引了他。现在看来很清楚,奥涅金的性格转变发生在连斯基的死后。在此前,他是一个极度厌世的人,对一切都感到无聊,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因此形成了表面彬彬有礼、内里忧郁冷峻的性格。他鄙视虚荣、攀比、放荡的上流社会,可无法掩饰的是,他自己也是其中的一部分,无法超脱其上。因为这种无聊,他无法识得塔季扬娜这朵生长在乡野河流边的百合,伤害了她还去与奥尔嘉调情。他的内心是孤寂疲倦的,因此也不能理解连斯基理想主义的爱情而视之为幼稚愚蠢,玷污了朋友所珍视的东西。讽刺的是,也是因为“无聊”,或者说对待人生的漫不经心,他答应了连斯基的决斗要求而不肯向同样年轻气盛的朋友道歉,最终酿成了悲剧。朋友的死亡,如那一天最严酷的冰雪,让他恢复了知觉,真正感受到痛苦、开始忏悔。塔季扬娜的再次出现,于他或如一个回到过去、弥补错误、得到救赎的机会。这时的他,也终于懂得欣赏她的真善美。可是她不能答应他的请求——当真答应了,她便有违情义,面临着荣誉的丧失与巨大的社会压力,而奥涅金将破坏他人生活的幸福与平静,再次堕入深渊。
和小Y同学讨论提到,经典的改编也是要根据时代环境作调整的,比如婚姻的纽带对于当代人可能不再如此具有约束力,塔季扬娜为了荣誉、尊严、责任等原因拒绝奥涅金的理由更难说服我们。此时更细腻地表现她挣扎的过程是合理的。有时新戏不一定要全新的情节,也可以为老戏注入新的灵魂。这一点也是传统戏曲改编值得借鉴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