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发布时间: 2021-02-19 10:53:54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7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一本由柏杨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2020-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一):历时6年2019年打开第1本,中间断断续续,终于到今天读完了第72本,我自己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是一本由柏杨 著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980,页数:2020-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一):历时6年

  

2019年打开第1本,中间断断续续,终于到今天读完了第72本,我自己阅读的版本找不到条目,只能在这里记录。这些年来,但凡对读书感到疲倦之时,就会放下手头所读,拿起一本通鉴,倦意一扫而光。很多历史专业人士和爱好者都不喜欢柏杨这版,他的很多评论显得不合时宜乃至错误。但我觉得无所谓,读柏杨版有一种亲切感,不像在啃严肃的大部头,而是有个有趣的老头在陪你阅读,这可能是它常销不衰的原因。而我这种看白话版的人还去苛求译者水平差就显得有点过分了。柏杨这版似乎是白话版里字数最多的,1000万字,不管柏杨水平怎么样,他确实竭尽全力去做了。读通鉴最深的感受大概就是人类从来不会吸取教训,历史总是周期运转,后来者总是在重复着昨日的错误。司马光费尽心血编纂此书后作为帝王必读科目,但也没能阻止历史的周期。但不管怎么说,读通鉴是有益的,它是历史的树干,通读一遍未来才有枝繁叶茂的可能。要说对本人自身有什么裨益到也说不上,古人(无论贵贱)真正是命如草芥,大概让我更珍惜新时代有尊严的生活吧。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二):评第11册《八王之乱》

  《柏杨版资治通鉴》第11册主要讲述的是西晋“八王之乱”到迁都建康三十年间的史事,晋王朝从晋惠帝迎娶贾南风为皇后埋下“八王之乱”的祸端,进而导致绵延三百余年的“五胡十六国”的大分裂时代,可谓是中华历史上最为黑暗的一段往事。

  柏杨先生在本册中对司马家族的戏谑与痛斥,极能反映出他的史观,甚至暗合上世纪中叶民国政府败退台湾后,“外省人”与“本省人”、进步人士与反动力量的斗争态势和矛盾主线,他的“雷管论”“群猪论”“独裁论”“北伐论”“族群冲突论”无一不是在借晋王朝的腐朽统治辛辣嘲讽当时的蒋家政权。

  读《柏杨版资治通鉴》不仅仅在于通读史料,那只是千载以降帝王将相、“无涯过客”的一些事罢了,更重要的是要见山见水见众生,见司马光借古资宋朝皇帝之政,见柏杨先生借古把脉封建王朝之弊、寻觅一条民主自由新路之实,在千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感受其中的温情与残酷、伟大与渺小、光明与黑暗、生存与死亡以及无可阻挡浩浩汤汤的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才能真正得到这套鸿篇巨制的个中三味。

  :如今的岛内政局更是乱象纷呈,昨日韩国瑜被罢免,许昆源跳楼自杀,传统蓝营破败不堪逐渐绿化,绿营集体右转靠拢深绿,两党操弄各类议题大搞选票政治,选民不过是岛内政客实现其政治目的“工具人”罢了,其混乱局面将来也许要不输于西晋的“八王之乱”了,柏杨先生在地下有知,大概会痛心他的理想社会还远未到来吧。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三):三国无须演义,照样步步惊心——读《柏杨版资治通鉴》第9册《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司马光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历时19年,柏杨译写白话《资治通鉴》用了10年。

  2004年8月古吴轩出版社经柏杨首次授权大陆正式出版的《丑陋的中国人》中,所附柏杨作品出版年表显示:柏杨版《资治通鉴》第一册《战国时代》出版于1983年9月,柏杨时年64岁;1993年3月出版收尾之作《分裂尾声》,时年74岁。在译写《资治通鉴》的十年间,他还出版了其他等身的著作,创作力委实惊人。柏杨在2004年8月为《丑陋的中国人》大陆版写的序中,以一首七律收尾,前四句是:“吴刚伐树我洗缸,古今相遇一感伤。千年挥斧树仍在,井蛙洗缸费思量。”柏杨以“酱缸之化”反思传统,鲁迅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讨伐历史,但沉进去仔细读,你会发现,在他们斗士的面貌下,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背后,透出的是深深的感伤,深藏的是无尽的爱意。

  柏杨这种“吴刚伐树我洗缸,古今相遇一感伤”的心态,在创作白话版《资治通鉴》中,也是一以贯之。透过史书的文字春秋,在理解时代局限的前提下,柏杨以现代的视角解读分析,剑锋所指,褒贬毫无隐晦。让我们且看看《赤壁之战》与《三国鼎立》中,在宋人司马光和今人柏杨隔空穿越式的合作中,如何呈现国人耳熟能详的三国故事。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四):做历史中清醒的“第三者”

  英国哲学家培根曾经说过,有些书可以浅尝辄止,有些书要生吞活剥,只有少数的书是要咀嚼与消化的。

  个人认为,《资治通鉴》无疑属于最后一类。

  这本书的重要性我们不必多说,几乎每个人都听过它的名字吧,历史研究也总是绕不开它。不过,这本成书于北宋时期,囊括了东周至五代一千多年历史的通史,由于年代已久,很多专有名词离我们太远太生涩,确实也不那么好读。

  近期,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的丛书《柏杨版资治通鉴》,就为一些想了解《资治通鉴》,但又担心其晦涩难懂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入门性的指引读物。

  柏杨先生是著名的作家、历史学家,今年正好是他诞辰100周年。这套《资治通鉴》共36册,是他历时十年编写而成的著作,用白话文的形式,再现了《资治通鉴》里横跨一千多年的宏阔历史长卷。

  个人读下来,觉得这本书有几个显著的特点。

  1.“好”读。柏杨先生同时具有丰厚的史学素养和文学气质,译文力求精准,又带着一些符合人物、事件的口语化表达,读来通透畅快。

  2.注释细致,紧跟原文。柏杨先生不放过任何一处微小的细节,事无巨细地把涉及到的人物、地名、官名等都一一标注在原文之后,使读者在白话文阅读的同时,又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古代史学知识。

  3.“图文并茂”,书中谈到有关地理、地形等知识时,往往附注上地图,既提升了直观感触,又在无形中构建起了历史叙事的整体布局。

  4.夹叙夹议。这可能是本书最有特色的地方了。

  任举一处。书中写道,后梁所封燕王刘守光久攻沧州不克,守军拒绝投降,城里弹尽粮绝,出现了驴马互相啃食,甚至人吃人的场景。面对此,“柏杨曰:中国人,你的名字是苦难!”直抒胸臆,体现了柏杨先生对历史的见解和看法,也使得这样一本“理性”的史书带上了有血有肉的感性色彩。

  书中可供把玩的地方很多,这里不一一列举了。希望大家有空能够亲自去翻一翻,相信会有不一样的体会。通过它,你也可以再去读一读原版《资治通鉴》,细细体会和琢磨不同语境下的叙述风格。

  那么,读这本白话文本的《资治通鉴》的意义在哪里呢?

  我们知道,《资治通鉴》写作的愿意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以史为鉴”。它主要服务于国家治理,为历代王朝提供了清醒可参考的历史认知。

  而这决定了它作为一本官修史书,也不可避免地打上一些官方色彩。对比之下,柏杨先生译注的《资治通鉴》,带着更纯粹的愿景:“希望读者都能从中获取人生的经验与借鉴。”

  柏杨先生希望我们能做历史中“清醒的第三者”,了解历史,具备历史发展眼光,才能以历史“鉴”自身,从过往中找到前进的动力。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五):柏杨版资治通鉴28(泾原兵变||猪皇帝)

  对大部分人来说,资治通鉴属于妇孺皆知但鲜少有人读过的鸿篇巨著。柏杨先生白话版的资治通鉴系列则为非文学专业背景的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来了解这本书和这段历史。该系列共有36本,这本记载的2个历史事件都不是太有名,很多对历史不熟悉的人可能都没有听说过。泾原兵变是781-784年期间,因泾原战区士卒认为赏赐不够优厚掀起的暴乱,皇上李适从长安出逃至奉天;猪皇帝记载了785-799年期间李适的昏庸之举。

  泾原兵变的故事情节很简单,苛捐杂税导致百姓怨声载道,一个契机之下士卒叛变,叛军称王,皇上出逃,后来经过各方势力斗争,叛军杀的杀降的降,皇上重回长安城。

  其中最突出的人物当属陆贽,虽暂无宰相之名,但却给皇上李适提供了很多中肯的建议,其中有兵变前夕对形式的准确判断:“人心不安,事情的变化就难以预测”,也有对兵变原因的深刻剖析:“上下严重隔阂”。然而陆贽的五十六篇奏章中,被采纳的只有十五篇不是很重要的,而且包括部分采纳的在内,正如柏杨先生评论的“对猪弹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当属宰相卢杞,在优柔寡断的皇上身边煽风点火、陷害忠良。而皇上李适将兵变原因推说为“天意”,认为“不关人事”,且认为自己“以诚待人”,因而“被奸邪之辈利用玩弄”。也难怪会被称为“猪皇帝”。

  猪皇帝记载了785-799年,八世纪的最后十五年期间,皇上李适治下的军事、政治及社会百态,抗击吐蕃是这十五年的主线,在宰相李沁大力推动下,通过与外藩联盟,吐蕃在799年撤军。李适在任期间,宰相多达数十位,且更替频繁,可见李适多疑且优柔寡断。其中李沁是一位相当有成就的忠良之士,因李沁是李适父祖的老友,李适对其相对信任,虽然李沁因信仰道教、与儒学格格不入,在历史记载上未能获得好声望,但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李沁确实是一位不可多得的良才。相比之下,陆贽虽然也有眼光谋略,但在搞定李适这件事上却屡受挫败,当然这也与个人背景有关。这段历史中最精彩的当属陆贽对全国经济形势的分析,其中深刻剖析了两税制度的由来与弊端,提出减税、确定缴税日期、禁止地主剥削等利于民生的政策建议,虽然并未被采纳,但也可从中一窥当时的社会生态。李适宠幸的宰相,诸如卢杞、裴延龄之辈,多为不学无术之才,因为没有自己的政治观点,对李适一味赞同,同时满足其敛财的私心。家天下的时代,皇上敛财,听起来甚是可笑。自796年起,李适开始倚重宦官,宦官得宠之下对民生的欺压越发过分。李适其人,也不能说不善良,但却不具备作为一个皇上应有的明辨是非和决断力,在其位却不谋其政,实在是国家的不幸。

  本书中柏杨先生的评注也颇有可读性,他对古籍记载的接纳具有批判性。如讲到郭子仪能在乱世以八十五岁高龄善终并福气绵延子孙,对于刘昫和宋祁评论的郭子仪“功劳虽倾盖天下,但领袖对他没有疑心;官位虽高到仅次于皇帝,但大家并不嫉妒;生活虽穷奢极侈,但人们并不认为他不对”,毫不客气地指出,郭子仪受猜忌、受怀疑的史实不绝于书,并指出郭子仪之所以能够善终的原因在于他的哈伊那(哈伊那是非洲的一种土狼,打斗起来战败方会把咽喉和小腹暴露给敌人以求放过)式策略,即把自己的咽喉小腹呈现给皇帝、宦官和权臣,以乞求对方的信任,因而他的善终更大程度上基于他的好运。柏杨先生还指出,史册记载的都是对郭子仪的歌颂之声,但他及其家人对百姓们的剥削勒索也是不争的事实。

  陆贽的奏章,柏杨先生在序言中特意指出,不要因其长篇大论而跳过。在我看来,这是本书最大的亮点,其论证分析有理有据,读来比按年月日罗列的史实有趣多了,虽然略带些知识分子的理想化,但当局者能有如此眼光已很令人敬佩。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六):《柏杨版资治通鉴》:个人意识与历史叙述

  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是柏杨先生个人意识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一个缩影,源自于饱经沧桑的社会实践与思想锻炼。同样,《柏杨版资治通鉴》也刻下柏杨先生深深的意识烙印。特别是十年牢狱之灾,让柏杨对历史、对政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领悟。这套《柏杨版资治通鉴》中,作为思想与历史的双重文本,体现了柏杨个人意识在历史叙述中的独特作用,一种不自觉的个人情感沉溺在历史文本中。这种个人情感的渗透,一定程度破坏了历史的“真相”,直接引发了接受者和读者的共鸣。

  个人情感的卷入,首先体现在对历史细节的真情评述。比如全套36册之一的第五册:“昏君辈出,王莽篡夺”。对比其它版本像中华书局2007年版的《资治通鉴》可知,这个标题是柏杨先生自行加上去的。大概是分册翻译所致,为了提取概括一个所谓的中心思想,让人一看封面就知道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这个标题的用语;一个“昏”字,一个“辈”字,一个“篡”字,就把西汉末年的风雨飘摇、油尽灯枯、行将灭亡之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这其中,有柏杨先生对物是人非的感叹,有对历史兴衰更替的唏嘘。

  柏杨个人意识进入历史叙述现场的另一个证据是夹杂文中的“柏杨曰”。作为一种形式上的继承,“臣光曰”变成了“柏杨曰”,使得翻译者介入到了叙述“文本”中说话。比如,在刘骜撤销昌陵、仍建延陵时的“柏杨曰”:“每一个帝王的坟墓,都是封建暴政的见证。里面埋的不是君王的枯骨,而是人民的眼泪和愤怒。”这就是更是柏杨先生依据个人思考与经验而对历史事件的具体阐发了。

  同样,作为史书翻译者,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弘扬也是个人意识的表现。在西汉走向衰亡的最后时刻,内乱外扰处于一种常态,社会制度、外交政治、礼乐文化等陷入一片混乱,有消亡,有新生,衰败既是客观规律,也孕育着新的生命。王莽的王朝短暂兴起又迅速灭亡,作为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存在,沉淀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社会制度在相互斗争、此消彼长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都值得当代的我们思考与借鉴。第五册是36册中的一小段,整本《资治通鉴》又是封建社会的一小段,封建社会又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小段。虽然都只是一小段,但却以小见大,把社会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柏杨先生把洋洋洒洒数百万字的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不仅仅是一种学术创作,更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在学习历史中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不至于在哪一代手中被割裂、被遗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个人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思考的产物,本不应该出现在客观历史的叙述之中,因为这样会产生一种误导,读者可能会怀疑自己阅读的是经过“加工”的历史,偏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但纵观我们接触的一系列历史书籍,无论是个人撰写,还是官方编撰,无论是皇皇巨著如《史记》《资治通鉴》,还是《战国策》等国别体史书,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作者本人意识的印记。姑且不论历史是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以明确的是,《资治通鉴》在柏杨手中,融合了柏杨的思想与意识,潜藏了柏杨的价值与判断,《柏杨版资治通鉴》就是这样一部刻下柏杨思想意识烙印的经典作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也必须传承弘扬,柏杨先生以一套《柏杨版资治通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七):个人意识与历史叙述

  初次听到柏杨这个名字,是因为《丑陋的中国人》。对这种“自嘲”式的作品本不以为然,冷静下来,翻书一读,才知道什么是“爱之深、责之切”,才对柏杨先生意识深处那种深厚的家国情怀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同。

  对人性的深刻揭示,是柏杨先生个人意识在人生哲学方面的一个缩影,源自于饱经沧桑的社会实践与思想锻炼。同样,《柏杨版资治通鉴》也刻下柏杨先生深深的意识烙印。特别是十年牢狱之灾,让柏杨对历史、对政治、对社会有了更深的领悟。这套《柏杨版资治通鉴》中,作为思想与历史的双重文本,体现了柏杨个人意识在历史叙述中的独特作用,一种不自觉的个人情感沉溺在历史文本中。这种个人情感的渗透,一定程度破坏了历史的“真相”,直接引发了接受者和读者的共鸣。

  个人情感的卷入,首先体现在对历史细节的真情评述。比如全套36册之一的第五册:“昏君辈出,王莽篡夺”。对比其它版本像中华书局2007年版的《资治通鉴》可知,这个标题是柏杨先生自行加上去的。大概是分册翻译所致,为了提取概括一个所谓的中心思想,让人一看封面就知道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我觉得更重要的还是这个标题的用语;一个“昏”字,一个“辈”字,一个“篡”字,就把西汉末年的风雨飘摇、油尽灯枯、行将灭亡之形象描写的淋漓尽致。这其中,有柏杨先生对物是人非的感叹,有对历史兴衰更替的唏嘘,也有对良臣猛将的赞扬、对奸臣贼子的痛恨。

  柏杨个人意识进入历史叙述现场的另一个证据是夹杂文中的“柏杨曰”。作为一种形式上的继承,“臣光曰”变成了“柏杨曰”,使得翻译者介入到了叙述“文本”中说话。比如,在刘骜撤销昌陵、仍建延陵时的“柏杨曰”:“每一个帝王的坟墓,都是封建暴政的见证。里面埋的不是君王的枯骨,而是人民的眼泪和愤怒。”这就是更是柏杨先生依据个人思考与经验而对历史事件的具体阐发了。

  同样,作为史书翻译者,一种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弘扬也是个人意识的表现。在西汉走向衰亡的最后时刻,内乱外扰处于一种常态,社会制度、外交政治、礼乐文化等陷入一片混乱,有消亡,有新生,衰败既是客观规律,也孕育着新的生命。王莽的王朝短暂兴起又迅速灭亡,作为一段独一无二的历史存在,沉淀的历史文化、尤其是社会制度在相互斗争、此消彼长中总结的宝贵经验与教训,都值得当代的我们思考与借鉴。第五册是36册中的一小段,整本《资治通鉴》又是封建社会的一小段,封建社会又是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一小段。虽然都只是一小段,但却以小见大,把社会百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柏杨先生把洋洋洒洒数百万字的文言文翻译为白话文,不仅仅是一种学术创作,更是一种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的是让更多的人在学习历史中了解历史、铭记历史,让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源远流长,不至于在哪一代手中被割裂、被遗忘。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个人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思考的产物,本不应该出现在客观历史的叙述之中,因为这样会产生一种误导,读者可能会怀疑自己阅读的是经过“加工”的历史,偏离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但纵观我们接触的一系列历史书籍,无论是个人撰写,还是官方编撰,无论是皇皇巨著如《史记》《资治通鉴》,还是《战国策》等国别体史书,都是由“人”来完成的,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作者本人意识的印记。姑且不论历史是不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可以明确的是,《资治通鉴》在柏杨手中,融合了柏杨的思想与意识,潜藏了柏杨的价值与判断,《柏杨版资治通鉴》就是这样一部刻下柏杨思想意识烙印的经典作品。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中华文化作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必要也必须传承弘扬,柏杨先生以一套《柏杨版资治通鉴》付出了自己的努力。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八):柏杨注司马:混乱中的暴政——读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第12卷

  记得多年前的一次英语角,一位外籍老师问学生,你们中国最难读懂的书是什么?一名女学生立马大声回答说:“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本是晦涩的古文,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历时19年编撰而成,是供统治者“有资于治道”的一部书,全书294卷,约300多万字,读来显得十分冗长。《柏杨版资治通鉴》是上世纪八十年代,柏杨先生用独特的语言,将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翻译为白话文的一个系列,此书将旧时帝王之“借鉴”,转化为现代百姓的“明镜”,是现代人阅读《资治通鉴》不可替代的入门读物。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柏杨版资治通鉴》总共有36本,第12本是《五胡乱华 石虎肆暴》。柏杨先生说,五胡乱华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即使是专攻两晋史的史学家也未必能弄得清。司马光先生的《资治通鉴》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大致捋了历史的脉搏,是两晋史的典范。

  一、司马光编《资治通鉴》

  司马光是谁?司马光是北宋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公元1066年,司马光将《通志》(以《史记》为主,编成《周纪》5卷,《秦纪》3卷,共8卷)进呈英宗。英宗看后大为赞赏,并给司马光二条明确指示,一是接续《通志》往下编修,二是决定设立书局,并由司马光自择官属,作为自己的助手。

  公元1069年,宋神宗重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司马光因和王安石政见不合而分道扬镳,1071年,被罢官。此后退居洛阳,继续编撰《通鉴》,时间长达15年。公元1084年,司马光已经六十六岁,《资治通鉴》全部修完,是年七月十一日全书呈上。十一月,《通鉴》的最后部分《唐纪》和《五代纪》修成以后,司马光连同《通鉴考异》、《通鉴目录》一起奏进给神宗皇帝。神宗皇帝十分重视,将书的每编首尾都盖上了皇帝的睿思殿图章,以其书"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赐书名《资治通鉴》,并亲为写序。

  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两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

  二、柏杨用白话翻译《通鉴》

  《柏杨版资治通鉴》是柏杨先生历时10年翻译的《通鉴》白话版。在这套书中,柏杨先生以“柏杨曰”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的观点。书中不乏对于儒家“酱缸文化”和吃人的君主暴政的抨击,鲜明地阐释了柏杨先生站在人民立场、为百姓说话的历史观。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大臣看的,《柏杨版资治通鉴》是写给今天的官员和百姓看的。

  该书第12卷《五胡乱华 石虎肆暴》讲述了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一百三十六年。

  1、五胡乱华

  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在这一时期建立了与南方汉人对峙的政权。这个时候,位于长江流域的东晋帝国也是有内乱的。司马睿五马渡江之后,琅琊王氏王敦与王导,同心辅佐拥戴,王家子弟布满政府,呈现出“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后来王敦拥兵自重,司马睿疏远王导,打压王家势力,王敦出兵击败朝廷军队,司马睿忧愤病死。司马绍即位,讨伐王敦,王敦战败,亦在此间病逝。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嘉之乱。

  除了内乱外,柏杨先生说,晋朝的高级知识分子偏安于长江以南区域欢乐度日,尽情享受,人们同样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东晋帝国的王导是官场巨混,他从不解决问题,只会把问题用纸包住。小民的哭泣和愤怒,他听不到,船舵和桨楫损毁折断,他也看不见,这种混世的“好人”是中国五千年来纲纪混乱之源。

  2、石虎肆暴

  后赵帝国是建立在中原的与东晋对峙的政权。羯人石虎本是后赵帝国的中山公,石勒死后,杀石弘,夺权当上皇帝。石虎在位期间,施行暴政,对外不断发动战争,对内统治残暴,穷奢极侈,大兴土木,滥夺民女。石虎和他的几个儿子一起,残酷地压迫剥削胡、汉各族人民。希望变天的人,越来越多。349年石虎死,诸子争立,大臣火并。石世立三十三日,为兄石遵所杀;遵立一百八十三日,为兄石鉴所杀;鉴立一百零三日,为冉闵所杀,后赵亡。

  后赵帝国立国三十三年,是暴政的短命王朝。这期间,中原大乱,人口锐减,杀人、吃人的现象惨绝人寰、不忍卒读!

  司马光历时19年编撰的《通鉴》为后人知晓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渠道,柏杨先生历时10年翻译的白话版更为今人走近历史贡献了力量,是对司马光历史观的阐释和注解。当我们走进历史的经纬时,能痛定思痛,吸取教训,反思过去,面向未来,《通鉴》和《柏杨版资治通鉴》功不可没!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九):在历史的迷雾中找寻人性的踪迹

  《资治通鉴》在中国的史书中,历来受到赞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王夫之、清末民初的梁启超都对它赞赏有加。最有名的典故是毛主席读《资治通鉴》,据说读了十七遍。在历史的转型变革之际,胸怀大志的思想家、政治家,总要到历史中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

  《资治通鉴》虽是一本历史书,但主要是呈现给皇帝看的历史书,旨在“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虽不属于二十四史,但仍然逃不脱梁启超“二十四史非史也,二十四姓之家谱而已”的论断。对于一般人来说,由于文言文上的隔阂,专业历史知识的缺乏(里面的职位名、地名、古代的制度礼仪等),以及阅读需求上的欠缺,对这本著名的史书,往往是虽“心向往之”,然“不能至”。

  台湾著名作家柏杨,曾经以杂文集《丑陋的中国人》蜚声两岸。他花费数年时间,以一己之力,对古奥的《资治通鉴》进行了全文的白话文翻译,成就了煌煌三十六卷的白话版《资治通鉴》,拉近了这本史学名著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可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特别是,柏杨以札记的形式,在书中随手插入自己的评说“柏杨曰”,以现代人的眼光去重审历史,更是多了几分亲近之感。

  笔者择第35卷为例,对这部柏杨版《资治通鉴》的特点做个简要的说明和介绍,以期能够让读者管中窥豹。

  第35卷的时间跨度是五代十国时期。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混乱的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弑君、杀戮、背叛、篡位等屡屡发生。春秋无义战,同样的,五代十国之间也无义战,有的只是利益的算计,长期的战乱和分裂造成民不聊生,道德的修复缺乏必要的安全秩序和物质基础。

  可以说,这是一段无耻之徒辈出的历史。对这段历史,柏杨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在社会秩序及内省道德的约束下,无耻之徒制造出来的灾难,往往可以控制。一旦社会秩序混乱,无耻之徒害人害己的程度,就会升级。”从历史观照现实,如今我们在疫情造成的社会紧急状态下,也浮现了不少“无耻之徒”,这些“无耻之徒”不少包装成“为国争格”“民族大义”(柏杨语)的形象,很能迷惑不少爱国人士。柏杨认为,对此必须有一种警觉。好在,我们社会秩序和道德秩序稳定,理性的声音对此形成了有效的制衡,使社会不至于被偏见和狂热覆盖。

  读这段万马齐喑的历史,很有点读古罗马史学家塔西佗《历史》之感。在塔西佗关于罗马的早期历史叙事中,同样也是各类军阀你方唱罢我登场,今天的皇帝,可能明天就成为阶下囚、刀下鬼。部队官兵只认钱、不认人,骄傲放纵,肆无忌惮,鱼肉百姓,毫无纪律和法度。“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在这样的历史时期,老百姓的生活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对此,柏杨曾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叶的河南旱灾与之比照:“我亲眼看到政府官吏闯进农家,把藏在破瓦罐里的数掬玉米搜出来,全部抄走。”看过刘震云的小说《温故一九四二》或冯小刚据此改编的电影《一九四二》的人,对此当有非常直观和切肤的感受。

  在这段历史中,最有名的事件大概是四十七岁的石敬瑭为了自身的权力,割让燕云十六州给契丹人,并厚颜无耻地称三十七岁的契丹皇帝耶律德光为“老爹”,称得上是前无古人了。史称石敬瑭为“儿皇帝”。这个出卖国土的行径,也为后来的宋朝埋下了无穷的隐患。

  《资治通鉴》止于后周,并没有阐述宋太祖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历史。史家司马光再刚正不阿、不偏不倚,毕竟是宋朝的官吏,自然有为本朝太祖掩饰的意图。而为天下士人之表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也仍然摆脱不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局限性,为太祖大唱赞歌。在关于后唐皇帝李嗣源登极称帝的一段批注中,柏杨先生对范仲淹不留情面地大加批判,柏杨认为,每次改朝换代,总会生灵涂炭,而范仲淹却兴奋地说“我太祖皇帝就在这时候出生”;柏杨将那种自豪兴奋之语称之为“马屁精的狗屎话”,称范仲淹是“利欲熏心的高级知识分子”。以今观之,柏杨先生对于古人或许太过苛刻,范仲淹在古代士人中,无论学问、人品、官品,都属上乘。但这种苛评背后,透露了柏杨先生对百姓的无限悲悯之心,以及对知识分子的一种更高的要求。柏杨甚至认为:“知识分子的无奈和无力感,是国家治乱、强弱,甚至兴亡的温度计。”这句话也许对知识分子的作用有点过高的估计,但从反面说出,一个健全和自信的社会,应当是允许和鼓励知识分子基于以人为本的立场,发出独立的声音。这些声音也许有点刺耳,但却起到了必要的矫正和纠偏作用。

  读史最难的是知人论世。在今天,由于网络的匿名和放大效应,知人论世的分歧,甚至会引发大规模的论战。柏杨曰:“不知其人,固亦可观其敌,看看反对他的是些什么样的人。如果只是些赃官、文痞、特务之类,正可烘托出他的灿烂。”柏杨此语,正可以作为我们分辨世人和世风的一面照妖镜。我们今天所发生的一切,我们的所作所为,以及从中凸显出来的人性,也必将成为历史,被后人记录和评判。

  我想,柏杨版的《资治通鉴》必能因为它的通俗性、现实性、批判性和思想性而很好地流传开来。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十):13册《苻坚大帝,淝水之战》

  我们读优秀的历史古籍时,像《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有个最困难的地方,就是文言文读起来比较难懂,虽然文言文词句简练,意义深远,但很难长时间集中精力阅读,而如果翻译成现代语言,要是处理不当,会失去一些古文特有的韵味,读起来也少了那种与文人同命运的氛围,觉得很可惜,如果能出现那种既保留了原文的一部分意蕴,又用了易懂的现代汉语的版本,无疑是所有中华传统文化典籍的福音,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有很大的意义,柏杨先生的这套资治通鉴基本上做到了这一点。

  这里以书中的一段和原文相对应,我们可以看一下文言文和白话文的区别。

“初,哀帝减田租,亩收二升。乙巳,除度田收租之制,王公以下,口税米三斛,蠲在役之身。”“最初,晋帝国时而任帝(哀帝)司马丕在位时,减少田赋,每亩只收二升。九月八日,晋政府撤销以田亩为单位征税制度,改为以人口为单位征税制度,自亲王公爵以下官员,没人每年缴纳稻米三斛,免除差役。”

  对比之下可以看出,要理解原文不仅需要的时间长,而且要对古代的一些制度有所了解才行,比如最后一句的“蠲”字,一般人很难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其实是免除的意思,而看译文,就不会有理解的问题。这就是译文的好处,我们读原文时,很多简单的词句都能理解,但是碰到一些生僻的词句,古人常用而现代人不用的字词时,就很麻烦了。这套白话版的丛书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而且书中对每一个古代的地名和官名还有时间表都做了详细的注释,让我们读起来更有亲切感,蓟城是什么?我们很多人不知道,但说起北京市,我们马上恍然大悟了。把古代的官名直接翻译成现代的官名,比如尚书令直接写成国务院总理。原文经常写“帝”,而且往往突兀地出现,还要仔细分辨是哪个“帝”,柏杨先生在括弧里直接写上了这个皇帝的名字,这让我们的阅读基本上没有障碍了。

  无论是古人还是现代人对《资治通鉴》的评价都很高,在里面能学到很多东西,如果我们读不熟悉的原文,光是查找字词和句子的意思,就很疲劳了,更不用说从中学到什么深层次的东西了,柏杨先生把第一层的阅读障碍给清除了,我们读的时候就能更好地理解历史故事的含义,人物的行为动机和心理,从中领略到古籍的魅力。

  柏杨先生在这套书上花了大量的心血,他自己加了很多的地图,使我们能很直观地看到那时候的战争路线和兵力分配,特别是对理解乱世的局势有很大帮助,柏杨先生考察了很多古籍,我的第13册书里至少有三个地方的干支纪年错误了,他都考证指出了,可以看出有几个地方借鉴了《晋书》。

  这套36册的《柏杨版资治通鉴》是人文社的全新版本,柏杨先生把原版本的资治通鉴重制,按照自己的分类标准重新整合,我拿到的是第13册,题目是《符坚大帝 淝水之战》,对应的是原文的卷一百到卷一百零八前半段。根据这个体量,我猜测柏杨先生的每一册对应了原文的八卷左右,这样差不多对应了原版本的294卷。

  这一册主要写的是从前秦的符坚登级到死去,中国的北方被前秦短暂地统一,随着淝水之战前秦的失败,北方又进入更加混乱的分裂时代,从355年到393年,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出现了接近十个国家的交替,长江以南是晋国,北方的政权更替非常频繁,从最初的前燕和前秦在北方对峙,到符坚率领前秦攻灭前燕,统一北方,统一后没多长时间,就发生了淝水之战,前秦败了,实力大损,本来投靠前秦的将领们如慕容垂、姚苌等纷纷叛变,分别建立了后燕和后秦,北方开始动乱,然后又出现了西燕、西秦、后凉、北魏等国家,这些国家在北方纷争不断,打来打去,很多武装力量一会儿投靠这个,一会儿又投靠那个,在乱世中摇摇摆摆,经常出现的现象是同一个人向不同的国家称臣,每个国家都给他封个官职,投降、叛变再投降都是很常见的事情。

  在这个乱世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君主中,有残暴的如符生,有英明的如符坚、慕容垂,有狠辣的如姚苌,有隐忍的如拓跋珪,有草包的如司马奕。为臣者,有国家的栋梁如王猛、慕容恪等,有玩弄权术的如桓温,有桀骜不驯的如邓羌。

  柏杨先生对苻坚的评价很高,称他为“苻坚大帝”,符坚确实是个了不起的人,《晋书》中的载记第十三、第十四专门写他,说他是“其母苟氏尝游漳水,祈子于西门豹祠,其夜梦与神交,因而有孕,十二月而生坚焉”,凡是史书上记载女与神有孕的,皆是不一般的人物,他短暂地统一了北方,在他治下的人们生活安宁,官员也谨守职责,社会一片安定,在那个人人饿死的时代中,前秦的人们短暂的过上了和平安定的生活,这是他了不起的功绩。

  可惜淝水之战改变了一切,符坚战败,开始引发北方的系列变动,终于变的四分五裂,人民又陷入水深火热的生活,饥荒、战乱,人们互相格杀相食,一片人间惨剧。淝水之战在历史上是有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现在的人们津津乐道,但是对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来说,是个大悲剧。

  这套书的另一个特点是柏杨先生加入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感情色彩浓厚,本来史书应该是不带有任何感情的,比纪实文学更加克制,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在史书中大概只有几行字,史书是忠实地记载,虽然这个忠实由于皇权的限制打了折扣,但在写作风格上确实是抛弃情感,只写事实,但这种写作方式对读者不太友好,我们更习惯小说的写法,带有感情色彩,史书太枯燥,柏杨先生这样处理,使我们读者读起来更有乐趣。但是在一些问题的评论上,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看法,比如苻坚失败和死亡的原因,柏杨先生认为主要是运气的问题,这种看法值得商榷,而司马光的评论也许更加客观。

  对于任何想深入了解《资治通鉴》而不满足于浅显地通过道听途说了解历史的读者来说,这套柏杨白话版的资治通鉴是非常优秀的。

本文标题: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读后感10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30578.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CCTV13堂STEM科学课》读后感1000字《新包青天之七侠五义》的影评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