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在心上》是一本由林行止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闲在心上》精选点评:●“香江第一健笔”●林行止先生的专栏文字未免太专业了些。●我最喜欢的林行止作品●这些年来,《
《闲在心上》是一本由林行止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无盘)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9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闲在心上》精选点评:
●“香江第一健笔”
●林行止先生的专栏文字未免太专业了些。
●我最喜欢的林行止作品
●这些年来,《信报》赖以安身立说的宗旨不外两端。 一、确保社会流动性畅通无碍。资本主义社会是多元阶级并存的社会,走资本主义道路便得忍受社会不公的现象,富裕阶级无论在政治权利、经济权益、股市投资、社会地位甚至保健养生各方面,都有较非富裕阶级优胜的地方,但我们不应在均富的籍口下以行政手段拉近两者的距离,而要确保非富裕者也有晋身富裕阶级的机会。 二、确立利己利人的先后次序。无论在形而上的虚幻境界或形而下的现实生活,讳言利己利人的言行都是虚伪并带有严重后遗症的。政治人物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政府官员自称“你的公仆”、商人声言把商品蚀本求售,这种种花言巧语的背后,其实都隐藏着利己的私心!利己利人是解放人类生产力及资本主义经济繁荣的基石,如何在利己和利人之间找到平衡,即如何把“推己及人”合理化和制度化,是《信报》不断摸索的方向。
●入门书之二
●N月前买的,总算读完。读完就想,我咋就非要把马未都杂志的“忑”给凑了呢~!还是在汉街原价买的。亏死我了!
●到达至境后必返璞归真
●还算是能增长不少知识的
●虽然颇多旧作, 读来仍然有趣.
●务实派的作者~生动平和~娓娓道来 毫无繁琐做作~难得的知识性好书~
《闲在心上》读后感(一):好像距离现世远了点
此书大部分为作者五、六十年代在英国求学的经历,对现在想留学的学子没有半点参考价值;对想在梦中游历英伦的口袋空空者,发现不了半点风情景物;对想从经济大师手中偷技之人,此书没有丁点经济原理。
那它有什么呢?
大概是催眠吧!
《闲在心上》读后感(二):“与时具进”
序文里,刘绍铭说了林行止很多好话。在阅读过程中,没有得到多少验证。加之不大喜欢作者稍嫌文气酸酸的间或喜夹用“乎”、“焉”等字词的行文风格,于是,看了有三分之一的内容,便觉得无趣,放下了。
不过,作者这句话倒是让我记住了:
英国虽然是欧洲的一部分,但这“一部分”却可以分割----不仅从地理观点上,民族风格与风俗习惯亦然。(P9)
其他的,大概就是此书属于本人再也不可能去阅读中的一本了。
《闲在心上》读后感(三):爱说“闲话”的经济学家
香港一直不乏专栏写作的高手,远像金庸、倪匡,近如陶杰、道长,都是从专栏起家,逐渐在方寸间写出了自己的名气。而素有“香江第一健笔”之称的林行止先生,更是报纸杂志上的常客,特别是他主持的《信报》专栏,政经时评触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案前浏览,每每让人酣畅淋漓。这不,近几日又翻出林先生的随笔集《闲在心上》,工作烦闷时读上一段,还是那么叫人消食化气。
林先生的专业是政治经济学,但这“经济学”却一直让人调侃为最沉闷的学科。想想一般的政经时评,总摆不脱干巴巴的经济学原理,虽然干货不少,但却让人觉得索然无味。还好在这本书中,林先生是揣着一份闲情在做文章。他的政经时评,常把笔尖儿伸到生活的最底处,拈起那许多司空见惯的现象琐事,虽也逃不脱经济分析,但却是浅显的很,遇着恰当处,来上几句俏皮调侃,通篇评论顿便鲜活起来;即使遇上严肃的话题,也在眨眼之间变得闲趣万种,让读者在莞尔之余,觉得颇为妥切实用。
如《消费意识与行为》一文,乍看题目,似是鸿篇巨论,但仔细看下去,却不像题目那般唬人。文章借写打高尔夫,分析当下物质社会里的“炫耀性消费”,又借“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推出当前物质丰富与快乐程度的关系,起承转合,愈发挠着现代人的痒处,临末还不忘再煞有介事的论证“顾恺之倒啖甘蔗”由淡入甜在经济学上的不合情理,这一节看似节外生枝,实际上把“边际效用递减”这专业术语诠释得清晰明了,让人忍俊之际,不由佩服起作者笔端的举重若轻、游刃有余。
算来林先生主持《信报》多年,每日撰写时评,难得有闲,偏偏这位“忙人“把政经专栏变为他找寻闲情的一方乐园,严肃的面目下始终不改固有的诙谐与敏锐,仿佛中有股顽童的意气,让人不觉又联想到当年的物理怪才费曼。与工作处寻闲情,林先生的时评当真是“忙里偷闲”。
林先生学的是经济,却也不一味埋在经济学堆里,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了避免变成痴呆书虫,离开图书馆后,绝对不看本科书籍。于是,无关“机会成本”参考的书,均可等闲,视为闲书。他的闲书从幽默月刊,到政客逸事,典籍掌故,无所不包,久而久之,构成了他的那些“闲读闲笔”。
既是闲笔,更可以嬉笑怒骂,闲心所至,但绝对是雅俗共赏,他刚把你带入曼陀铃美妙乐曲中,突然又换了一张面孔,讲了一番“趣不可闻的西洋屁话”,虽是“屁话”,但下笔从容,竟从《尤里西斯》谈起,一直讲到乔叟的“米拉的故事”与莎翁《错误的喜剧》里的种种典故。作者在闲读之余“自寻烦恼”,始终不忘穷根问底的“怪癖”,让这么一篇“俗不可耐”的文章,变得别开生面,奇趣横生,其中的引例竟连一些行家也不一定兼顾。如此闲读,真可以说达到了随心所欲,适才量性的境界。
回顾全书,林先生的政经短评,闲读随笔,虽说素材不同,腔调各异,但在闲趣丛生之后确使人多多获益,恰如刘绍铭先生评价:林行止应是“务实作家”。林先生的短评随笔事事讲求言之有物,比之其他写手,少了一副“诲人不倦”嘴脸或风姿别具的绮丽,字句间信而有征,有时也许逆耳,但苦口良药,当应如是。
如此看来,林先生的“闲”处,是一位学人扎扎实实的态度和功力。
《闲在心上》读后感(四):闲言闲语
让我惊讶的是这书在豆瓣居然没有一篇比较靠谱的书评,这是本好书,即使过了十几廿年,我还是认为它不会因为时间而失色,是值得一读再读的好书。
王国维有言:世间事“可信者不可爱,可爱者不可信。”君子不器。唯林行止以“在野之身,始能发谔谔之音。”国事天下事,论题一夹杂人道主义或“民族大义”情结时,要作持平之论,话就不容易说得可爱了。
上面这段话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教授刘绍铭对林行止的评价,我倒不认为这是过分的溢美之词,相反,林是值得这些话的。比起现在的一些知识分子,我更欣赏像林行止这样老派的知识分子,看起来执着、顽固,实际却一丝不苟。接受牛津、剑桥教育,回港创办报刊,撰写政经短评,被誉为“香港第一健笔”,这些都在其次,更值得称道的是其作为知识分子和良知与道德勇气。
这是林行止在内地发的第一本散文集,相比后来那些,我更觉得第一本,精而珍贵。
全书除了刘绍铭的导言和附录,分为“半工半读也得闲”、“没有闲暇的闲话”、“难得闲情能细味”、“事不等闲记”四个部分。“半工半读也得闲”讲的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林生远赴英伦求学,期间学习、打工的趣事妙闻,以及在之后的数目里经常提及的邂逅英国两本刊物《笨拙》、《冷眼》,其中一些生活细节值得有意留学英国的朋友细细品味,虽有时过境迁未免老套之嫌,但是注重传统如英国者,风土人情还是需要学习点的。“没有闲暇的闲话”内容则丰富得多,八卦如《碧姬芭铎的牛排》,鬼马如《公司年报与色情小说》,务实如《称职的商人妇》,考据如《圣诞的烘托》……但这一章节最典型的特征是所有的事与人与经济学相结合,从经济学的角度看爱情,看嫁作商人妇的代价,看体育,看诺奖经济学家的股市沉浮,内容丰富,理论充实,尤其不能错过诺奖经济学家投资篇《文人学者的股票投资》和《奖金伤身 治学专心》,日后若有人想找出相关资料,这两篇无疑是最好的注脚。“难得闲情能细味”则是讲林的生活和个人爱好,期间讲到Nigel Kennedy的演奏,曼陀铃的修缮,李安的《卧虎藏龙》,品红酒、吃鹅肝,减肥整容、做鞋穿衣,均有涉猎,自然还是离不开经济学的角度,只不过这回林生似乎得了考据癖(其实前面的文章里面也有考证,但这里更为明显),什么都要探个究竟,颇有至死方休之意,让人心生敬畏之外不免觉得这老家伙过于执着。“事不等闲记”看起来更像是近年来所作,办报心得,千年感悟,老母过身,一点一滴,都是生活,好似再也难闲得起来。
正如书中所言:书并无所谓闲与不闲,到哪一天看书不因升级或职业而定取舍,读书也真的可以达到随心所欲,适才量性的境界了,不亦快哉!这样的日子,应该只有学生时代才会有的了。
学经济出身,写政经短评,自然对时事新闻关注的多,书中许多见解都十分独特,摘录几段共享之。
作者在书中极力推荐一经济学者名曰凡勃伦,尤其推崇其著作《有闲阶级论》,此人在作者的眼中给我感觉极像哲学界的黑格尔,摘录一小段:凡勃伦认为设计女服的目的不在体现体现女性美,而在使女性行动不便,几近残废(designed not to beautify,but specifically to hamper and disable),因为高跟鞋、裙子(应该是及地长裙,凡勃伦认为裙摆及地的目的在于展示裙主属于不必做家务的有闲阶级)及腰封在他的眼里,都是令女性难以干活的束缚,“substantially a mutilation undergone for the purpose of lowering the subject’s vitality and rendering her permanently and obviously unfit for work.”这个长句子可以简化为“蓄意减低她的活力,令她永久不能工作”——凡勃伦《有闲阶级论》,长句子神马的,最讨厌了。这位神人教遍美国知名大学,被称为“象牙塔里的流浪汉”,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其散漫和沉默令学生不满,上课时候经常看着窗外的树木发呆,一动不动,似未睡醒。恐又是一不善言辞却又著作等身的奇人,《有闲阶级论》虽然难读,想来还是值得一读。
对于电影,林生也有独特的观点,他认为,香港政府不应该资助书籍出版,更加不应该设立电影发展基金,因为“文化工作者要求政府资助、津贴,本身就是对本身工作缺乏自信的表现”,他用法国电影做了说明。1906~1913年,法国电影称雄世界影坛,1903年法国制作的电影在世界市场上有90%的占有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情况骤变,法国电影不顾国际市场口味,力求大众化的好莱坞后来居上,法国影业向政府求助,“而政府居然伸出援手,法国电影迅速没落”。他认为香港电影工作者的努力方向不是向政府伸出援手,而是拍摄有广大消费者需求的电影。正好同时在看林奕华的《等待香港》系列,对这一点也颇有感触。香港电影从粤剧电影到粤语残片再到娱乐片、武侠片、风月片的时代,历经风雨,哪一个关键时候不是顺应消费者口味适时推出?前些年港片低迷,《无间道》一出,人心振奋,同时也导致了大批黑社会大佬进军影坛,我想说的是,有资金注入是好事,但同时应当避免盲目跟风和外界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关于香港电影,另一个林生(林奕华)和影评人们比我专业得多,班门弄斧了。
其实最让我受益的应当是最后一个篇章,这个篇章里,林生提出了自己对自由的看法,他认为:不论从哪个角度,中国自开化以来便崇尚自由,不过稍加思索,便可捉摸到一般中国人心目中的“自由”,是“无拘无束”,是“帝力于我何有哉”,是不涉他人,只讲一己自在的“自由”,贴切点说,是“逍遥”!那与西方文明那套须受制约、兼顾他人有同等权利和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自由,根本不一样。在空灵的哲学层面,很多外国人要闻道于中国哲理,寻求解脱,重拾逍遥自在的自我。西方行之有素的公民自由,则多数中国人,包括不少政治领导人在内,都是观念模糊、认识有限的。这些话写于1999年,过了10几年来看,这想法现在看依旧不过时;对香港回归祖国后久经殖民熏陶的香港人“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的思考(现在看来,我更觉得应该是大陆人向香港人学习“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中国人”!);对人权的思考;等等都是一些沉重的话题,但是又都有独特的见解。不过这些独特的见解,想必在若干年前是会引起骚动的吧!正如林生所写:同样一篇批评社会主义制度的文章,在香港发表的效应可能只是增加对此题材的有兴趣的谈佐,但在中国大陆发表,则会带来震撼性的后果。因为在香港这只不过是作者个人意见的宣泄,是充斥于传媒以至朋友间谈天说地时的众多意见的一种。在中国,这是对权威的挑战。
自然还有有趣的事:讲基辛格的“穿梭外交”,林生又引述马基雅弗利的《帝王术》(我们译作《君主论》吧!);讲冰岛一家中学校长的业余爱好开了一家“雄性生殖器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大自然各种各样的雄性生物的生殖器,林生还煞有介事地附上了地址;还有伦敦做鞋记,还有去剑桥参加一场辩论,所有的学者政要因为工人闹事被逼得在冷风中举着幽暗的油灯穿过小桥去听辩论……读来会心一笑,但也实在有趣得很。
有人觉得关于留学的部分过于陈旧,实际上却是字字有用;
有人觉得经济学无聊,我倒觉得他将枯燥的经济学理论运用于生活实际之中,读来趣味盎然;
有人会觉得满篇之乎者也,读来费劲,我想也许那是广府话的习惯,据说粤语是中国现在最古老的方言之一,很多词和句的用法都跟古人的讲话方式类似,也有很多类似“噫”“嘅”之类的语气词,所以读来颇为不顺吧。再加上书中大部分都是英语书籍,读来也颇为费力。记得梁文道写港大老校长高锟香港的大部分教授学者研究都喜欢往外埠投稿,且用英文出版,不是不好,只不过多,而且以论文为主,书店很难见得着。所以才难读难懂吧~
闲在心上。林生不闲,每日写稿读书,忙得晕头转向;现代人也不闲,每日奔波搵食,忙得疲惫不堪。闲在心上,在越转越快的地球上,每天花一点时间享受一下生活,让心灵放松一下,也是林生的这本书的愿望了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