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的最后17年》是一本由叶凯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傅雷的最后17年》精选点评:●傅雷家书看不进去,这本还行。●06年购书●了解傅雷的生平简介~名人也不容易啊~尤其是
《傅雷的最后17年》是一本由叶凯著作,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傅雷的最后17年》精选点评:
●傅雷家书看不进去,这本还行。
●06年购书
●了解傅雷的生平简介~名人也不容易啊~尤其是放到文革时期的名人更不容易~
●07.8
●对终身伴侣的要求:本质的善良,天性的温厚,开阔的胸襟...
●大概了解了傅雷的一些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和无人企及的思想。唏嘘感叹之余,再读课文《傅雷家书》两则,有了更深的理解。再教这篇课文,想必会更生动一些。
●傅雷的性格太霹雳了,任谁也难以接受啊,不过我倒是一向尊重爱憎分明的人。
《傅雷的最后17年》读后感(一):父爱
忍着眼泪读完
除了让我更加尊重傅雷先生外
也让我更加体会到父母对于子女的爱
我不想辜负父母
也害怕忽略了他们
可是我很懒很不敏感
因此忽略他们太多太多
另外
准备购买《傅雷家书》以及更多他的译著
受傅雷先生的恩惠
得以享用法国文学的精萃
一向很敬重翻译家
是他们沟通了不同国家的文化
使得了解人类共有的精神成为可能
我是一个失败的外语毕业生
《傅雷的最后17年》读后感(二):纯净的灵魂
看完后内心久久难以平静,看书时几次忍不住伤心难过,为那个年代的那些真正的值得尊敬的人,他们多才多艺,他们有优秀的人格,强大的内心,但是却经历那么多的曲折,特别为他们难过。
但是正如编者所说“感伤是没有用的,悲观主义是一条绝路,积极和乐观才是我们的必需品。反思意味着乐观,内心考古学则指称着积极。没有这样的品质,反思和内心考古学将共同归于失败。这套丛书的作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各自表达了自己的积极和乐观。他们努力将20世纪的一些蛛丝马迹摆在了我们面前,努力将过去了的中国的某些角落摆放在了我们眼前。因为他们的目的是指向今天和未来,所以他们的忧患已经不再是忧患,而是特殊形式的乐观融在了一起。在这套丛书中,忧患是乐观的忧患,乐观则是忧患着乐观。因此,这套丛书有效地将矫情给最大限度的抑制住了,也将任何性质的抱怨踢出门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套丛书正好接续和推续和推演了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最优秀的传统。”。
正如网上大家评论的,这本书是“关于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在漫漠岁月中熠熠生辉的灵魂;傅雷给我们的纪念是高洁、是清纯——粉碎物的珍珠不是悲剧,毁灭心的珍珠才是悲剧。”
通过这本书,我们能隐约听到他情纯的声音,家书与家国思想的芦苇脆弱而优美,令人伤杯,让心明净。值得一看。
《傅雷的最后17年》读后感(三):《傅雷的最后17年》——穿过十年的“最后”的细节考古
《傅雷的最后17年》,来自所谓“长廊与背影书系”,该书系就标题而言——《周作人的最后22年》、《沈从文的最后40年》、《丁玲的最后37年》……令人无法不将视线回顾到十年前, 1995年甫一问世即“一纸风行”的陆键东所著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甚至连封面的设计,都有一眼可辨的“致敬”手笔。
傅雷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与“家书”一起,如今似乎已经成为顺势而出的思维惯性,随着时间长廊的延展,仿佛渐渐只余下《傅雷家书》的“背影”,不免渐生“黯然销魂者,别而已矣”的感怀。就分类而言,《傅雷的最后17年》应归于传记,由于策划人主题先行在前——“这套丛书不过是内心考古学偶尔的文字表述而已”,虽然作者勉力以“心灵史”为标尺进行推演,将自己打造成为一个穿越时空隧道的隐形人——像电影《俄罗斯方舟》里面那个追寻民族成长轨迹的黑衣男子,为读者絮叨还原时空那一端悲欢离合的蛛丝马迹,并进行有中心思想准备的揣测、解读和评说,却显现一种力有不逮的凌乱,连悲凉都流露着小心翼翼。面对这样有力度的传主,作者在进行内心考古时候,必须保持冷静的心灵力度,并锤炼刻骨铭心的写作功力,而不是“甲方乙方”“一声叹息”便罢。在我看来,《傅雷的最后17年》的意义,权当是为《傅雷家书》所作的注释旁白,仅此而已。
根据书系策划人所作总序可知,此番“最后n年”的缘起为:“西谚说:上帝也大不过一个细节。因为只有细节才能证明上帝。……因此所谓内心考古学,不过是发掘细节”。有趣的是,翻阅《傅雷的最后17年》的过程,竟然让我从一个细节里考古出一个八卦洞天,书中提及,1961年,傅雷写信到香港给好友成家和的女儿——如今的影后级电影演员萧芳芳,指导她学习书法。于是我就开始在强大好奇心的驱动下进行追索,却原来萧芳芳的母亲、傅雷的学生兼好友成家和竟然是绘画大师刘海粟的第二任妻子,曾经是上海美专的校花——民国风物延泽香江,一个消逝时代的空谷足音中盛开的,竟是彼岸的花儿。
之所以在该书系中单挑出“傅雷的最后”与“陈寅恪的最后”PK,是我依稀感觉,就个人风骨而言,这两位学人相对更接近,都有耿介之气,而且,他们的离世的情态也给予我类似唏嘘——傅雷与妻子朱梅馥双双悬梁自尽,陈寅恪心力衰竭过世后45天,夫人唐筼料理好夫君后事也悄然追随而去……如果说,十年前陆键东的“最后”,颇有些神来之笔以致造就了一个文化流行符码,那么十年后这套“最后”营造的拾人牙慧的刻意,让我不合时宜地想到一段流行歌词:“成千上万个门口,总有一个人要先走……何不在离开的时候,一边享受一边泪流”。
http://www.blogcn.com/User7/ecnumeng/blog/24416772.html
《傅雷的最后17年》读后感(四):不完美的傅·生气的女修道士庭院
傅·生气的女修道士庭院指的是傅怒庵(当然,这种说法很轻佻,庵的本意是茅棚),这是著名翻译家傅雷的原名或号,他的译笔曾于王小波《我的师承》中获得极高评价。最近手头有本《傅雷的最后十七年》,看完以后感触颇深,尤其觉得这位老前辈的人生,实在谈不上完美。
傅雷很小时失去父亲,母亲十分严厉,仅仅因为傅雷顽皮就捆住他手脚丢进河里。好在他是天生的知识分子,能够在长大成人后把这些不美好的体验用超越于世俗理念的逻辑予以善意理解,我怀疑他可能会认为孟母三迁有多种表现形态。所以,他并不太责怪自己的母亲,而是敬甚爱甚,推及开来,他对自己的祖国,也是持有了同样的态度。我当然不是说,爱母亲,爱祖国是不完美的体现,我只是觉得傅雷先生未曾拥有通常意义的美好童年。我想这是不完美的。
傅雷为人真诚严谨,教书时(24岁)同事的作品不入他法眼,他竟要校工把展览撤掉,搞得与他同行的校长很没面子。那位同事比他年长十几岁,也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十分谦虚的接受了他的批评和侮辱。但他的麻将朋友就不象同事这般虚怀若谷了。傅雷认为,打麻将也应真心诚意,什么吃上家卡下家看对家的策略不适用于朋友间的切磋。结果他老输。输了就生气,轻则发火,重则掀桌子。打桥牌的情况也是这样,结果没人愿意做他的对家,只好老婆来。老婆出牌不合他心意,他就会骂:有这样打牌的吗?(我怀疑他还会说:你脑袋被门夹过吗?)老婆很委屈,压力又大,出错更多,最后大家不欢而散。严肃的态度用在学术上,自然是美德,但生活里也这么挑剔苛刻,其为人处事的能力就得打个问号。好在他老婆能够顾全大局,忍辱负重,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他的不完美。
说到老婆,傅雷的爱情也很难与完美划上等号。他19岁前往法国前已在母亲的安排下订了一门婚事。女方是他表妹,一位受过正规教育的“新女性”,用杨绛的话来说她是“听音乐、看书画、读英文小说都很来劲”、“沙龙的漂亮夫人”。但在法国,傅雷爱上了一个法国姑娘,对家里的婚事产生抵触(进步青年都这样),甚至写信取消那个约定,说“儿在法国已有意中人”云云。但他胆子比较小,写好信不敢自己投递,而是请朋友帮忙寄回。然后,他兴冲冲地去找自己的法国情人,却发现她正在另一个男人的怀抱里轻柔呢喃着。故事发展到这一步有点慕容雪村的味道,1928年时的质朴中国男子遭遇法国女人的奔放,结局是前者怒火冲天,一把不太有准头的椅子飞将过去,可惜(好在?)没砸中。通俗小说的进程按部就班:傅雷接受了法国女人的亲吻和道歉,和好如初。但令以结婚为目的的土包子耿耿于怀乃至义愤填膺最后柔肠寸断的问题在于,他的女人居然跟那家伙藕断丝连。据说,傅雷一度想到自杀。所幸朋友的帮助和莱芒湖的清澈使他复归宁静,他们友好的分了手,没有留下彼此的手机号码。
于傅雷而言,故事并未结束,他回想起当初寄回国内的休书,心下羞愧之余,不知该如何解释和面对。好在他的朋友相当善解人意,当初帮他寄信之前,发现他的情绪不稳就擅自拆看了信件。看完之后觉得事关重大,按下未发。是以虽然傅雷这边上演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但中国方面毫不知情。朋友把这层意思告诉傅雷,他心中半是侥幸半是悔恨,留学一结束就迅速回国完婚。
故事结束了吗?故事才刚刚开始。婚后傅雷出差去洛阳,与一位女子达成深厚情谊。他把她称之为“嘉宝”,不吝笔墨的在书信中向朋友描述汴梁姑娘的亮丽动人,他还写了以赞美她为目的的诗歌,并流传至今(我觉得水准一般)。直至工作不满意离开洛阳,这段情方告终结,但他是否与之发生了一夜的爱情,我们就不得而知了。此后,在大儿子傅聪出生后,他又与女学生的妹妹合奏了爱情乐章(女学生的妹妹不算是窝边草吧),这次爱情来得轰轰烈烈,生气的茅棚决意放弃一切,于1939年放下正式工作为那女孩去了云南。但最终,他灰溜溜地回到妻子营造的温暖的家。
他的妻子叫朱梅馥,对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门儿清。但她“爱他,原谅他。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儿女的幸福,以及他孜孜不倦的事业的成就,顾全大局,放弃小我”,“就是受些委屈,也是不计较的”。看到这里,很难不让人对所谓的中国传统美德发生动摇。更何况,就是这位被多次辜负的女子,却携着傅雷的手走完一生,最后在文革初期与傅雷一起自杀。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我以为,如果男权社会的最高道德典范垃圾到这种程度,那它的确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傅雷的童年不幸,青年时期情怀荡漾不能自己,不惑之年新中国建立。他坚守信念,不离开祖国,于是很不幸地于1957年被划为右派,1966年自杀身亡。他固守了自己的道,但于人生际遇而言,这些坎坷并不完美。而且,就这样一位誓死也眷念国家的人,儿子居然“叛逃”到英国,并在几年加入英国国籍。我很理解当时的傅聪,在那个疯狂的年代里恐怕没有更合适的办法,但于傅雷而言,后人对他的评价不免更多了几分曲折,这也是不完美的吧。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