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是一本由约翰·卡尔弗利著作,北京师大出版的191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泡沫》精选点评:●我们不能逃避泡沫,所以需要了解他●问题发现立意不错,但是对策太草率,实操意义一般。●写的跟普通研
《泡沫》是一本由约翰·卡尔弗利著作,北京师大出版的191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06-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泡沫》精选点评:
●我们不能逃避泡沫,所以需要了解他
●问题发现立意不错,但是对策太草率,实操意义一般。
●写的跟普通研究报告一样,不够深入,没有太多独创观点。
●感觉,,,收获不大啊。。
●了解泡沫的特征和如何避免泡沫
●对楼市和股市的泡沫经济进行了解读
●翻译非常一般,常见断句不清楚。如果可以,还是看英文版吧。
●对泡沫、趋势的研究很有帮助
●泡沫的特征: 价格快速上涨 估值过高 经济上扬 新元素出现 范式改变 新投资者和新企业涌现 公众和传媒高度关注、赞扬 借贷大幅上升 汇率保持坚挺
●作者回顾了历史上主要的金融危机,对危机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深刻的阐述。特别指出,作者在2006年前已经成功预测到了08年的由房地产泡沫引起的美国金融危机!
《泡沫》读后感(一):泡沫的识别与应对
本书主要着眼于世界经济的泡沫现象尤其是房地产泡沫。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
对应个人投资者来说:
按照书中所列的泡沫的现象,中国目前的房市和股市肯定都处于泡沫当中,但泡沫还没有破灭,大家应该有所警惕。
有关个人如何应对?还是要看中国政府和央行的动作。很大情况下,政府的误操作会导致泡沫破裂的结果更加严重。
《泡沫》读后感(二):这次与上次不同?
作者总结了18个“泡沫的典型特征”的清单,讲到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导火索---新的元素的出现。
这个新的元素要足以使群体的观念发生变化,消除对上次泡沫破灭的恐惧,进而真的认为这次的泡沫与上次的不同,从而原来高价也不怎么显得高了,义无反顾的投入了泡沫中,加速泡沫的不断扩大。
美国纳斯达克------互联网的“新元素”,日本-----经济迅速恢复,质量控制和零库存计划等“新元素”。
现在的中国-----人民币升值,中国制造,中国崛起等这些“新元素”。但是不管这次与上一次有着什么样的本质区别,最后反映的还是图表上的一段波浪曲线而已。历史总是在重演。
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历史上最大的泡沫之中,而且一切才刚刚开始~~
: P57上有一个弱智翻译错误。原文:个人养老金计划(美国有401,000个这样的计划在运营)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401,000个这样的计划"原文应该是"401K plan",大名鼎鼎的养老计划。真不知到译者怎么会如此弱智?
《泡沫》读后感(三):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
本栏曾经推荐过《下一个大泡泡》一书。此后没多久,这本书就热门起来,甚至连不少投资基金和投资专家都会引用此书的结论,以此来支持他们关于中国股市长期走好的预测。《下一个大泡泡》的走红,显然不是本栏的功劳,不过至少证明了本栏在挑书上还是有点前瞻性的。
如果你已经看了《下一个大泡泡》,那么建议你也一定要看一下《泡沫:从股市到楼市的繁荣幻象
》一书。如果说《下一个大泡泡》可以给你带来入市的勇气,那么《泡沫》一书的价值就是给你敲一下警钟。其实这一点从两本书的副标题就可以看出来了,《下一个大泡泡》的副标题是“如何在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中获利2005-2009”,而《泡沫》英文版的副标题是“How to survive them(如何从中幸存)”。前者激进,后者来的保守,两书都看,自然可以获得比较中和的结论,不至于被某些过于乐观的结论冲昏头脑。
此书的作者约翰·卡尔弗利是美国运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写过不少财经类的书籍。此书的架构并无太多新奇,上篇谈历史,主要介绍了大萧条、日本等几次著名的泡沫案例;中篇谈现在,主要就是告诉我们美国的房地产市场是下一个泡沫破裂的舞台——这似乎已经是今天广为人知的结论了,不过作为一本英文版诞生于2004年11月的书籍,谈到这个问题无疑还不能算老调重弹;至于最后的下篇,则是偏重理论,指出泡沫根归到底来自美国政府的货币政策。
当然,发牢骚是不够的。所以作者写了“最后的思考:与泡沫共存”作为最后一章。其中有何高见,就有待读者自己阅读了。
《泡沫》读后感(四):《泡沫》——该怎么判断和避开泡沫?
泡沫是什么现象?就是盈利率超过正常水平的现象。然而泡沫在经济上是否存在,其实在经济学界仍然有着争论。很多自由派的经济学家认为,所谓的泡沫也是理性人作出的决策,并不会因为它的过高收益而产生任何经济上的区别。虽说作为一个自由市场经济的拥趸,我基本上完全赞同这一派人的看法,然而从情感上我仍然无法完全的理解泡沫在他们口中的“不存在”。看完这本书,从另外一个角度重新解释了这个问题,给出答案却不尽相同。作者认为泡沫是确实存在的——只不过他给出的例子是十年前。2004年之前美国和欧洲经济泡沫最终的确导致了美国和欧洲08年后来的经济危机。现在再回头看这一本材料上已经有所过时的老书,其中的分析品质却仍然能够给我们的未来提供借鉴。
写对近未来提出预测的书,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情。因为提出的预言很快就会得到印证,究竟是对还是错、打脸还是鲜花几乎是立见分晓。专栏文章还可以将这个时间段拖得长一些,而且自己互相之间可以不成体系,然而花精力写书,最后预测的如果失败了那可就太糟糕了
幸好这本书并没有预测失败。他对美国经济下一波的泡沫浪潮分析非常透彻,而且成功预言了08年的泡沫。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的那一段分析,专业术语众多,我一个门外汉看起来非常吃力,也没有能够完全看懂。但是从微观经济——也就是个人——每一个消费者和投资人如何能够规避风险、将收益最大化的教学我却几乎听懂了。其实说到头来还不过就是两种投资的方法:一种是符合保守主义的投资哲学,低买高卖不要陷入恐慌性投资,而要进行价值投资。另一种则是给冒险家们玩儿的高危游戏:低卖高买但是在转折点到来之前及时抽身。这种投资方法风险很大,收益也很大,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不会失败。不过难度就在于如何鉴定一个泡沫即将要破灭?所谓的及时抽身究竟应该如何及时?
资本市场的运作是符合实体经济增长趋势的。超出太多或者落后太多都不正常。所以所谓的复值回归在理论上非常有说服力。一个好的投资分析人应该如同编写工程师手册一般给散户投资人提供一个可以确切操作的手法,而不是所谓的“在适当时候抽身”或者“适当补仓”等没有意义的话。这本书的作者做得就很好:国家债券净收益1%~2%、股票净收益4%~6%,房产届于两者之间3%到4%。从数字上来看,这的确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分布,而且通过这几方面的投资人们也确实能够跑赢通货膨胀。超出或者低于这个范围的投资收益率都是不正常的,这时候人们就应该警惕,尽早抽身出来。即使是疯狂的中国股市,按照我的看法,也是符合这条规则的。如果大家都能够多看看这种书,在自己的脑子里有一根红色的弦,不理智的中国股市恐怕就要销声匿迹了。
《泡沫》读后感(五):与泡沫共舞,还是等待泡沫破裂?
2006的前6个月里,北京的房价在经历了2005年的低迷期后,发生了前所未有的井喷。楼市受到广泛关注与争论,政府也以空前力度频繁出台针对地产业的新政,旨在抑制房价的过快增长。
与此同时,一个涵义丰富表情复杂的新名词——房奴,成为了2006年传播速度最高、波及面最广、令媒体和民众最有感而发的流行语汇。面对它,那些眼看着飞升的房价而在持币待购和追涨买房之间犹豫不决的人更加困惑了,那些正为购买了自主住宅而欣喜和激动的人有些愤怒了,而那些因没有实力买房而租房居住的人竟有点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英明”……
人人都知安居才能乐业,现在,这些房奴、准房奴和非房奴们,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与地产泡沫共舞,还是在焦虑中等待泡沫破裂呢?再或者,是否有证据可以说明北京的房价是否真的存在泡沫?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当遇到前所未有的难题时,人们的第一反应,便是从他人那里寻求类似问题的解决办法。为了证明泡沫是否存在,或学习击破泡沫的方法,或规避泡沫产生与破裂对经济造成的损害,人们不由地将目光投向别国史上的“泡沫”。
1636年的荷兰,郁金香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宝石,几乎所有人都参与到接近疯狂的投机中;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
1929年美国华尔街股市泡沫破裂,导致了30年代的世界经济大萧条,纳粹因此在德国上台,也带来了人类史上严重的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
20世纪90年代是日本“失去的十年,房地产泡沫破裂,使得日本经济至今仍无完全恢复的迹象;
1997年的亚洲经济危机,席卷东南亚和东北亚诸国,全球金融通秩序遭到破坏;
20世纪90年代末,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袖手旁观,坐视美国和欧洲的投资者放弃了正常的估计标准,疯狂购买股票,制造了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泡沫。不久,股市即伴随互联网泡沫一起崩溃;
如今,房地产泡沫依然在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荷兰、美国及亚洲等国上演着,一旦破裂,将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经济衰退。
泡沫不仅会带来巨额利润,也可以让投资者一夜间一贫如洗,天堂与地狱之间,玄机何在,人们是在利用泡沫,还是在被泡沫利用,我们能否找到防止泡沫膨胀的有效措施,泡沫是否有明显的信号,是否应该采取措施,抑制高得离谱的价格,投资者又该如何擦亮眼睛辨明局势,有效地自我保护呢?
美国运通银行首席经济师和战略顾问约翰•卡尔弗利似乎具有一双比一般人更为犀利、也更为冷静的眼睛,透过重重膨胀的泡沫,超然于界限日益模糊的投资人与投机者,他发现了与泡沫相关的诸多神话般的规律。尤其对方私产市场的分析特别突出,不知这舶来的工具,是否可以凭借历史的经验来阐释和指导我们当下的困境?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