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是一本由尼格尔·泰勒著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精选点评:●重新认识城市规划的历史●翻译很好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是一本由尼格尔·泰勒著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16开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1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精选点评:
●重新认识城市规划的历史
●翻译很好,从现代主义时期到后现代主义时期,英国的规划师定位在不断改变,职业方向也越来越细分,规划师从空间设计者变成了沟通协调者。公众自主意识的增强,也使规划师从一种“精英”式的身份转变成为“综合诉求交流平台”,规划师的自我意识也在逐渐消解,这很后现代。
●2009.05.23/2009.08.18
●很清晰
●终于逼着自己读完了,这么薄的一本啊,看专业书就是不认真。看完觉得这本书作为西方规划历史的简介非常好,讲得很清晰(至少对我而言)。可能就是看书太少,所以后面老师讲课一讲到我就觉得刚好在这本书里面有看到。
●专业启蒙
●可以一读,梳理得比较系统且简洁。
●看得比较粗略,配合lindblom的文章重点读了60年代的科学规划和渐进主义。前后不感兴趣的部分读来有一些具体情景的不相关感。
●从理论到理论,属于文献综述性质
●值得一读的好书,虽然作者主要还是从英国的城镇规划来谈、可能有些局限。全书从物质形态到系统、理性过程参与的理论,以及后期的政治性、经济性和实施、公众参与等变化,来讲述规划理论的流变,逻辑也比较清晰,对于规划的理解有参考价值。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后感(一):客观
很值得一读,简洁明了。作者应该有对规划理论的深入了解,并且有比较高的书写水准。对于一本讲述理论的著作来说,不卖弄、不罗嗦是很难得的。作者对看待理论研究的态度,尤其值得推荐。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后感(二):规划理论进程的梳理
规划从建筑学中剥离,逐渐变成一个独立的学科,规划师由制图员成为城市建设的调节者。同时,规划学科在不断的探索中前进着:建立理论或新观点,实践之后再批判,这种螺旋上升的状态亦是人类进程的缩影。本书帮我梳理了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历程,很受益。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后感(三):与自己看之前的想法相差很大
想看看这本书的评论,没想到豆瓣里空空如也,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普及型的又非常难懂的书。开始的时候还和我们建筑史的东西比较相近,但是到后面,好吧,我觉得也许没有什么晦涩的语句, 我却很难一下子把它看明白,甚至它和设计变得毫不相干。慢慢看吧,这只是一部规划史。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后感(四):无所谓对错
围绕城市规划的三个核心内涵回顾理论的流变历程:良好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构成元素是什么;再生棉样的条件下最有可能实现这样的环境;若公共部门的城市规划是其中的条件之一,那么它改如何行动。经典在于,还原到理论所根植的特定历史背景中,探讨规划的根本问题,而非简单评判理论的对与错。
《1945年后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流变》读后感(五):规划理论的流变
规划理论的流变梳理了从二战后到20世纪90年代主要是英国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脉络,从中不难发现,规划理论的流变与政治经济背景密切相关。城市规划不是单纯的科学或艺术,而是一种实践活动。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印象深刻的是对哈维的《社会公正与城市》的看法,他说:“尽管该书有很大的价值,但是它没有提供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对城镇规划的作用和有效性进行的具体分析”。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