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枫散文选集》是一本由周晓枫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周晓枫散文选集》精选点评:●把习常的比喻打破,创造很多不俗的譬喻和情境。很容易让人心安静下来的散文。●当年因为有文章选
《周晓枫散文选集》是一本由周晓枫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7.00元,页数:29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周晓枫散文选集》精选点评:
●把习常的比喻打破,创造很多不俗的譬喻和情境。很容易让人心安静下来的散文。
●当年因为有文章选入课本而读,读后文风深深吸引了我,又去买书来读。喜欢,特别喜欢。如今翻开,还是那么喜欢。内心的别扭纠结,那一些列的想法感受,太像我自己了。她的想法,不是说明了她怪诞敏感,而是这个剧变的世界里,一部分女性无所适从的困境,反刍痛苦然后凝结出珍珠。而这本书最大的遗憾,就是对作恶的男性的评价太过宽容,对两性思考不够深入。 不知道作者今日,还像当年那样以自己为耻厌恶自己的女性特点吗?
●关于散文,我心中的典范一直是《夜航船》《多年父子成兄弟》。
●桃花烧
●高中里节选的《斑纹》,开头就冒出“长腰”“逶迤”两个词,自信磅礴的文风,绚烂华丽的辞藻,在繁复的语言沟壑中充溢幻想和思想的激情河流。高中因应试性学习,曾讨厌其曲折长句和过于凛冽的气质,大学里细心重读,成为了个人排行榜中和祝勇并列的最爱的先锋散文家。
●惊叹。
●桃花烧
●爱死了这女人的文字。
●繁复绚烂的文字,修辞手法的盛宴;神与死的窥探。
●只有浮云旧事温柔的痛感铭记在心
《周晓枫散文选集》读后感(一):女性散文的代表之一
周晓枫的散文独抒性灵、表达真我,传递个人生命的体验和思考,她的散文保持着锐利、沉着、优雅的面貌,在当代散文界独具一格。冯牧文学奖的评语认为:“周晓枫的写作承续了散文的人文传统,将沉静、深微的生命体验溶于广博的知识背景,在自然、文化和人生之间,发现复杂的、常常是富于智慧的意义联系。她对散文艺术的丰富可能性,怀有活跃的探索精神。她的作品文体精致、繁复,别出心裁,语言丰赡华美,充分展示书面语言的考究、绵密和纯粹。她的体验和思考表现了一个现代青年知识分子为探寻和建构充盈、完整的意义世界所作的努力和面临的难度。她的视野也许可以更为广阔,更为关注当下的、具体的生存疑难,当然,她的艺术和语言将因此迎来更大的挑战。”
《周晓枫散文选集》读后感(二):《桃花烧》节选
《桃花烧》
1.我爱他,就像一个字根爱着改变命运的偏旁。即使他是狂浪之徒,将被自身的路宏命运所驱赶,我也会爱他身上那股游邪的气息。
2.魔法师的个子高,我需要踮起脚来才能亲吻。。。沿着正在生长的茎,献出一朵谦卑的花。
3.鹰已经在降低它的高度,于是荒野上的伴侣敞开祭献的襟袍。我知道我的劫数已经开始了。
4.所有在爱情领域里没有靠才貌赢得的东西靠乞讨都不能够赢得。
5.所谓激情,就是你敢于上升的无视生死的高度。
6.爱情乃是非之地,神也放弃管理。
7.我是一头文明的野兽,我吃我自己的肉。
8.性器与肛门离得那么近,被歌颂的爱情比邻不被提及的脏。
《周晓枫散文选集》读后感(三):这颗浓缩的奶糖
现在想起来有点吊诡,我最早看她的文字是在15年前买的几本《小小说选刊》上,每期节选了《鸟群》中的一个片段。那时我还是一个初三的学生,我所接触的散文都像学生作文一样陈词滥调,无病呻吟,所以大家能够想象我初次看她的散文时那种无比震撼无比痴迷无比向往的感觉了。自此我记住了周晓枫这个名字,一直念念不忘。
有一段时间散文流行冲淡不羁的风格,大家都认为意到文到,随便写,不想写了就戛然而止。以至于散文越写越水,文字粗糙,命意无聊。晓枫的散文文字极其精致,那真的是字字珠玑,每个字都凝结了汗水,拆开来就是一首首无韵诗。当我一口气读完一个修辞繁复,情思绵密的好句子时总是有种豁然开朗的会心一笑且击节感叹且由衷倾慕。我那时想上天怎么给她如此的灵性和才情把我们很多没有的或者我们有的却没有这样美轮美奂的语言来表达的感悟写得让人如此沉醉。读这样的文字像小时候吃大白兔奶糖,慢慢地嚼,香甜的滋味一点点涣散开来,逐渐侵蚀,逐渐占据,感觉倍儿幸福!她该是多美的一个女子啊!
后来我看见她的照片了,30多岁的样子,微笑着,露出一排参差不齐的牙齿,有点傻傻的。但隐隐像在思考着什么,喃喃的口里似乎马上就会跳出一个细密优雅的长句,诉说着风华绝代在美不胜收中冉冉升起。
《周晓枫散文选集》读后感(四):靡华的色调
从高中时的一篇《斑纹》开始,我以为作者是一位笔锋犀利的男性,直到后来想要更多阅读她的作品,我才讶异地发现作者是一位女性。
第一本入手的是《雕花马鞍》,之后的一个暑假里在图书馆里继续搜寻她的其他作品,比如《你的身体是个仙境》,一本本地看下来,觉得她的散文真是写得好,每一个句子都值得反复背诵。
山大才女,慢慢从她的生活,经历,渐渐了解作者,再到今日看了这本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周晓枫散文选集》,看到最末一篇《与姜广平先生对话(代跋)》,然后对作者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她是有一段时间痛苦的经历的,这不禁令人联想到史铁生,同样的,生理上的残缺,她有提到自己曾毁容,自闭。
她文字里的宿命感与悲剧色彩始终带有幽暗质感的美,悲剧即是将美摔碎了给世人看,她不同于李碧华,她聪慧,我有时甚至不能判断她到底是理性还是感性,如她自己所言,她的文字如同一幅靡华绮丽的绘卷,不曾留白,满眼是浮夸的色彩与浓烈的色调。我也赞同她所说的,她似乎是得了“修辞强迫症”。
摘录一段《写给匹诺曹》里的选段:
幼儿园座椅上传递手绢的爱情,中学课堂里偷看纸条的爱情,被花边新闻调戏的爱情,被收款机精细核算的爱情,作为佐料放进汤里的爱情,广告宣传画传播的爱情,文艺台子夜时分讲述的爱情,被父权镇压的爱情,被母爱嫌弃的爱情,等待在大使馆门口的爱情,躺在床上的衬裙里的爱情……
哑巴一样永不开口的爱情,聋子一样从不听取意见的爱情,瘫痪一样不能再逃跑的爱情,化装在漫长友谊里的爱情,掩护在深挚亲情中的爱情,大水淹过还抱着柱子的爱情,投入井底依然仰望星星的爱情,被病床上无力的手攥起的爱情,被衰老的牙齿咬住名字的爱情……
爱情是一颗糖,喜欢它的是不是孩子?爱情是一粒药,服用它的是不是病人?
像荒原,从起点一眼望到头,来吧,那从生至死的所有日子。光阴,就像涟漪,单调的广阔的奢侈的涟漪,铺展在整个水面──除了忧伤,我们不知怎么打发掉那些望不到头的连绵的明天。我们丰富而敏感,以为一生都会这样充满发现。也许,之所以能有千里的目力,看到永远不能抵达的远方,因为,我们站在楼层最危险的高度上。
我们那时多骄傲呀,而且纯真、直率、任性,珍藏着所有其实妨碍我们生存得更舒适的品德。
我们坚持着不被生活修改,尽管放弃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猴子不能放弃尾巴所以没有得到进化,孤单地呆在城市动物园里,因为这条尾巴,它失去自由,失去被尊重的权利。是啊,政治是一种平衡的术,生活也不过一种妥协的艺术,只要你肯低下头来屈从,一定有所收获,如同强壮的乞丐甚至会得到孩子手里的零钱。可是我们不,把尊严当作至宝,尽管它们无人收购。当一无所有的时候,内心的依靠惟有骄傲了──就像盲人脸上的墨镜,并不能帮助视力,它只是服务于心理的需要。
身边的朋友认同了生存的规则,他们奔波,他们奋斗……于是我们孤独。也许我们都不够成熟,像孩子,赖床的孩子,枕着昨夜美梦的余温。大人们要上班了,所以孩子一睁开眼,就经历着再见,经历着一个接着一个的告别。
一个故事这样说──穷孩子伤心地坐在路边,这时一个智慧的长者旁边经过。长者问道:“我的孩子,你为什么这么难过?”孩子回答:“因为我什么也没有啊。”长者于是从地上捡起一块石头交给孩子,让他拿到市场上去,并嘱咐孩子,无论买主出多少钱都不要卖。当别人出价十块钱的时候,孩子不卖;出一百块的时候,孩子不卖;出一千块的时候,孩子也不卖;甚至有人出到一万块钱,孩子依然没有卖。于是,石头的价格一直在上涨,已经抬升到了十万……老者对孩子说:“你
看,其实你是很富有的啊,只是你不自知。”孩子得到了信心鼓励,愉快起来。
在我看来,这个小品在令人安慰的结论后面是一场骗局。因为这块石头丝毫没有改变孩子的贫穷事实,尽管手中持有一张数额越来越大的支票,它依然是虚拟的,无效的。石头依然是石头,不会因此变成宝石。
我想对匹诺曹说,你是我天然的朋友,不加糖,不含色素,没有防腐剂。我贪图这种友谊,希望它源远流长,希望我们发白齿豁的时候还可以在一起温故知新。也许,纯粹的东西保质期一般不
长,因为它连空气中的细菌都难以对抗。这是在中途,谁是唇齿相依的爱人,谁又是肝胆相照的兄弟?是否已到终点,为什么匹诺曹成为一张旅游地图──曾经是指引,很快便成纪念?
我曾经无法不炫耀,像贪吃水果的人,手指上难免沾染甜的果汁。我在与别人的交谈中流露,在文字中书写,匹诺曹就长篇连续剧中的主人公,在每一集里占有戏份。惯性持续下来,即使在我和匹诺曹天各一方以后,我还在写作中编造他的存在,化装他的身份,我杜撰种种故事情节,以使月白风清的友谊至少能够在纸页上生生不息。因为融合部分真实,我的谎言看起来天衣无缝。真话有什么好呢,只能让我们成为平庸无奇的孩子;我宁可作一个童话中撒谎的木偶,被惩罚时刻威胁,也不愿忠诚于缺乏想象力的现实。
现在我沉默,我愿我是小偷,我愿我有熏黑的心和灵活的手,可以把匹诺曹从昨天的口袋里安全偷回,又不受到任何责问。然而,时间总是要收回它曾经许诺永远给我们的。所谓成熟,不过是你不会再为丢了的东西即使最宝贵的东西而伤心。所以,我就若无其事,只是偶尔在深夜里想一想匹诺曹说过的话,就像重逢。我由此得知回忆的音量:它像耳语,亲近,又忧伤。
说着说着,大滴的稀疏的雨就落下来……那是因为,有一个在灰云里缓慢飞行的天使在哭。
仅一段文字,读者阅读它时有一种酣畅淋漓的快感,其中内涵的无限张力与哲思,被牵引的心理暗示,就像坐着过山车滑过谷底与高潮。
”宿命“与”悲观“始终贯穿于她的散文里。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