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是一本由強納森·法蘭岑JonathanFranzen著作,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420元,页数:6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自由》精选点评:●英文版读了一些,中文版印象深的的地方对照英文原著则平淡了一
《自由》是一本由強納森·法蘭岑 / Jonathan Franzen著作,新經典圖文傳播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NTD420元,页数:6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由》精选点评:
●英文版读了一些,中文版印象深的的地方对照英文原著则平淡了一些,个人感觉中文版很精彩
●一本极其美国的小说,以一对夫妻为基点,往上回溯,往下延展,琐碎而细腻的讲述爱情、友情、家庭、生活、社会以及美国。人生就如同一场旅行,不同的航线最终都要回到原点,可是轨迹却有太多的重叠,于是观望的你会因为熟悉而感慨万千。
●蛮厚重的一本书,涉及政治的内容看上去可能有点晕,,,除此,值得一读。。。
●一个美国家庭的深入细致观察,只是,我没有看明白要讲什么,为什么叫 自由
●细细品味以后,意味无穷的一本现实主义小说。
●估计以后有了家庭会感触更深
●有关抑郁的描述,不错
●没有彻底的自由。但我们可以定义自己的小小自由,一旦贪心,自由就彻底不存在了。
●弗兰岑的表达和观察、思考能力堪称一流
●中产阶级的yy,不过写得不错。
《自由》读后感(一):真的真的好看到不知道要說什麼了
確實,我非常明白那些評論這部小說的人說,看完之後是一片的沉靜,因為裡面所有角色的性格描寫實在過於真實的人性,這些人的某部分就好像自己、身邊人(當然,是醜陋的那一面)
當然這部小說藉著Walter這個角色所灌輸的種種概念我全部都很受落,例如︰女權主義,人口過多的問題是環境問題的根源(從前兩年,那個幼稚的我所發表我絕對是不育主義),這部電影更加強我對這方面的想法,裡面提到的鳥類越來越少的真實狀況和理由都非常令我深刻和感傷,主人公Walter所做的推廣和夢想我認為他做到了,因為他理想的︰希望將來人對生育這事感覺尷尬,這個世界一分鐘所誕生的嬰兒太多,死亡也是。
感覺不好的部分是這個中文譯本在少部分譯得語無倫次(可接受的),大部分整體都不錯。
《自由》读后感(二):一部人性心理素描的佳作!
一部文字細膩的小說. 它藉由愛情. 藉由親情. 藉由友情. 藉由慾求. 藉由競爭. 藉由人性中極為複雜的善惡糾結. 去描繪出一齣寓意深刻的現實故事... 作者並藉著故事的推演. 傳達了反戰. 人口爆炸. 環境保護等綠色意識. 而它的書名"自由". 並不真正用來歌頌時下流行的自由. 卻是一種反諷. 反諷在自由主義浪潮席捲下. "自由" 所帶來的社會與個人災難的那一面....諸如 [ 她意識到這樣的自由正在毀滅她. 卻不願意放棄的自由 ]. [ 她因為擁有過度的自由而可憐她自己 ]. [ 自由就是氣得人頭疼 ] ... 雖說書中真正觸及的自由概念並不多. 但它確實是隱隱地刻劃著自由的陰影面...
在我的感受中. 近年純美國小說裡的文學氣息是較歐陸小說為弱的.( 其在科幻與推理類小說則似較出色). 而這本小說該是近幾年美國最出色的文學類小說作品吧 ( 雖說它仍缺乏足夠深度的哲思餘味.). 且它用以揣摩複雜人性的細膩文字. 是真的如巨匠般的藝術傑作.... 或許稱它為心理素描的文學佳作. 應更貼近其本質吧!
《自由》读后感(三):嗨,自由!
一本厚达610页的小说最棒的一个优点是,你可以完全用你的方式去解读它,而不需要参考任何其他人的意见(甚至作者的)。更何况,这本小说有一个外延极宽广的名字:自由。
当初拿到它的时候,我更多是一种好奇,是什么样的作者,是什么样的书,配得上使用“自由”这个词作为书名?我自知对于自由,从未有过深刻的理解,但我一直期待能够对它多一些的了解。我只知道“自由”并非一种纯然的事物,当人们说“不自由,毋宁死”的时候,让人们说“若为自由故”的时候,那种“自由”是有形的、具象的,可以触及的。
但那并非真正的自由。
究竟什么是自由。本书是否能给我们一些提示?
封面上有一句话,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丝理解的途径: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
故事从居住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圣保罗的一对中年夫妇的生活徐徐展开。在作者漫长的,不急不躁的叙述中,我们得以知道伯格伦德夫妇各自的成长历程,以及他们那命中注定的相遇、相爱(带着些不确定因素的)、结婚、生子。
跟所有的美国中产阶级一样,他们过着一种安逸、稳定的生活。丈夫沃尔特•伯格伦德有优秀的事业,顾家,社会责任感强。妻子帕蒂则安于在家做一个全职太太,在邻居的眼中,她和蔼,好相处,是两个孩子的优秀母亲。
然而真正的故事却从帕蒂的一份心理报告手稿中开始。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让一个看起来如此幸福的人需要去看心理医生?藏在平静安逸的生活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波澜壮阔?
也许问题出在沃尔特,他不该那么一厢情愿地爱着帕蒂(这种一厢情愿带有强烈的欺骗性,以至于他始终不肯向自己承认,他们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有问题)。
也许问题出在理查德•卡茨。理查德是沃尔特的好兄弟,他们两人差异如此巨大,前者叛逆,不守规矩,是个摇滚音乐人,而后者循规蹈矩,校园时代是个好学生,工作之后是公认的好人。很难想象这两人竟然成为知己、好友。他们彼此欣赏,然而又像所有男人间的友谊一样,这种欣赏中还带有竞争的成分。
毫无疑问,年轻时代的帕蒂真正爱上的很可能是理查德而非沃尔特。理查德身上那种明确的个性吸引了帕蒂。但最终,帕蒂嫁给了沃尔特。部分原因是理查德喜欢沃尔特,不愿意夺人所爱;部分原因是理查德认为自己真爱帕蒂,所以他不能用对待其它女孩那样的随便态度来对待帕蒂,他更明白自己的生活态度无法令帕蒂幸福;部分原因则是帕蒂的理性与不安,她需要沃尔特的爱,需要一份踏实的温暖和一种自我的认可。
所以,也许问题出在帕蒂自己。
于是,不知从哪一天开始,帕蒂突然不知道该如何与沃尔特相处,也不知道该如何与她的两个孩子——杰西卡和乔伊,相处。她觉得一切似乎都错了,但一切又似乎只能如此。
她缺失了某种自由——也许,从一开始就缺失了。她因为没有遵从于自己真实的内心,所以缺失了这种自由。
于是她开始尝试着某种追寻,带着对旧日情愫的怀念,感情最终战胜了理智,她背叛了沃尔特,跟理查德有了一夕之欢。
她可以自由地去爱吗?
她可以自由地去付出和给予吗?
她矛盾,犹豫,她不明白自己,为何在某些时刻如此决绝,某些时刻又如此软弱。她想过跟理查德远走高飞,但最终却留在沃尔特身边。但她如此愚蠢,她不离开沃尔特,却又学不会跟他好好相处,她肆无忌惮地挥霍着沃尔特的爱与宽容,带着愧疚、矛盾、焦虑的复杂情绪,她没有弄明白很多事情,尤其是她自己。
然后有一天,沃尔特身边出现了一个年轻、漂亮、对沃尔特充满崇拜之情的印度裔女秘书拉丽莎。帕蒂突然有了危机感,但不知该如何处理这种危机感,于是她采取了更为极端的讽刺、争吵与冷漠来对待两人的关系。
就在理查德再次出现在帕蒂的身边,看出沃尔特对拉丽莎的情感,并期望带走帕蒂时。帕蒂开始明白自己对沃尔特的爱,或许从一开始就有,或许是在多年的共同生活中慢慢建立起来的,总之,那种爱存在,就在那儿,存在着。
而就在此时,沃尔特知晓了一些真相(他自己认为的真相,也就是他的妻子帕蒂,爱着他的朋友理查德,并曾对他不忠)。
任何故事都有不同的解读。沃尔特如此气愤,他赶走了他的妻子,于是上了他的秘书拉丽莎。拉丽莎一直向他示爱,但他皆因自我的强烈约束而犹豫不决(他对拉丽莎的欲望,与他的道德规范,与他自认为的对帕蒂的爱,令他如此痛苦而犹豫)。这一次,他终于大有理由地跟拉丽莎干上一场了,大有理由地去爱另一个人。所以,与其说他愤怒,也许还不如说他给自己寻找到了某个可靠的理由。
突然间,沃尔特、帕蒂和理查德都获得了自己想要的某种自由。
沃尔特有了和漂亮的女秘书恋爱的自由,帕蒂有了去理查德身边的自由,理查德有了与帕蒂生活的自由。
然而这种自由是如此虚幻,绝不可靠。他们在这种自由中都痛苦得无以复加,迷失了自我。
真正的幸福婚姻或许意味着宽容、放弃与妥协。在这里的三个人中,对沃尔特而言,他需要做到宽容,对帕蒂,她需要做到放弃,对于理查德,则需要学会妥协。
作者编织的这三个人物,也许正代表属于我们自我中的三个层面,假如你不能认识到这些,假如你一再偏执地追逐自我与自由(具象的自由),也许,你便很难在一段婚姻中找到幸福。
其实不单是对于婚姻,其实对于人生的很多个维度,都是如此。
有意思的,沃尔特和帕蒂的子女似乎也在某种程度上重复了一些故事。
乔伊,他们的儿子。多年来,乔伊一直和康妮在一起。但他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爱康妮,或者,只是一种依赖。他们的感情,有点像沃尔特和帕蒂的重复,只是,这一次乔伊是那个获取者,而康妮则是那个无私的付出者。
乔伊徘徊在康妮的爱与自由中,他离不开康妮,但他又总在追逐其它的女孩。
直到有一天,在电话中,康妮明确地告诉他,她跟别的男人上床了。
那一刻,乔伊的世界开始发生某种崩塌。他确知的某种事情发生了变化,在这种崩塌中,他终于承认了自己对康妮的爱,那无法替代的爱。
这也类似沃尔特和帕蒂的关系。总是要到那一刻才能明白,总是需要另外一个人,才能证明某种东西的存在。当你开始意识到失去的时候,你才幡然醒悟。
这也许是人世间最大的哲理。而唯有经历者才会明白。
“自由带给我们的,原来是幸福之外的一切……”封面上的这句话如此残酷而真实。此时此刻,这句话以其深刻的哲理性,提醒着小说中的每一个角色,提醒着生活中的每一个我们。
的确,我们能够从小说中的人物找到自己的影子。你的某部分是帕蒂,你的某部分是沃尔特,你的某部分是理查德……
于是,你不断地期望去知道所有人物的结局,就像你期望知道自己的结局一样。
结局很美好。帕蒂选择了回归,沃尔特选择了原谅,理查德选择了自我。乔伊和康妮选择了在一起幸福生活。故事最终以一种幸福的场景结束,这一场景一如小说开始的那一幕。
小说开始的时候,沃尔特与帕蒂的生活刚刚开始,帕蒂推着小婴儿车,显得平和幸福。但渐渐地,随着故事的展开,你明白那种幸福是一种虚假状态,来源于对自我的压抑,被压抑的正是一种对自由的渴求。
然后所有的一切都爆发了,你确信你一开始读到的幸福只是一种假象,原来20多年的生活竟令人如此痛苦。
到了小说结局的时候,沃尔特和帕蒂相伴安度晚年。他们与邻居和睦相处,开着卡车正要搬到纽约去——和他们的家人住在一起。
他们把那座与他们的生命关联如此密集的小屋卖给了环保组织。环保组织把它变成了一种鸟类的栖居地,把它命名为“拉丽莎”——正是那个沃尔特的女秘书的名字,多年前,她死于一场车祸,当时,她正为某个环保计划而奔走努力。
其实,小说向我们所展示的,还远不止这些。小说涉及到沃尔特、帕蒂和理查德的三个家族,涉及到沃尔特和帕蒂的孩子们。他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和人生,我们可以从中读到太多的东西,而这绝非一篇短短的书评可以容纳的。
你只有自己去读。
归根结底,在我看来,这部小说最值得推荐的有三个因素:
第一,它虽然很长,却足够精彩,让你期望读到最后;而且,它没有像很多长篇小说那样仓促结尾,反而是越到最后越散发出迷人魅力;
第二,它相当现实,相当真实,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丰富性格。以至于你会以为,这个人是你,那个人是他,另一个人是她;
第三,不得不说,它的语言很美。这很大程度上也许该归功于翻译。例如这一段:他全然孤独,他想不通这一切怎么会发生在他身上。在他生命的中央,怎么会出现一处名叫康妮的伤痛。他可以如此细致入微地感受她的感受,如此深入地理解她,他无法想象她的生活中没有他,这一切让他发狂。
又如这一段:他把脸埋在手心里坐了很久,没去碰他的晚餐,房间里非常缓慢地暗了下来,地面上春意盎然的世界正让位于天空中那个更加抽象的世界:平流层的一缕缕粉红色的云彩,无垠太空的深深寒意,以及最早开始闪烁的星星们。
一切都很好。合上书页的那一刻,我的心情满足而惬意,就像真的经历了某一番人生似的。
有趣的是,读这本书的期间,我玩了一种叫作“模拟人生”的电脑游戏。在游戏的模拟生活中,那个我成为了著名画家,结婚生子,赚了大把钞票,扩建了房屋,让它成为真正的豪宅,我拥有了自己的游泳池,还有一个立志成为世界著名外科医生的儿子。最后,游戏中的那个我带着百万美金的家产进了坟墓。
一个人的一生,在小说中以610页的篇章展开。在游戏中,以一个礼拜的业余时间完成。这里面多少有些微妙的哲理,跟时间有关。
现在,我合上了这本书。同时,我也彻底删除了那个虚幻的与人生有关的游戏。
我在灯下重新开始写作,以更为真实的态度,期望能有勇气诚恳地面对自己的人生。
而自由呢?我们也许不需要具象的自由,不需要那种“不自由,毋宁死”中的自由。其实我们每个人,无论处于怎样的环境,都应该有获得自由的能力。它来源于你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认知,来源于真实的内心和生活。
无论是沃尔特,还是帕蒂,或者理查德,一度,他们对自由的理解也许都有些过于具象。而最终,他们理解了幸福,理解了人生,也许,便理解了自由。
假如,假如不要那么具体。假如,假如不要那么物化。
也许,你真的可以做到轻松自如,也许你甚至可以用轻快的口吻说一声:嗨,自由!
《自由》读后感(四):自由无价,且无解
《自由》是2019年推出的一部美国小说,被亚马逊、纽约时报、时代杂志、泰晤士报和卫报推为年度选书的第一名,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电视天后欧普拉在内的许多名人,都对这部作品赞不绝口。作者强纳森-法兰岑更因此登上《时代》杂志的封面,被封为“伟大的美国小说家”。
通常来说,在选购一部作品之前,可用来评判其性质和好坏的参考资料,不外乎作者名声、得奖记录、媒体口碑、以及销售数字等指标。只要适当地连结这几个指标,便能大致清楚一部作品是偏向文学还是偏向通俗,是备受肯定还是毁誉参半。
有趣的是,《自由》这部作品获得了许多大型媒体和知名人物的高度赞赏,然而它的作者强纳森-法兰岑并非美国重磅级的作家,小说推出后也未获得任何深具影响力的文学奖项,书本的销售数字更称不上极其亮眼。显然这部小说在文学评论专家、媒体名人和普罗读者这三类群体之间,引发极其不同的观感。
得以猜想的是,这部作品在媒体名人的强力加持下,却未能在文学奖项和销售数字上大有斩获,其性质应该是介于文学和通俗之间,内容绝不特别艰涩,但也难称简单易读,受众更多是以一般的中产阶级与知识分子为主。然而,究竟是什么样的作品,能获得美国媒体和名人如此疯狂的追捧?里头又是包含什么元素才会如此具有媒体话题性?
《自由》这本书
从内容架构上来说,《自由》这部小说描述的是当代美国中产家庭所面对的问题和现况。作者以三个大学同学作为故事的出发点,沿着时间的轨迹,横向和纵向地延伸出他们之间的情感关系,以及各自上到祖父母辈、下至儿女辈的家庭故事,借此铺就出一幅巨幅的时代织锦。在这时代织锦的幅面上,刻画的是当代美国中产家庭所面对的问题,以及这些问题的时代缘由。至于美国中产家庭所面对的主要问题,亦即小说的核心议题,则如书名所指出的,关乎“自由”。
《自由》的篇幅长达6百多页,内容极为细致琐碎,作者同时采用了人物自述和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的写法,意图透过核心人物在生活中的自我观察,透过没有选择性的自我剖析,客观而详实地呈现出存在美国中产家庭里的各式人际问题。然后透过这些存在于家庭内、父母子女间、以及种种社会关系间的人际问题,投射出人们追求自由的初始动机,以及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所面对或产生的问题。最终据此总结出自由的真谛,以及当代美国必须对“自由主义”信仰进行变革的事实。
lt;自由主义>这一信念
从内容上来说,《自由》极为简单易读,讲述的主要是个人情感问题和家庭琐事,但从核心议题上来说,涉及的却是“自由主义”这个极为复杂的政治经济主张。“自由主义民主制度”堪称近代最为长寿的政治经济主张,起源于十七世纪前后,强调个人有主宰自己生命、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力,任何人和任何政权都不该横加干涉。这样的自由思潮在崛起后,势如破竹地推翻了各种君权统治制度,赋予人民各种政治和经济上的自由。
然而,自由主义却在上世纪初时遭遇到社会不公等种种内生性问题,被迫与法西斯主义、集权极右主义等追求国富兵强的政治主张进行对决。在经历二次大战并取得胜利后,自由主义旋即又面对共产主义的强力挑战。1989年苏联的解体,则可说变相地宣布了自由主义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是,上世纪的这一系列胜利只是表现,在这表象之下,自由主义早已经千疮百孔,遭到许许多多的人的质疑,甚至是唾弃。
究竟何谓自由?早期人们相信,所谓的自由,是一种基本的、普世的宗旨,是人们得以不受限制地追求欲望、实现愿望的权力,更是可以让全人类实现最好生活的方式。这种自由的信念,催生出来的是全然放任的市场自由和不加干涉的市场竞争。然而,随着时间的推演,人们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个体都各有所要求,而这些所求往往彼此冲突,全然放任的自由将不免导致过度竞争和社会不公。
于是乎,渐渐有人开始相信,自由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权力,个体在追求自我欲望实现的过程中,无可避免地会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因此所谓的自由,应该是一种降低冲突、让不同生活方式得以和平共存的手段。而为了降低冲突、让不同生活方式得以和平共存,所有人都应该拥有实现目标所需要的基本要件,例如教育、经济机会等。这些要件是保障自由权的必要条件,必须透过税赋和对经济竞争进行一些限制来产生达成。
一般而言,自由主义或称消极自由,指的信念是:避免干预、放任竞争,任由个人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借此达成资源配置的最大化,在各个领域里创造出最高的价值。至于那种有所限制、借由外力促成,追求一定程度的社会公平的信念,则被称为新自由主义或积极自由。需要注意的是,这样的称呼方式在美国有所不同。
在上世纪经济大萧条后,美国总统罗斯福为了振兴经济,陆续推出革新政策,意图加大政府的干预和促进社会公平,结果遭到许多既有自由主义支持者的反对。于是乎,从那段时期开始,自由派或自由主义在美国代表的是社会福利、工会、以及商业管制。而注重市场自由、反对政府干预的人,则被称为保守派。
尽管表面上,自由主义民主制度在上世纪取得最终的胜利,然而实质上,各个国家都在这段过程里对自由主义的实践进行调整。在自由主义这个帽子之下,大家所共识的是只是一个理念,亦即“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个人有任意选择的权力”。只是何谓“不损害他人利益”,这实际上是一个无从界定、甚至不切实际的标准。再加上,全然放任的自由主义最终将导致垄断、剥削、甚至道德败坏,已经是世人所共识的。因此真正的自由主义早已名存实亡,大部分国家实施的都是修正后、带有一定程度社会主义色彩的自由主义。
再说《自由》这本书
从某种角度来说,《自由》是对一部社会观察的作品,观察的对象则是当代美国民众与“自由”此一信念的关系。作者认为,美国百姓形成自由信念的方式,更多是基于个人主观的感情、甚至阶级仇恨因素,而非像许多欧洲人那般是基于理性的思考。例如,对于穷人、下等阶层的人来说,他们来到这个国家的目的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自由。由于没有钱、生活困顿,于是他们就更加愤怒地紧抓住个人自由不放,抽烟的自由、持有枪支的自由、任意糟蹋自己生活的自由。
至于中产阶级,他们由于生活较为富裕顺遂,往往对穷苦的人衍生出一种隐隐的内疚感受,因此更愿意抱持宽容的态度,更愿意采取行动去促进社会公平。而富有的人则因为拥有更多需要去珍惜、需要为子孙而守护的东西,反而更愿意在一定程度上放弃眼前的自由,以换取更大程度、更加长远的安全与自由。
除了家庭经济阶层以外,父母的信念和教育方式也是促成个人形成自由观念的感情因素。例如,顺遂富裕的生活容易催生出宽容的自由信念,以及放任发展的教育模式。然而过于宽容和放任的教育模式,却容易培养出自私自利、缺乏社会责任感的子女。相反地,艰辛的生活容易催生出愤世嫉俗和自我放纵的自由意识,但这种生活态度和相应的教育模式,却可能培养出更加独立自主、认真负责的子女。在这当中,发生作用的若不是父母子女之间的认同情感,就是相互抵触逆反的情绪。
于是,在个人的生存状态以及成长经历这些主观感情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美国人形成的是一种带有任意性、容易摇摆、以自私自利为出发点的自由意识,而这种主观、不稳定、和缺乏道德信仰的自由信念,则进一步影响他们对政党和政治所抱持的态度,以及他们在国际关系和环境保护上所秉持的理念和采取的行动。
虽然《自由》的内容主要描绘的美国中产家庭的生活和困境,但书中带有的政治色彩很浓厚,抱持的政治立场很鲜明。作者借着故事中的种种人际关系冲突,凸显当代美国人对自由的坚持,对个人欲望的追求,如何负面地影响到他人的自由,包括借由出轨和欺骗伤害夫妻的感情、发动战争掠夺他国资源以满足国内民众的生活需求、放纵人口增长和宠物繁衍而侵害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凡此种种,在在点出“自由”在本质上难以避免对他人权益的侵害,人类必须透过法律、道德、宽容的态度和自我克制,来达成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以及人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和平共处状态。
这些内容除了指出“自由”的真谛外,也直白地呈现出对美国共和党、保守派和主战者的批判,认为他们高举着自由的旗帜,坚定不移地在国内推行少加约束的市场自由政策,在国外透过战争推行自由主义,但在这伟大的信念和口号之下,实际包藏的则是财团、富人的巨大利益。美国的普罗百姓和广大中产阶级,或是无知于事情的真相,或是基于自私自利的无谓态度,在沉默中放任这种无耻的行为,殊不知这种无限度追求自身经济利益的行为,短期或许能为美国百姓带来利益,但最终注定要伤害到每一个人。
自由主义的困局
自由,人人向往之。也因此,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陀尔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只是随着时代的进步,随着各种思潮的兴起,自由这简单的两个字却没有简答的答案。人们各自的自由间不免发生冲突,族群各自的自由间也不免发生冲突。而当自由之外再被加上“公平”这个条件,则问题更是加倍复杂。
基于个人保障自身生命财产安全的权利,人们应当被赋予拥有枪支的自由,但人人拥有枪支却反而使得个人生命财产更加不安全。基于对自由主义的拥护,人们应当积极主动协助他人解除不自由的状态,但当这个不自由的状态是基于其宗教信仰,那么这种干涉便会侵犯他人的宗教信仰自由。凡此种种,都注定了自由只是一个概念上的名词,只能在理念层面上达成共识。
全然放任的自由固然极不完美,道德上容易衍生败坏与堕落,经济上容易衍生出垄断和剥削,然而基于人际间所求不同、各自自由不免冲突的事实,必需寻找出一种达成平衡的手段。在具体实践上,可以透过悉心的协商来解决冲突,也可以透过专横的武力来解决,只是前者耗时费力难有可行性,而后者则需付出巨大的生命财产做代价。相形之下,市场竞争虽然存在弊病,却是最有效率、成本最低的方法。
在承认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后,自由主义者中越来越多人关注“公平”这个议题,认为应当设法让人们在同等或类似的条件下进行资源竞争。只是公平这两个字与自由一样,只是概念上的名词,只能在理念层面上达成共识。对这个人公平的条件,未必对那个人公平,这类人觉得公平的,那类人未必觉得公平。例如,男人与女人先天生理构造不同,适合的工作类型也不同,所谓的公平,是该设法让他们都能从事相同工作,还是该设法让他们从事不同工作但获取同等的报酬水平?不同工却同酬又是否公平?
更有甚者,全然放任的自由主义虽然容易走向垄断和剥削,但有所限制的自由主义却可能走向集权和专制。近代历史上发生太多案例,执政当局打着社会公平的旗帜,借由法律等程序扩大政府的职权,最终不仅没有达成社会公平,还最大程度上压制住人民的自由与权利。放任与约束,垄断与集权,这是自由主义摇摆在两端时必须面对的困境,也是自由主义不时遭到猛烈攻击的软肋。
平心而论,《自由》的写作手法并不特别出众,传记自述和全知视角这两种写法,虽然都是采用第三人称方式,但叙事主体不同,风格上的区分略显差异不足。总体来说,《自由》所探讨的议题极为应景,符合本世纪美国在经历金融危机后的政治反思潮流,响应了民众对社会公平的重视,以及对财团、富人的道德批判。但对美国社会的观察虽然可说细微,在对民主党的支持和对共和党的批判上,却不免有立场偏颇的嫌疑。不过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部作品为何会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的高度认同,以及主流媒体与名人的热烈支持。
无论如何,自由主义在经历上一整个世纪的挑战与洗礼,确认了自身所具有的优越性。只是在这个过程中,本身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缺陷也尽显无疑。目前看来,人们要在彼此的自由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达到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和平共处的状态,暂时没有可供信仰和遵循的标准方式。宽容的态度、自我克制的道德约束,仍将是和平与和谐的最佳保障。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