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历史读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11-06 10:54:46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1

《微历史》是一本由黄一鹤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微历史》精选点评:●权倾一时的军阀、不可一世的学者,生活中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家长里短和困苦无奈,而且有时候做事儿也挺二的。

微历史读后感摘抄

  《微历史》是一本由黄一鹤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元,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微历史》精选点评:

  ●权倾一时的军阀、不可一世的学者,生活中其实和我们一样,也有着家长里短和困苦无奈,而且有时候做事儿也挺二的。

  ●不完整 没有前因没有后果 容易断章取义

  ●民国牛人非常多,学者,军阀,交际花,流氓,老师等等不一而足。

  ●没事看看,有些东西还有点意思。

  ●闲谈琐屑,戏说尘俗。民国史的另一种真实。

  ●风流人物一代一代,活出真实自我,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可爱的军阀 吊诡的历史

  ●简短的方式来撰写一本书虽然使读者在阅读时变得轻松,但是却又有点杂乱的感觉~~ 仅适合消遣

  ●这几年这样的书太多了,虽然从一个故事,一个方面也能反映一个人,一段历史的模样,但是,现在这个快时代,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注定了人们只看这一段话,而并不愿意再去追究其背后更多的故事和历史。所以,这样的书,如果不加鉴别,客观上是有歪曲历史的效果。当然,取舍都在读者自己。

  ●以微博的方式来说民国的段子

  《微历史》读后感(一):微博中传播历史信息

  这是用微博体的格式书写《微历史2:1911~1949民国圈子》,全部内容写作格式继续延续着《一》中的别具匠心的排版和布局,用简单明了的文字,大量的珍贵图片,再现了民国那段人文、社会、生活景观,通过这样的微博将民国政治、文化圈子、名人轶事加以描述,本书涵盖了民国小人物如何选择并积极开拓优化自己的人脉圈子,大人物如何经营和驾驭自己的人脉圈子,超级人物如何平衡自己的人脉圈子等语录精粹。并配有大量稀见图片,影响连缀,俨然1911—1949年历史剪影,可谓是现代版《世说新语》,构成了这部微历史2。

  说到微博就是要体现它的短小精悍,简单明快,让人迅速把握住主题、故事情节和核心内容,在高速发展的现在用最快节奏来完成对历史的描述。微历史就像食物中的快餐,快餐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不讲究环境、不讲究什么吃饭习俗,可以边走边吃,可是快速打包、更加便于携带,从而受到大众的喜欢。所以历史这样本来就容易被写的长篇大论的,那么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显然让很多想了解一些历史的人感到很无奈,要花大量的时间去仔细阅读,而且还要抓紧时间,否则会造成看了后面的忘记了前面的,有时还要时不时翻看前面的章节。捧着一本专著阅读者多数是历史学系的人,而这样的历史书籍绝对不能当做历史快餐来品尝。

  因此,这本微历史恰恰可以说满足了上面读者的需求,作者将每个故事编写的短小干练,读起来所花费的时间很短,你可以在公车、地铁中阅读。而且故事与故事之间没有太多的必然联系,即便你看了没记住太多也无所谓,因为这根本不影响本书的阅读。这就是快餐历史,它的出现将改变历史书籍大而全、重而繁杂的特点。

  故事的选择上作者也下了一番功夫,选择的故事不是像记录流水账,而是按照它的关系进行分类,选择较为重要的故事加以微型化,从而起到阅读后,可以知晓当时社会各方面。看着老照片忆起早期的中国社会风貌,看着文化的变迁,体会着历史的点点滴滴。我们不一定是要做历史学者,但是我们可以做个懂点些微历史的群众,总归是很好的吧。

  《微历史》读后感(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圈子”

  微博诞生以后,不但博客冷了,而且历史也流行微缩版了。这不,各个版本的“微历史”层出不穷,黄一鹤的《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便是其中之一。与路卫兵的《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有所不同的是,这本微历史是以民国以来军阀派系的“圈子”为线索的,正是这些“圈子”的存在,改变了中国历史。

  《微历史》说白了,就是用一句话,表述一个细小的历史,而且,这里的“历史”,很少有先入为主或者盖棺定论的价值评判,相反,更多的是历史人物的真情流露和生活点滴,透过形形色色的“微历史”,我们可以了解教科书背后的历史细节,可以用平常人的心态来体味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无论以什么为基本单元,这一点差不多是共同的。我对微历史这种题材,是有所保留的。如果作者(严格的说,应该叫编辑,因为微历史,无论内容,还是图片,差不多都是从尘封的史料或者百度百科中,剪贴过来后稍加分类加工形成的)的选题或者构思,有一定的思想或者价值取向在里边的话,还有一点历史价值,否则,如果只是简单地剪贴堆砌,充其量就是一本历史趣闻轶事集,根本不值得推崇。不过,以“圈子”为基本单元来回顾这段历史,还算有些创意。至少,读者能够了解到近代以来的军阀派系,甚至能够看到军阀派系分裂给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是中国历史的基本矛盾之一。如果中央强大到可以对抗地方割据时,往往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盛世,一旦中央势微无法对抗地方之时,则是社会动荡改朝换代之日。近代以来,在对抗内忧外患的过程中,伴随着清王朝的衰落灭亡,湘军、淮军、北洋、革命军先后崛起。辛亥革命后,北方的北洋军分裂为直皖奉,南方拥护革命的“革命军”,更是军阀满地,桂系、粤军、滇军、湘军、川军等。国民政府北伐后,虽然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是这仅仅是形式上的,蒋介石虽然是国家元首,但势力仅仅限于江浙地区,东北的张学良,西北的冯玉祥,山西的阎锡山,山东的韩复榘,桂系的“李白”,云南的龙云卢汉,四川的刘湘刘文辉,广东的陈济棠,都是掌握军事新军阀,此外,还有汪精卫,胡汉民等代表粤系势力的国民党元老,以及青海等地的马步芳马鸿逵等。即使在国民党内部,留日的与旅欧的;黄埔军校的,讲武堂,士官学校的,都是派系林立。可见,国民政府内部事实上是四分五裂的。因此,军阀派系其实就是民国政府的“圈子”,这些“圈子”基本上以地域为主,以师承出身为辅。

  政治军事层面的“圈子”多了,对国家民族来说,往往意味着无穷无尽的内耗。由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天人合一的“大一统”思想,始终缺乏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分裂的基因,因此,解决内耗的办法,便是通过政治斗争和军阀战争消灭异己。这样最直接的危害,就是地方军阀为了保护自身力量,习惯性的选择损害国家和民族利益,“九一八”事变,便是如此。然而,日本的入侵,在摧毁国民党军阀割据,派系林立的同时,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近代化进程。可以说,1911-1949年大大小小的“圈子”,是日本敢于“蛇吞象”而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也是国民党“三民主义”失败并败走大陆的根本原因。

  《微历史》读后感(三):微历史,微感知

  刚开始看路卫兵编著的《微历史》的时候,觉得很有趣味,作者把历史分解成一个一个的段子,每一个段子是一段小故事,集历史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身,在不知不觉的愉悦中触摸了历史上一段段鲜活的历史,与那些年代的人物来了一个亲密接触。

  后来又看到有《微历史2》,以为是路卫兵接着1840-1949之后编著的1949-1976或者1949-1999之类这些当代的历史,后来仔细一看不是,是另一个人物黄一鹤编著的1919-1949的民国圈子里的历史。两本书自然有诸多不同之处。我比较喜欢黄一鹤的编著方法,按照人物来分类。前半部分基本说的都是各个军阀之间的事情,后半部分说的是生活在民国时期的那些文艺圈子里发生的事情,这个看起来就比较有条理了,一章就围绕这个几个人的事情展开,而不是像路卫兵的以人物的性格分类,结果军阀和文人放到一块来说,这个看着有点不够清晰,趣味性不够。

  就跟袁腾飞老师的《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系列一样,现在是快餐文化的时代,国人读书率一年比一年低,很多人不能坐下去慢慢品味一本书了,更不用说过去的历史了。只有用与时俱进的方法才能获得更多人的青睐,用现如今正流行的微博体,把每一段历史的字数控制在200字以内,这样,读完一段,就知晓了一个历史细节,读者趣味自然大增。

  有人说,作为中国人,总是要知晓一些中国历史的。我是个对历史,尤其是中国历史很感兴趣的人,但是在有多余的时间和能力去买书读书之前,总是找不到对历史的兴趣,总觉得历史不是历史,是理论,是主义,我们只能看到事件的结局。历史书上说的人物事件自然都是真实的,但它最大的缺点是摒弃了很多那些编书的专家们认为“没有用”或者不和谐的细节,于是我们看到的历史是苍白的、生硬的和片面的。而在教科书之外的书上,我们读到的是全面的、客观的和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我们喜欢了,自然就会去学习,而不是被动地为了应付考试而死记硬背。

  《微历史》可以说是窥一斑而知全貌,从细微中品味历史,从细节深处触摸历史,从人物的言行中感知历史。一切过去的真实都是历史,活色生香的历史能激发我们的兴趣和灵感。《明朝那些事儿》是有趣的历史,《历史的B面》是有趣的历史,《中国历代后妃轶事》是有趣的历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是有趣的历史,《假如现在是历史》是有趣的历史,同样,《微历史》也是有趣的历史。下一个,期望能读到1949以后的历史,当然,有几个阶段或者比较敏感。自然历史中说的也不全是真实的历史,有的是只是传说,但被经过多层加工后也会另有一番趣味,读的时候我们还需要擦亮眼睛,细细甄别。

  《微历史》读后感(四):想说的一些话

  近来读《微历史:1911-1949民国圈子》,不由得拿它与早前读过的另外一本《微历史:1840-1949历史现场》作比较:这两本书属于同一系列,前者靠一些关键词来串联内容,而后者则誓把微博写史进行到底——将民国人物按照不同的类型,以22个知名人士为中心,再加上他周围的若干“粉丝”,就组成了22个所谓的“圈子”,以此把民国间的趣闻轶事缀行成章。故事依然精彩,读来依然风趣。

  但是,如果说读上一部我内心充盈着一种有所发现的那种喜悦的话,那么,读这本书不但没有了这种喜悦,反倒常有疑惑:这些人真是如此的吗?民国竟是这样的吗?无端增添出一种不耐烦的情绪来。

  回忆一下,读上一本书的喜悦除了来自于作者所选的内容外,更主要的是来自于对这种微博体写史方式的发现。我从所受的传统历史教育中,接收了历史知识的框架和脉络,从这样的书里则将一个个刻板的人名代码还原为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得闻他们的轶闻趣事,相互对照,相互印证,读来自然相得益彰。然而,读到第二本,新奇的感觉已然消失,眼光自然更加挑剔。由这样的一些故事上溯回去,我却发现,它们已经无法再有序的进入到原有的框架中去,甚至颠覆了我对民国,对那些人、那些事的看法,竟有一种无法相信、无所适从的感觉。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仔细想想,问题出在作者对内容的选择上。对这些人物故事的选取,我个人认为应该坚持一个“最”的原则。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应该选择那些最能说明、最能代表他们性格、命运、风骨、思想、行为的事例来,比如最关键的时刻,最辉煌的业绩,最出格的行为,最雷人的语言、最无耻的表现等等,以收细微之处著精神的效果,让我们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们。但作者的选择显然没有遵循这样一个标准,只是信手拈来,随手一放,填补进去,颇显杂乱无章,无法让我们得到那种相互对照,相互印证的乐趣。

  当然,这也与我自身的历史知识有限有很大关系,我对于民国之人、之事了解甚少,主观上希望通过作者的故事来进一步强化我以往对这些历史人物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但需要说明的是,我并不秉持那种以为是个军阀就只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个恶棍就浑身上下每个细胞都充盈着罪恶的观点,也不认为作者就应该写出那些最能证明他们身上所贴历史标签的故事来,那样的话就真的把写书做成了一道证明题,写成了一篇论文,反倒会失去了这种所谓“微”体裁的意趣。但是,既然作者的目的是要写“活色生香”的民国圈子,就应该对这些圈子的最根本、最鲜明、最突出的特征进行一种全视角、全方位的呈现,好的、坏的、正的、邪的、对的、错的都写出来,让我们自己来对这些历史的碎片加以复原,加以评判,最终知道他们何以至此,又何以不至此。但这本书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而只是提供了一些我们所不知道的历史趣闻轶事而已。

  症结找到了。我期望去还原历史的真相,但作者也许就只是想写出一些故事来而已。我想读到的,他并没有写出来,而他所写出来的,又并没有满足我阅读的愿望,我们没有共鸣……这便是我们的分歧,也是我读这本书读得不畅快的原因吧。

  有人会说,你要想知道得更多,可以去读严肃的历史,去读他们的传记,大可不必在这里对作者求全责备,把人家的微历史当成打碎的传记来读。想想,的确也是这样,作者写他的书,我读我的书,我和他也只是在我读他写的这本书的那一时刻才产生了交集而已。况且,历史嘛,本来只有一个真相,但年代久远之后,历史图像已然模糊,不同的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加以观察和解读,得出不同的看法和结论。所以,历史都不止有一面,不是只有一种可能,这便是历史的不尽然之处吧。正象我觉得这本书不怎么样,而有很多人为这样的书拍案叫绝是一样的。其实,世间的一切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实际上,这样一本书放在床头,每天读上几则,也确实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更何况它还能让我们了解一些先前未曾知晓的名人轶事呢?想到此,我的烦恼顿然开释……

  这便是我看完这本书想说的一些话,前后的思想变化,写出来,仅此而已。

本文标题: 微历史读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623.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电影剧作问题攻略》读后感摘抄《孟子趣说1》经典读后感有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