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却力》经典读后感有感

发布时间: 2020-10-29 08:29:5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8

《忘却力》是一本由[日]外山滋比古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忘却力》精选点评:●首先很直观的感受到:原来日本老爷爷的讲话风格是这样的。其次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考虑“阅读,遗忘,思

《忘却力》经典读后感有感

  《忘却力》是一本由[日]外山滋比古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18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忘却力》精选点评:

  ●首先很直观的感受到:原来日本老爷爷的讲话风格是这样的。 其次给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去考虑“阅读,遗忘,思考”三者的关系。因为本人是典型的思考多于阅读的人,看书如同乌龟爬。看过这本书,让我有一点释怀。 再次嘛,忘了要说啥了,因为我的忘却力实在不低(◔◡◔)

  ●一切的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没想到读这本书的人还很少,之前翻到前面发现2019年1月才是第一版而已。跟“房间里的大象”类似,都是论文类型的书。里面很多说法略有点牵强,关于忘却力的论点还是很新鲜的。有一些不同的idea,还是挺值得讨论的。一开始觉得作者不过在重复忘却是好的而已,后面略有意思。推荐看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的论点不常见。

  ●啥都能扯上忘却力,能写一本书不易

  ●忘却是为了更好的记忆,是大脑进行自我整理的方式,是文章提出的核心理念。贴标签:日式心灵鸡汤。

  ●千方百计举例忘记的作用与功效,太过牵强。但也算打开新思维。

  ●2019年11月5-6日读,2019-351,图176。

  ●这种小书却不乏内容反而是经典。就和爱智的趣味一书一样,小却满是作者的心得和专心研究

  ●概念不错,但你至于翻来覆去地说上一整本书却毫无深入吗?

  ●被埋没的好工具书

  《忘却力》读后感(一):▶#忘記就像篩選

  #還有,先後順序也是呼吸與記憶/忘卻的相通之處,不可忽略。和呼吸是先吐氣、後吸氣一樣,我們應該知道忘卻在先,記憶在後這種順序。

  #人類的記憶具有選擇性,這是個人差異影響所致,不過忘卻的個人差異更大。

  #即便是母語,也是從零開始學習。單詞進入人的耳朵,因為不明白含義,或者很快忘記,或者漸漸忘記,於是重複,再忘記,這個過程經過數次反覆,終於不再忘記了。人於是就學會了這個單詞。

  《忘却力》读后感(二):没有干货,略读即可

  作者将全书分了三大部分,每一部份都是由很短的小随笔组成。三大部分都没有副标题,读完自己概括一下:第一部分主要是与思考、知识和记忆有关;第二部分和第三部份主题都比较散,大致和用脑习惯,忘记和休息相关的内容。

  几个比较有用的点:1⃣️用呼与吸来比喻忘记和记忆:二者应该相辅相成,清空不必要的知识,就像呼吸和消化一样,要使排泄和摄取相平衡,记得越多不一定对自己有帮助,忘记也不可怕可憎。2⃣️知识不代表思考,不能将知识变成了懒于思考的挡箭牌。3⃣️合理用脑,不能持续不断的学习、记忆,而是要张弛有度,适时休息,循序渐进的坚持。

  概括一下全书主旨:要及时整理知识,通过遗忘、消化和理解达到学习和成长的目的,而不是一味的记住知识。

  有所偏颇的地方:1⃣️全书都是随笔,短小易读但是缺乏系统性。2⃣️过分强调忘却,略微轻视了记忆和知识对现代社会的重要性以及知识在顿悟中的重要性。3⃣️作者应该更想表达记忆的整理术和学习方法,但又想写成轻松和随笔的样子,以致于说了半天没有太多干货。

  花两个小时概览足以。

  《忘却力》读后感(三):外山滋比古--基于情感美学的忘却力偏执

  翻《忘却力》伊始,习惯性地打开了豆瓣,6.9的评分使我带着狐疑开始了阅读。当然,豆瓣没有让我“失望”。他(作者,外山滋比古)并没有说服我。

  说到忘却力比起学习力对人的成长和学习具有意义,其实我想说外山说“当我看你的书的时候觉得自己忘却力挺强的”。

  哈哈哈,打个诨。

  其实在我看来外山提起上面这个观点主要是从人的情感与美学角度来讲的,基于这两点我觉得无置可否。确实人的记忆不可与电脑相比,而恰恰如此产生了个体差异的美学,邂逅到如仙女般柔美女孩,一见钟情却无缘再次相遇,辗转反侧夜不能寐,最终得以见得却始终觉得怎么好似不如之前那么好看了。这便是人之忘却力在从中使坏。

  但是,跳出情感与美学的框框,事实并非如此。就忘却力对人的成长和学习有益这一观点,若理性地看待,可以发觉并如作者说得天花般乱坠。人之所以要记忆某些人或事,想要做的就是不忘却。成长与学习过程中亦如是。如果可以,人还是愿意有如计算机一样的大脑,过目不忘,永久储存。知识储存越丰富,懂得的事也就越多,所谓阅历也就是这么来的。忘却这一行为完全是处于不能为人力所控。如果可以,大部分人或许都会选择“不忘却”。

  至于上山君说这信息过剩时代凸显问题更需要忘却力,进入大脑的信息造成滞胀,如果没有匹配的输出能力 必然造成糟糕的拥塞状态。作者来说,是把大脑当成一个有固定存储空间的存储器和计算机式I/O输入输出口(即有输入必有输出)。这完全是不合理的!世界上即使是最聪明的人,也不敢乱断如此结论。人类大脑之奥秘在于无穷尽的潜能。爱因斯坦如此智慧却也仅仅开发了人大脑潜能的5%。再说回有知识的输入就有忘却力作用下的输出。如果前提不成立,即人大脑存储空间并不是固化的,那这个说法也就无从谈起,不存在有输入就一定要输出。

  而另起一说,如果确实存在此局限的话,人的大脑在对知识学习的时候有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进行一个输入,而是过目就忘,因为这些信息不是我们需要的,自然我们的大脑也就不需要对他进行储存。

  一句话,你若当他是情感美学下的一本文学著作来读还好,若是以此作为自己行动力甚至是思考力的指南。个人,实在不敢恭维。而这一切,也只不过是外山滋比古的基于情感美学的忘却力偏执罢了。

  《忘却力》读后感(四):三分钟书评|《忘却力》:记忆、学习与忘却的平衡之道

  这是一本随笔散文式的作品集,收录了作者关于忘却、记忆、学习、思考等话题的短文。

  作者外山滋比古将全书分成了三大部分,收录了24个小话题,但由于是随笔集,全文的结构相对松散,很难通过浏览目录就厘清全书的结构,甚至前后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重复。同时,虽然本书的副标题是:先忘后记的思考整理术,腰封的宣传语是风靡日本的全民脑力活化术,但外山教授并未如一般作者那样,告诉读者一步一步进行思考整理的具体路径,仅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学习思维方法,辅以生活中的场景事例,让读者可以自己在实践中摸索尝试。

  也正是由于本书的这种风格,让一些网友给出了没有干货、翻来覆去讲废话的评价,豆瓣上的评分也仅为可怜的6.8。

  其实,外山教授在序言中就指出,本书适合在闲暇时拿出随意翻阅,而不是让读者正襟危坐,逐字逐句地从书中提炼出一套自成体系的逻辑理论。所以一心想读到干货、立马变牛逼的话可以出门左转,找点成功学的干货和鸡汤看看。

  下面简单讲讲,书中对我比较有启发的几点内容。忘却会让记忆变成自己潜意识中的模样,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也可能会留下完全不同的印象,这与“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有异曲同工之妙;忘却清除了人脑中的杂念与不必要之物,让头脑更加清爽,这一点在思考复杂问题或学习新事物之前非常重要;忘却不重要的事,进行高效率地思考,“三上”和“三中”是不错的时机,即“马上、枕上、厕上”和“浴中、途中、集中”,像“枕上、浴中”这样身心放松的时期就很适合进行发散性地思考,其中的“马上、途中、集中”也体现部分时间管理的方法理论。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闲时的随笔,大概比出版社约稿的书籍更容易写出让人舒服的文字吧,当中也不乏令我眼前一亮的金句,或文艺或深刻。随手摘抄几句: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关注热点和价值观进行记忆,忘却则用更客观的内心关注度和价值观来选择对象。

  ·每个人都有“过去”,但完全和客观现实相一致的过去只存在于超人类世界里。不断忘却,最后那些没有忘却的内容构成了回忆中的过去。斑驳是其特色,这些特色又决定了人的个性。

  另外,本书的外观和排版属于简洁朴素的MUJI风,拿起来给人以安静平稳的感觉,与书名的感觉非常相配。推荐喜欢在慵懒的周末下午,泡杯清茗慢慢享受阅读乐趣的朋友读一读这本书。

本文标题: 《忘却力》经典读后感有感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22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日常生活实践·1:实践的艺术》读后感摘抄《瑜伽之心》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