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锦集

发布时间: 2020-10-23 12:07: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6

《现代欧洲史01》是一本由[美]尤金·赖斯[美]安东尼·格拉夫顿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现代欧洲史01》精选点评:●前三章很好,时间线清晰,主旨内容明确,后三章罗列

《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锦集

  《现代欧洲史01》是一本由[美] 尤金·赖斯 / [美] 安东尼·格拉夫顿著作,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欧洲史01》精选点评:

  ●前三章很好,时间线清晰,主旨内容明确,后三章罗列了太多的人名和无关痛痒的事件,主要是我对宗教改革毫无兴趣,所以读起来很无味。大量的话语引用也让内容无聊起来。对后面的几本兴趣大减

  ●有些枯燥,翻译要负一半责任。本书开篇以科技的发展为引子,介绍了印刷术促进了市民阶层知识的普及,火药带来了新型的战争。由此,在文化上逐渐迎来了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经济的扩张导致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早期的现代国家逐渐形成。除此之外教会革命和宗教改革也属于欧洲的重大历史事件

  ●定位是教科书,但排除译文的原因,真的蛮好读。对于宗教改革,还是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再去考量吧。

  ●无聊啊

  ●长见识

  ●主编写的很枯燥啊,第二卷好看多了

  ●App听完,有点像马克思主义史学分析

  ●可读性不够,翻译不够专业。

  ●主要讲述了这么几个方面。技术的进步,如美因茨的印刷术、火药用于军事。经济的发展,如大航海带来的新航道新财富。文艺复兴,绘画的透视法和主题的改变、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历史和古代经典、人文主义及其教育的兴起等。这种种的的变化都深刻的影响了后世欧洲的发展和走向,甚至进而影响了整个世界。

  ●信息量很大

  《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一):读完了抓不住重点

  黑格尔对人类历史教训的论断似乎永远适用。

  关于文艺复兴时期新的道德标准:阿尔伯蒂这种新观念的创始人包括16实际的约翰加尔文和18实际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后者在其《穷查理历书》(Poor Richard`s Almanack)一书中还特别描绘了全新的、世俗的职业道德规范。

  查理五世像安特卫普的商人借贷用于战争。当皇室的信用低到向商人银行家借钱变得困难的时候,君主们开始将手伸向公众的钱包,并创立了两项16世纪政府财政最有意思的f阿明创作:售卖政府债券和发行公共贷款。西班牙政府出手公共债券,年金定价通常卫年收益的10到15倍(也就是年利率7-10%)。民众争相购买,后皇室信用破产,法国和西班牙政府都推迟偿还其债务。最后买了债券的民众只拿回了投入资金的30%,而这已经算幸运的了。(参见当下p2p,e租宝)。

  关于欧洲宗教问题的几个关键词。

  到1560年,欧洲宗教统一的希望彻底破灭。天主教教会、路德教教会、茨温利教教会、加尔文教教会、圣公会及七条宗派跃跃欲试,在人力思想和信仰的问题上你争我夺。这是多个世纪以来,宗教选择和宗教皈依首次成为普i同民众关心的问题。

  数千名获得足够长的英国人见证了这种多变:

1529年,他们是罗马天主教徒;在1534-1547年亨利统治时期,他们从温和的天主教徒变为极端的天主教徒;在爱德华六世统治时期,他们又变为新教徒;而在玛丽统治时期,再一次变为罗马天主教徒;而后在伊丽莎白一世时期,他们又变卫温和的新教徒。

  《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二):时代齿轮的转动

  历史从来都是一面镜子,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它都会给出一个客观的评价,历史从来不糊涂。唐太宗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的。培根曾说,“读史使人明智”。就历史而言,无论是欧洲史还是世界史,它都是一部百科全书,都凝聚着民族甚至整个世界的文明成就与经验智慧。 现代文明的发展与欧洲的历史有着紧密的关系,无论是文艺复兴还是影响现代商业的工业革命,这个起点,不仅是欧洲发展的起点,更是世界文明进步的起点。历史的发展,不是单方面的,这是各方面的影响,当发展到达零界点,时代将随着命运的齿轮而转动,欧洲中世纪的积累,喷发出了影响全世界的文艺复兴,柏林墙的倒塌打破了人性的封闭。历史从来都不是偶然发生的,历史的发展背后的规律,是社会必然的发展,看似偶然的发展,都是时代所积累的水滴,当出现最后一根稻草,阻挡在前面一切,必然都被齿轮碾压成粉碎。 现代欧洲发展的起点,在于文艺复兴的起始,16世纪前的欧洲,科学的发展一直被宗教神学牵制,被规划于神学的范畴,成为宗教的婢女,文艺复兴是欧洲意识的觉醒,现代欧洲的文明,就是这个时代的延展,于16世纪达到顶峰,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的革命时期,同时也揭开了现代欧洲历史的序幕,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 战争与纷争之下,在人们心间产生了心灵创伤,宗教也随之崛起,对此产生心灵寄托,当个体没有牵制的壮大,大自然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也随之现生,物极必反这一词诠释了这一发展,人文主义精神应命运的需求所诞生,从以神为核心转向提出以人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倡导个性的解放,反对愚昧的迷信和神学思想,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以此来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这是人性与神权的对抗,如果欧洲没有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那么欧洲的黑暗将会一直延续,这个黑暗比之皇权有过之而无不及。 前文有提过,历史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偶然的。造纸术、黑火药、指南针尾随着“丝绸之路”一路向上,流传到了欧洲,这是发展的必然条件,这条路上,崛起了许多王朝,同时在版图上也消失了许多的部落,时代的过度下,是历史必然的前进。在邓恩的笔下,一幅幅的历史画卷带有画面感的一路铺开,如无声的电影,在脑海中播放,在这一卷的描写中,欧洲经历了内战与叛乱的动荡时期,宗教的冲突贯穿了动荡的始与终,从邓恩所描绘的角度观察,可以看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权利的变化,这是专制主义和资本发展的时代,这个黄金时代,敲响了科学革命、艺术以及文学的创新高潮,学术成就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并敲开了现代欧洲发展的大门。

  《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三):早期的根基

  18世纪,欧洲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使欧洲成为当时世界经济中心。但经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的走向了衰弱。无法否定的是,欧洲推动了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奠定了现代文明的基础。

  所谓从旧过渡到新,就是从中世纪过渡到现代。不过有一些限制条件,第一,不要把中世纪归纳为某种社会“类型”,寻找中世纪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或政府体系的精髓,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变化和革新。这就相当于一种复杂的进化,整体的进化才代表着一个时代的转型,它所改变的是其内在存在的一切基础理论与实际行动。每段历史都有其各自的风格,从期间发生的事件的记载中就可以发现,书中对这些进行了整齐的排序,并用图片辅以说明。第二,改革和传统的比较,必须要考虑到中世纪生活的多样性。哪怕是再具有代表性,或者提出的观点有多么典型,它都不能够代表发展的全部,这些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个很小的分支,最终由这些分支组成一个大的、明确的方向。书中提到,对一个时代的创新的赞扬,往往建立于对前一个时代的轻蔑之上。的确如此,在我们中国古代,一个朝代灭亡了,下一个朝代就会更换新的政策,这种优胜劣汰的发展方式是躲避不开的。

  这本《现代欧洲史》第一册,是整个现代欧洲史故事的开头,也就是早期现代欧洲的建立的这段时间。15到16世纪的这段时间,是为人类现代社会所打下良好基础的时代,其中印刷术的发明直接影响到人类文明的发展。这种过渡甚至从14世纪就已经开始了,这还不算是中世纪到现代的过渡,而是从中世纪到现代早期的过渡。如果是想要了解完整的现代欧洲史,这段过渡期是必不可少的,之后发生的很多次重要革命都与这段时期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书不像中学课本那样,草草介绍一段历史故事并标注时间人名,也许在中学学习历史的时候学生们大都会感到枯燥,那就是因为知识太死,没有引起学习的兴趣。本书没有吝惜字数,十分详细地介绍了每一次重大事件,就拿印刷术的发明来说,书中不仅讲述了全部直接相关的知识,还引导出了其他问题。说到印刷术,那么与之相关的就是造纸术,并且说明了这项发明的好处及限制。本来中学课本只两三页就讲述完的知识,本书用了十多页,而且没有废话参杂,都是有用的知识,凡是能延伸到的书中都写到了,还配有详细的图解。

  这本书十分正规,知识量巨大,但是不难理解,书后都有标注文献的来源。对于历史爱好者而言,这套书是完全值得收藏一套的,并且装订也很精致,汇集的知识非常紧凑、全面。可以说是这一套书在手,包你掌握现代欧洲史的大部分细节,对于接下来的深入研究也会有很大帮助。

  《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四):【初版前言】

  初版前言

  欧洲在1460—1559 年间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飞速变化。与所有从一种轮廓分明的文明过渡到另一种的年代一样,传统与革新、灾难与希望的鲜明对比,是这段时期最明显的特征。这就是为什么15 世纪和16 世纪的历史学家与从古代过渡到中世纪的历史学家一样,总是面临全局和重点之间的艰难抉择。一些研究这段时期的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习俗、信仰和制度就如春天来临,万物复苏。而另一些历史学家则试图寻找当时社会萧条、因循守旧和衰退的证据,他们认为那段时期如秋天般凋零衰败。这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反映了当时新旧世界的奇妙融合。

  从旧过渡到新,就是从中世纪过渡到现代吗?答案是肯定的,不过有一些限制条件。第一个问题在于,不要试图把中世纪归纳为某种社会“类型”,寻找中世纪科学、艺术、哲学、宗教或政府体系的精髓,通过这个标准来衡量变化和革新。这样的过程并非完全误导。资料的选择和排序总是赋予历史某些风格,否则这段历史将晦涩难懂。但与此同时,革新和传统的比较,必须要考虑到中世纪生活的多样性。比如,用圣托马斯· 阿奎纳(St. Thomas Aquinas)解决某个问题的方法来代表中世纪所有哲学家和神学者的观点,这很常见,有时也可取。然而,就算所有或者大部分中世纪思想家有着相同的重大设想,就算圣托马斯的观点很典型,他的理论也只能代表众多13 世纪哲学发展理论中的一种。同样,当代历史学家反对圣托马斯的很多学说,称他对14 世纪和15 世纪的影响只限于他自己的多明我会,而现代教会只承认他是合格的神学家。不过我们也要记住,对一个时代创新的赞扬,往往建立于对前一个时代的轻视之上。

  “现代”这个概念隐藏的多样性和歧义甚至更多。清晰表述其含义至关重要,因为很多19 世纪和20 世纪早期的学者在15 世纪和16 世纪,特别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和德意志宗教改革这一时期,发现了现代欧洲文明的原型。他们所指的“现代”是他们自己所处的时期。而对于后来20 世纪的历史学家来说,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处的是另一个过渡期,这个过渡期的发展比文艺复兴和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更加迅速。20 世纪历史学家认为,伊拉斯谟(Erasmus)、路德、亨利八世、雅各布· 富格尔、拉斐尔、米开朗琪罗的革新与早期现代世界相距甚远,甚至还不及当代改革者用尽75 年时间试图根除的传统和风俗。很多文艺复兴和德意志宗教改革时期的现代主义都变得很老套,就像16 世纪罗马出现的中世纪拉丁式建筑或哥特式建筑。因此,如果我们所指的“现代”是当代,或是套用“现代”一词的含义,例如,把“现代艺术”中的“艺术”看作想法和主张与文艺复兴相异或相悖的20 世纪文化艺术,那么,文艺复兴和德意志宗教改革是现代世界的开端这一观点,将不再有意义。

  在现代和15、16 世纪之间,欧洲经历了工业革命和法国大革命,以及民族主义发展时期的文化世俗化。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欧洲尚未经历工业化,是“不发达”社会,和罗马帝国的经济生活、科技、人口结构、通信、阶级结构很相似,而与当代的西方欧洲和美洲是不同的。在当时的任何地方,政治和军队的忠诚都与王朝而不是国家更加相关。而那个时期的政治联系与个人和家庭关系息息相关,人人都重视宗教。当时在圣人、神秘主义者、改革者和神学家的努力下,还出现了惊人的宗教创造力。信教者十分活跃,在捍卫少数派宗教团体的安全时尤其如此。

  总之,15 世纪和16 世纪上半叶从旧到新的过渡(这种过渡甚至早在14 世纪就已开始)不是从中世纪到现代的过渡,而是从中世纪到现代早期的过渡。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人们建立了新欧洲的基础,但现代历史学家把这个新欧洲称为“传统欧洲”,也就是还未经历法国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欧洲。学习这段历史还需要逐步改变认知和学习的方式,才能继续发掘其中重要的关联性和非关联性。

  尤金·赖斯

本文标题: 《现代欧洲史01》读后感锦集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5019.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世界文明史》读后感精选《汇率的本质》读后感锦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