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10-17 09:44:5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7

《零年》是一本由[荷]伊恩·布鲁玛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零年》精选点评:●这个题材的书居然读起来一点也不累,这本书里的内容对我来说真的很开拓视野,与其说开拓视野,不如说自己读的

零年的读后感大全

  《零年》是一本由[荷] 伊恩·布鲁玛著作,北京日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页数:40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零年》精选点评:

  ●这个题材的书居然读起来一点也不累,这本书里的内容对我来说真的很开拓视野,与其说开拓视野,不如说自己读的书太少了,书里的一些史料对我来说完全是“新鲜事物”,个人更喜欢前两部分,也许是因为对政治不太感冒,结尾跋是完美的结束语

  ●全视角,结构松而不散,似乎有春秋笔法,对于一些事件的描述虽平淡如水但又欲言他

  ●纵使1945年的男男女女的苦难终将化为灰烬 一如世间万物 但他们的憧憬和抱负在废墟上建立起了新世界新秩序 或许后来的巴以冲突,朝鲜战争,东欧剧变模糊了这个遥远的年份 但1945仍像一张白纸 开启了对新世界的向往

  ●得到APP每天听本书分享:战争结束时,整个世界所处的状态。一方面,战胜国和被解放国家的民众彻夜狂欢。另一方面,战败的德国和日本正想尽办法讨好占领军们。而曾经的殖民地国家,则充斥着要求国家独立的呼声,整个世界都处在一片废墟之中。战后人们是清理战争废墟的方式:最主要在于如何处置德国和日本的纳粹还有军国主义分子。虽然处置的结果并不能得到所有人的满意,但许多人仍愿意相信,这些努力能让人们建设一个更美好的世界。为了不让历史重演,各国都做出了哪些努力。战争过后,人们普遍相信,为了避免战争的再次发生,一个拥有权威的国际组织,也就是联合国必须发生作用。本书,抛弃了关于二战的宏大叙事,用那些暧昧的、被遗忘的历史,为我们还原了一个复杂的1945年的世界图景。

  ●让人醍醐灌顶的一本书。真实的历史绝不是“王子公主过上了幸福生活”那样简单,我们学到的历史最好也是一个简单的“模型”,最差则是彻底的歪曲。 另,翻译得实在是太流畅了,以致于看不出是译作,大赞。

  ●完美的作品,当人刚刚诞生时,是何种面貌

  ●没有很深入的分析,仅仅当做是一堆二手三手的史料来阅读还不错。

  ●世界归零,民主与和平,暗流与涌动,历史与人民。

  ●犹太人真是喜欢美国

  《零年》读后感(一):“纵然许多期待终将化为灰烬,一如世间万物”

  1945,二战终结,人类再次站在满目疮痍的大地上,四周皆是等待结痂的孤魂,和喘着粗气的复仇前奏里。上帝向山下望了一眼,两手一摊,无奈地转身离开。

  从欢庆的宿醉醒来,我们还未造出答案,在这历史之间的喘息角落,人性的与非人性的依旧在不断上演着。

  在德国已宣布投降后,由于荷兰兵力不足,德国军官依旧被暂时允许行驶指挥权,于是泄愤般地把两个反对纳粹的德国逃兵抓来,以“叛徒”的罪名草草处决。

  因长期饥饿与恐慌,对于食物和医疗救助效果并不理想的集中营幸存者们,送来一箱口红,仿佛一场及时雨,这让她们重新变成了人,而不是手臂上的号码,“是口红率先把人性还给了她们”。

  在饥饿的中国大地上,牵着年幼女儿的母亲来到美国军营哨岗前,提出把小孩送给美军,来换点糖果和香烟。

  一个波兰人默默担着绞刑的风险藏匿几户犹太家庭一年之久,直到战争结束,这20多个人幸存下来,几个月后他却死于一场司机醉驾的交通事故,而邻居们窃窃私语,认为是他帮助犹太人才遭了天谴。

  当世界在忙着把各种德国人关进监牢审讯并随意泄愤式虐待或枪决时,那些苦难最深重的犹太幸存者往往展现出惊人的克制,“他知道当囚犯是什么滋味”。在瓦尔德集中营等来解救他们的美国大兵时,刻有“各得其所”字样的大门已被涂上一行大字“绝不让历史重演!”

  对于一些人,人类只不过换个形式继续着另一种恶。那些在集中营里幸存下来的犹太人,却死在了被人劫杀的返乡路上。那些流离失所的战俘或难民被各国如烫手山芋般处置,许多归乡即是死,许多也死在了运送的路上。那些被一步步由不同的人推向毁灭的哥萨克人,似乎从未被后世足够知晓。

  人类也在努力从废墟中站起来,国际法庭增加了“反人类罪”的新条目,大国们促成了联合国的成立,对战败国摸索着各样的经济重建与政治重建,尽管谁不是揣着自己的算盘。

  在这段被人忽视的历史暗角,你依旧能看到人性混乱的恶与善、丑与美,裹挟着一个个体的一生或一个民族的覆灭。正如书中的结尾说道:“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这不是我们不向1945年的男男女女,向他们的苦难、憧憬和抱负致敬的理由,纵然许多期待终将化为灰烬,一如世间万物。”

  在人类逐渐再次走向互相仇恨与分离的今天,这段历史无疑是值得所有人反思的。

  《零年》读后感(二):1945 · 上个世界的建立

  没看过什么历史书,以为会像社会学理论的书籍那样难读,这本书看起来却意外的顺畅。目录非常清楚地说明了内容,解放心态、清理废墟、绝不让历史重演,但却很难总结,也没什么点睛总结的句子直接抄来。

  欢腾

  被压迫地、被殖民地、被解放地人民对于拯救他们的美国大兵、加拿大、英国人的狂热欢迎,妇女们解放的性欲,以及为了防止苏联人的日本慰安妇。

  对国家计划的态度

  二战那个时期,无论左派右派都不信任自由经济学,其被认为是导致周期性繁荣-萧条和高失业率的元凶。人们对于政府计划很是信任,认为通过计划创建完美社会是20世纪最宏大的信仰之一。

  莫内告诉戴高乐,国家计划是唯一有可能让法国再辉煌的办法,有比例利用所有法国人的团结一致,1945年光复后人们的爱国主义还在,尚未通过一项宏大工程得到展现。

  而丘吉尔信奉哈耶克的自由主义民主体制,说“工党是盖世太保”,把欧陆出现的极权主义归咎于中央计划,这也让他丢了首相。

  日本建立的伪满洲国,军政府严格控制着经济的运行,战时管理者为了效率一切皆可无视。

  改造心智

  起初想瓦解德国工业,把德国人改造成男耕女织的民族,当然这种计划无果而终。取代的是“三D政策”,去军事化、去纳粹化、民主化。

  改造德国也比日本简单,德国是西方文明的一部分,孕育了歌德和康德,大多数人是基督徒,人们相信这个国家底子还是好的。

  困难:1)缺乏符合条件的老师;2)教科书被焚毁

  日本没有被分而治之,一切都是美国人说了算,他们把现代性和西方世界联系在一起。

  联合国

  统一欧洲的梦想最早可追溯到9世纪的神圣罗马帝国。

  《大西洋宪章》,一心想在宪章里提出建设一个未来世界性组织的人,是丘吉尔。罗斯福在谈到对抗法西斯主义的原因时,引述了他向全世界宣布的“人类四大基本自由”: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联合国成立,阿根廷政府军这个对法西斯表示同情却受邀,二战的发源地波兰却没有,大国博弈的结果。

  战后世界秩序裂痕:加强联合国,各大国酒不可避免地要放弃一部分主权,还要放弃安理会的否决权。第一波鼓动国际主义的热潮似乎在倒向民族主义。

  去年深秋爱琴海的单向空间拆之前去了一次,看到这本书,嫌贵没买,后来电商网站上一直是缺货状态,直到618收入囊中。

  我们原以为这个世界,就此大步向前不断推进下去

  而在建立的时候,就满是伤痕

  为了理想牺牲生命的人,也可能沦为政客们的铺路石

  哪有完美,都是在摇摇欲坠中,还搭起梯子,求他立住

  可谁又知道哪阵妖风,就会吹倒这秩序呢。

  2020了,秩序真的要变了。

  《零年》读后感(三):零年

  我对二战史一向是留意的,莫名其妙的好奇心。后来细想,大概因为战争史是一个“由破碎到重建”的故事,与我自身有相当多的重合,故而才想来细细追究,宏观叙事层面上的破碎,破了什么?而后来立的,又当是什么?一破一立之间,有何传承?又有何新意?

  零年就是辞旧迎新的节点,刚刚好,二战前发展得水深火热的殖民主义体系彻底崩溃,换上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雅尔塔体系的外衣,打算开始携手资本主义和“地球村”概念好好玩一把了,如何破?如何立?

  在序言部分我就领悟到了——人类在本能面前体会到的东西比后期提炼出的“意义”更为直接而有效。

  这种体会在第一章欢腾中体现得更为淋漓尽致。挣脱了一切规则和伦理的蛮荒时期,手持枪械的现代文明人第一次发现上帝和佛祖都不好用了,从妇女的“解放”开始(或许论成全性的解放主义更合适些),战争时向德军和友军低头卖身的女性,战争后向着美国大兵紧实臂膀和翘臀奔去的寡妇,向着美国所代表的新大陆奔去,其中有个描写很妙,直接点明女性的“失贞”并非单纯的卖身求荣或求食,也并非完全是情欲因素,而是任何人在救世主面前都会发抖,而后张开双腿。

  那是实力的碾压和灵魂的拯救。

  破掉了旧有贞操观念,取而代之的是更旧但是隐藏更好的“向强大势力低头”——得,倒退回拿着枪的·现代·原始·社会。

  解放的不止有女性,还有无数被压抑了的人性本能,谁能想到,最先赋予人以人性的,竟然是一管口红。

  解放后随着性欲汹涌而至的,自然是被战争挤压到极致的饥饿。农民开始“翻身做主人”,而国家间也开始不要脸地拆铁路抢资源了——果然,饥饿是第一生产力。当一切外部矛盾都不存在时,矛盾转化得比兔子还快,直接跳到人们的胃里扑腾了。于是催生出无数用来谋生填饱肚子的工作,女性去当潘潘女,男性去给黑市做运输队,又多了些喜闻乐见的贵族小姐家道中落后嫁给暴发户的老生常谈。

  本书是关于“破碎”和“重建”的故事,在艰难缓慢的重新走向生活的轨道后,复仇成为了最后一件需要破碎的事情,这是为了重建的破碎。不同种族、国家的人为了某些局部战争或整体的输赢开始划分敌我,中国人认为日本人最坏,日本人觉得苏联人不是好人,德国人觉得苏联人比美国人坏多了,甚至法国、英国也有同感。复仇的方式还是老三样,占人妻财子禄,夺妻杀子掠财破禄,三温暖做就要做全套。

  而这复仇的本质,是重新拼回自己破碎的自尊和民族凝聚力——洗刷屈辱,重振男性雄风(好像广告啊)。

  复仇后的一片废墟之上,人们意识到这么打来打去不是办法,生活总得过下去,所以各国政府都开始想着弥合裂缝,首先得捡起自己民族在战争中被打击得一塌糊涂的自尊心,其次得想办法给自己nazi的历史自我合理化一下,比如虚假宣传导致的全民血脉偾张啦,比如搞一些失业+失意老兵都有共鸣的节目啦,等等等等。

  战胜国忙着处理自己废墟过后膨胀的英雄主义想法,战败国则忙着对付自己的屈辱,大家都需要对付被践踏得一塌糊涂的人性底线和自己的脸面。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家可回,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包括往哪儿去的问题,被大国当成博弈的一部分踢皮球,美国不要犹太人,英国不想让犹太人去巴勒斯坦,因为人家想用老巴遥控印度,最后还是给犹太复国主义——当今世界混乱的根源之一埋下了隐患。

  《零年》读后感(四):万物始于混沌——读后感及笔记

  看完本书一片混沌,五味杂陈。

  鲁迅先生“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中国人”,这句话我看来只说对了一半,这句话应该改为:人类从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揣测人类,天下乌鸦一般黑。

  如果我们把人和世界想得太简单纯粹,就极容易失望。我们从小接受的是黑白分明的教育,一个好人就是一个纯粹的好人,就像“在官方正史里,所有生活在苏维埃工人乐园里的公民都抗击过法西斯敌人”;一个坏人,就是一个透彻的坏人,就像“投降是一种罪行,那些落入德国人之手的苏联人只能是叛徒,并被当成叛徒处置”。这样的世界观虽然易懂易学,却不太灵活实用甚至容易误导,尤其是在面对复杂问题和复杂人性的时候。

  “认识到人类作恶的能力能引导其余人向善;了解人性最坏的一面是一种文明教化的过程”,这跟“如果我们要认识人类,要知道如何保卫我们的灵魂,就必须面对人性阴暗和丑陋的一面”(《被淹没与被拯救的》)如出一辙,

  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作品里,初涉了老大哥光辉岁月之下的沉重;阅读普里莫莱维的《被淹没与被拯救的》时,见证了灵魂集体崩溃的极端世界缩影。本书虽然明面上没有前二者那么沉重,但仍然举重若轻夹地带了许多私货,如果看完一片混沌,那至少感觉差不多,只是我们没有意识到,世界一直在混沌中前行。

  零年从来都不是混沌的开始,日后美国和苏联扯开了嗓门明吼暗戳对方别哔哔、再哔哔就按下红色按钮毁灭对方,最终却忌惮于自己被毁灭而没有发生这一幕。人类从来不以道德高尚、良心发现而克制自己的私欲和冲动,最终促使冷静和“理性”的只能是出于对玉石俱焚的担忧和恐惧。“一旦授权他们对别人恣意妄为,很容易甚至也很乐意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来”,在本书里自己再次深刻感受到了人性博弈的复杂性,以及一时的失衡可能带来更多的连锁反应,“报复心很少是没来由的,背后通常深藏着一段历史渊源、个人恩怨或者集体仇恨”,从而认识到了“法的精神”这一“相对理性”之重要,关于这个相对理性,“即使是在最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全盘正义也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难有瞬间的澄澈、却有永恒的混沌,只是混沌的程度不同而已

  书末结尾这一段话特别有意思:

  “就这样,零年在感恩和焦虑的基调中落下了帷幕。人们对世界大多数地方取得的和平感到欣慰,但不像过去那样对美好未来抱有幻想,同时也为愈加分裂的世界感到担心。人们阅读世界各地报纸所得到的印象是:多数人都急于回归自己的生活,对全球新闻不太关心。在世界大战中,无论哪个角落都很重要。但到了和平年代,家是人们心里唯一的牵挂。当然,这样的世界不会长久,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这不是我们不向1945年的男男女女,向他们的苦难、憧憬和抱负致敬的理由,纵然许多期待终将化为灰烬,一如世间万物。”

  “这样的世界不会长久,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似乎透露出作者悲观的预期。别看现在毛衣战打得火热,但随随便便将其与一战二战前后的某一片刻相比,乐观的精神又充盈了自己的全身,人类虽然还是喜欢扯皮拉筋但总体而言还是文明进步了许多?当然,我们永远不要忽略背后的拳头,拳头太小,文明难在。

  前言

  1、 我们迫切需要他人的经验来帮助我们应对难题,保持思想的开放性是面对复杂与高速变化的时代的唯一方案。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保持一种非功利的兴趣:对世界的丰富性、复杂性本身充满兴趣,真诚地渴望理解他人的经验。

  2、 没有危险的人民,只有危险的情境,它不是自然、历史规律或民族性格的结果,而是政治安排的结果。

  3、 1945年不是一个胜利时刻,更是一个通向新的混乱的前奏,是真正胜利的一个必要过渡。

  4、 它提醒我们被压抑、被遗忘的历史,同样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用更敏感、富有同情的态度理解他人,理解历史中的暧昧含混之处,防止自身滑入新的、僵化的陈词滥调。当中国愈来愈成为新世纪的主要角色时,这种视角变得更加迫切。

  第一章 欢腾

  1、 房东太太叫雷恩哈德(Lehnhard),接纳父亲之前已经收留了从柏林市中心废墟里逃难至此的其他难民。他们中间有一对德国夫妇,男的叫鲁梅林博士(Dr. Rümmelin),是个律师,他妻子是犹太人。丈夫成天担心有人来抓他老婆,于是在屋里藏了把左轮手枪,一旦事情真的发展到那一步,夫妻俩死也要死在一起。雷恩哈德太太喜欢唱德语歌,父亲就弹钢琴为她伴奏。用他的话讲,在柏林最后一战的大破坏中,只有这种时候才“让人感到人类社会尚存一丝文明”。

  2、 人们太想回到纳粹占领前他们熟知的那个旧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没有炸弹,没有集中营,没有杀戮,而整整“胚胎”则稀松平常。这种想法意在重温旧梦,恢复传统,似乎这样,就算回归了本原。

  3、 英国工人打仗时愿为国王陛下和祖国粉身碎骨在所不辞,战后却再也不愿苟活在旧的阶级体制下,他们在希特勒倒台仅仅两个月后,就投票把温斯顿·丘吉尔赶下了台

  4、 人们一方面抱有想要回到过去“正常状态”的保守想法,另一方面又期盼变革,从头再来,希望建立不再有毁灭性战争的美好新世界。两种想法不停地作着较量。希冀源于真诚的理想主义。

  5、 盟军遭遇了后来俗称“解放心态”的问题。拿一个目击者有些官僚口气的话来讲:“这其中包含复仇心理、饥饿和欢欣鼓舞。三种因素结合起来,让刚刚重获自由的战争流离人员在行为和举止上都问题重重,这对他们的安顿、食物供给、杀菌消毒和遣返都构成了挑战。

  6、 战时法国大量青壮年的德国男子给许多女人提供了反抗的机会:其中既包括那些身陷不幸婚姻或活在压抑的资产阶级家庭的女人、被雇主欺负的女佣人、无人问津的老处女,也有可能是任何阶层的妇女,她们一心只想挣脱保守的家长制社会的种种桎梏,哪怕只是一时半会儿。跟占领军往来还能带来物质上的好处,让这些女人过得比别人好,有时还好过她们昔日的主子,这无疑加强了报复的快感。

  7、 按照常理,所有少数派都会同强大的外来者结盟,借别人之手摆脱多数派的欺凌,这点是一切殖民社会的共通之处。

  8、 伯努瓦特·格鲁十分清楚和美国人上床能得到什么物质好处。在她笔下,性饥渴和对食物饥饿感之间的关联很清晰。她感慨道,躺在床上,被柯尔特压在身下的感觉就好像跟整片大陆同床共枕;“况且你无法拒绝一片大陆”。完事后,他们找东西吃:“四年的敌占期和守了二十三年的贞操让我胃口大开,好吧,差不多是二十三年。我狼吞虎咽地吃下两天前在华盛顿下的鸡蛋,嚼着在芝加哥罐装的午餐肉和四千英里以外成熟收割的玉米……战争可真是个好东西啊!

  9、 我相信,没有什么比口红对女囚犯们帮助更大的了。她们躺在没铺床单的床上,身上也没穿睡袍,但嘴唇却涂得绯红。你看到她们走来走去,肩上除了披了条毯子外,什么也没有,但她们的嘴唇却是红彤彤的……总算有人做了件善事,让她们重新变成了人。她们是人,不再只是文在手臂上的号码。她们终于有心思关心起自己的外表来。是口红率先把人性还给了她们。

  10、 正如口红一样,性欲的恢复帮她们找回了一丝人性,除此之外,她们已孑然一身

  11、 即便这样,战后的无序状态尽管短暂,但也不是一点积极效果都没有。伯努瓦特·格鲁重塑自由的愿望并非建立在彻头彻尾的幻想之上。早在法国光复前,法国女性便在1944年3月被临时政府赋予了投票权——这种权利源于男人的匮乏,前提是老婆可以代表缺席的丈夫发表意见。1945年,意大利女性也获得了这一权利,一年后轮到了日本女性,1946年,好运又降临到了罗马尼亚和南斯拉夫女性头上,到了1948年,比利时女性也喜获特权。不管有些人多么渴望回到过去,世界再也不可能退回到昔日状态了。

  第二章 饥饿

  1、 荷兰的饥荒有其特殊之处:荷兰是唯一一个遭受饥荒的西欧国家,而且是作为一种有意为之的集体惩罚

  2、 友好的加拿大士兵递过来的饼干,吃下去的结果也可能是灾难性的。饼干可诱发极度口渴,只能靠大碗大碗地喝凉水来解渴。而大量饮水会导致没有消化的饼干在胃内膨胀,最终撑破胃壁。受害者很快就会死亡。

  3、 战争一结束,一切突然显得那么空虚、病态和没有意义!我们一蹶不振,生活穷困潦倒,灰头土脸,而在众志成城抵抗外敌时,却可以全然忘记这些困难。我们所有的努力最终只收获了破坏,却无力在废墟上建起我们赖以为生的东西。

  4、 法国至少大体上做到了“国破山河在”:历史名城、教堂和大教堂都完好无损。在刚目睹了德国满目疮痍的斯彭德看来,这只会让一切显得更加阴沉。法国,他写道,是一堆“看不见的废墟”。跟德国一样,法国必须“推倒重建”,但“尽管社会上弥漫着这种情绪,高墙依旧岿然不倒,咖啡馆依旧门庭若市(虽然没有咖啡供应),而且黑市永远存在”。

  5、 他写道:“与此同时,在德国上下还存在着一种持久的感官刺激,就像一个巨大的蚁丘,在不停地爬动,抓挠,触弄人的神经……来来去去的脚步从不停歇,徘徊,行走,穿越;这是几百万只鞋子摩擦地面的声音。这就是‘黑市’……在这个世界里,游走着无家可归者、难民、流民,还有凶神恶煞般的青年。”

  6、 东京是我第一个亲眼目睹的战争受难者,这座雍容华贵的城市如今毁于一旦,但最让我震撼的还是这里的死寂:没有汽车喇叭声,没有人的叫喊声,没有金属碰撞声——所有城里人既憎恨却又期待听到的声音,这里一概没有。依我看,对于东京和全日本,灾难已经是过去式了,但所有人依旧在死一般的静默中凝视着。

  7、 战后人类经历的苦难程度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几乎没必要在不同国家之间作对比。德国不仅要安顿本国国民和返乡士兵,还要应对从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罗马尼亚远道而来的1000多万讲德语的日耳曼族难民,他们被驱逐出土生土长的家园,这种排德潮还得到了同盟国政府的官方批准。

  8、 刚刚从纳粹监狱获释和从莫斯科流亡归来的德国共产党领导人对此无能为力,只能眼看着他们“兄弟同志般的”俄国主子强取豪夺。

  9、 因为通过颓废堕落,通过舔尝人类最原始的贪婪和欲望,日本人能够找回他们共有的人性。让愚蠢的天皇崇拜见鬼去吧!让开着自杀式飞机舍生取义那套见鬼去吧!“我们变得如此堕落,不是因为吃了败仗,我们堕落因为我们是人,因为我们还活着。”

  10、 经过殖民主义教化,日本人天生智商就比中国孩子高的观念让日本婴儿十分吃香,对于将来需要男性劳动力的中国农民而言更是如此。

  11、 德国人和日本人在文化、政治和历史上有着明显的区别,但是就类似局面下的人类行为而言,他们又十分相似。对于靠犯罪支撑起来、乘人之危发国难财的经济形态,其一大后果是社会凝聚力的崩溃——也就是坂口安吾形容的“堕落”形态之一。具体体现在每个男人——或者更常见的是——每个女人都只顾自己,不问他人。用海因里希·波尔(Heinrich Böll)的话来说:“每个人掌握的只是属于自己的生活,以及任何落到他们手上的东西:煤炭、木头、书籍、建材。所有人都能理直气壮地指责别人偷窃。”

  12、 回到德国,我的一大印象是德国人就像一群蚂蚁,在一个业已被摧毁的蚁穴间钻来钻去,他们高度亢奋,迫不及待地忙这忙那,连巢穴被人端了、自己将无处安身立命都不自知。他们唯一担心的是如果没有必需的工具,没人给他们下命令,就没法立刻开展工作。对国殇,他们并不感到太难过,反而充满了想发愤图强的干劲。今天的他们没办法,但要是有,他们定会为明天欢欣鼓舞,欣喜于陈旧不堪、胡乱堆建的巢穴已被推倒,摆在眼前的是建立一流和现代新家园的大好契机。

  第三章 复仇

  1、 正如博罗夫斯基笔下那个无奈的美国大兵一样,人们常常无力制止进一步的暴力行为,尤其是在那些因内战四分五裂的国家。

  2、 在外国占领下,德国人都过着苦日子,是这点阻止了他们自相残杀。报复德国人的是其他人。

  3、 他们都不知道这么做究竟是为了什么。这跟俄国无关,跟任何国籍和种族无关——这是人类目无神明的结果,是对人性令人发指的展现。要不是这样的话,这一切就不会如此刺痛人心——好比某人自己的罪孽。

  4、 这里流露出的情感十分虔诚,伦多夫说得一点也不错,无论是哪里的人,一旦授权他们对别人恣意妄为,很容易甚至也很乐意做出丧尽天良的事来。但那些犯下伤天害理罪行的人,通常还自以为上帝或什么世俗圣人跟他们是一条战线的。报复心很少是没来由的,背后通常深藏着一段历史渊源、个人恩怨或者集体仇恨。

  5、 苏联兵多年来顶着“劣等人”这一帽子,可谓受尽了侮辱。况且他们多数都在可怕的战争环境下失去了亲友,因此做坏事根本不需要有人鼓励。此外还有另一层因素。苏联人早先接受了资本主义吃人本性的宣传,现在有机会诉诸暴力,革资本家的命了。

  6、 在一些地方,特别是波兰东北比亚韦斯托克(Białystok)周围的村落,波兰人自己也参与了屠犹。

  7、 纳粹对于生命和躯体的漠视臭名昭著,无可辩驳;但他们处置财产的做法倒可能算得上是对重塑战后世界最重要的遗产。”谁都可以抢犹太人的财产,这点是引发暴行的重要推手。波兰的特殊之处在于掠夺的规模之大。战争中涌现出一批全新的阶级,他们发迹靠的完全是侵占那些被杀害或被赶出家园的业主的财产。持久的负罪感可能导致他们变本加厉。

  8、 那年夏天,暴力浪潮如同欧洲各地的性放纵一样如火如荼,后来才渐渐退去,新秩序得以建立。

  9、 1945年的捷克斯洛伐克,尤其是那些几个世纪以来一直为德国人主导的地区,仿佛处于法国大革命的恐怖时期。其区别在于,两个世纪前的法国是先革命后恐怖,但在1945年,是先有恐怖,再有革命。

  10、 这则故事也许不太具有典型性,毕竟在人类被授权昧着良心胡作非为时,这种同情心十分罕见。但事实上,尽管全欧洲的人都在忙于报复,报复德国人、叛徒、辱没国家荣誉的女人、阶级敌人和法西斯分子,那些苦难最深重的人却展现出了惊人的克制

  11、 若干年后,家住基布兹的科夫纳坦言,自己当时的方案有丧失理智之嫌。他说:“任何理智的人都能看出,这种想法太过疯狂,但在当时,人们真的就快疯了……也许比发疯还要糟糕。这种一命抵一命的观点很可怕,既源于内心的绝望,还带有杀身成仁的味道……”科夫纳“有组织、独一无二的报复计划”最终搁浅,其经过和原因颇为耐人寻味。

  12、 同欧洲一些地方的情况如出一辙,亚洲人复仇的受害者常常是不受待见的少数民族,尤其是那些享有特权、经济上更富裕、和西方殖民列强结盟的少数派。

  13、 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比这个狭长的东南亚国家更能印证莎翁的话了。麦克白对他夫人说过,冤冤相报,血债血偿。此言不虚,

  第四章 回家

  1、 从这种麻烦上,可以管窥未来几十年一直困扰荷兰人的一大问题。这个问题就像覆盖在民族伤口上的旧疮疤,一遍遍地被人揭开: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谁是勇士,谁又是懦夫;谁卖国求荣,谁抗击外敌;谁是英雄,谁又是恶棍。(当然,实际上很少有非此即彼的那类人。)

  2、 如此看来,多数犹太幸存者选择保持缄默就不足为奇了。对于1940年大约15万荷兰犹太人有四分之三未能活下来,他们保持缄默;对于只有区区5000人从集中营返回家乡,他们保持缄默;对于荷兰官僚、警察和法官积极协助纳粹刽子手屠犹,他们保持缄默;对于犹太人被一火车皮一火车皮往外遣送时荷兰人的噤若寒蝉,他们一样保持缄默。

  3、 1950年代,那时我还在读小学,从小到大,老师自豪地给我们讲荷兰人民抵抗外敌的故事——大多是些小题大做的段子,比如德国兵跟人问路时,故意给他们指错方向,等等。

  4、 战后没多久,日本曾流行过这样一个词,Tokkotai kuzure,即“堕落的神风队员”,用来形容那些曾经满怀病态理想主义、后来却堕落到整天嫖妓买醉的年轻男子。

  5、 让几百万接受训练、成为国家杀戮机器的年轻人重新做回老百姓,从来都不是一个顺利的过程。吃了败仗的耻辱感让这一转型更难实现。

  6、 《朝日新闻》收到的所有来信中,有一封言辞最为激烈,作者同样也是退伍军人。这封信刊登于12月13日: 同袍们!我们现在自由了。我们从暗无天日、惨无人道的军旅生涯中解脱出来,从血淋淋的战场上活着回来了。但在国内,等待我们的却是老百姓犀利的眼神,他们怀着对好战派的满腔怒火。我们的家园在战火中毁于一旦……血腥的战斗是结束了,但是生活真正的战斗才刚刚打响……

  7、 不过,战胜国和战败国之间有一点重要区别,这种区别造成的影响比任何惨绝人寰的战争过后的苦日子都要长久得多。一方面,德国人和日本人对英雄理想丧失了兴趣。他们再也不想和战争扯上关系。另一方面,英国人和美国人却一直未能摆脱对以前峥嵘岁月的怀念,这就导致了一种很要命的倾向,诱使他们未经深思熟虑便贸然发动军事冒险,如此一来他们和他们的国家就能重温一回当英雄的旧梦了。

  8、 他们相对来讲与世无争,却没人愿意收留他们,而且不论去哪儿,都会遭人迫害。

  9、 哥萨克人知道,如果回到苏联,等待他们的要么是被处决,要么是在古拉格(gulag)里慢慢死亡。

  10、 在官方正史里,所有生活在苏维埃工人乐园里的公民都抗击过法西斯敌人。投降是一种罪行,那些落入德国人之手的苏联人只能是叛徒,并被当成叛徒处置。

  11、 哥萨克人只是许多孤苦伶仃、备受打击、最后被历史灭亡的群体之一。实际上,说“历史”太过抽象了。他们是被活生生的人推向毁灭的,背后既有革命思想助推,也缘于清除异己、建立单一种族国家的想法。除了哥萨克人,还有其他人也成了这一思想的牺牲品,有些没准还曾是其信徒。

  12、 柯尼斯堡的汉斯·格拉夫·冯·伦多夫医生相信人类之所以表现得像野蛮人,是因为他们背离了上帝。他曾一度试图徒步离开被炸弹和大火毁坏殆尽且被劫掠一空的故乡。他估摸着,如果挤上一班开往西方的火车——通常是煤车或牛车——实在太过危险,于是,他就在凄风冷雨中走过一片“荒无人烟的大地”:

  13、 去家园、孑然一身的一种可怕之处就在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别人可以对你恣意妄为。

  14、 德国人所遭受的暴行,其实是德国人对其他人——特别是犹太人——所作所为的恐怖翻版。许多公共场所禁止德国人入内;他们必须戴上印有字母N的袖章(N代表Niemiec,即波兰语里的德国人);德国人不准购买鸡蛋、水果、牛奶或奶酪;此外,德国人还被禁止同波兰人通婚。

  15、 就这样,希特勒的“宏图伟业”最终却由那些仇恨德国的人代为完成了。他的计划建立在种族纯洁和单一民族国家的想法之上,这些想法可以追溯至20世纪第一个十年,甚至比这还要早得多的年代

  16、 1945年的夏秋之交,数量众多的犹太生还者置身德国的流离人员收容站,这不是因为他们爱德国。就在不久前,这个国家还竭尽全力想将他们灭族,但犹太人还是感到这里更安全——反正比某些人的出生地要安全,比如立陶宛和波兰。至少,在美英两国守卫把守的难民营里,他们不太可能遭受迫害。

  17、 1945年12月,在就波兰犹太幸存者状况做汇报的时候,英国正统派犹太教首席拉比所罗门·舒恩菲尔德博士居然还能说出下面这句话:“波兰犹太人都同意,死在奥斯维辛(那儿有浴室、煤气和红十字会提供的部分服务)比死在其他地方要来得更人道”。居然还谈什么人道!

  第五章 沥干毒药

  1. 战争、军事占领和独裁专制不仅让国家山河破碎,而且在精神上也礼崩乐坏,政治合法性更是荡然无存。人们的冷漠腐蚀了公民意识。那些擅长独断专权的人通常都是最令人不齿、也最易受到腐化的群体。而时局扭转时,掌握最大合法性的往往是专政时期最边缘化的人物。

  2. 战后,人们刻意美化抵抗运动,但其在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的军事败北中仅仅起到微不足道的作用。暴力反叛招致了恶狠狠的报复,遭殃的是无辜百姓,而且这些行动通常得不偿失。因此,明哲保身的民众中间普遍存在对英雄人物的反感,因为后者的行为招致了更加野蛮的弹压。

  3. 抵抗运动的真正重要性要待到战火平息后才变得清晰起来。一些人不顾个人安危、毅然决然抗击外敌的事迹,为那些曾通敌卖国或对杀人不眨眼的政权姑息养奸的社会提供了一种英雄叙事。民主的恢复取决于这些故事,因为它们不仅有助于提振公民的精神面貌,也有助于政府在战后重塑执政合法性,是战后欧洲民族复兴的依托。

  4. 如果每一个曾做过纳粹或和纳粹合作过的德国官员都要被清洗,已经风雨飘摇的德国社会很可能就此分崩离析。因为这样的官员实在太多了。在濒临饥荒边缘的日本,如果彻底肃清战时的官僚和政治体制,就很难剩下有知识和能力维持国家运转的人才。但是,总要做点什么,好让人们觉得正义得到了伸张。

  5. 在他看来,美国人的清洗太过拙劣,而且经常偏离真正目标,以至于去纳粹化运动有导致纳粹复辟的危险。德国保守派视去纳粹化为社会主义者的阴谋。

  6. 许多纳粹“小人物”轻而易举地被吸纳进共产党,对新主子的专政作风,他们不会感到陌生。对于那些地位更显赫的纳粹则采取保留档案的办法,以免他们将来惹麻烦。

  7. 所有外国占领区都存在这对矛盾。尽管德国精英过去恶贯满盈,但你还真不能把他们一网打尽,同时还指望能重建这个国家——不管其将来姓“共”还是姓“资”。

  8. 阿布斯还为诸如西门子、克虏伯和法本公司(I. G. Farben)等企业提供金融服务,这些公司都曾在奥斯维辛附近建造过大型奴隶营。阿布斯做事也许并非出于粗鄙的意识形态狂热。实际上,他几乎铁定不是狂热分子。但没有阿布斯这样的人,希特勒罪恶事业的效率就会大打折扣。

  9. 那位曾被派到满洲负责劳工项目的军需大臣,后来参与策划了日本的帝国主义扩张事业,史称“大东亚共荣圈”。他被捕过,却从未被正式指控犯有战争罪行。他叫岸信介,在出狱后仕途蒸蒸日上,后来成为日本首相。

  10. 共产党的军民关系搞得更好;他们意识到,要打赢战争,部分靠的是宣传。被老百姓视为一支英雄的人民之师是他们的一笔宝贵财富。

  11. 戴高乐意识到,一方面,正义只有看得见才算得到了伸张;另一方面,法国已经伤痕累累,禁不起大规模的清洗了,否则社会将面临难以忍受的压力。

  12. 在可怕的四年里,最优秀的法国人学会了杀戮,暗杀,搞破坏,扒铁轨,有时还打家劫舍,从不遵守他们所知晓的法律……是谁教会了法国人做这些?是谁下令让他们搞暗杀?不是您,我的将军阁下(mon général),还能是谁呢?

  13. 戴高乐捏合法国社会的方式,和盟军“修复”日本、意大利、比利时乃至德国的做法没什么两样:把对战前精英的打击降到最低限度。无法坐视国家进一步两极分化的他需要商人、金融家、律师、教授、医生和官僚发挥才干。他们算找对了后台。

  第六章 法治

  1. 建立某种形式的法制是获取合法性的必要条件,甚至在专政体制内亦是如此,或者说在专政体制内尤其如此

  2. 希腊没有戴高乐将军这样的人物,可以在共产党和保守派以及在保皇党和自由派之间弥合分歧。战争的伤疤远未愈合,隔阂依旧深如沟壑。

  3. 这些审判不是为了熄灭复仇的怒火;它们本身就是一种复仇。

  4. 山下口口声声说自己问心无愧。他表示马尼拉惨案爆发时自己并不知情,但其证据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他告诉律师,在导致这么多子弟兵客死异乡后,他已没脸再回日本。听到判决书后,他写了一首短诗: 我过去所认识的世界如今成了一片耻辱之地, 此时我若不死,则更待何时? 1946年2月23日,山下在位于马尼拉以南风景如画的温泉胜地洛斯巴诺斯(Los Baños)被执行绞刑。

  5. 但如果说这些审判实现了《欧墨尼得斯》中雅典娜的目标,即遏制对复仇的渴望,那么审判的速度之快、意料之中的结局以及存在严重缺陷的程序——最后一点在拉瓦尔一案中尤其明显——让以正当法律进程为归依的审判变得不那么让人心悦诚服。拿一位观察家也许言过其实的结论来看:“拉瓦尔案的审判不可饶恕,因为它让法国人生出了对法国司法体系现状的怀疑……如今危害已经造成。法国的司法正义丧失了公信力。拉瓦尔赢得了最后一轮对决,为这个国家道德沦丧的进程画上了句号。”

  6. 英国外交部的备忘录指出了希姆莱所犯罪行的极端性,这引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当时的法律真的适用于性质远比常规战争罪骇人的罪行么?对于纳粹基于意识形态原因妄图灭绝整个民族的计划,世人也许尚未充分了解其规模和恶劣性。当时还没人用“大屠杀”这个词。但是盟军见识得够多了,知道他们处理的是过去闻所未闻的事件。纽伦堡审判的法律影响在其开庭前就已经十分清晰了

  7. 或者,拿伦敦《泰晤士报》的话来说:“文明世界应该与坚持怀疑这些暴行,因而无动于衷的最后借口一刀两断。这种决裂对文明本身至关重要。”这一看法深得艾森豪威尔的赞同。认识到人类作恶的能力能引导其余人向善;了解人性最坏的一面是一种文明教化的过程。这两点认识是后来进行战争罪审判的主要动机之一。

  8.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震惊于个别“禽兽”和“恶魔”的恶行,其实是没有看到本质,即他们背后的罪恶体制让他们的行为显得近乎稀松平常。

  9. 正义殿堂”是“一座无聊的堡垒”。她写道,所有“在里面的人都身陷极端的无趣之中……这是一种有史以来空前的沉闷。一台机器正在伸张正义,一台庞大的机器,尽管其在动机上存在弱点,且时不时渴望制造死亡,全人类的生存却都得依靠它”。

  10. 他曾装模作样地督办过残忍的审判,在纽伦堡也不过是在散播虚假的政治宣传,比如他把1940年在卡廷森林(Katyn)杀害两万多名波兰军官一事算在德国人头上,其实他很清楚真正的幕后黑手是苏联秘密警察。但对于犹太人遭种族灭绝的本质,他倒一点也不含糊。

  11. 制定可溯及既往的法律、并在事后判人有罪这种做法在法律上是有待商榷的。把战败国的被告交给战胜国审判也很容易招来批评。

  12. 右翼民族主义作家恩斯特·荣格认为把恶棍变成司法不公的受害者存在很高的道德风险。他形容纽伦堡法庭“既有杀人犯,也有清教徒,屠夫的刀子安在了道德的握把上”。

  13. 草率的处决只会把盟军战胜者的道德水准拉低到和战败的纳粹一样的层面。

  14. 那么正义是否得到了伸张?整肃和审判足以保障正义实现,并被人看在眼里么?答案只能是否定的;太多罪犯逍遥法外,有些事业飞黄腾达,蒸蒸日上,而罪行远比他们轻的人则成了代人受过的替罪羔羊。但即使是在最具天时地利的情况下,全盘正义也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幻想。出于政治原因和实际操作困难,这点无法实现。法不责众,你不可能审判上百万人。在惩治有罪之人和考虑其他诉求之间必须求得平衡。过于意气用事只会使社会重建裹足不前。而若不付诸全力,让恶贯满盈的战犯伏法,则会使任何正义感都大打折扣。这是一种微妙的衡平,不可避免会有缺陷。

  15. 然而,机会主义精神有时也许是人类最有用的品质。她的朋友弗兰克说道: 元首已经死了。如果你想活下去,你就得吃饭。如果你想吃饭,而且吃得好,你最好别是纳粹。所以他们不是纳粹,既然不是,他们以前也不是。他们以各种神圣的名义起誓,自己从没做过纳粹……口诛笔伐不能使人变得更完美。他们摔倒时,应该把他们扶起来,给机会赎罪。然后就是再不能有报复,永远也不能有。这番话出自一个甘冒生命危险抵抗纳粹的人之口,使其平添了几分道德分量。

  第七章 明媚、自信的早晨

  1. 但凡在人类史上最惨烈冲突中受过罪的人,都抱有“决不让历史重演”这种情绪。但这对许多人来讲不只是一种情绪;这是一种理想,也许是乌托邦,但这代表了一种信仰:在战争的灰烬中,人类可以建立一个崭新而美好的世界。虽然包括我父亲在内的很多人都希望生活回归常态,但是其他人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2. 当然了,并非一切皆有可能。人类社会没有所谓的白纸一张之说,历史更不是想忘就忘得了的。另外,尽管几乎所有人都同意过去的惨剧不能重演,但是对于如何确保这点则形成不了多少共识。不单是乌托邦理想,哪怕退而求其次,只是希冀政治变革的企求,也都呈现出各种面貌。

  3. 一位法国政客当时说过,不懂知恩图报是一个强大民族的特点,也许这话说得没错。

  4. 在他看来,“绝不让历史重演”意味着“一种欧洲联邦,其并非名义上的联邦,而是一个不需要护照的欧洲。是一个所有人想去哪儿就能去哪儿的文化实体……如果欧洲不能抛弃经济民族主义,并代之以英特纳雄耐尔的地区主义,那么其就会像希腊的城邦国家一样,因为纠缠于互相仇恨和不信任,在侵略者的铁蹄下一败涂地,最后走向衰亡”。

  5. 战后的英国社会尽显疲态,人们认识到,英国不仅国库空虚,而且正迅速丢失世界大国的地位。所有这一切都抑制了乐观主义情绪

  第八章 教化野蛮人

  1. 十五年的纳粹统治留给德国一片精神沙漠。”[14]所以眼下急需的不光是食物和燃料,还有更多的学校、书籍、电影、音乐和戏剧:“必须满足人们的想象。

  2. 原抵抗主义战士鲁斯·安德烈亚斯——弗里德里希坐在观众席里。“我感到奔涌的情感让我无法喘息,”她在日记里写道。“我们搞地下活动的日子里”听到的歌,曾经在“许多绝望的时刻”提供了巨大的“慰藉和宽慰”。如今,人们能自由自在地听这些歌了。但即使在这一温暖人心的时刻,她依旧保留着对杂音和错误信念的敏感。布莱希特作品中的一段名言引得全场爆发出“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先给我们吃的,然后再来谈道德……”听到这里,她一下子“从自我陶醉中”被震醒。这股自怨自艾的情绪让她觉得受到了冒犯。“我们践行言论自由的第一课难道是必须批评别人么?”

  3. 美国派出的图书查禁团队把美占区里所有书店和图书馆翻了个底朝天。他们带走的不全是纳粹的著作。如果脍炙人口的游记把美国人或德国人以外的欧洲人描绘成“没有教养”或“退化堕落”的人,也会被算作禁书。

  4. 斯宾格勒最初对纳粹抱有同情,但在1936年去世前和该党分道扬镳。他的一部分作品不仅被纳粹列为禁书,而且在美国人这里也被打入冷宫,这让他很是特别。

  5. 官员们推测,德国人在纳粹时期被系统性地剥夺了自由思考的能力。联想到集中营里解放的囚犯,他们虽然饥肠辘辘,但胃已经萎缩,不能喂太多吃的,同样的道理,萎缩的心智也不能接受过于丰富的信息。拿巴赫的话来说:“据负责治疗德国人心智的美国‘精神科医生’称,只能一点点地满足德国人对新闻和新思想的胃口。”但是大多数医生对德国历史、文化或社会知之寥寥,这对他们估算“用药”剂量无疑没有帮助。

  6. 美国能提供么?经过全面考虑后,他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美国“铜臭味太浓,是个干巴巴的机器社会”。不行,文化复兴的发源地只能是他热爱的法国。只有法国“有能力重现一场不流血的1789年大革命,并且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向全世界庄严宣布一条古老的真理,人应该要活得精彩,而自由是这一生活的自然温度……”

  7. 法国的另一个问题是许多法国人都渴望报复,能从德国抢多少东西,就抢多少东西。

  8. 不过,真正塑造德国未来的,不是文化、教育、司法,甚至也不是全民道德,而是政治局势、冷战、在欧洲建立强大民主国家的需要、德国精英的投机主义、美国的利益,以及罗贝尔·舒曼口中“让战争(在欧洲)变得不可能”和“促进世界和平”的乌托邦计划。

  9. “日本鬼子”是野蛮人的形象在战时深入人心。投在广岛和长崎的两枚原子弹导致20万人死亡,事后,杜鲁门总统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对付畜生就要用畜生的办法。”

  10. 考虑到太平洋战争的惨烈程度,以及日美双方大打宣传战时的无所不用其极,日本人居然肯心甘情愿拜美国人为师,着实让人讶异

  第九章 同一个世界

  1. 汤因比则主张英美两国应当联手,让警力遍及全球,至少未来一段时间内可以这么做。他的初衷是建立某种“民主的盎格鲁——美利坚世界联邦”。

  2. 二战末期出现了一种从宗教理想主义到理性理想主义的类似转向

  3. 他们在信中写道:“第一枚原子弹摧毁的不仅是广岛这座城市,同样被引爆的还有我们世代相传、早已过时的政治理念。”[12]这些理念包括国家主权。旧金山会议上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只是一个开始。爱因斯坦等人宣称:“如果我们想避免一场核战争,就必须放眼于订立一份世界联邦宪法,缔造一种行之有效、世界通用的法律秩序。”

  4. 1945年,真实世界开始重建的方式也许和高屋建瓴的理想主义有所关联,分享这一思想的有原抵抗运动战士、为和平而战的军人、震惊于原子弹破坏力的科学家和基督教大同世界论者,但关联远没有达到他们所希望的紧密程度。塑造战后国际体制(实际上这一工作战时就已启动)的更多是政治因素,而不是宗教或道德理想。鉴于政治性解决方法向来就不甚理想,新秩序必然是有缺憾的。

  5. 他在同年1月向全世界宣布的“人类四大基本自由”。这“四大自由”因为漫画家诺曼·洛克威尔(Norman Rockwell)煽情的作品而名扬后世,它们分别是: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

  6. 不论全新的国际组织将呈现何种形态(丘吉尔满脑子依旧是“英语国家人民”,斯大林想的是“热爱和平”的人民,而罗斯福盘算的是和谐的大国联盟),其必须有实实在在的威信,因为这恰恰是昔日国联所缺乏的。

  7. 他便以一股美国佬的乐天派精神宣布:“各国在一个世界共和国里相处,就跟我们在美国这个共和国里相处一样容易。”

  8. 只有苏联人最清楚,那16个大无畏的波兰人曾在艰苦绝伦的条件下奋不顾身抗击德国人,到头来却被苏联秘密警察严刑拷打,还被扣上了“勾结纳粹”的帽子接受审判。

  9. 1944年,波兰律师拉斐尔·莱姆金(Raphael Lemkin)定义种族灭绝是“人为地、系统性地对一个民族、种族、宗教和国家团体的所有人或部分人进行灭绝性的屠杀”。

  10. 英国人没有意识到的是,他们在这个新世界里注定只能扮演跑龙套的角色。

  11. 所有大国中,只有政客商人宋子文(T. V. Soong)代表的中国表态称“如有必要,可舍弃部分主权”中国甚至还准备好了放弃大国否决权。但是由于蒋介石对中国的控制已经显得风雨飘摇,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高风亮节并未引起多大反响。

  12. 认为“一个成员普遍遵守其原则的国际组织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但他也意识到,除非人们对战争是“终极邪恶”的普遍看法强大到足以让各国政府团结一心,否则一切终将无功而返。而这在他看来不太可能实现。

  13. 就这样,零年在感恩和焦虑的基调中落下了帷幕。人们对世界大多数地方取得的和平感到欣慰,但不像过去那样对美好未来抱有幻想,同时也为愈加分裂的世界感到担心。

  14. 但是在1945年最后一天,人们阅读世界各地报纸所得到的印象是:多数人都急于回归自己的生活,对全球新闻不太关心。在世界大战中,无论哪个角落都很重要。但到了和平年代,家是人们心里唯一的牵挂。

  15. 当然,这样的世界不会长久,没有什么是永恒的。但这不是我们不向1945年的男男女女,向他们的苦难、憧憬和抱负致敬的理由,纵然许多期待终将化为灰烬,一如世间万物。

本文标题: 零年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4700.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花木兰》好看吗?经典观后感锦集男爱豆秘密恋爱4年被揭穿,前女友爆料他与多人劈腿约P!网友: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