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100字

发布时间: 2020-10-15 09:44: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8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是一部由ProfessorShellyKagan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精选点评:●感谢字幕组●谢谢。●印象深刻,教授坐在讲台上上课着实震惊●学习了两周,有些内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100字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是一部由Professor Shelly Kagan执导,美国主演的一部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精选点评:

  ●感谢字幕组

  ●谢谢。

  ●印象深刻,教授坐在讲台上上课着实震惊

  ●学习了两周,有些内容相对累赘,但瑕不掩瑜,提出的是主流思想,但教授的是辩证思维,自己究竟应该用什么理由来相信自己的信仰,感谢。

  ●Physical death is not mentally prepared

  ●哈哈哈,人形垃圾进化史

  ●不记得具体内容了,只记得很好。

  ●这个封面把教授拍得太丑了

  ●大学逃课看的,不后悔。

  ●哲学和数学一样无用,但又如此严谨美丽,不得不佩服Shelly Kagen的逻辑论证,条分缕析,环环相扣。 All men will die,但凡追求理性的人,都应该好好思考下死亡的问题,摆脱世俗的偏见和畏惧,才能更好面对它。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一):哲学启蒙课

  我大概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学习卡根的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哲学,同时阅读了柏拉图《斐多》和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

  首先讲讲我认识中的哲学吧,在接触前我以为是一种理论知识体系,或者是形而上学之类的,夸夸其谈的学术,之后才发现这是一门训练如何思考和推论的学科,有助于学习者建立严谨的思维模式,用相对辩证客观的方式看待问题。 尽管哲学中在讨论任何话题时,总是很严谨的设定前提,但是她也会天马行空地在一些很极端例子中进行思想实验,在我眼里,这种思想实验是为了更好地创造某种相对纯粹的环境,例如有轨电车,器官移植,灵魂交换等等。

  其次,我很庆幸初次接触哲学的时候,先听了这门在耶鲁大学堪称最受欢迎的哲学课,与其他的理论课和专业性极高的学术讨论来比,更像入门或者引导课,在讨论生与死的同时,引入哲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和概念,例如形而上学,二元论,物理主义,同一性,最佳解释,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义务论。(当然这些理论还需我日后多看一些著作去做深度了解)。

  教授在26节课中基本给出了如下关于死亡的观点,人是一个高级的“机器”,有相爱,思考,创造的能力,但无法永生,灵魂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死亡。死亡并不是一件神秘的事情,尽管大部分人都惧怕死亡,但是我们更应该认识到拥有生命的可贵性和培养面对死亡的从容性。卡根在最后一分钟内给出了最后结论,可却花了1150分钟去推论它,在哲学中观点和结论是次要的,整个推论辩证过程才是最具核心价值。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二):Break It Down

  1、哲学是什么?

  是一群逻辑超群爱挑刺儿的小孩儿聚在一起探讨宇宙的奥秘,并借此合理地把自己融入进这个体系。

  2、搞哲学就搞哲学嘛,为什么要讨论死亡这么晦气的事儿?

  趁理性还能发声趁早祛个魅,知根知底,免得以后遇到的时候不知所措鸭。

  ------------------------------------------------------------------------------------------------------

  抖机灵完毕。

  helly真的是个好可爱的老师,小小只,超活泼,讲着讲着就盘腿坐上讲台,比比划划,再拿几公里外或者几百年后的Shelly Kagan当作例子。B站上搬运的视频有一个标题是“还能把死亡讲得这么深入”,是Shelly无疑了。

  先探讨到底什么是死亡,肉体和灵魂到底是否应该分开来看。失去了哪一部分的自己才是真正死去,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果你出了一场车祸,需要器官移植,A的身体装上了B的大脑,这个新人是A还是B?如果进一步,技术先进到可以移植一半的大脑,左脑是A、右脑是B,那么这个新人又是谁?

  如果说品行和特质组成了独特的你,这个你的品行特质也不断在变化着,那么多年以后性格看法已经改变了的那个人还是你吗?

  当你把一切拆开敲碎去看,似乎一切都成了逻辑游戏,怎样去思考是最让自己接受的,怎样的接受是合理而不是出于无端直觉的,怎样的自己是自己最不想丢掉的——一圈迷宫走下来,明白原来最重要的是要搞清楚”我们不想失去的是什么“。

  再来看死亡到底糟不糟糕、可不可怕,可怕的话,我们又为什么会怕?

  helly将人们常用的观点一一提出,再一一具体论证或反对:

  死亡以后我们本人都无法感受到死亡,怎么害怕?

  出生之前不存在的那段时间对我们来说好像不怎么可怕,也不怎么遗憾,死亡以后只不过又是一个没有我们的无限时空。同理推论,不怕。

  首先,出生之前的无限和死亡之后的无限并不一样,不能拿来比较,一个是schmoss,一个是loss,谁知道哪个比较可怕呢。其次,就算可以拿来类比,为什么不是出生前去和死亡后靠近,因为死亡之后的无限还挺骇人的,那么出生前的也骇人才对。

  死亡是一个只能自己踏上的旅程,我们怕的是孤独。

  orry,你要这么说的话,所有事情大家都只能自己一个人做哦,没有人能你帮你感受任何事的,宝贝们,坚强哦。

  来一个可靠的:死亡的糟糕之处在于,剥夺了我们本可以快乐的机会。以比较的心态来看,机会成本让我们逃避死亡。

  但这种观念下,所有没能出生的baby们都被剥夺了本可以来人间走一趟的快乐,应该得到怜悯,那也太多了吧?于是,有了一种中立的立场,曾经体验过,并且还有机会继续体验,但是被剥夺了,这样的事情是令人遗憾惶恐的。

  不确定性也助长了这种惶恐,甚至有时候提升的死亡机率能让人沉迷。

  但是也不是说死亡完全消极,我们还是需要这件事的。因为很难想象出一个理想中,愿意永远过下去的生活。

  似乎有道理ho。

  最后来看看什么时候自杀才是合理的?

  讲道理谁不会,纯逻辑推理,当总体的坏处超过了好处,那么就应该手起刀落地了解自己。加上道德因素的考量,就得思考自我了解这件事到底有没有合理性?

  讨论着讨论着,觉得生命离自己既远又近。当你这么分析一件事的时候,是把自己和这件事抽离开来,才能进入公正客观的场域,但是,每一个呼吸都提醒着我,那死亡衬托下的生命的存在。

  知道越多,越迷茫。senior puzzle.

  缸中脑,世间人。

  怎样的生活是值得过的,怎样的自己是自己想要的,一切好像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翻回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的年代,再向他们讨教一番吧。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三):裙摆

  一个问题也没自己想通,倒是get到了这位老哥的达半:一条牛仔裤、一双帆布鞋、上身随便换。

  疫假最后一周,教授很有魅力。为什么要看?为了避免自己胡思乱想。看完有什么用吗?好像没有,该怎么苟且还是得怎么苟且。

  人的思想是有弹性的,你不能期待单独的每次思考它能对你产生多大的变化,所以教授希望的是我们借着这颗种子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生活,审视自己所相信的东西,不是你所过的生活就是对的生活,不是你所相信的东西就是对的东西,值得过得生活才是对的生活,真正有道理的东西才是对的东西。

第一部分:形而上的问题

  1、人的本质

  二元论:人是灵魂和肉体的结合体,灵魂是与肉体截然不同的某个非物质性的东西,灵魂是意识、思想、人格等的归属,灵魂控制肉体,肉体又能输出指令使灵魂感知。

  物理主义:人就是一个物质的肉体,只不过这个肉体相当厉害,可以做很多其它物质性实体不能做的事,比如这个肉体能有信仰、能爱、能有创造力、能思考、能写作、能有记忆、能有欲望、能有计划、能有恐惧等等,人没有灵魂这种非物质性东西的存在。

  唯心主义:人只有灵魂没有肉体,肉体是我们的幻觉。

  (因为我怕死噢,所以之前会浪漫性地选择相信有灵魂这个东西的存在,而且选择相信灵魂是永恒不灭的,这样就可以安慰自己当我的肉体死后,我有一部分还是继续活着的,而且这部分还是我最最重要的那部分。现在听完这位老哥的课,有点被他带着倾向于物理主义了,我可能需要再看一些二元论方面的课,来看他们神仙打架,然后再做一次选择。唯心主义的接受不来。)

  2、灵魂存在与否的论证,灵魂永恒与否的论证

  论证的结果是灵魂不存在,自然也就没有永恒。

  论证的方式是对柏拉图等人默认的灵魂存在及提出的灵魂永恒进行反驳,证明这些论点论据都不具备绝对的说服力,毕竟“你不用证明一个你认为不存在的东西确实不存在,你只需要证明那些说它存在的论点论据不靠谱就行”。

  (这一部分简直太好玩了,哲学的思辨就是自己跟自己杠啊,直到杠不动)

  3、人格同一性

  今天的我和明天的我是同一个我吗?是。

  那又是什么使得现在的我和五十年后的我是同一个我?灵魂同一吗?不,我暂时不相信灵魂了。肉体同一吗(主要是指大脑同一,因为不同的大脑决定了不同的人格)?更倾向。再小一点,人格同一吗?也行,一个人的人格肯定是变化的,但这种渐进式的变化被认为是同一的。

  4、死亡的本质

  肉体死亡,我的人格也随之消失。

  尽管我们相信我们终将死去,但在某个层面上我们并不真正相信我们终将死去,否则我们会像那些鬼门关上走过一趟的人一样,下定决心做一些自己认为真正重要的事,比如对爱的人说我好爱好爱你,减少工作时间多陪陪家人,告诉朋友他们对我有多重要,少花些功夫去担忧如何超过别人、如何赚到更多的钱等等。

第二部分:价值的问题

  1、死亡之坏

  你觉得死亡是好是坏?现实来说,是坏。

  为什么是坏?最主要的,因为死亡剥夺了我活着时可以获得的生活乐趣。

  2、生命的价值

  你觉得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生命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生命本身就像一个容器,我们把各种事情放进去,然后判断它们的价值,也就是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命里内容的价值。

  3、永生

  你愿意永生吗?不,因为生命里没有任何一项内容的价值能持续到永远。我只想尽可能长地活着,直到有一天我觉得接下来的生命是不会有价值的,然后主动选择死亡,从这个角度来看死亡也不绝对就是坏。永生无益,而死亡又总是过早地降临。

  4、如何面对死亡,如何生活

  面对死亡会有的情绪:恐惧,没必要;愤怒,没必要。

  面对死亡该有的情绪:悲观点说,惋惜,我将再也见不到落日;乐观点说,感激,我曾一次次邂逅拂晓。

  我们终将死去,那我们该如何生活?这是最最该集中精力思考的一个问题,上面的一堆仅仅是认识论,真正到了这里方法论才是最重要的,它等价于在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内容去填充我们的生活,什么是真正值得追求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现在也回答不了自己,需要看一些幸福理论的课程。但基本来说我知道我们一辈子没有太多的时间,所以应该尽量充实生活,尽量去做那些想做的事,嗯那这里有两种策略来实现这一想法。策略一说:由于目标越大,失败的风险就越高,所以你应该尽可能多地瞄准一些你肯定能完成或者说有很大机会能完成的目标,把它们完成,比如想做的吃喝玩乐,这也总算没有辜负自己没有辜负生命。策略二说:策略一的那些目标好像太容易完成了,完成后自己好像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成就感,所以你应该瞄准一些大目标,因为大目标的质量更高,完成后你的成就感也会更高,你的一生也有价值,但失败的风险也更高。(我的策略:我觉得我是个凡人噢,可是我又想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才觉得没白来这么一遭,所以在做选择时,会主要瞄准一些我肯定能完成或者说有很大机会能完成的目标,先把它们拿下,然后努力向上为下一个较大的目标;外加用一生做期限来写一部东西,告诉我所关心过的人,你们值得被铭记。)

  大概滑到这里会很困难,所以:即便如此,灵魂、噢大脑一有空闲,总还是想起你,想起你的裙摆,它一眨一眨绕着那双脚踝,睫毛样精灵可爱。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四):死亡与恐惧

  当我们在思考死亡这个词的时候,其实是在探讨宗教,哲学,语言学,心理学,生物和医学史上上一个最重要的话题。为了克服对死亡的恐惧,人类发明了一系例的概念,天堂,地狱,轮回,转世等。牧师和神父在人们临终前祷告和安慰,祈愿他们进入天堂。有一阵子我觉得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还申请过一个临终关怀的慈善组织,但后来读到加缪的《局外人》,身为死刑犯的“我”坚决拒绝神父的帮助,让我对临终关怀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

  但我对死亡的恐惧感没有得到缓解,母亲临死前和死亡后,那些悲伤,失落和痛苦也一直紧紧跟随着我。后来我读了《西藏生死书》,里面主要是阐述藏传佛教关于死亡,灵魂,阴生,转世,投胎的理论,但是对我的帮助不大,其中一个问题是,即使我相信转世投胎,那个投胎后的‘我’还是我袁一峰吗?据说有转世灵童可以生动地描述前世的场景,但这和我有什么关系呢?也许我的灵魂还附在‘他’身上,但他不是我啊!关键问题是这世上有‘灵魂’这回事吗?如果有,灵魂是什么?是指我们的意识,观念,人格,情绪,欲望这些玩意儿吗?谢利·卡根在本书里提出了‘个人同一性’的概念,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讨论存在的本质。佛教的无我亦称空性,但头脑如何清空?比如你的话语和文字就是记忆的产物,大脑的基本功能之一。清空不就是失忆了吗?在本书中即意味着“自我同一性”的丧失。读这本书就像和一位博学睿智的人在谈话,而不是聆听巫师,祭司或上师仁波切的开示。他并不会给你一个简单的答案,而是引导你自己去思考和认知‘我’,‘我的’,存在和死亡的本质问题,这是一个非常有力和迷人的思辩过程。

  佛教认为’我执’ 是人类面对痛苦与死亡是最主要的障碍,既然‘我’是虚妄的,那么‘我的’ ,我的钱,房子,车子,孩子,老婆,名誉和地位,这些概念就是去了主语。那么为什么要留恋世上的一切呢?“如果从未真正拥有,为何害怕失去?” 死有什么可怕呢?但是这个说法会遇到法律,道德和伦理上的挑战,如果‘我’不存在,谁对我的行为及后果负责?因为现存世界的秩序是建立在承认每个人有“自由意志”这一基本假设上的,而自由与责任是一枚硬币的正反面。自由意志是人类理性的体现,其源头可以追溯至柏拉图的形而上学,及笛卡尔理性主义唯心论,康德的自由和道德哲学,黑格尔的历史演化论以及自由,人权和私有财产权等一系例的理念。甚至‘上帝’作为绝对的最高理性存在这一概念也源自新柏拉图主义。因此在西方神学和哲学的体系中,自由意志是“我”这个词语的核心。

  当然,科学理性主义者怀疑人的自由意志是否真的存在?比如菌群理论认为人的欲望和行为是由人体内微生物群落决定的。连你爱吃什么讨厌吃什么这么简单的事是人类自由意志决定的吗?菌群主义者认为不是。理性主义者还认为数学是科学的最高形式,万物皆数。脑机接口技术最终会将人的意识,思维和情感,即所谓的灵魂,转化为数字信号读取存储甚至复制下来。这会引发新的世界危机吧?

  但了解到我自己不过是一堆粒子甚至是数字符号组成的更增加了我对死亡的恐惧。于是宗教宣扬天堂地狱轮回转世,活着的时候做善事,就不用害怕死亡了。我不想劝说任何人放弃宗教上的天堂、地狱、转世、投胎等等观念,因其本质上不可被证伪,所以没有讨论的价值。但是,对死亡的恐惧是一件绝对的坏事吗?阳明心学所谓“恻隐之心善之端“的说法,肯定了同情心是道德的基础。如果你看到有人被无辜杀死或饿死,你会非常同情他(她),但是其根本原因是我害怕自己也面对同样的惨剧。同情心的本质来源对死亡的恐惧。另外,对死亡的恐惧还产生了政府这一概念,这就是霍布斯政治哲学的起点。政治和宗教本质上利用了人类对死亡的恐惧。

  对死亡的理解也有文化差异。中,英文在“死亡”这个词语上的差异之大就非常有趣。有次听到一句电影台词“my sister is dying",让我此很好奇,dying,died,die,death,dead,英文中有好多词语表述死亡的不同状态,体现了死亡的时间性,存在性。dying表示死之前的状态,如病痛,折磨,绝望,挣扎等等:died是活着的人对别人的状态的描述,死去的人不会说“I am died." ;die是个动词,有主动,被动之分;death是客观存在状态,非常理性;dead是形容词,表达感性认知。中文词汇表达没有如此细致,可能我们不愿意讨论死亡这一晦气话题有关。

  我从小受到的死亡教育有俩种矛盾的态度,一是来自书本,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即真理的价值高于生命,但问题是世上的真理很多,应该为那条去死呢?我只有一条命啊。所以孟子具体了一点儿,要我们“杀生成仁”,“舍生取义”,死亡因此有了价值尺度。中学课文里也说:“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但我父亲不同意这个说法,当他听我讲述雷分和黄继光的故事之后,他说了一句:“傻瓜,好死不如赖活着!” 当时我觉得他的思想很落后,没听说“生命诚可贵,自由价更高”吗,人要自由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要活得有价值和意义。但我转念一想,我爸是最爱我的,不会害我,所以我采纳了他的说法。所以,当我看到别人的冷漠,自私和麻木,毫无勇气和牺牲精神的时候,我会说他“苟活着像头猪”,但是为什么我们有理由认为自己比动物更高级呢?我又陷入了矛盾之中。

  ’好死不如赖活着’,也可以用来劝说那些因绝望而想自杀的人。‘活着’成了最高价值。自由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幸福地活着,前提是你要活着。对‘活着’的追求隐含着对死亡的否定,回避和忌讳,但是你的潜意识里知道自己必然一死,这种恐惧和焦虑让你运动,健身,吃各种保健品和美容让自己显得年轻。至少我对死亡的恐惧里就包含着对衰老,病痛,折磨的紧张害怕。试想某人曾经非常成功,有钱,有权,有学识,有地位,活得很体面有尊严,死之前却屎尿不能自理,浑身插满管子,胡言乱语,形容丑陋。为了死得有尊严,所以有人提出了安乐死的概念,在别人的帮助下自杀。我和太太也曾经聊过这个话题,考虑过这个选择。这个选择也意味着我们只喜欢快乐和幸福,拒绝痛苦和折磨,但是痛苦不就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吗?

  卡夫卡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他终将结束, the meaning of life is that it ends.” 这句话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世间》论述的存在的时间性,即存在Being,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过程,所以他提出being towards death,向死而生。这和卡夫卡的说法相映成趣,构成了存在主义哲学的基础。萨特曾说过“写作即存在”,他用写作这件事定义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也喜欢写作,却并不想把自己人生全部的价值和意义寄托在这件事上。因为如果有一天年老体弱写不动了,那我就该立即死掉吗?

  佛道学说认为人具有先天的完整性。格式塔心理学里的self-integrity,自我完成,是指人在临死前没有绝望和遗憾的状态,也是后天努力修炼的结果。佛教和道教更倾向于认为人的完整性是天然存在的,老子认为‘婴儿’是人性的完整态。人的作为,也即佛法所谓‘的相’破坏了这种完整性。除了儒家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死亡价值观,对待死亡还有一种态度,即庄子的自然乐观主义。太太死了,他鼓盆而歌,显得很高兴,旷达之人。这种超然的态度和斯宾诺莎的自然神论类似,万物来自自然,死亡即回归自然,为什么要害怕呢?不过也有人说是因为庄子的老婆是个母老虎,庄子巴不得她早死。[Trick],所以我更相信是因为庄子不爱他太太,才会无所谓的样子。因为依恋,attachment 是人类的本性之一。这是亲密关系的一部分,而死亡则意味着分离。

  我和太太散步的时候聊到这个话题。我说我很怕死,死亡恐惧,她安慰我说:“没事儿哈,你肯定在我之前走,到时候我一定会守着你,握着你的手,给你唱歌。”我说:“凭什么认为我会在你之前死呢?”她说:“女人一般比较长寿,再说了,我的身体状况比你好呀!” 我说:“那我还是害怕,你坐在旁边安慰我,但你也不会陪我一起死。我还是要很孤独地死去,太可怕了!” 这是我对死亡的恐惧的原因之二:死亡是孤独的,冰冷的,它让我想起黑暗的深渊和无底的海洋。我外公活了90岁,他临死之前一直哭喊着:“娘啊,娘,娘--”我觉得他是害怕死亡的这种孤独感。所以我就想着死后母亲一定会在奈何桥那边等我,这就让我稍微宽慰了一些。

  对于死亡的恐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要被迫放弃人世间一切美好的让人留恋的事物。我现在活得不错,有房子,车子,存款,太太,女儿,如果我死了,就要和这一切告别。但是另外一个世界,会有什么呢?我将面临巨大的未知和不确定性。为了克服未知,人类努力学习各种知识,获取智慧;为了克服不确定性,人类发明各种数学理论模型,但是没有任何数理模型可以应对死亡的不确定。有人说:“没关系,为了保证你死后活得也很好,到时候儿女给你烧纸钱,金元宝,奔驰车,小洋楼哈!” 但是现在农村拆迁,城市化了,很多地方不允许烧这些玩意儿,怎么保证呢?谢利·卡根称之为死亡的“剥夺解释理论”,他引用伊壁鸠鲁的话来解释这个问题:“所有一切恶中最可怕的,死亡,与我们全不相干,我们活着时,死亡尚未来临;死亡来临时,我们已经不在了。因而,死亡对于生者和死者都没有什么关系。因为对于前者,死亡还未到来;对于后者,一切都已不在。”

  对于生的留恋促使人们想尽办法长寿,甚至追求永生。我母亲临死前就很遗憾:“我们现在日子不错啊!有吃有穿,我还没到60岁,应该多活几年。可是老天爷不让我享福!” 据说在加州圣地亚哥,每年都会举办‘世界永生者大会’,展出各种健康,养身和延年益寿的产品和发明。其中有一种就是冷冻技术,有些生物学家认为这是可能的,将来可以通过冷冻宇航员的办法实现星际旅行。但我不知道人在被速冻之前是什么感觉,反正有点恐怖。马斯克在搞脑机接口技术,据说将来能读取和存储人类大脑的信息甚至复制人的意识,这是个好消息,陈天桥夫妇捐了几亿美金给加州理工搞脑科学研究。将来克隆人体+复制人的意识,这样jiang老爷子会不会永生呢?几亿美金对他不是什么大数字,值得一试。《圣经》里说马士撒拉活了969岁,这也许是虚构,但据谷歌的生物和医学团队宣称,人类理想状态下可以活到700岁。也许他们将来会推荐各种医学套餐或根据财富和地位给人们延寿。我的钱不多,到时候能买个什么样的套餐呢?

本文标题: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影评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4601.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命运航班 第二季》经典影评集《绿野仙澳》经典观后感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