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我们如何认识自己?,克里希那穆提:你认识你的脸孔,因为你经常从镜子里看到它。现在有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
重新认识你自己读后感
克里希那穆提:你认识你的脸孔,因为你经常从镜子里看到它。现在有一面镜子,在其中你可以看到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心里所有的事情,所有的感觉、动机、嗜好、冲动及恐惧。这面镜子就是关系的镜子:你与父母之间的镜子,你与老师之间的镜子,你与河流、树木、地球之间的镜子,你与自己思想之间的镜子。
在其中,不是看到你希望的形象,而是看到你真实的情况。我可以观察自己如何和别人说话,我对能够给我东西的人特别礼貌,而对那些不能给我东西的人却粗鲁又轻蔑。我对那些令我畏惧的人特别用心。重要人物进来时,我赶忙站起来,但是佣人进来时,我却毫不在意。所以观察我自己在关系中的表现,我会发现自己是如何错误地表达对别人的尊敬。同时我也能从我与树木、鸟儿、观念及书本等的关系中,发现自己的真-相。你也许拥有世界上所有的学位,但是如果你不认识自己,你就是最愚笨的人。认识自己是所有教育的真正目的。缺少了自知之明,只是收集资料或记笔记,然后通过考试。那只是愚笨的生存方式。
你也许可以从任何自认为无比重要的书中引经据典,但是除非你认识自己,否则你只是一只重复别人话语的鹦鹉。然而你一旦开始了解自己,不论自己多么渺小,富创造力的非凡行动已经开始进行了。突然看到真实的自己是一种新发现,包括看到自己的.贪婪、好辩、忿怒、羡妒、愚笨。从这一步开始,你就能愈来愈深入,无穷无尽,因为自我认知是没有终点的。
自知之明是智慧的开端,在其中含藏着整个宇宙,也包含了人性所有的挣扎。
克里希那穆提是一位著名精神导师,拥有神奇而又自认为平凡的人生经历,在西方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克里希那穆提以为,只有通过每个个体内心心灵的变化,才会有一个根本的变革,世界才会走向真正的和平;这种心灵的变化并不是一个逐渐的过程,而是在于片刻间所发生的觉悟;它的前提乃是智慧的获得;而这种智慧的获得则根本依赖于对自我的怀疑、批判与认识,因为在他看来,“你也许能漫步于整个世界,但最终必须回到你自身。”
心理学家曾经说过,迄今为止,人类社会除了存在许多自然与人本身的难题以外,尚有大量社会的以及心理的不解之谜,令人们困惑与不安,人类中有不少人还无法完全把握自己。
社会学家也曾经说过,人类在了解许多宏观与微观世界之后,人类在创造了原子弹、生化武器、地球物理武器、微波武器、激光武器、电磁脉冲武器、电脑、基因理论以及纳米技术以后,人类在使用激光、走向太空、甚至制造出宇宙黑洞炸弹以及掌握超新科技及其聚能新子信息以后,特别是人类在建立起一整套全新的文明系统以后,如军队和国家联盟等,有不少狂人就开始妄自尊大,以这个世界主人自居,自以为能永远主宰整个世界了。
科学证明,这类人其实太急功太近利。
实践证明,这类人其实自大太骄傲。
社会发展与今天科技的进步,使我们人类所了解的世界只是极小的一部分。人若与自身未认识到的宇宙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太渺小了,甚至会输给一枚细菌、一个病毒或一个新兴病毒的耐性和阴谋。所以,很多很多的问题需要摆在我们人类面前;所以,很多很多的问题促使着人们重新认识自己。
现代人都在奔赴现代化,不少奔赴现代化的人们却不知道祸从何来,不少沾沾自喜的现代人还在洋洋得意地享受而在不知不觉中制造着祸害。这不是偏激语言,这是有觉悟的人在提醒执迷不悟的人:改变急功近利的人生态度,关注从自身产生的污染,弘扬地球道德,提高自身素质,这才是人类追求生存与发展的科学文明出路。
郑春华认识我自己读后感
写读后感应以所读作品的内容简介开头,然后,再写体会.
原文内容往往用3~4句话概括为宜.结尾也大多再回到所读的作品上来.要把重点放在“感”字上,切记要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读后感
认识世界和认识自己读后感本书主旨就是讲基于实践的认识过程的辩证法,特别是如何通过“转识成智”的飞跃,获得关于性与天道的认识。
为什么要认识自己?
老子曰:“自知者明”;苏格拉底说:“你要认识自己。”东西方哲人们几千年前说的话竟然是如此相似。可见,认识自我对于个人的人生成长和发展是多么的重要。但了解别人很容易,真正认清自己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所以,古人才说“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贵”字,道尽了自知之不易。
据说,长江中有三种味道最为细嫩鲜美的鱼:鲫鱼、刀鱼、河豚。它们的体形和习性不同,而渔人捕获它们却用同一张网。
鲫鱼的美味,全靠鱼鳞传递,食用的时候也不能去鳞,鲫鱼的体形跟鲤鱼差不多,它在误入渔人的网眼时,其实只需稍稍后退,就可以逃掉,但它太爱惜自己美丽的鳞片,仍不顾一切往前,结果被网住。
刀鱼外形如匕首,肉极细嫩,有小刺上千,脊上有坚硬密集的鱼鳍。当它发现鲫鱼上当时,吸取同伴教训,迅速后退。不料适得其反,让鱼鳍被网目死死卡住,自绝了生路。其实它只需继续往前游去,就可以穿过网眼活命。
河豚呢,身上没有鳞片,也没有硬鳍,只是表皮上有密密的钉刺。它看到鲫鱼进是死,刀鱼退亦是死,于是当网目卡住它时,便拼命地给自己鼓励、打气,一下子肚皮滚圆,试图胀断网目,结果连渔网一起浮出了水面,被人们轻而易举地捕获。
如果说鲫鱼、刀鱼、河豚是死于人类设置的陷阱的话,那么金鱼黑牡丹又是另一种情况了。
黑牡丹是金鱼中比较名贵的观赏鱼,当它与其他金鱼同居一缸时,只要有食投进来,就会拼命去扑食,不像其他同类一点点地吃,它瞧不起它们的懦弱。最初几天,它是威风凛凛、神气活现的强者。可好景不长,接下去几天,它就不再吃食,也不怎么活动了,以致慢慢地死去。死因是吃饱了给撑的。
这几种鱼的死,从客观上说,前者是因为人类对它们的捕杀,后者是由于人类对它们的娇宠。但从主观上看,它们都是自身的习惯、天性的缺陷而断送了自己的命运。
从鱼类的身上,不难发现人类自己的许多局限性、劣根性。人们往往总是看到别人的不足,不知道自身的弱点。能看出别人的问题,却不知道自己也在重蹈别人的覆辙。许多时候,打倒自己的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已,所谓作茧自缚。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你,别人的教训也不一定值得你吸取。命运其实就掌握在我们手中,套用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就是:认识你自己。
一个人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在自己所处的社会境遇中,能否真正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如何塑造自我形象,如何把握自我发展,如何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决定着一个人的前程与命运。
换句话说,你可能渺小而平庸,也可能美好而杰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是否能够反省,充分地认识自己,并在此基础上真正认清自己。
『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读书笔记
认识自己,而后接纳自己。本书是塞利格曼经典的积极心理学系列之一。
也许先前我们对心理学的理解还是狭隘了一些,谈心理学色变,以为有问题的人才会去接触心理学,进行心理疗愈。从诞生之日起,心理学就不止有疗愈创伤这一项功能。它还有帮助人类心灵成长、认知提升与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追求最真实的幸福的功能。它也有造就不断适应未来的社会精英、激发人的优势潜能、改造人们的学习方式、丰富人类对世界和自己存在意义的探索的目的。
积极心理学认为,幸福不仅是一个美好的目标,也是人心的主观感受,因此幸福感是可以被定义、测量、传授和提升的,提高人的主观幸福感可以使个人更加充实,家庭更加和谐,公司更有生产力,士兵更有战斗力,学生更好学,婚姻更幸福。
最近参加的培训,老师提到,抑郁是因为攻击向内,我觉得似乎很有道理,但是塞利格曼在书中也有提到这个观点,认为引起抑郁的原因很多,不限于攻击向内。看了一些书,发现自己会更客观,更全面的去看待和分析一些人一些事,挺好。
关于教育,一直存在一个悖论:家长往往希望孩子得到“自信”“知足”“善良“健康“爱”等能走向幸福的特质,却希望学校教授“成就”“服从”“工作能力”“数学”等获得成功的方法,而这两种完全没有重合之处。这就是传统的教育。
积极的教育:教授实用的课程&教授有关幸福的课程。
说到教育,现在国家也日渐重视教育的改革,三令五申,让教育回归初心和本质,成都也成为了教育改革的试点城市,庆幸这一代的小朋友有更多的选择,能体验更丰盈的人生。作为一名母亲,我也在不断学习和探索育儿之路,做好父母效能训练,践行双向养育。
那些需要心理学家关怀的有心理问题的人,那些每天努力工作但感觉“亚历山大”的上班族,那些被无聊的工作、没有感情的婚姻、没有意义的娱乐等烦恼所困所累的芸芸众生,真的是需要积极心理学的。因为积极心理学是研究如何给人们希望的科学,是研究如何让人们走出人生冰河的科学。它是科学,是温暖的科学,是带着心灵温度的科学,是有着丰富人文关怀的慈悲的科学。这门学科对人类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它对美好生活的表达一样激动人心,一样充满感情。
心理学,是经验主义的科学,它不接受没有实践,仅凭感受与想象,甚至是仅凭逻辑推理出来的结论。因为心理学在本质上从来都相信,并且只相信一种科学伦理,那就是只有那些能够被验证的假设才可以被认为是某种事关人类的事实。心理学也正一往无前地走在用科学方法为传统哲学中提出来的反思提供证实与证伪的路上。
身边还是有抑郁的朋友,书中对抑郁也做了大篇幅阐述,我也会做一些分享,希望朋友能自助,勇敢走出来。
滋养抑郁症的温床是那些不可避免的伤痛和失意,比如工作没了、股票跌了、爱人跑了、亲人死了。我们因此变得悲伤绝望整天什么也不愿做,闭门不出。以前那些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我们失去了对美食、工作和性爱的兴趣,甚至无法安然入睡。
无论是抑郁症还是一般性的抑郁,它们都是思想、情绪、行为和身体的恶化。
抑郁症的四种症状——哀伤、悲观、消极和食欲不振。
关于性。世界上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激起人的性欲。要小心,人在早期所做的性决定,无论是被诱骗还是在压力下被迫所做的决定,对以后的生活都很重要。人在青少年时期所经历的性经验会影响其一生的性行为。我们几乎是很偶然地做这些决定的。作为年轻人,当别人问你“为什么不尝试一下”的时候,你应该问自己“我真的一辈子都想这样生活下去吗”。
再过两三年小朋友就要进去青春期了,入手了几本性教育的书籍,陪伴小朋友更平滑地度过这一重要时期。不躲避不焦虑不彷徨。
灵魂上的迟钝:随着年龄的逐渐增大,我们习惯了自己所爱的人,开始对他们漠不关心。我们很容易把随着年龄和经验而来的漠不关心误认为是智慧的增长,但它是冷漠,而不是智慧。我就经常容易犯这类错误,对身边人多一些包容和关爱,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是需要经营的感情。
塞利格曼还提到了童年的创伤,也就是所谓的原生家庭,其实自己还挺有感触的,庆幸一直在接受,改变,勇敢往前走。
童年的事件,甚至是童年的创伤和教养方式对成年后生活的影响非常小。我们不是过去经历的囚犯。
我们从小是怎样长大的,都最多只对长大成人后的人格有一点点影响。成年后,我们的确可以自由地改变自己。童年的事件不能强迫我们成年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勇敢改变,坦然接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