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比利亚》观后感摘抄

发布时间: 2020-10-09 08:29:25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03

《卡比利亚》是一部由乔瓦尼·帕斯特洛纳执导,CarolinaCatena莉迪娅·卡朗达GinaMarangoni主演的一部冒险剧情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卡比利亚》精选点评:●意大利早期史诗电影●格里菲斯

《卡比利亚》观后感摘抄

  《卡比利亚》是一部由乔瓦尼·帕斯特洛纳执导,Carolina Catena / 莉迪娅·卡朗达 / Gina Marangoni主演的一部冒险 / 剧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卡比利亚》精选点评:

  ●意大利早期史诗电影

  ●格里菲斯看了此片后怒拍intolerance,历史片从此成为了好莱坞的情怀。此去,没有最烧钱,只有更烧钱。

  ●土老冒,第一次看有现场钢琴配乐的电影,非常戏剧化,非常“电影”的一部片子,奴隶扯断锁链那里出现的字幕,全场都笑了。还是那句话吧,电影的美妙之处正是用有限的技术创造无限的可能。很有趣的一次观影体验。

  ●incredible production design

  ●按今天电影艺术及技术已获得巨大发展的观点来看,《卡比利亚》在电影技巧上的创新似显肤浅,然而任何艺术的实践经验都是逐步积累的,《卡比利亚》以其众多创新之举在世界电影艺术史上享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影史的一项仪式并启发了另一项仪式并残破不堪地走到今日

  ●原来我真的比较适合默片。

  ●震古烁今之作。这部1914年横空出世的超豪华史诗巨制,以其恢弘的气势、惊人的场面、华美壮丽的布景、宏大流畅的叙事、高超而娴熟的摄制技巧不仅在当年曾极大地震撼和影响了格里菲斯、地密尔等好莱坞大师,即便在今天看来依旧光彩夺目气象万千,甚至可以让当代许多所谓的史诗巨制特效大片都黯然失色

  ●难以想象的恢弘史诗!

  ●这场面

  《卡比利亚》观后感(一):卡比利亚推移镜头

  摘录于《电影的故事》,马克•卡曾斯著,杨松峰译,新星出版社2006年9月版,45-46页。

  1913年,时年30岁的乔奥凡尼•帕斯特隆纳(Giovanni Pastrone)推出了一部别出心裁的电影《卡比利亚》(Cabiria)。《卡比利亚》叙述的是西西里女奴卡比利亚的故事,魁梧壮硕的奴隶马塞斯提则是她的救命英雄,在这之前,帕斯特隆纳已拍过12部影片,没有一部能与《卡比利亚》相媲美。在《卡比利亚》中有许多浩荡壮观的场面,如卡比利亚献祭太阳神的镜头,马塞斯提横越阿尔卑斯山,远至迦太基和汉尼拔探险的镜头。《卡比利亚》的拍摄工作长达6个月,同时期制作影片大都花几个工作日就能拍摄完成。1965年,电影历史学家乔治•萨杜尔(Georges Sadoul)曾如此写道,该片在“技术上的创新以及场景的壮丽上,打破了当时一般电影的格局”。

  《卡比利亚》是一部规模宏大的作品,片中雄伟壮阔的影像风格令人叹为观止,即使放在计算机化的时代,都毫不逊色。在其他的史诗电影中,如查尔斯•百代的《基督的一生》(法国,1910)、恩里可•奎索尼(Enrico Guazzoni)导演的《暴君焚城录》(Quo Vadis,意大利,1912)和《哈里什昌德拉国王》,都是以固定的摄影镜头,拍摄一个雄伟壮丽的外景,再剪辑一个较小的内景,描绘在室内发生的情节。《卡比利亚》的创新与不同之处主要显现在:它是利用推车,将摄影机直接(或沿着斜线)往前推进,让镜头逐渐靠近巨大的场景摄取画面。通过这种推移式的取景与流畅的运镜方式,就可将宽阔的带状景观不露痕迹地转化为中景的镜头。而《卡比利亚》也就是凭借这种创新的风格,在日本、欧洲,特别是美国,造成极度的轰动,这种镜头,也就是在第一章曾提到过的“卡比利亚推移镜头”。它是从R.W.保罗发明的移动摄影机的简单装置演进而成的,对电影制作作出了极大的贡献。

  (注:Moloch似乎应为火神,不是太阳神。)

  2019-05-19

  《卡比利亚》观后感(二):卡比莉亚

  意大利电影工业,被罗马古迹所包围,沉浸于大歌剧的传统思想之中。受到利比亚战争胜利(1911-1912)的鼓舞,因此,恰是在一战前的几年里,开始生产出了一系列历史性的旷世巨作。比如《特洛伊的陷落》、《庞培城的末日》、《尼禄》和《神明何往》...暗示了这些电影的史诗级别称号,其中《卡比莉亚》是最具创新精神和最成功的。

  1914年4月18日,《卡比莉亚》在它的摄制公司 意大利影业 的故乡都灵首映。一个月内,在纽约进行了私下放映...不久之后,被安排进入一个正规剧院--尼克博克,做了高度成功的上映。

  这部电影的影响力贯穿整个影史。据说,D.W.格里菲斯看到该片时就决定把摄制中的《母与法》改拍成为《党同伐异》。这对《纽约时报》来说是非常具有报导价值的。在它当时罕见的电影评论里有一篇宣称:“这是一部曾在这里上映的最具影响力的电影之一!”

  今天,《卡比莉亚》继续得到评论性赞扬。“一部充满了令人震惊的启示、视觉惊人的电影,豪华的布景和考究的服装。其细致与壮观方面灵感可能来自于油画...”“...帕斯特洛纳在灯光与摄影机运动方面经验的影响...使电影从舞台上摆脱出来的果断。以上这些可以写成一本教科书” --凯文·托马斯(洛杉矶时报)

  本片奇异的摩洛神镜头的变异,可以轻易地在史诗电影中看到丰富的变化...包括弗里兹·朗的《大都会》(1927年)和迈克尔·柯蒂兹的《诺亚方舟》(1928)。费里尼把他的杰作之一,取名为《卡比莉亚之夜》,就是向帕斯特洛纳致敬,乔瓦尼·帕斯特洛纳的豪华巨片至今也是最有影响力的电影之一...

  几十年来,可提供给公众的只是一个严重残缺不全的版本,这次Kino on Video的剪辑版取材于35mm电影拷贝资料。它包含了所有可利用的镜头,是以正确的放映速度呈现的。英文插卡字幕是由查理斯和米莱拉-乔娜·阿弗农两位教授翻译的。在美国,他们关于《卡比莉亚》修复的研究和热情是最值得信赖的。配乐是由雅克·戈捷在原始配乐的基础上完成的。

  KINO VIDEO公司发行

  《卡比莉亚》

  《卡比利亚》观后感(三):在好莱坞统治的时代前最成功的大片

  从《电影的故事》计划开始,一个多月以来一直都在看早期的电影短片。看得越多,越来越想念电影长片这种形态,这或许是商业电影对我们“规训”的结果。走进影院,我们已经“理所应当”的接受电影是基本上以90分钟向上为河床而流淌开来的荧幕故事。 我在选片时便急冲冲的越过了在电影史上起着接力棒般递进作用的《火车大劫案》、《美国救火员的生活》以及《吉斯公爵的被刺》等短片,直奔《卡比利亚》这样148分钟时长的大片了。电影不到20年时间,从几秒、几十秒的时长增长到两小时以上的体量,有技术和内容两方面的原因。 最大的因素恐怕还是最大程度的得益于放映技术的提升。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光线强烈到现在难以体会,看上2分钟眼睛就会受不了。另外胶片在放映机上转动的问题也制约更长时间的放映。这些直到三瓣光圈的装置、穿孔器的引入才使得电影在放映这个环节足以支撑电影时长的扩增。 还有个原因就是大致在1910年电影出租制度的出现,直接刺激了影院的急剧增长。更多的观众有机会进到影院欣赏电影,也对电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一直难登大雅之堂,自然也难以吸收到优秀的剧作家参与其中。但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那些粗俗、低劣的故事了,电影也很自然的想到去“求助”戏剧和文学的帮忙。改编文学作品势必将提升电影的时长,在卡比利亚前就已经有《悲惨世界》、《暴君焚城记》等不少超过120分钟的影片了。仅靠时长取胜,电影院的座位就该取代家里的床成为睡眠休憩之地了。 如果你一路从卢米埃尔、梅里爱、布莱顿学派一直看到这部《卡比利亚》,就很难睡过去。帕斯特洛纳的这部作品真是格里菲斯以前,最像如今主流电影的电影了。考虑到一年以后上映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某种邪恶性(难以忍受的种族主义思想),我想《卡比利亚》真是早期电影里最值得推崇的一部大片。 我们在布莱顿学派的故事里,简单提到过英国的电影先驱威廉·保罗。摄影机在诞生初期最多仅能依靠其他的交通工具“被动”的被携着运动起来,还没有专职的“座驾”。保罗在189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摄影车,结束了这一局面。但摄影机要在电影里系统性的、优美流畅的推拉起来,《卡比利亚》恐属首次。 摄影机被钉死在梅里爱似的“乐队指挥”位置时,摄影机之眼仅能被动观察人物的纵向运动所带来的与自身的距离变化。摄影机像一个观众,“看”着就行了。难以想象没有保罗的发明,布莱顿的实验到“卡比利亚推移镜头”的出现,还会看到后来我们痴迷的奥森·威尔斯、沟口健二、希区柯克、塔科夫斯基、杨索、贝拉·塔尔里等大师里的推拉镜头吗? 所以在看《卡比利亚》时,当看到开篇第二个镜头里,摄影机先是静止的端详着喜乐的人群,几秒钟后以很小的斜线推进去主动的贴近这欢快的现场,就感到很充盈欢快。因为摄影机不再仅是杂耍似的展现一个魔术般的奇观而已,而是严肃而悠扬的参与到叙事进程当中。对比前面提到的《暴君焚城记》等所谓大作仍停留在固定机位的保守观察,《卡比利亚》在技术上就先人一步。

  内容意识形态方面,相比于《一个国家的诞生》里作恶般描绘出的糟糕的黑人形象,耗时六个月拍摄的《卡比利亚》(同时期的电影大多几天的拍摄周期)塑造了一个英雄式的黑人奴隶形象,忠心而英勇。它显然远比格里菲斯电影里烂醉如泥的黑人参议院形象正派得多。 黑人男主角巴托洛米奥·帕格诺曾经在热那亚码头做过搬运工,拥有超强壮的体格,惊人的腕力,他塑造的马奇斯特这一形象在影片上映后大受欢迎,以至于导演帕斯特洛纳往后十多年为他打造了一系列的电影,都以马奇斯特为名。 当然还有那放到现今仍叫人惊奇的,雄伟壮阔的场景。不同于梅里爱那些相对简单的背景装饰,《卡比利亚》用实打实的木板涂上石膏做出的雄伟的建筑物,效果非常好,这恐怕很深的影响了好莱坞大片未来的美术置景。 本片的摄影师来自百代公司(又是百代)的德·乔蒙正是一边在展现这壮丽景观的同时,常常在不动声色的推移摄影机镜头转到中景从而让故事更流畅的进行。配合导演特地请来的作曲家的配乐,献祭太阳神、以及人工打光下阿基米德的特写都如此令人印象深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里记载,导演帕斯特洛纳还为这项令他引以为傲的移动摄影方法申请了专利。 一年后,格里菲斯在看到此片时也对电影里的移动摄影震惊不已,他决心效法。电影史就是这样的交接,当接力棒交到我们已经提及过很多很多次的格里菲斯的手中时候,他将更精妙的运用他继承到的,我们在前7篇故事里提及的一切技巧,来提升好莱坞电影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随着1914年第一次年世界大战的打响,欧洲战乱,好莱坞大举入侵欧洲市场,欧洲制造几无招架之力,好莱坞统治世界开始了。 1914年的《卡比利亚》是好莱坞统治世界前,欧洲奉献的最后的,最成功,最杰出的大片。

  《卡比利亚》观后感(四):在好莱坞统治的时代前最成功的大片

  从《电影的故事》计划开始,一个多月以来一直都在看早期的电影短片。看得越多,越来越想念电影长片这种形态,这或许是商业电影对我们“规训”的结果。走进影院,我们已经“理所应当”的接受电影是基本上以90分钟向上为河床而流淌开来的荧幕故事。 我在选片时便急冲冲的越过了在电影史上起着接力棒般递进作用的《火车大劫案》、《美国救火员的生活》以及《吉斯公爵的被刺》等短片,直奔《卡比利亚》这样148分钟时长的大片了。电影不到20年时间,从几秒、几十秒的时长增长到两小时以上的体量,有技术和内容两方面的原因。 最大的因素恐怕还是最大程度的得益于放映技术的提升。卢米埃尔时期的电影,光线强烈到现在难以体会,看上2分钟眼睛就会受不了。另外胶片在放映机上转动的问题也制约更长时间的放映。这些直到三瓣光圈的装置、穿孔器的引入才使得电影在放映这个环节足以支撑电影时长的扩增。 还有个原因就是大致在1910年电影出租制度的出现,直接刺激了影院的急剧增长。更多的观众有机会进到影院欣赏电影,也对电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影作为新兴的艺术一直难登大雅之堂,自然也难以吸收到优秀的剧作家参与其中。但人们已经越来越不满足于那些粗俗、低劣的故事了,电影也很自然的想到去“求助”戏剧和文学的帮忙。改编文学作品势必将提升电影的时长,在卡比利亚前就已经有《悲惨世界》、《暴君焚城记》等不少超过120分钟的影片了。仅靠时长取胜,电影院的座位就该取代家里的床成为睡眠休憩之地了。 如果你一路从卢米埃尔、梅里爱、布莱顿学派一直看到这部《卡比利亚》,就很难睡过去。帕斯特洛纳的这部作品真是格里菲斯以前,最像如今主流电影的电影了。考虑到一年以后上映的《一个国家的诞生》的某种邪恶性(难以忍受的种族主义思想),我想《卡比利亚》真是早期电影里最值得推崇的一部大片。 我们在布莱顿学派的故事里,简单提到过英国的电影先驱威廉·保罗。摄影机在诞生初期最多仅能依靠其他的交通工具“被动”的被携着运动起来,还没有专职的“座驾”。保罗在1899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部移动摄影车,结束了这一局面。但摄影机要在电影里系统性的、优美流畅的推拉起来,《卡比利亚》恐属首次。 摄影机被钉死在梅里爱似的“乐队指挥”位置时,摄影机之眼仅能被动观察人物的纵向运动所带来的与自身的距离变化。摄影机像一个观众,“看”着就行了。难以想象没有保罗的发明,布莱顿的实验到“卡比利亚推移镜头”的出现,还会看到后来我们痴迷的奥森·威尔斯、沟口健二、希区柯克、塔科夫斯基、杨索、贝拉·塔尔里等大师里的推拉镜头吗? 所以在看《卡比利亚》时,当看到开篇第二个镜头里,摄影机先是静止的端详着喜乐的人群,几秒钟后以很小的斜线推进去主动的贴近这欢快的现场,就感到很充盈欢快。因为摄影机不再仅是杂耍似的展现一个魔术般的奇观而已,而是严肃而悠扬的参与到叙事进程当中。对比前面提到的《暴君焚城记》等所谓大作仍停留在固定机位的保守观察,《卡比利亚》在技术上就先人一步。

  内容意识形态方面,相比于《一个国家的诞生》里作恶般描绘出的糟糕的黑人形象,耗时六个月拍摄的《卡比利亚》(同时期的电影大多几天的拍摄周期)塑造了一个英雄式的黑人奴隶形象,忠心而英勇。它显然远比格里菲斯电影里烂醉如泥的黑人参议院形象正派得多。 黑人男主角巴托洛米奥·帕格诺曾经在热那亚码头做过搬运工,拥有超强壮的体格,惊人的腕力,他塑造的马奇斯特这一形象在影片上映后大受欢迎,以至于导演帕斯特洛纳往后十多年为他打造了一系列的电影,都以马奇斯特为名。 当然还有那放到现今仍叫人惊奇的,雄伟壮阔的场景。不同于梅里爱那些相对简单的背景装饰,《卡比利亚》用实打实的木板涂上石膏做出的雄伟的建筑物,效果非常好,这恐怕很深的影响了好莱坞大片未来的美术置景。 本片的摄影师来自百代公司(又是百代)的德·乔蒙正是一边在展现这壮丽景观的同时,常常在不动声色的推移摄影机镜头转到中景从而让故事更流畅的进行。配合导演特地请来的作曲家的配乐,献祭太阳神、以及人工打光下阿基米德的特写都如此令人印象深刻。萨杜尔的《世界电影史》里记载,导演帕斯特洛纳还为这项令他引以为傲的移动摄影方法申请了专利。 一年后,格里菲斯在看到此片时也对电影里的移动摄影震惊不已,他决心效法。电影史就是这样的交接,当接力棒交到我们已经提及过很多很多次的格里菲斯的手中时候,他将更精妙的运用他继承到的,我们在前7篇故事里提及的一切技巧,来提升好莱坞电影到一个全新的高度。随着1914年第一次年世界大战的打响,欧洲战乱,好莱坞大举入侵欧洲市场,欧洲制造几无招架之力,好莱坞统治世界开始了。 1914年的《卡比利亚》是好莱坞统治世界前,欧洲奉献的最后的,最成功,最杰出的大片。

本文标题: 《卡比利亚》观后感摘抄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24276.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巧克力男孩》经典影评1000字《生命是部小说》影评1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