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塌糊涂》是一部由艾玛·福雷斯特执导,詹米·多南爱丽丝·伊芙本·门德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一塌糊涂》精选点评:●真实的片如其名啊,对都市男女情感的讨论总是差些火候,性和爱都要聊起,而剪辑和节奏也不能算不用心,
《一塌糊涂》是一部由艾玛·福雷斯特执导,詹米·多南 / 爱丽丝·伊芙 / 本·门德尔森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塌糊涂》精选点评:
●真实的片如其名啊,对都市男女情感的讨论总是差些火候,性和爱都要聊起,而剪辑和节奏也不能算不用心,可看起来总是那么浅显混乱,只触到表象却触不到内心。
●***转正了啊~~出轨不成功了啊~~
●三观不对,人物不对,情感不对,故事不对……反正什么都感觉不对
●糊涂平淡的***慢慢地延续
●喜欢最后的片段 散步到餐厅~
●第一步五十度灰里还是有未来的,然后变成辣鸡男了……天呐……
●小作怡情,大作伤心,不作不行
●大型内衣秀
●烂得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
《一塌糊涂》影评(一):这种感情还是不要,纠结、揪心!
这种感情还是不要,纠结、揪心!女主 爱丽丝·伊芙 曾就读于汉普郡著名的寄宿学校比黛尔学院(Bedales School)以及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学校,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虽然一直在扮演花瓶角色,但也越来越勾魂了,电影里《欲望都市2》里那个在草坪上上演湿身诱惑的巨乳保姆么让人印象深刻。 本片她作为女主的表现不错,但是张力不足,剧本明显有欠缺。
《一塌糊涂》影评(二):不能把自己主观对恋爱对象的设想,一厢情愿地强行用到对方身上
《一塌糊涂》讲了两姐妹的爱情故事,讲了爱情的波折。应该说也算探索了恋爱中怎么了解认识对方,怎么识别、判定真假,选择长期交往的对象,哪些标准更重要。恋爱中的这些重大问题又因人而宜,经历不同,认知不同,其决断和所采取的恋爱行为当然也不同。姐妹俩尽管恋爱出现波折,最后还都及时认清了事理,重新回到正轨。处于恋爱之中的人会把一些问题放的很大,理智常常也不能算是清楚的。而生活中又有许多虚假的东西,例如对方制造了不少假相,刻意隐瞒了一些东西,但有时并非多大的事儿,只是对方碍于面子才这么做的,也不会造成多大伤害和损失。生活中又有许多不尽人意的事,例如对方花心,常常与别的异性调情,甚至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不是对方本来就讨异性喜欢呢,没有确凿根据,就不能说他们曾发展到怎么样。对待爱情,不能把自己主观方面对未来对象的设想,一厢情愿地强行用到对方身上。对方是有血有肉的人,岁数大的都经历过不少风雨,你无法完全改变他。勇敢地接受对方才能获得爱情,守着自己幼稚的设想,不敢面对现实,不与对方做深入的交往,甚至激烈的碰撞是不行的。电影利用的是视觉手段,这部《一塌糊涂》太话唠,太不讲电影故事结构了,观众看电影的时候就会感觉很累。
《一塌糊涂》影评(三):这是一个纯情的编剧
评分:6
关键词:电影中的语言设计;
1,纯情小说式电影;
以电影审美的要求来看待本片,它不好,因为太像一部纯情小说--叙事走的是小说节奏,同时故事的电影改编缺乏画面感和戏剧性.看完这部电影,观众更想把故事的小说原作翻出来看一下,因为后者一定比电影本身更精彩.
好的方面是,本片的创作者太有文字感觉了,看起来就像一个小说家在拍电影.同时,不得不说,这真是一个非常好的纯情小说--敏锐的情感洞察,同时兼具非常高级的语言抒情节奏.
不难想见,喜欢经典文学的观众,会很喜欢这样的电影,因为它很擅长用文字捕捉细小而精微的情感,再用精准的文字和音乐设置叙事的节奏,却不擅长把这些情感再转化为视觉画面.
2,电影不能走小说节奏;
电影使用画面叙事,而非语言,这是它与文学的本质区别.像本片这种严重偏科的类型,并不是一定不好,只是站在观众的立场,看起来不如小说更加节约和专业.电影的小说化叙事,会让它看起来既不像小说,又不像电影--两种完全不同的叙事语言,不可能相互补充,反而会互相伤害.
以本片为例,小说原作的语言意义部分,肯定比电影中参与叙事的台词包含要多得多,电影的视觉化压缩了文字本身的内涵;同时,因为走的小说叙事节奏,电影本该有的戏剧性和视觉效果,也得不到发挥.这种情况下,电影反而伤害了小说故事.
3,电影中的语言设计;
电影中的语言,只能作为语言设计,辅助叙事,且必须与"故事"高度逻辑相关.
语言设计在电影叙事中最重要的时间节点,有三个.
第一,开篇.比如,海王的开篇,画面跟动画似的,语言却跟"圣经"似的.这是比较成功的电影语言设计.因为电影的开篇,需要一个看起来正式而正经的亮相,这个时候经典文学就比较适合,因为具备厚重感.自打开篇之后,海王的叙事就直线奔着视觉效果去了,而非一路经典文学.
很多时候,电影会摘取一个人的一句话,作为电影的开篇,这种例子太多了.
第二,高潮.一定是台词把故事推向高潮.比如,药神--"他就想活下去,他有什么罪?"
第三,结尾.一般而言,好莱坞电影最注重结尾的戏剧力,所以很喜欢弄一些反转和倒挂,也是通过语言.
4,电影中的语言设计错误;
第一,语言与故事节奏脱离;本来故事剪辑节奏舒缓,却用语调极重的语言设计,这会让故事看起来做作.
第二,毫无语言魅力的台词设计;语言需要在电影叙事中起到"戏剧点睛"的作用,所以语言的时机和份量,也是电影的语言设计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塌糊涂》影评(四):生活本就是团乱麻,如果过得不好,请放过自己
前言:
不要主观臆断一部影片的好坏努力发掘它的闪光点才能证明你的强大1.
安德里亚有着火红色的头发,充满个性的花臂。在与初次见面的畅销书作家尼克艳遇之后,尼克只把自己当成寻欢对象的态度让她非常失望。但是为了给这次不太快乐的经历留下点好的回忆,她带走了尼克的衬衣留作纪念。
当安德里亚与妹妹塔拉谈论起尼克的时候,塔拉说敢于这样做的人并不是勇敢,很有可能只是因为软弱。
在一天早晨,再次想要约见安德里亚的尼克被拒绝。因为安德里亚清醒的明白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感情不过只是欲望驱使的偶遇而已。但是虽然安德里亚嘴巴上的拒绝,其实内心对于尼克还是有所期待。从她穿起了尼克的衬衣可见一斑。
塔拉在水疗诊所遇到了一个犹太教牧师大卫,在于牧师的聊天中,她对这个牧师和犹太教非常感兴趣,并且在大卫的邀请下参加了教会的集会,塔拉看到大卫的状态爱慕之情溢于言表。
而塔拉有一个做摇滚乐队的男朋友马丁。他很喜欢对别人的生活指指点点,而且不喜欢造作的场合,对于感情的表达非常直白。在于塔拉的关系之中他始终处于弱势地位。为了与塔拉再次重燃感情而努力着,但是塔拉的态度却非常的冷淡。
安德里亚虽然第一次拒绝了尼克,但是终究还是敌不过自己内心的欲望再次与尼克见面。并在约会之后偷偷拿了读书会的邀请函,以此想要融入尼克的生活中。但是这次的尝试被尼克的编辑朋友羞辱而告终。
这次事件之后,安德里亚和尼克进行了一次开诚布公的交谈,为此两人达成了共识:对方对于感情的进一步发展并没有强烈的愿望。而两人现阶段的关系只是建立在荷尔蒙的分泌产生的化学变化之上。
其实这个结果从各种细节就可以推断出来,每次安德里亚和尼克约会的时候,安德里亚的精神状态都非常的紧绷,从其精致的装扮以及拘谨的行为语言中都可以体会到。而每次两人约会的房间的光线、色调都非常黯淡,烘托出两人冰冷的情感关系。
其实导致安德里亚变成现在这样的根源在于父亲。早年的父亲疏于对安德里亚的关心,而一心只想着自己乐队的演出,并且还因此沾染上了毒瘾。而为了报复父亲的安德里亚在十五岁那年也开始吸毒,但是缺乏意志力的安德里亚没能像父亲一样戒除毒瘾,而是越陷越深。
当编辑告诉马克他的自传不会再加印且所有已经印刷的都会被销毁之后,马克意识到事情败露了。而为了挽回局面,他仍想通过谎言来博取同情,但是编辑并不买账,为此马克非常沮丧和愤怒。
马丁作为一个以粉涮墙壁为生的过气摇滚歌手,为了重燃塔拉对自己的爱,他策划了一次演出,但是用力过猛结果却适得其反,他与塔拉爆发了激烈的冲突,以至于塔拉缺席了马丁的演出,而选择了大卫的月度音乐集会。
但是安德里亚却参加了马丁的演唱会,并且被马丁的舞台表演所深深感动。演出结束之后,郁郁寡欢的马丁轻吻了安德里亚。而当安德里亚询问马丁为什么还忍受这段感情的时候,他说他还爱着塔拉。
这里马丁的表演确实出乎我的意料,一个男人可以为一个不爱自己的女人执着成这样,却又会一时冲动的轻吻其亲姐妹的行为如果归咎于郁郁寡欢确实太过牵强,或许就像他老套的借口那样——因为你太像她了吧!
而塔拉在月度音乐集会上,主动亲吻了牧师大卫,但是大卫同样拒绝了她,因为这样错误的行径也改变不了他对于一个女人的忠贞,且不希望在塔拉这一辈子会犯的错误里有他的一份。
最终塔拉还是知道了马丁轻吻安德里亚的事实,为此马丁想要挽回这段感情,但是被塔拉拒绝,为此两人彻底分手,而离开的马丁在车上留下了眼泪。当安德里亚问他,你不会有事吧,他说他还有别的选项么?安德里亚说:还有无尽的孤独和悲伤。而马丁给安德里亚的忠告是尼克不过是她虚构出来的人物,而这个人物是她为了逃避现实而做出的幻想。
为了安慰马丁,安德里亚把手放在了马丁的手上,而作为回应马丁也放上了自己的手,但是还是把最下面的手抽开了。
看似悲伤的两个人,其实我期望他们能够互相慰藉的在一起,但是马丁的举动却又一次的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或许抽开的那只手真正的诠释了他爱塔拉的方式,而演出之后的那个吻确是情绪使然。
安德里亚最终还是知道了马克的故事是编造的事实,但是她并不认为这有什么错,因为人都会撒谎,虽然安德里亚试图缓和与马克的关系,但是马克尖锐的性格特点却让安德里亚再次意识到马克是个糟糕的人。
情绪低落的马克醉驾事故之后参加了戒酒互助会。会后在纽约客杂志上看到了安德里亚写的关于他的文章,为此痛斥安德里亚的行为侵犯了他的隐私,而安德里亚却认为这个故事是她写出来的,就是属于她的。
在马克冷静下来仔细阅读了安德里亚的文章之后,他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主动修剪了胡子来到了安德里亚的小屋前,第一次真诚的希望与安德里亚开启真正的感情。
这里马克的转变如此之快着实让我吃惊,或许是一篇文章的力量非常的神秘,或许是安德里亚的个人魅力太过强大?对于一个如此糟糕的人,我宁愿相信他永远这样“烂”下去,也不愿意看到他浪子回头的样子,这样的情节反而更像是导演一厢情愿的设定,不够真实。
而塔拉也意识到她应该去挽回马丁,为此收拾行装踏上了去澳洲的路。
至于塔拉是否和马丁重归于好,导演留下了悬念,这点我觉得特别好,因为有些人终其一生都在追寻爱的真谛,或许塔拉开启的是一段新的旅程又或是这段旅程的结束。
end。
2.
其实这是一部与名称非常契合的电影——一塌糊涂。但是这里说的一塌糊涂并没有任何的贬义,反而能让人感觉在一团乱麻中看到了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安德里亚看似随性的生活态度,或许与她的年少经历有关,缺乏关爱、吸毒成瘾。她的生活确实一团糟。看似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其实内心世界却粗糙不堪,由于极度缺乏安全感,所以对对方的占有欲发展到近乎偏执的程度。她懂得区分激情与爱情,但是内心中对于爱情却总是抱有期待,其内心的状态时常在理性与感性中游离,是个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混合的矛盾体。
塔拉的内心世界非常丰富,但是却很少表现出来,性格特点内敛与安德里亚相反。她对于男朋友的态度非常冷淡,却对牧师的态度一反常态。由于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所以想要打动她并不容易,而牧师沉稳的性格与恰到好处的谈吐正好与自己的男友相反,这也给了她耳目一新的感觉。所以当真正打动她的人出现的时候,她往往能够发挥巨大的内在驱动力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而马克就是典型的追求生理需求胜过情感需求这类人的代表。他还是一个精致利己的人,做出的每个选择都以自己为中心,不会顾及对方的感受,看似坦诚的话语实则体现出其软弱的性格特点。且不惜使用谎言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当发现自己被利用之后,出离愤怒,即使这就是他最真实的样子。
马丁其实有着最质朴的心,不过在其日常的行为上却体现出粗鲁、刻薄、自大的性格特点。他喜欢为别人提供各种建议,但是对于社交却又充满抵触,而在舞台上却能完全释放自我。对于爱的表达非常内敛,并且小心翼翼的维系着与塔拉的关系,对于爱足够忠诚与认真。其实马丁更像是用自己的言行去伪装脆弱内心的人。
大卫性格沉稳,言谈举止得体,他属于理性始终高于感性的一类人。在面对选择之前首先考虑对错与否,处事态度中规中矩,人际交往诚恳富有魅力。不想伤害任何人,且非常明白家庭对于自己的重要性,懂得拒绝诱惑。但是又想要努力做个老好人,这样反而更容易伤害别人。
剧中的每一个角色都经历了一段心理历程的变化过程,而剧中的女人和男人的心理变化却大相径庭。在剧中女性在表达情感时反而更加的主动直接,而男人却非常的被动且处理两性关系时却略显笨拙,这一点与传统认知有所出入,但是这样鲜明的反差却是这部影片的特点之一——不落俗套。
影片中每个人的性格特点都与现实生活中的一类人相似,虽说不是百分百的还原,但是或多或少都包含了其中的性格元素。而在速食主义的社会大环境下,在不确定的未来来临之前,人们都在跌跌撞撞中摸索心中爱的样子,而有些人找到了答案,有些人在坚守道德的底线,有些人幡然悔悟直面内心,有些人终其一生仍在寻找。
3.
这是一部真实的讲述当代社会环境下青年人情感状态的电影。
看似“一塌糊涂”的生活,其实才是生活最真实的样子。
此文首发于公众号:【解构工坊】欢迎关注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