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非也01颖宝的烦恼一群男人在甲板上的餐厅里吃着农家小炒,喝着饮料,吹着凉爽的风,天南地北地胡侃,仿佛不知夜幕已沉。两个女人在底舱的休息室里,大眼瞪小眼,眉头紧锁,想起还有很多事情没办,忧心忡忡地盼着楼上的饭局赶快结束。可是,男人不曾注意到女人
文/幸知在线特约作者 非也
01
颖宝的烦恼
一群男人在甲板上的餐厅里吃着农家小炒,喝着饮料,吹着凉爽的风,天南地北地胡侃,仿佛不知夜幕已沉。
两个女人在底舱的休息室里,大眼瞪小眼,眉头紧锁,想起还有很多事情没办,忧心忡忡地盼着楼上的饭局赶快结束。
可是,男人不曾注意到女人的离开,而女人也不敢直接说出自己的担忧,就这么各自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彷佛两条不曾相交的平行线。
如果僵局不被打破,结果可想而知。
女人会埋怨男人做事没规划,不够关心自己,时间久了,它会变成心里的一根刺。
然后,这种事一再发生,刺越来越多,直到生生地从一个人变成了一只刺猬。
男人会觉得莫名其妙,埋怨女人不讲道理,无法沟通,时间久了,会厌倦、心累、想要逃离。
然后,这种事一再发生,就会觉得女人就是神经病,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一个不说,一个不解风情,尴尬得不行,但更坏的结果是争执可能一触即发,既影响关系和感情,又耽误事。
男人是黄晓明,女人是赵丽颖,这是最新一期《中餐厅》中的一幕。
幸亏浩菲小妹妹是个敢说的人,在霸总黄晓明面前,她一点不怵,大大方方地跑上楼,跟黄晓明说:“明哥,我们聊下吧。”
相比较之下,已为人母的人气王赵丽颖倒像个怯生生的初经人事的小姑娘。
如果浩菲也和丽颖一样的性格,黄晓明又该因为“不懂得照顾人”上热搜了,赵丽颖也可能因为“憋了太多气,狂吃中药调理”上热搜。
幸运的是,事情没有往那个方向发展。
在浩菲的提醒下,明哥忙完后特意找到颖宝谈心,一番推心置腹的安慰、鼓励、保证后,两个人终于打开了心结,变成了合作无间的好同事。
这个小插曲折射了一个人际关系中常见的问题:我们经常因为不懂得沟通而把关系弄僵,把事情搞砸,如果能够更坦然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结果一定会更好。
这种情况在夫妻关系中尤其常见。
朋友依依最近也是憋了一肚子气,因为老公很少关心她在想什么,但更气人的是,家中大小事,他都习惯于擅自做决定,不过问她的意见。
“在这个家里,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外人。每天回到家,没有交流,冷冷清清的,两个人的日子竟然比一个人还孤独。”
“你得告诉他你的感受呀!”我经常这样劝她,可是她做不到。
早已经习惯了什么事情都默默忍让,只能在吵架的时候偶尔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平时总是不由自主地担心自己说了就是没事找事。
但是要说起来又没有什么大事,可她就是越来越觉得压抑,整个人的能量场都降到了最低点,夫妻关系自然也越来越僵了。
如果她能少生点闷气,多表达感受,她的婚姻绝对不会演变成如今这样死气沉沉的样子。
当然,若是她老公能够更解风情一些,她也不至于这样。
两个人的婚姻生活里,不会有浩菲小妹妹这样的解语花,所以很多人的婚姻仅仅因为不懂得沟通而破裂,但是只要稍微走点心,把如果变成现实,结果一定是皆大欢喜的。
02
不是缺乏勇气,是天性如此
那么,问题来了。
说起来很简单,但就是做不到怎么办?
像赵丽颖和依依这样的人,缺的就是那一点点说出自己内心感受的勇气。
别人觉得很理所当然的事,在她们看来都是需要鼓足勇气去克服的大难题,这是因为她们内心深处不相信别人会在乎自己的感受,所以为了避免因为被拒绝、被忽视而受伤害,不如干脆什么都不说。
这种行为模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作回避型依恋人格。它一般成型于婴幼儿时期,是先天气质类型和后天养育模式共同作用的结果,会伴随人一生。
美国《精神障碍的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对回避型人格的特征定义为:
1.很容易因他人的批评或不赞同受到伤害。
2.除了至亲之外,没有好朋友或知心人(或仅有一个)。
3.除非确信受欢迎,一般总是不愿卷入他人事务之中。
4.行为退缩,对需要人际交往的社会活动或工作总是尽量逃。
5.心里自卑,在社交场合总是缄默无语,怕惹人笑话,怕答不出问题。
6.敏感羞涩,害怕在别人面前露出窘态。
7.在做那些普通但不在自己常规中的事时,总是夸大潜在的困难、危险或可能的冒险。
最近热播的韩剧《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的男女主角都是回避型依恋人格。
因为小时候总是被父母忽视,甚至虐待,所以习惯性地把自己的心灵封闭起来,长大后依然不愿意跟人深入交流,像自闭症一样活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正如鲍尔比说的:“人类的依恋行为伴随着人的一生(从摇篮到坟墓)。”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而且,它会影响我们与所有人的关系,通常越在乎对方,影响越深,所以亲密关系总是首当其冲。
与回避型依恋相对应的是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依恋者相信天长地久的爱情,认为他人是可信赖的;对自我充满自信,相信自己是受人喜欢的。这是一种最为健康的依恋模式。
除此外,还有一种人是焦虑/矛盾型依恋者。
她们经常热烈地追求爱,渴望天长地久的爱情,可是常常会被爱情所伤害,因为他们太想独占这份爱,渴求得到对方的一切,对于对方任何的离开和忽视都十分敏感和焦虑。
有研究表明,有大约62%的人是安全型依恋,23%的人是回避型依恋,还有大约15%的人是焦虑/矛盾型依恋。
03
天性也可被改造
不过,虽说本性难移,但并非不可移。
心理学家克里斯托夫·安德烈在他所写的《生活中的心理学》提到,“依恋类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时间、选择的伴侣类型、经历的关系和重要的事件而改变。”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比如赵丽颖,复出后的表现明显不像之前那样游刃有余了。很多重回职场的年轻妈妈都有过同样的困扰,突然就觉得自己好像与世界脱节了,所以不再像之前那样游刃有余。
依依这两年也花了很多时间内省,现在变得比以前更敢表达自我,而夫妻感情并没有像她害怕的那样崩溃掉,而是变得越来越好了。
《是精神病,但没关系》中的高文英和文钢太,最终也用爱疗愈了对方,收获了甜甜的爱情。
回避他人,说白了就是防御性很强,不相信别人会喜欢真实的自己。
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也可能在遭受了很多打击后变成回避型的人,甚至还自认为是心理成熟的标志。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
当我们把心门关上的时候,虽然能够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但是也失去了与人产生深度链接的可能性。
所以,真正成熟的人有界限感,但是绝不会自我封闭。
▲长按图片保存可分享至朋友圈
自我封闭的底色是自卑。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所谓自卑情结,是指一个人在面对问题时无所适从的表现。每一个神经病患者多多少少都会限制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及跟整个情境的接触。他想要和生活中必须面临的现实问题保持距离,并将自己局限于他觉得能够主宰的环境之中。”
当然,绝大多数人都不会是神经病患者,但是封闭久了,也就离崩溃不远了,所以如果有回避倾向,从此刻起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自信心。
可以试试以下3个小练习:
在认知上,不断进行积极自我暗示:我是值得被爱的。
回避型依恋的人,很容易被自我否定的想法禁锢,总认为别人不可信,或者与别人争执一两句话就陷入自我否定,陷入一种“想太多”的困局。
要走出困局,就要放下自我否定,试着相信自己。
要相信,这并不是自欺欺人,而是事实,没有人注定要孤独终老。
在这世界上总有一个人能够接纳真实的我们,但前提是我们得学会接纳,甚至是爱自己的缺点。
事实上,很多缺点,换个角度看,也可以是优点,所以真的没有必要太纠结。
所以,不要再条件反射式地反应,而是学会观察、感受和表达,有意识地使用语言诚实、清晰地表达自己,同时也保持开放的心态去倾听他人。
也就是说,要学会理解他人,同时放过自己,如此才能够更游刃有余。
在行为上,试着放下顾虑,偶尔放飞自我。
走路时抬头挺胸,大步向前,还可以把走道当T台,随时走一场秀。
与人交流时,眼神不躲闪,微笑面对(这不仅有助于克服自卑,对别人也是一种尊重。)同时,要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回避型的人习惯了忍让,但是过后又会觉得被冷落了,所以不妨听从自己内心的渴望,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要相信自己的声音也是值得被听见的,没有谁的思想更高级。
甚至,可以找几个信得过的朋友来一场辩论比赛,也可以开个直播和天南地北的人聊聊天。
不要太在乎结果,享受过程就好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作者简介:非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文学译者,专栏作者,一万小时定律践行者,一个心中永远有梦的平凡人。
我们不要太在乎结果
用心享受过程就好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