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选民的神话》是一本由(美)布赖恩·卡普兰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理性选民的神话》精选点评:●听书●半学术书籍写模板。从经济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无知群众在集体决策时的失败。
《理性选民的神话》是一本由(美)布赖恩·卡普兰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9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理性选民的神话》精选点评:
●听书
●半学术书籍写模板。从经济学、心理学角度分析无知群众在集体决策时的失败。虽然排外、就业、反市场、悲观主义四大偏见可以在分类经济学博士、公众和开明公众的调查中看到统计差异(第三章),但无知并不等于非理性,真正有意思的应当是在民主投票中,每个人所拥有微乎其微的影响/决策力并不能用经济学模型里的价格决策来进行类比、建模。所以公共政策决定当然不能事事依赖投票,而民众对政策不同的解读和偏见需要的也不是民主机制做解答,倘若单方面将不良政策归于民主制度显然才是偏见。建议详细第五章理性的胡闹以及第第七章“马基雅维利”的理性政客。或许读完了马克思,对经济学家一律追求效益的决策(自由市场/民主/xx原教旨主义)有了更多的质疑,更别提这本书背后藏匿的大量经济学知识和理论本不在我的知识范围内,很难加以判断。谨慎阅读M
●作者从经济学的角度提出了对选民“理性”假设的质疑,认为民众存在系统性的偏见和错误认识,进而导致错误的政策被选择。民主确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值得更多思考。
●译的一般,内容有相当大一部分,呃,其实是大家早已知道,然后又被重新发现的,同时也比较零散,但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读着费劲,开头的例证翻起来还行,论述部分实在诘屈聱牙。这种偏专业型的书可以配一个非经济学专业的翻译助手啊,术语本身就有门槛,文本上又不精加工。
●文字难读。
●数据支持不少。实际上是本讲偏见和自由主义经济的。
●又是一本对民主进行反思的书籍。但我觉得在作者通过建立的“非理性”模型以反对唐思提出的“理性无知”理论时有些逻辑不清,我可能要再具体看看。本书篇幅不长,感觉学术研究部分偏少,更多有吐槽的感觉。
●憋刘新的论文时发现的好书,是我那篇论文核心思想的源泉(其实我就是照抄了),没想到是刘瑜推荐的书
●足以撼動各種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假設麼?
《理性选民的神话》读后感(一):薛兆丰写的序不错
解释选民意见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理论发展四阶段,梳理得不错。
解释选民意见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理论发展四阶段,梳理得不错。
解释选民意见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理论发展四阶段,梳理得不错。
解释选民意见与公共政策关系的理论发展四阶段,梳理得不错。
《理性选民的神话》读后感(二):要点摘录
民主制度支持者的依据是“聚合的奇迹”,就是说选民的平均意见是不带偏见的,因此由选民决定公共政策是正确的。
反驳者正是认为选民存在偏见。
例子是,选民对经济学存在四个偏见:反市场偏见,认为解决社会问题行政手段优于市场手段;排外偏见,认为自由贸易对本国有害;就业偏见,认为技术进步会降低就业率;悲观偏见,对当前经济状况作较差估计。
《理性选民的神话》读后感(三):理性选民神话
作者以一种很自信的方式来表述自己观点,对于传统政治中理性人的理性决策的质疑。全书用数据表现了政治中理性人会受到偏见作用而导致民主带走偏见,而不是传统的自我纠错。因为边际效益过低,人们在民主时更少的采取清晰的理性判断,而是采用本性的偏见。
1.在一篇论文中,你有足够的篇幅就一个或两个常规的观点提出质疑。但是,除非你将所有的传统智慧视做当然,你充其量只能让自己显得难以理解,或者更糟的话,甚至显得荒唐。
2.政治就如同宗教一样,忠诚是信念的捷径。
《理性选民的神话》读后感(四):为什么在民主制下,出台了大量蠢到家了的政策?
“民主是最糟糕的制度,当然,这么说,要先排除别的所有已经反复试验过了的制度。” 真的是这样吗? 不、不。 我的这一票,对结果的影响,是很小很小,小到忽略不计的;再加上选了坏政策,大家一起遭殃嘛,不是只我一个人;当然主要还是前者。 所以,我干嘛要花心思去了解政治学/经济学的知识呢? 哎,要票选了,这次是选对外贸易的政策。 哎呀,可不能让中国剥削我们美国(antiforeign bias『排外偏见』),我要选对我们国家有利的。 哪一方更站我们国家这边啊?那我就选Ta。 这样选,我是不是很替我们国家着想啊?中国要占我们国家便宜,没门! 我感觉可忒好了! (大多数人都这样。偏见没有呈对称分布,意思是,对立的偏见无法负负得正,而是一方压倒另一方。大多数人都有这边这种偏见。) 结果:出台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想要“你亏我赚”,结果,大家又倒霉了。 嘻嘻~ 多亏一人一票的制度,大量蠢到家的政策得以出台。
《理性选民的神话》读后感(五):经济学如何理性地处理“非理性”
从“理性的无知”到“理性的非理性”,反映了政治经济学在解释“民主政治失灵”方面所作出的努力。“理性的非理性”的新的认知模型进一步强调了政治市场与经济市场的差异,为我们观察和分析民主政治下的“政策失灵”现象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突破了“理性的无知”在公共选择学派解释民主失灵现象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局面,使得较长一段时间以来被公共选择学派忽视的选民“非理性”因素开始受到重视,对“理性的无知”理论是一个很好的修正和补充,较大地弥补了“理性的无知”理论的解释力不足的问题。
正如北京大学法律经济学研究中心联席主任薛兆丰博士在《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The Myth of the Rational voter:Why Democracies Choose Bad Policies)一书中译版序言中所提到的,卡普兰的理论成果是经济学家们所提出的解释和解决“民意倾向”与“经济良策”长期分庭抗礼现象的第四阶段理论学说——“垃圾进,不当加工,垃圾出”——的重要依据。23“我认为每一位谈论‘民主’的学者都应该阅读此书。”24我同意他的看法:每一位谈论“民主”的学者都应该了解卡普兰“理性的非性”的理论。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