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馆的故事》是一本由(日)出口保夫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大英博物馆的故事》精选点评:●英国真是让人无限向往●的确是大英博物馆的故事但更想看大英博物馆藏品的故事(复活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是一本由(日)出口保夫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精选点评:
●英国真是让人无限向往
●的确是大英博物馆的故事但更想看大英博物馆藏品的故事(复活节石像在哪个区,居然没看到
●分明就是《那些VIP捐赠者和V&A博物馆、自然历史博物馆与大英图书馆的前身的故事》,但不管怎么说博物馆真的是美好的存在啊!
●翻译得不太好啊
●其實應該是「大英博物館plus大英圖書館/自然史博物館 簡史」,但知識體系流於碎片和談資而已,真正介紹BM精髓的不多。非常懷念可以每天都溜進去看寶藏的那一年了(雖然中國館一直閉館維修)。@北碚新華書店 #依舊讀#029
●一切没有亲眼见过的艺术,都不可能通过书籍的力量转化成有形的东西
●段子集,不如《卢浮宫私人词典》深刻。
●仅仅是个介绍,希望自己可以亲眼看到。这是一本值得略读的书
●介绍地比较简单,算是初级入门。另外配图太少,实在是最大的致命伤和遗憾!
●大英博物館和巴黎盧浮宮以及聖彼得堡的艾爾米塔什美術館,後兩者原先收藏的都是王室宮殿的珍寶,革命之後成為國民的財產而對外開放參觀。這與以一般民間人士的收藏為基礎而成立的大英博物館相比,其歷史過程完全不同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读后感(一):书外话
作者在第7页写大英博物馆每到冬天,寒冷的傍晚总会有卖烤栗子的小贩来到大铁门外面,这个场景真的让我回忆喃喃。
十几年前在伦敦,有段时间与男友失恋,那个时候年青啊,时不时发些感伤出来,偶尔乱走伦敦,从布卢姆斯伯利过来,再从博物馆门前匆匆走过,黄昏冷风呼呼吹的时候,厚重的大铁栅栏两侧,一个、两个、三个的烤栗子小车,亮着红红的灯,三、四十岁的小贩,不戴帽子只戴耳套,纸袋子里是香甜的烤栗子,2个英镑一小袋,里面大约20颗。我买过几次,可惜都是冷的,像我那时的心情。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读后感(二):可读性不强啊。。。
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日本人叙事方法我不适应。觉得写得好乱一小段一小段的
而且刚读到12页就开始看到作者说 连那么有钱的美国也没有让公共博物馆美术馆免费。忍不住吐槽!在华盛顿dc的博物馆和国立美术馆都是不要钱的好吗!从来没有要过钱。
而且说美国的博物馆都是政府办的 英国的都是民间收藏家办的不合适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是民间收藏家捐赠出来的!详情请参见Merchants and Masterpieces: The Story of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或者中文: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5852352/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读后感(三):对博物馆的钟情
严格来说,这真是一本四不像的书。
书里面包括了大英博物馆的建立,包括了博物馆的发展,包括了名人与博物馆的事情,包括了博物馆里面有名的展品。
但是这本书一点都不宏大,反而有点琐碎。
琐碎也有琐碎的好处。很细腻,很随性。
这本书更像是作者几十年如一日地去大英博物馆,然后今天写一写,明天记一记。
最后就成了这本庞杂的书。
大英博物馆是昔日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所建立的博物馆。
与巴黎的卢浮宫、圣彼得堡的艾尔卢塔什美术馆相比,大英博物馆并不是由皇家宫殿改造而来的。
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也不一样,英国博物馆并不是由政府兴建的。
大英博物馆是由一个收藏家,以自己的藏品捐给皇室,皇室委托议会购买了宅邸,进行修建。
而我们从小学的历史告诉我们,像英国、法国这种国家,他们的博物馆里面放着的都是红果果的殖民地掠夺财产。
然而这本书却傻乎乎地说,在大英博物馆700万件藏品中,大约有500万件是欧洲的艺术品,而剩下的200万件是来自世界各地。
而且,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品,是大英博物馆经历二百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很多有钱人购买后捐献的。
可悲又可笑的是,我们常常觉得中国是亚洲文化的源头。在大英博物馆里,中国的藏品数量很少,混杂在令人眼花缭乱的藏品中,主要是在亚洲馆。
反而是日本,有着自己独立的展馆。
大英博物馆在创立最初到之后的二百年里面更多的角色是图书馆。
非常多的人来到这里读书、研究、做学问。
自然也包括了作者。
而且人不可貌相。作者写到,一位看起来是捡垃圾的老太太,在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里,所翻看和研究的是古埃及的文字学。
大英博物馆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
这样的战争给博物馆带来的伤害是无法避免的,也同时让绝大部分保留下来的藏品更加辉煌。
最后,忍不住要说的是,大英博物馆从建立至今,一直免费。
卢浮宫还要7.9欧元呢。
至于中国的故宫,门票多少钱,请自行询问度娘。
--------------------------------------------
欢迎关注
阅读公共微信号book-life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读后感(四):长时间的积累才成就经典
【日】出口保夫著、吕理州译:《大英博物馆的故事》,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
断断续续用了一个半月时间才读完这薄薄的一本书。
说实话,传统的著作真的不是很吸引人,尤其是和手机里推送的内容比起来。书籍更侧重知识的传递,较少研究传播学和心理学的原理,而近些年的自媒体则把重心放在如何引导传播上,虽然输出的内容营养不足,但是却受众广泛。
大英博物馆闻名遐迩,作为博物馆的从业者,我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一是没去过,二是了解也是通过大英博物馆出的一套100百件文物讲世界历史大概了解了下,类似于盲人摸象,只知道片甲只麟。但是我知道这个大英博物馆在博物馆届的存在是泰斗级的,因为资历老,藏品多和丰富,而这本日本人写得书,则恰好告诉我,大英是如何成长成为大英的。
大英博物馆的起源来源自英国医生汉斯斯隆的捐赠,他的收藏其实以植物和自然界为主,是他作为随军医生在外地各岛的采集,当然,受当时启蒙运动的影响,也有很多古美术的收藏,而之所以能捐赠成功,也因为他作为成功医生的身份,和英国皇室关系友好,得到英国国王乔治二世的支持。英国议会付了汉斯斯隆的两个女儿各1万英镑,并用1万英镑支付了选定的陈列室的地点——蒙塔古公邸,经过6年的筹备,于1759年开馆的。
想想同时代的中国,其实士大夫阶层一直有收藏的爱好,乾嘉学派之类的,考据收藏,不过兴趣主要集中在古代文物,对自然动植物的研究是空白的。
看到1759年的博物馆仅能容纳75人,每次只允许15人参观时,让我觉得自己所在的博物馆并没有那么糟,毕竟万事开头难。同时,大英博物馆其实一开始就是博物馆与阅览室结合的典范,因为一是在建造时,汉斯斯隆爵士本身就有大量的手抄卷和书籍,同时又有罗伯特·哈雷和国王乔治二世捐赠的书籍,这一部分本身就以藏品的形式被接收的。而书籍最好的利用方式是阅览,所以很自然的,大英博物馆最开始集参观与阅览的功能,只是能获得阅览图书资格比较难。
一条小记录可以看到1785年左右的物价。当时在一般咖啡馆喝一杯咖啡只需要1便士,现在星巴克之类的没有40元下不来吧,不知道英国的行情。而黄牛卖的入馆证则需要2先令(24便士)。1687年,汉斯斯隆以随军医生去西印度群岛时,年薪是600英磅。高收入,以及出身优渥,娶得妻子家财富又势均力敌,最重要的是个人爱好才引导了汉斯斯隆有这么多的收藏。这些条件,在我接触的当代的一些个人收藏家也是类似的,他们大多已经过了为生存和生活所累的阶段,收藏都是兴趣爱好,同时很多人是有执念的,只可惜很多人收的多,研究的少,没有过去人的那份定力。
对博物馆的人文藏品贡献很大的是威廉·汉密尔顿以及埃尔金伯爵,两人贡献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美术品,尤其是后者,贡献了著名的帕台农神殿雕刻,此外,著名的捐赠还有查尔斯·汤利以及库克船长等人。说是捐赠,不过议会每次都会支出1-2万英镑来支付相关费用。
19世纪也就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时,是大英博物馆发展最充分的时代,藏品和建筑继续扩充。现代我们所看到的大英博物馆的正面,就是1848年由罗伯特·斯默克和其弟弟西德尼完成的,被称为“全英国最大的古典主义样式”。同时在这个时期,由于1851年的大英博览会的召开,收集到的展品构成了后来的“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美术馆”。这一时期也增设了大英博物馆的新阅览室,采用钢筋结构搭建的壮丽的穹顶放射性结构的阅览室,让大英博物馆成为很多人读书的去处。
19世纪后半叶,大英博物馆增加了很多关于英国本土历史文化藏品的系统收藏,对此作出巨大贡献的人物是弗兰克斯 ,他一辈子未婚,将全部身心风险给了博物馆。这一时期新增了中世纪天主教的文物以及考古出土的凯尔特等艺术品,同时还增加了很多日本和东方艺术品。弗兰克斯不光收集,还是很多领域的资深研究者。
第六章作者专门罗列了在大英博物馆留下姓名的名人,作者罗列的人物中,我只熟悉狄更斯、雪莱等,但能看出,大部分与大英博物馆打交道的其实是阅览室,很多人年复一年的来博物馆,只为了借阅图书,完成自己的研究,或者打发时间。藏品的阅览经常只是读书读累了之后的一种短暂赏析。当然,也有少数人专程看展览,在数量庞杂的展品中被一两件艺术品所打动。
进入20世纪后,历经两次大的战争,大英博物馆较为幸运的是及时转移了藏品,损失不是很大。对文化文明的赏析真的是建立在和平和富足之上的,当生存都是个问题的时候,很难有人安静下来欣赏文明和文化的力量的。不过英伦绅士还是很独特的,我曾经在搜集二战的照片时,有很多在不列颠空袭后,还淡定的在图书馆寻找书籍的绅士的身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73年大英博物馆中的图书挪了出来去了大英图书馆,也是从70年代之后,大英博物馆才成了目前大家熟悉的游客旅游的打卡的地方,也是全球经济发展吻合,全球化开启后,赴外国旅游的人口大增,最开始是日本人,后来是韩国人,现在是中国人。没有了图书的大英博物馆,感觉更像一个旅游景点,游客们走马观花的看看展品,不知道有多少人只是为了传说中的到此一游。21世纪和快节奏的时代,像古典18-19世纪那种静心阅读的氛围比较难寻了。
最后一章挑选了大英博物馆的一些展品介绍,可惜排版有问题,藏品图片放在了前面,看文字描述时无法和藏品相联系,又加之对藏品的介绍只是藏品本身,没有多少文物流转,背后故事之类的深入介绍,所以没有多少印象。
大英博物馆因其丰富的馆藏,从这里挪出了大英自然博物馆和大英图书馆。后者源自开馆以来一直存在的阅览室。阅览室的名人有马克思、列宁等,我觉得把图书馆和博物馆放在一起其实是个挺合适的举措。读书能让人安静下来,安静下来看展而非走马观花的旅游,我觉得博物馆发展到量上的充裕后,应该重视质的提升。
《大英博物馆的故事》读后感(五):历史沉淀的博物之思
【摘要】位于英国伦敦新牛津大街北面的罗素广场的大英博物馆作为世界上第一座综合性国家博物馆,为英国和世界各国托管着一批反映古代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艺术品和文物。本文介绍《大英博物馆的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对书中的一些相关观点进行阐述,勾勒大英博物馆的发展历程,及其与社会思潮的关系,并简要探讨其大众文化空间建构的因素与过程,也是国民文化认同的重要建设。
【关键词】大英博物馆 历史 掠夺 大众文化
【正文】
本书主要内容
1759年,如今已经声名响彻全球的大英博物馆在历经六年的筹备后面世。两百多年来,这问始于民间人士汉斯·斯隆爵士私人收藏的博物馆,伴随着英国历史的变迁,逐渐成长为搜集有古希腊罗马、埃及、美索不达米亚、中国等世界各国顶级文物的一流博物馆。抱着向世人展示这一历程的心愿,热心于英国社会民俗研究的日本学者出口保夫 细细厘清大英博物馆二百五十年的历史,编著《大英博物馆的故事》,在大英博物馆千禧年纪念和大改建的历史进程中重新讲述大英博物馆的历史。
本书一共七章,前有序章,后有终章。序章为大英博物馆的新生。作者交待了本书的写作背景,即千禧年之际博物馆的大改建。作者对于有学者提出大英博物馆是建立在掠夺他国文物的基础上建立的作出自己的判断。圆形大阅览室吸引着绅士们的数十年如一日的往返。作者高度赞扬了大英博物馆一直以来的免费入馆的行为,并介绍了博物馆的七大领域的展示品和十个部门的展示室。
第一章题为创立者汉斯·斯隆。讲述了启蒙运动时代的英伦面貌,介绍了汉斯斯隆的生平及他收藏的历程,1753年辞世,依照其遗书,将自己的收藏以两万英镑的报酬赠给国家,他的收藏奠定了大英博物馆的基础,1753年国王乔治二世同意议会提出的建立大英博物馆的法案,使用汉斯·斯隆和罗伯特·哈雷的手写原稿收藏品和科顿图书馆与其他藏品,成立一般展示馆。并列举了汉斯斯隆收藏的全貌和大英博物馆开馆时藏品的大致样貌。对地址的选定和资金的筹措做了介绍。1759年1月15日,大英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免费开放。
第二章名为“草创期英雄威廉·汉密尔顿”.首先介绍了博物馆开馆时详细的入馆规则,严格的参观规定限制了大众的参与,也导致了黄牛的出现。详细讲述了开馆时的阅览方法与管理制度,其重心在图书馆部门。勾勒了威廉·汉密尔顿爵士(Sir William Hamilton)的生平,他在滞留意大利那不勒斯期间搜集古希腊罗马美术相关文物,成为博物馆希腊罗马部门的基础。
第三章浪漫主义时代与希腊雕刻群。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艺术市场由巴黎到伦敦,女性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广泛意义上的大众社会来临。埃尔金伯爵带回的帕特农神庙雕刻群、汤利新馆的建设促进古典主义的收藏,随着拿破仑远征埃及打开了欧洲对埃及美术的兴趣,乔治三世捐赠王室图书,并建成国王图书馆。
第四章维多利亚时代的光和影。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出现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大英博物馆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扩充。1845年拆除旧馆,持续近90年的博物馆旧时代结束。新古典主义样式的新馆是文明进步的象征。1851年大英博览会开幕。得益于工业革命的成果,圆形屋顶的新阅览室得以建立。随着两河流域的开古发现,将古代亚述帝国的遗产列入收藏。
第五章中兴人物奥古斯都·弗兰克斯。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半世纪中,大英博物馆的藏品数量大幅增加,尤其是此前较少的英国历史文化遗产。在天主教艺术文化复兴的时代潮流背景下,创立英国史前、中世纪民族部,搜集中国和日本古美术,将个人财产都用来搜购收藏品,总共捐赠7000件文物给大英博物馆,其功绩在大英博物馆历史中不可磨灭。弗兰克斯时代的大英博物馆,所有部门都扩充性的发展,自然史博物馆开馆,还有开始现代化的馆内设备和优美的馆外景观。
第六章题为正在大英博物馆流连的名人。作者从图书馆阅览室的阅览名单、文学作品中的相关描述等资料中,找到那些在大英博物馆留下足迹的历史名人,诗人济慈、雪莱和小说家哈代以及狄更斯在此汲取养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来此阅读。萧伯纳和芝叶在这里沉思。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他们从这里汲取历史沉淀的养分,也反过来加深这份沉淀。相关的文学记述也从侧面反映博物馆当时的状况。
第七章经历困难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维多利亚时代落幕的头十年是英国人古老尔美好的十年,建立爱德华展示室。随后爆发的一战,战时采用有效的避战策略,损伤较小。战后由于捐赠者踊跃,博物馆的藏品大幅增加,如斯坦因爵士、约翰·埃文斯爵士等。重要的收藏是图坦卡蒙王的发现、维京海盗船中遗物的发现和萨顿·胡的发掘。1931年,杜维恩爵士捐赠29玩英镑巨资,成立杜维恩展示室。二战的爆发使博物馆的建筑和收藏均受到损伤,战后修复后的大英博物馆进入和平繁荣时期,内部机构逐渐发展成现代模式,大英图书馆独立为国家图书馆,1998年完成新馆的迁移工作并在千禧年开放,大英博物馆信心十足地迈向新世纪。
终章讲述了大英博物馆的种种珍藏,补充介绍大英博物馆各式各样的珍贵文物,如帕特农神庙雕刻群、埃及的亡灵书、复活节岛的摩艾石像、古代凯尔特艺术、拜占庭艺术之美——世界种族文明的精神和灵魂都在此一一苏醒。通过解读文物跨越时空所传递的信息来讲述世界的历史。这些信息有关民族与地区,环境与接触,历史中的不同时刻以及我们对其做出反思的当下。它们有的确凿可靠,有的仅出自推测,还有更多有待探寻。与我们可能会见到的其他证据不同,它们所表现的是整个社会群体及其复杂的演变过程,它们所讲述的是制造它们的时代的故事,也是它们经历重塑与迁徙的时代的故事,有时,它们还能获得超越制造者原本意图的含义。
作为英国文学浪漫派的代表,出口保夫用其深厚的英国文学积淀和对社会历史的研究,从文化史而非社会政治史的角度,不是议会政府的档案材料,而是更多的利用民间材料,如私人日记、参观者手记、文学评论等从个人层面和心理层面的角度加以理解,勾勒大英博物馆的历史。此外,作为浪漫派学者,出口保夫还注重从日本的视角。
相关观点的阐释
“抢夺来的”的误解
大英博物馆的古代埃及部、古代近东部和希腊罗马部的藏品享誉世界的同时,也遭受诸多非议,如希腊强烈要求其归还帕台农神庙大理石雕刻群。《大英博物馆世界简史》 的确是唯有大英博物馆才能构建的传奇,因为她享有世界历史的足迹。很多人认为,大英博物馆的世界性藏品建立在殖民掠夺的基础之上,如捷克作家卡雷尔·恰佩克在《英国行旅记》中说到,英国是有钱却不太有创造力的国家,因而从全世界收集珍宝。出口保夫在书中对这一观点进行了反驳,他认为,大英博物馆近700万件的藏品中,史前和中世纪欧洲部与版画素描部门各分别收藏250万件,这些藏品与旧殖民时代没有关系,殖民时代抢夺来的只是占少数。而《大英博物馆从A到Z》书中提到的文化遗产大半是个人或财团等捐赠的,或博物馆调查团所发掘和国家预算购买的,因而认为说是“抢夺来的”是一种误解。
出口保夫先生站在民族史的角度,强调凯尔特和盎格鲁民族文化的作用。而从世界文明史的角度来看,大英博物馆19世纪的博物馆的扩张建立在殖民扩张的基础上,承载着英帝国文化的内涵与传播。从建立者汉斯斯隆爵士的西印度收藏到库克船长的太平洋海军探查旅行带回的民俗资料藏品、以及古代近东部、埃及部、古希腊罗马部门等世界级文物,都是殖民时代英国的权威的表征。作为帝国文化的象征,博物馆琳琅满目的各国古物收藏多源于19世纪上半叶英国对他国的文物掠夺,大英博物馆的三个部门埃及古物部、古代近东部和希腊、罗马部都在此时建立。英国与欧洲大陆国家在地中海争夺海上霸权,在中东地区争夺势力范围,大英博物馆的埃及藏品越丰富,表明其对中东的控制越有力,而其对东方文化的浓厚兴趣更是源于强烈的东方主义思想;两河流域是国家资助的考古,此时英俄在两河流域争夺控制权。19世纪英国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对希腊文化推崇备至,通过掠夺希腊古物,将古典希腊理想化,寻求英国现代性的根源。从亚洲、非洲到美洲,民国国家再炮声隆隆中将古老或年轻的信念锻造成国家意志,英国将埃及帝王谷中的木乃伊和尼罗河畔的硕大神像搬运走时,埃及人正是他们的搬运工,与拿破仑的战争中获得的罗塞塔石碑成为通往古埃及文明的钥匙……大英博物馆的这三个部分的藏品反映出英国对东方的文化霸权。通过对东方古物的掠夺和收藏,英国的现代性和东方民族的古老形成鲜明对比,身为帝国子民的优越心理和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大英博物馆成为英帝国霸权的一个缩影,更成为英国现代性的一个参照。
社会思潮的反映
宏观来看,18世纪文化的潮流,渐渐从启蒙云顶变成追寻希腊罗马古艺术规范的新古典主义。到19世纪中期浪漫主义思潮的普及。18世纪中期开始复苏的中世纪文化,到1833年兴起的牛津运动,到19世纪末英国审美主义风潮的盛行和20世纪现代与后现代文化。大英博物馆的馆藏是社会思潮变迁的缩影。
大英博物馆诞生在启蒙运动的时代。18世纪中期,功业革命带动经济发展,洛克、亚当·斯密、大卫·休谟等人的经验主义哲学和社会思想成为支撑启蒙运动的支柱,推广知识与信息的出版物和定期刊物的发达支撑近代社会市民知性基础。如大庭院的设置同样重要的是邻接大庭院东侧的国王图书馆改成启蒙运动展览室,下设七个展示领域,是大英博物馆向全世界发出的启蒙运动历史意义的提问,如大英博物馆启蒙运动展览室主任研究员(curator)金·斯隆(Kim Sloan)所言,是:“通过理性引导经验主义的方法论,让人们可以更接近知识与普遍的真理,从无知与迷信中解放出来。“这是启蒙运动的意义,也是大英博物馆历史性的存在意义。伦敦的街头变明亮和民间医生创立大英博物馆,足以象征时代潮流。
随后热衷于古希腊罗马艺术的新古典主义盛行于英国,大量古希腊罗马文物从意大利被运回英国,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古希腊罗马部门。罗塞塔石碑象形文字的解读和贝希斯敦大岩石上古巴比伦文字的解读标志着东方学的诞生,东方主义出现在西方的观念中,并成立了古代东方部门。19世纪初,英国的古物学家出于强烈的爱国之心对本土本民族的古物产生浓厚兴趣,他们考察英国各郡的历史、古物和名胜古迹,撰写地方志,如塞缪尔·李森斯的《大不列颠》(Great Britain)前十卷地方志就是在此时发行。古物学家们在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本民族进行美化,为本土本民族的考古自豪,博物馆的史前考古和中世纪考古的部分文物就是此时的反映,英国的学者们“避开古典文明的光芒而转向野蛮人的朦胧之中,把不列颠人和凯尔特巫师以及英国本土上属于他们自己的古物做了一番颇具浪漫色彩的描绘,使人们对古代土家、要塞、立石和圆棚格外注意” 。大英博物馆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接受相对较晚,二战期间“自杀性展览会”的英国式幽默恰是现代艺术特征的剪影。
大英博物馆的基础:捐赠者的奉献
博物馆的基础是收藏,但是收藏并不一定转化成博物馆的形式,收藏者是否愿意公开展示自己的收藏是转化过程的关键因素。藏书楼和图书馆就从根本上不是一个概念,中国古代规模宏大的官方或私人藏书楼享有盛名却没能诞生博物馆这一现代性概念,究其根本,还是公民精神的匮乏。
博物馆是近代的产物,只有当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才能出现,而珍藏的拥有者有足够的利人之心将之遗赠,供他人赏阅更是博物馆出现的条件之一。大英博物馆成立主要源于汉斯·斯隆爵士的慷慨捐赠,他是国家收藏的伟大开启者,一生都致力于收藏,临死时强烈觉得有保存这些收藏作为整体供国家使用的必要,遂将珍贵而丰富的收藏:书籍、手稿、画、勋章、钱币、宝石、标本等都捐赠给了国家,成为大英博物馆最大的奠基石。议会为了收藏斯隆爵士的藏品,顺便考虑到为国家的柯登图书馆和珍贵的哈雷手稿进行妥善保管和安置,并为公众所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博物馆,即大英博物馆。博物馆的发展始终离不开个人的慷慨惠赠,19世纪之前,大英博物馆的馆藏主要来自捐赠而不是国家购买,虽然国家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重视博物馆的建设,加强管理服务和投资,但是私人的捐赠从没有停止,它们比议会购买的还要多,且具有重要价值,如克莱顿·莫当特·克拉歇罗德的收藏(1799),索菲亚·萨拉·班克斯夫人的捐赠(1818),理查德·柯尔特一豪尔爵士的捐赠(1825),哈德威克少将的遗赠(,835);弗朗西斯·亨利·艾格通的赠予(1829),霍华德家族的捐赠(1831);以及第二次王室图书馆(1823)和托马斯·格伦威尔的捐赠(1847)等。 此外,在近代英国文明迈入最辉煌灿烂的时代,奥古斯都·弗兰克斯能够在大英博物馆充分发挥学识与才能,不仅是他个人的幸运,以更广泛的历史意义来看,也是大英博物馆的幸运。
大众文化空间的形成
博物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大英博物馆是世界上第一座国家博物馆,也是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是在英国政治、经济、文化和自然科学进步的基础之上成立和发展。“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当代社会哲学家提出的一个概念,用来表述人类历史的一个特定阶段(即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结构性特征。在《公共领域的结构性转型》 中,德国学者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对公共领域的兴起到解体过程进行了历史学和社会学的分析。他的公共领域有三个构成要素:公众、“公共意见”或“公众舆论”及公众媒介和公共场所。公共空间给人的不仅仅是有形空间的直接观感,更是隐藏在有形空间之内无形的空间文化。空间理论的研究,都强调空间的双重性质:既是实体空间,又是虚拟空间。笔者拟采用哈贝马斯空间理论对博物馆这一公共空间的文化形成做简要探讨。大英博物馆本身即一个实实在在的有形的“公共”空间,同时,它又参与并塑造着一个文化上的无形的公共空间。
从参观规定的变化看,大英博物馆的受众群体、公众范围不断扩大,参观限制逐渐减少,博物馆公众性和社会性逐渐确立下来。1759年开放时,博物馆的访问人数有着严格的限制,每个小时只能有十个人进入参观,每个人在参观的过程中还要有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相陪,以避免藏品被盗和损坏,进入博物馆需要取得准入卡(admission card),参观时间也有着严格的规定,并且儿童绝对禁止进入。严格的参观资格申请和参观时间、人数的限制使绝大部分的英国民众被排除在参观者之外。19世纪博物馆的开放和使用有了进一步的改进。1805年,票贩子被取消。1808年汤利展示馆的开馆时准入卡制度已经被废止,1822年,图书馆的管理者修订了规则,参观博物馆只要提供“一封让管理者或议员满意的推荐信”。 1810年,大英博物馆全面废除旧入馆规定,1837年,大英博物馆图书馆年龄限制是18岁,其后酒廊女侍这一社会阶层女性被纳入社会正常秩序的范围标志着一个现代文明的多元与包容性的确立。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在新的世纪也有了新的发展。严厉的参观规则得以变更 ,进入博物馆参观或学习的限制被放宽,繁杂的参观时间规定得以改进,阅览室的空间不断扩充、博物馆为公众服务的宗旨和理念随着博物馆规模的扩大、管理的改进、访问政策的自由、人数的增加、对象的多元化表明博物馆的受众慢慢由精英向大众转变。大英博物馆自始自终的免费政策是英国国民现代性较之他国的更明显的表征。
公共空间是公共生活的环境承载,而公共生活是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建筑作为城市中最重要的公共建筑类型之一,应起着城市公共文化生活"发动机"的作用。肯尼斯·弗兰普顿(Kenneth Frampton)在《现代建筑一一一部批判的历史》中提到:"地形学、形态学、可持续性、材料性、居住、公民形式是当今全球化时代建筑发展趋势,栖息地(habitat)与公民形式(civic form)是最基本的和历史最悠久的建筑文化",他引用哲学家汉娜·阿伦特的观点指出:"在这个非政治化不断被媒体强化的时代,空间的公共性对于建筑和社会而言,仍然保持着民主的理想。" 大英博物馆的改扩建设中对于原建筑从其所处的城市空间到建筑外部形象到内部空间进行适应当代公共建筑品质的转变,以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众的文化消费需求。大英博物馆的阅览室是博物馆的重要组成,博物馆成立的前100年,阅览室并非“流行”的机构,它的空间有限,不管是管理者还是人民大众都把它看成是一个学者管理、服务学者的地方。 1857年在安东尼·帕尼兹的努力下,大英博物馆圆形阅览室落成。帕尼兹的管理则是大众型教育功能的博物馆由趋势演变成现实的标志。博物馆蕴含着公共价值和公共精神,民众对国家博物馆的赠予体现民众的公共意识和爱国精神,也体现对国家精神文化的认同。而民众对博物馆参观的反馈, 反映出国家与民众在博物馆这个空间中形成的上下层之间的互动,体现英国民众对国家文化的认同。
作为大众文化空间的大英博物馆是英国文化的载体,既是实在的有形空间,又是虚拟的文化空间,国家对博物馆的建设和管理反映出对国家文化和国家精神的塑造;而公众对博物馆的捐赠、管理和使用则反映其对国家精神文化的认同。
【结语】
大英博物馆是启蒙运动的时代产物,其扩张伴随着殖民扩张的脚步,收藏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文明足迹,其藏品和展览还反应社会思潮的变迁。作为英国公共文化空间的大英博物馆的受众从精英人物向人民大众转变,成为大众型博物馆,私人赠予是公共意识和爱国精神的体现,英国民众对大英博物馆的认可就是对英国文化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日]出口保夫:《大英博物馆的故事》,吕理州译,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年。
2、吴运鸿主编:《大英博物馆》,北京:外文出版社,1999。
3、[德]哈贝马斯著,曹卫东等译:《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年。
4、[德]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汪晖译,见汪晖、陈燕谷主编:《文化与公共性》,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
5、包亚明:《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6、陈平原著:《大英博物馆日记》,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
7、韩伟:《大英博物馆漫记》,《考古与文物》,2003年第3期。
8、刘芳、盛海涛著:《博物馆功能与观众》,《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6年4月,第32卷,第2期。
9、周飞强:《公共性与博物馆的转型及实践》,《新美术》,2008年第1期。
10、Bonner, Jeffrey P, “Museums in the Classroom and Classrooms in the Museum”, Anthropology & Education Quarterly,Vol.16,No.4,Teaehing Anthropology (WinteF,1985).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