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是端阳。门插柳、悬艾香。吃粽子,浇峰糖,烙花馍、佩香囊,高山点塔喜洋洋”今年端午节前一天,我们从县城来到漾水河畔的石堡村,体验了一回在乡下过端午的乐趣。 到乡下过端午 初夏,漾水河畔新麦尚未登场,夏锄进行过两次,正是农事稍闲的空隙。从每个村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柳、悬艾香。吃粽子,浇峰糖,烙花馍、佩香囊,高山点塔喜洋洋”今年端午节前一天,我们从县城来到漾水河畔的石堡村,体验了一回在乡下过端午的乐趣。
到乡下过端午
初夏,漾水河畔新麦尚未登场,夏锄进行过两次,正是农事稍闲的空隙。从每个村庄的村路上,不时有打着遮阳伞骑车回娘家的小夫妻,车把上挂着大包小包的礼物和一个锅盖大的花馍馍。此地规矩,端午节回娘家,儿子、媳妇、女儿、女婿除了送粽子、送花馍,鸡鸭鱼肉、时令鲜果外,家里有小孩的还要带上一大串香包,赠送晚辈。
临近中午,我们赶到家中,刚刚坐定,母亲见我们走得热汗涔涔,便先给我们斟了一碗蜂蜜茶解渴。这蜂蜜茶是用上好的槐花蜜加上茶叶煮出来的,既有鲜活解渴、润肺生津之功效,还有预祝生活甜蜜,吉祥如意的寓意。
正喝茶时,大门外进来了小外甥和小侄女,母亲赶忙把两串好看的香包分别挂在他们胸前的纽扣上,并为他们绾上红丝线结成的手袢子。他们一个个便高兴地离去了。
插柳悬艾
“快起床,采艾蒿去”!天未大亮,母亲的呼唤把我从梦中唤醒,昨晚约定:今天一早去五台山上割艾蒿。
端午清晨,和露采艾。这是我们村里沿习多年的风俗,五台山上的槐林里长满了齐膝高的艾草,割上几镰刀,便是一小捆。接着到柳树上割柳条,到园子边割菖蒲,到野花上采露珠,装在玻璃小瓶里。回家时,东方放亮,抱艾而归的男娃,采得百花露珠的女娃们,沐浴着晨曦,麻雀般跳跃着回家了。
采艾归来,我们先把柳条、艾条、菖蒲插于房门两侧,挂满门楣缝隙,再把多余的艾条摊晒在墙台上。经过这样的装饰,房门翠绿清新,室内室外艾香飘逸。
“为啥要插柳悬艾挂蒲呢?”母亲见问,拿起一枝艾条说,你看,它多像古戏里用的马鞭子,代表“马儿”,菖蒲叶又长又尖,像青铜剑,而弯曲的柳枝,是锁鬼的铁链。让传说中的捉鬼英雄种馗骑马举剑,带上铁链站在门边,妖魔鬼怪,便不敢进屋作崇了。
插艾挂蒲之后,母亲为孩子系上香包,绾上手袢,又端着脸盆,倒上白酒、雄黄、加水搅拌后,用艾条蘸着洒在堂屋、卧室、灶间、鸡棚的地面和墙角,以驱除毒虫。原来,借酒挥发的雄黄味,真能杀菌除虫,农谚又云:“洒了雄黄酒,百虫都远走”。
吃粽子
我们村本地风俗,端午节午饭是吃花馍、粽子开始的。中午时分,母亲端着切成块的花馍和一盆粽子进了堂屋,满屋飘着新粽叶的清香,我们大家各自动手,解开粽绳,剥去粽叶,放在碟里,浇上蜂蜜汁,吃了起来。粽子煮得又香又甜,柔软适口。
端午吃粽子,各地皆然。不过由于饮食习惯和口味不同,粽子的用料和风味各具特色。西和县城近年惟电影院对面的方家粽子货真价实,颇有名气,人气也最旺。他们是用最新采到的粽叶把浸过的糯米,加上大红枣,包成锥角形,加水煮熟,用冷水浸泡,待凉之后,浇上优质蜜汁才吃。其特点为爽滑可口,柔软鲜甜。
据考证,我国最早的粽子是用竹筒装米煮的,叫筒粽。到了汉代,才用叶子包裹。关于这一变化,还有个传说。东汉建武年间,有个叫欧回的古人,端午的汩罗江边散步,忽见一个头戴云冠,腰系长剑,身佩香草的人,自称三闾大夫。他对欧回说,你们为我祭祀很好,但每次祭品都让江中蛟龙、鱼虾吃了。以后用楝叶包米,外用五色丝线缠捆,做成尖角状,鱼龙见了,以为是菱角便不敢吃。欧回把这事告诉大家,从此便用楝叶或芦叶包出有棱有角的粽子了。
当然,端午节并非纯吃粽子,母亲在灶间忙了一上午,做了几样家常菜,其中素炒苋菜,便是最普通的,据说端午吃苋菜以后,肚子不会痛,成了家中保留菜肴。
点塔儿
端午黄昏,吃罢晚饭,街上有杂沓的脚步。村里的毛头男娃,家家忙碌扎草人。就是把三、四月份在麦地里拔来的麦蒿子、荠荠菜、麻蒿子等长草晒干,扎成肥胖的草人,拿到村外的山坡上,站成齐齐的一排,引火点燃。(有的甚至举着点燃的草人来回跑动),来不及扎草人的,就把干草,堆集成塔状点燃,俗称“点塔儿”或“点高山”。这一活动一般在夜里举行,黝黑的夜空下,这个村子一排,那个村子一排,火光冲天,很是壮观。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