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节令》是一本由林永匡王熹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中国节令》读后感(一):察天时,观人文:中国节令的历史中国人会过很多节日,但节令显然并不完全等同于节日。节
《中国节令》是一本由林永匡 / 王熹著作,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节令》读后感(一):察天时,观人文:中国节令的历史
中国人会过很多节日,但节令显然并不完全等同于节日。节令本身具有更宽泛、丰富的含义。《中国节令》这本书就是一部专门 研究节令文化的专门史著作。
全书分为六章,大体来说第一章算是总论,二至六章分别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主要朝代的节令文化。美中不足的是似乎在章节比例分配上详古而略近,对明清以来的节令文化介绍甚少。对于少数民族的节令文化也只是略谈了一笔,算是一些小缺憾。
在第一章的开篇作者就做了一个比喻,把节令文化比多是主旋律。这个主旋律如何来理解,就是一个问题。古代社会农业是最为重要的经济部门,而祭祀也是国家维持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古代的统治者和老百姓出于生产、生活、祭祀、政治运行的各种需求,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逐步形成了节令文化。
我们的节令文化和农业生产紧密相关,所谓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等都与指导农业生产紧密相关,在本书中都有具体的展开介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节令本身与正统息息相关,是王朝对时空间秩序的一种安排。历法也好,日历也罢,其颁布、废止都具有浓郁的权力意味。
节令是一种秩序,非常稳定的网络安排。中国的节令文化,包括了祭祀、饮食、迎神等许多仪式,它承载的是长时期人们共同的心理价值凝结的产物。通过节令文化可以凝聚群体的共同意识,达到娱乐、教化、休闲、外交等多种目的。
《中国节令》读后感(二):四时有节之中国节令
2020年6月21日是父亲节,很多人并不知道也是夏至。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二十四节气在2019年11月30日,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要说我们大中华的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绝对是一笔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充分显示了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才智,也大大丰富了世界文明的宝库。
那么,古人是如何发明出二十四节气的?中国节令如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在历史的长河里都有哪些习俗?它们又有哪些文化内涵与隐意呢?
《中国节令》这本书讲的是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明清两代的节令习俗和节令文化活动。作者林永匡和王熹通过爬梳要典、方志、笔记、文集、书信、诗歌、碑铭、墓志等典籍,对中国古代节令文化进行剖析、总结、研究,详细阐述了中国节令的发展演变,可以说这也是一部古代中国节令文化史。
所谓节令是指节气、时令。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制定历法时,以二十四气来分配十二月。在月首者为节气,在月中者为。
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是十二个节气。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十二个中气,合称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记载,也说明了我国古人的智慧非凡。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时令又称为月令、岁令、政令,所谓“时令,随时之政令。”就是这个意思。因为我们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事生产关乎民生大计,所以古代天子居明堂,行月令,是很隆重的事情。要“布德奉法、起居服色、郊天祈谷、祀祭禖傩、礼乐、历候、布农事 ”等 ,内容涉及“劝桑蚕 ,出禄 ,发赈爵赏,兵戎 ,礼贤 ,聘士 ,赞杰俊 ...”(《月令广义》),要求是非常严格的。
那么,二十四节气在中国古代,对生产来说就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作用。正如荀子所说: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再比如农事生产的“清明下种、谷雨下秧”。
至于为什么把24节气作为一年四季的标志和界定。在中国古代,对春夏秋冬和二十四个节气本身都有明确的解释。
比如,四季的意义:
春:也,动而生也。 夏:假也,宽假万物,使生长也。 秋:緧也,緧迫品物,使时成也。 冬:终也,物终藏也。二十四节气另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与此相关联的物侯观。从时序上每月六侯,有各种应时出现的物侯现象,这与各个节气之间都有关联的。
比如,孟春之月(正月)的物侯为,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陟负冰,獭祭鱼。候雁北,草木萌动。仲夏之月(五月)的物猴为,螳螂生,䴗始鸣,反舌无声,鹿角解,蜩始鸣,半夏生。
中国古代四时有节的节气,就是人们通过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对岁时气象,物候的科学认识和总结,是古代历法的伟大创造。
关于节令文化活动,《中国节令》告诉我们,中国古代节令文化内涵宏富,外延广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历朝历代,传承相继,履盛不衰,故最具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构件和组成部分。
节令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大系统”而言,则又包含着“时”“空”“人”“文”“地”“物”“节”“候”等诸多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又是通过“四时”之有节的“节”和“令”加以聚光。
中国的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古代的季节气候。简单来说,是由年月日与气候变化相结合而排定的一种节气时令,也是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所共同遵循的一种“时序”与“生物自然钟”
以夏至和端午来说。
夏至是:“阳极之至,阴气始生。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这一天是白昼最长的一天,阴气和阳气相争,万物的生死在此时分界。
夏至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祭祀节日,古代帝王要在都城北郊祀地,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结束后,文武百官放假三天,回家祭祖,与亲友过节。《汉书·郊祀志下》记:“夏至祠地,皆并祠五帝而共一牲,上亲郊拜。”说的就是夏至祭祀的文化。
夏至的时候,君子要斋戒,居处必须遮掩身体,不要急躁,要节制欲望,不要有所冒进,要淡薄口味,要安定心气。这也是炎炎夏日的养生之道。
端午在夏至之后,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第一个五日正是登高顺阳的好天气,故五月初五亦称端阳节。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唱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唐玄宗有诗曰: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讲的也是端午节。
战国时代起,北方中原地区的人们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当做驱邪之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南北地方的岁时节日风俗,比如端午节也产生了交流和融合。虽有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或饮菖蒲酒,但是端午节已不再纯粹是“恶日”,出现了不少娱乐活动。比如,斗百草之戏,赛龙舟。
每逢这种节日,天子要通赐百官宴。比如,明代每岁节日时,天子要赐给百官饮食于午门外。还要举行庆典,祭祀祖先。特别讲究。
古时的很多习俗,也延续了下来。比如,现在我们过端午,有赛龙舟,拜神,祭祖,挂艾草,吃粽子,饮雄黄酒,拴五色丝线等习俗。
端午时节,高温湿热,蚊虫滋生,人们的食欲下降,吃粽子、饮雄黄酒能健脾开胃、祛除燥热,这些随节日而生的饮食习俗都有养生保健的作用。
除此之外,我国还有许多独特的节令习俗,比如,立春的鞭春、打春牛,正月初七的吃煎饼、剪彩、做,元宵节的祭蚕神、迎紫姑,二月二龙抬头,打社,饮福,重阳节吃花糕,喝菊花酒。等等。
总之,我们的中国节令文化活动,兼具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同时,还具有民族性,群体性和延展性。就像《中国节令》里说的,明“史”可溯“源”,鉴“古”方知“今”。通过对中国古代节令文化的剖析、总结和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历史场景,并由此寻求“新”的创造“源泉”,激发出“新”的民族“凝聚力”。
《中国节令》读后感(三):春光忽尽,夏木成阴,这些关于立夏的小常识,建议转给家里老人看
朋友,阅读本文前,请您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收到更多精彩的文章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您的支持将是我最大的动力。
2020年5月5日,农历庚子年辛巳月戊申日,立夏。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这一天标志着我们告别了和煦的春季,正式进入了炎热的夏季。《莲生八戕》中写道:“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此时,槐香暗渡,青梅待采,绿帷柳浪中虫声日盛。正所谓: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但你可曾知道,像立夏、芒种等二十四个节气,以及七夕、重阳等中国传统的节日,是从什么时候才出现的呢?在这些特俗的日子里,人们又遵守着怎样的禁忌之事和养生习俗呢?
《中国节令》这本书既是一部中国节令文化史,又是一部绵延千年的中国社会生活图卷,林永匡和王熹这两位作者爬梳要典、方志、笔记、文集、书信、诗歌、碑铭、墓志,将其中关于节令的记载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娓娓道来,引导我们穿过历史的重重迷雾,看到节气背后隐藏着的另一种历史画面、另一种历史场景、另一种历史风情、另一种历史人生。
在书中,作者告诉我们,中国古代节令文化内涵宏富,外延广阔,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且历朝历代,传承相继,屡盛不衰,故最具民族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强大生命力的重要构件和组成部分。
节令文化作为一个文化“大系统”而言,其中又包含着“时”“空”“人”“文”“地”“物”“节”“候”等诸多文化要素,这些要素又是通过“四时”和“节令”表现出来的。正如荀子所言: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而百姓有余食也。
就拿立夏来说吧。在古代,立夏是一个非常隆重的祭祀节日。早在三千年前的周代,祭日仪礼就被安排在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这几个季节转换的时节举行。
据《礼记・月令》记载,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迎夏于南郊。在立夏的三天前,主管祭祀的官员谒见天子,并报告说:“果日立复,世盛人气在火。”然后天子就开始斋戒。到了立夏当天,天子还要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举行迎接夏天的礼仪。回来后还要进行赏赐,大封诸侯。
这种庄严隆重的迎夏仪式表明,我们的先祖在长期劳作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古朴思想,正是靠着这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中华文化才能绵延传承数千年而不绝。
立夏,万物立长,由“生”到“长”的一个转折,没有夏的成长,就不会有秋收冬藏,开启一个安静地繁华的季节。先人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并根据农时,将立夏分为三候:
一候蝼蝈鸣,田间可以听到蝼蝈在鸣叫。
二候蚯蚓出,大地上可以看到蚯蚓掘土。
三候王瓜生,王瓜的蔓藤开始攀爬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
当然,对于讲究“民以食为天”的中国人来说,任何一个季节,都少不了当令美食的陪伴,何况是立夏这种重要的节气呢?
“青梅夏饼与樱桃,腊肉江鱼乌米糕。苋菜海狮(螺)咸鸭蛋,烧鹅蚕豆酒酿糟。”在这段朗朗上口的江浙民谣中,包含了12种立夏节气的当令美食,但在初夏时节,好吃的东西远远不止这些。
古代的天子率公卿大夫在都城南郊举行迎夏之礼时,必须统一身着朱衣,以取符夏为赤帝之意,同时用生肉、鲜果、五谷与茗茶祭祀古帝。这一习俗逐渐流衍至民间,就有了立夏尝新之举。后来慢慢演变成“立夏尝三鲜”的习俗,又称为“立夏吃三鲜”或“立夏见三新”。
但立夏究竟要吃哪“三鲜”,各地的版本却各有不同。例如,无锡人偏爱黄瓜和杏子,常州人对刀鱼和香椿情有独钟,上海人把糖梅子、酒酿、咸蛋作为时鲜来尝口,而苏州人则把青梅和麦子纳入“三鲜”的菜单。
不过,对“尝三鲜”这件事最讲究的还要数南京人。别看南京人看惯了秦淮风月,平日里也总是大大咧咧的,但他们唯独对“吃”这件事十分上心。南京人嫌“三鲜”吃起来不过瘾,干脆又把“三鲜”进一步分成了“地、水、树”三路:地三鲜是指苋菜、蚕豆、蒜苗;水三鲜指鲥鱼、白虾、茭儿菜;树三鲜是指枇杷、樱桃和杨梅——加起来一共九样,这下总算够吃了。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夏后,气温逐渐升高,人体消耗也随之加大,人往往会觉得疲倦,而且立夏前后,气候变化比较显著,早晚温差大(温差大约在12-15摄氏度),因此人们容易得病,此时的养生保健尤为重要。
《中国节令》这本书里就提到,在立夏这一天,天子必须观天象和月候,此时太阳在毕星宿的位置上,黄昏时翼星宿在南天中的位置,清晨时婺女星宿在南天中的位置。此时的日名是丙丁,此时的主宰是炎帝,此时的神明是祝融,此时的动物是羽类,此时的音声是徵音,音律正当中吕,此时的数目是七,此时的口味是苦味,此时的气味是焦味,此时的祭祀对象是灶,祭品则以肺脏为先。
这一段话代表着古人对立夏养生的认识和观点。夏季阳气盛于外,阴气居于内,很多人容易“苦夏”,也就是食欲不振,脾胃虚弱,口中发苦。“苦”在五行中对应着“木”,而“木”在五脏中又对应着“肝”,这就是说,当此由春向夏转化的时节,养肝正当其时。
进入立夏之后,人们的情绪很可能会随着气温的上升而变得烦躁不安,情绪波动较大,这就是肝火旺的表现。要知道,生气易怒很容易损伤我们的心脑血管,甚至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立夏的养生之道就是戒躁戒怒,保持心态平和。
《素问·上古大真论》言:“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由此可见,保持淡泊宁静的心境,避免肝火内生,对夏季养生极为重要。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到夏季因发火生气引起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并不少见。
所以,立夏时节可多做些偏“静”的事情,比如练字、下棋、养花等等,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当然,我们也可以用食疗的方法辅助养肝。绿色食品具有舒肝强肝的功能,是良好的人体“排毒剂”,因此,中老年人可以多选择一些健脾祛湿、生津养肝的绿色饮食,如绿豆、荠菜、芹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莴笋等。五行中还有青绿克黄一说(木克土,肝制脾),所以多食绿色食物,还能起到调节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作用。
除了立夏之外,我国还有许多独特的节令习俗,例如破五日时北方的“赶五穷”,南方的“祭路头”,正月初六时北方的“爆六甲”,立春的“咬春”,上元节的“走百病”,浴佛节的“做鸟饭”,以及北方的“赶乱岁”,南方的“口数粥”“照田蚕”等等,不一而足。
作者在《中国节令》中指出,这些极民间化的节令风俗,显示出一种特定的社会群体整合效应和功能。
我国古代民间是以宗法社会为基础的,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宗族构成了社会。通过这些具有强烈时令性的节令习俗,把族人们聚集到一起,分享祭食、供品,参加节宴,从而敦睦亲情,维系伦常纲纪,强化家庭意识,增进邻人之间的交往,融洽社会内部的关系——而这一切,恰恰是中国民间年节文化活动社会整合力、协调力、亲和力、凝聚力等群体整合效应和功能的具体表现。
明“史”可溯“源”,鉴“古”方知“今”。通过对古代节令文化的剖析和演讲,我们可以看到另一种历史场景,并从中寻求出新的创造源泉,激发出新的民族凝聚力。这也正是《中国节令》这本书的意义所在。
《中国节令》读后感(四):用节令铺陈出绵延千年的社会生活图卷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年级的小佳正在客厅里摇头晃脑的对着视频背诵《二十四节气歌》。看着他好不容易把视频录好,上传到班级的课堂群中后,沙发上的姥爷逗他说:“你知道你背的是什么吗?”
“当然知道了。”小佳瞪大了眼睛。
“那我来考考你,你说说我们现在是什么节气呢?”姥爷笑盈盈的问他。
“呃~~夏天?”小佳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说,“我们老师讲了,可我好像有点记不太住了。”
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姥爷把小佳搂过来说:“姥爷好好再给你讲讲吧。”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在历史发展中廿四节气被列入农历,成为农历的一个重要部分。古人在运用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结合气候、物候的变化,确立了一些类似节气的日期,或长或短,且具有一定气候特点的时段名称,称作节令。在我国一些地方会把一部分的节令当作节日来过。
四时节令指得就是按季节之序,所施行的仪式和节庆。
就拿现在这个节气来说吧,恰好处在“夏至”的节令阶段。夏至,古时又称“夏节”、“夏至节”。古人说:“日长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极也,故曰夏至”。
夏至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夏至是太阳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减短。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古时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节日。夏至时值农作物收,自古以来有在此时庆祝丰收、祭祀祖先之俗,以祈求消灾年丰。因此,夏至作为节日,纳入了古代祭神礼典。如古籍中所讲:“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意思就是说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类的根本,祭祖就是一种传承孝道的习俗。
汉《周礼·春官》有载:“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夏至日正是麦收之后,农人既感谢天赐丰收,又祈求获得“秋报”。夏至前后,有的地方举办隆重的“过夏麦”,系古代“夏祭”活动的遗存。消夏避伏:夏至日,妇女们即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酉阳杂俎·礼异》:“夏至日,进扇及粉脂囊,皆有辞。”“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
夏至还有吃面的习俗。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因此江南一带很多地区的人们把夏至吃面当成了很重要的习俗。夏至代表着炎热夏天的到来,人们的饮食也要有改变,以热量低、便于制作的食品为主要食物。面条常常就是家庭首选,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还有就是因为夏至的面条基本上是用新麦磨成的新面粉,新鲜面粉里的营养成分较高,口感较好。
通观中国古代,从先秦时期到明清两代,节令习俗、时尚和文化活动虽因历代政治、经济、历法等方面的原因而多有因袭或损益,但总的说来,前后期的发展变化仍有规律可循。《中国节令》通过爬梳要典、方志、笔记、文集、书信、诗歌、碑铭、墓志等典籍,详细阐述了中国节令的发展演变。
节令的起源与发展
华夏民族是一个古老的农耕民族,而农耕生活与大自然的节律息息相关,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根据自然季节循环的节律、以物候、气象、天文等自然现象为标识划分农耕周期、安排农事劳作的时间制度,二十四个节气无非是对季节的进一步细分。
节气,是我们伟大汉民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在古代,先民通过对大自然的气候变化认知对应到农作物的耕种,这种认知丝毫不差现在的天气预报。
我国的二十四节气起源于春秋时期,是以黄河中游地区人类生活密集区为主进行的客观观察及物候判断。到秦汉时代,古人的观测结果在《淮南子))(公元132年)一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也就是现在还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书中明确指出“日行一度,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
这是24节气歌,说的是农历的24个节气。
春雨惊春清谷天,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夏满芒夏暑相连,即: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秋处露秋寒霜降,即: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即: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由于草木的荣华凋零、鸟兽的迁徙蛰藏、雨露霜雪的四时变化等气象和物候最为直观,也最直接地反映了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季节轮回,因此,古人自然而然地形成以物候、气象等现象标识农事时令的做法,这就是所谓“节气”。
实际上,现在的二十四个节气名称中,除了四立和四仲是依据太阳的回归运动而命名外,其他节气名,都是由其相应的物候或气象而得名:雨水表示空气的湿度逐渐增加,雨水开始增多了;惊蛰表示随着气温的进一步提高,冬眠的动物和虫子开始苏醒;清明表示春和景明、天气晴和的阳春三月到来了……节气原本是一种“物候历”。
人们在运用二十四节气从事农业活动的过程中,结合天气的变化,确立了一些类似节气的日期,或长或短,且具有一定气候特点的时段名称,称作“节令”。二十四节气也叫二十四节令。
独特的节令习俗
中国古代,每逢节令,人们都会举行各种活动,以应时节。
唐人韦应物《寒食》诗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花卉开。彩绳拂花去,轻球度阁来。” 这一节令最有代表意义的是踏青活动。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光融融,晴和明朗,生机盎然。人们纷纷涌出郊外,开始一年一度的踏青活动。
蹴鞠、秋千也是寒食清明节里的重要体育活动。蹴鞠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类似于今天足球的球戏,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十分流行,秋千活动的盛况空前,因此明清时期甚至把清明节又称为“秋千节”。放风筝也是清明节颇有特色的一种娱乐性活动。众人借着花红柳绿之时,把过去一年的不顺通过风筝放出去,所以放风筝又有放晦气的说法。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对当时的风筝活动作了生动的描写。
夏至后十五天,太阳运行到黄经一百零五度,天气已热,但还没有达到极点,因此得名小暑。唐代元稹有诗写道:“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小暑之后很快就要入伏,为了应对酷夏的炎热,民间也总结出一些有针对性的食品。这个时候的饮食呢,要多选清淡的食物,食材要侧重健脾、消暑、祛湿等功效。比如西瓜和西红柿,都是特别适合的选择。可以将这两种水果去皮、去籽之后混在一起,压榨成果汁饮用。
小暑前后有一些民间流行的活动,这些活动无一例外都是以“静”为主的,少运动少出汗,这是应对酷暑最朴素的办法。“心静自然凉”,体现了古人在艰苦环境下的生活智慧。
白露过后,我国就真正进入了秋季,气温开始逐渐下降,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一场秋雨一场寒”。在浙江温州等地,人们要过白露节。而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会在白露这天采集“十样白”(也有“三样白”的说法),以垠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吃了后可滋补身体,去风气(关节炎)。民间有“春茶苦,夏茶涩,要喝茶,秋白露”的说法。白露时节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此时正是它生长的最佳时期。在古城南京,白露时节老南京人都非常喜欢喝“白露茶”。白露这一天,福州人还有吃龙眼的传统。人们认为,白露时节吃龙眼有大补身体之功效,吃一颗龙眼就相当于吃一只鸡那么补。
江苏太湖民间有在白露时节祭祀禹王的习俗。每逢白露节气会举行盛大隆重的祭祀活动。又称为拜祭“水路菩萨”。届时,人们就会赶庙会、打锣鼓、跳舞蹈。唐代天宝年间,长安的富人,用象牙镂空做成的蟋蟀笼蓄养蟋蟀,以万金之资,换一声之鸣。唐代以后,江南按例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的游戏,到了重阳后停止,称之为秋兴,俗名斗赚绩。比赛时,不仅有斗蟋蟀的场子,还有专门的搏斗器具。斗蜘灿的时候,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场面颇为壮观。
立冬时节,虽说还没到非常寒冷的时候,人们却开始准备冬衣了。天子立冬开始穿皮袄,有时候也会赏赐给大臣。立冬时节,天子要穿黑色的衣服,骑铁色的马,带文武百官去北郊祭冬神。祭祀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史记》上记载,汉朝时要有70个童男童女一起唱《玄冥》之歌:“玄冥陵阴,蛰虫盖减……籍敛之时,掩收嘉毅。”意思是说,天冷了,要收藏好粮食。秋收冬藏。
我国是个农耕社会,百姓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碌操劳,到立冬就得好好休息一下,顺便稿赏一年来辛苦的一家人,正如谚语所说“立冬补冬,补嘴空”。北方有谚语说“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立冬时节,人们吃饺子、馄饨,也象征咬破混沌天地,迎来新生之意。
在清代,立冬时节,秋粮入库,满族八旗和汉军八旗人家就要隆重举行烧香祭祖活动。汉八旗的祭祀称为“烧旗香跳虎神”,满八旗称“烧荤香”。烧荤香”遵照“萨满教”原始规矩,庄严肃穆,一般要持续5-7天。
每一个节气都在某一个节点上缓慢的发生着变化,温度在变化,植物在变化,动物也在变化,而这些变化一直在随着阴阳的升降而循环往复,生生不息。我们通过感受气象的变化,物象的不同,品味着五千年的农耕文明,享用着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智慧结晶。
明“史”可溯“源”,鉴“古”方知“今”。《中国节令》通过对中国古代节令文化的剖析、总结、研究,带领读者看到另一种历史画面、另一种历史场景、另一种历史风情、另一种历史人生。
《中国节令》读后感(五):五千年的岁月沉淀,让我们轻松get李子柒同款节气时令
7月1日,美食博主李子柒再次登上热搜,与之前担任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不同的是,这次的李子柒陷入了被越南博主抄袭的境况。通过越南美食博主所发布的视频可以看到,无论是拍摄内容、镜头语言、叙事节奏,还是发型、穿着、厨房摆设等,完全“复制粘贴”,就连李子柒的奶奶和小狗也没放过。不过“东施效颦”效果太差且遭人唾弃,但有律师提到,此事所涉及到的相关维权难度较大,并不好解决,目前,此事已交给了李子柒所签约的公司处理。该事件的发生,对我们吃瓜群众来说,除了好奇吃瓜,更多的是应该好好了解一下中国的节令文化。
李子柒的视频,有讲述了农作物的一生,从播种到生长、从发芽到结果、从农作物到餐桌口粮,呈现了农作物的一生,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点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是李子柒的日常,也是万千田间劳动者的日常。但也有很多劳作者认为视频过度美化了田间生活,若想要真实了解劳作者的生活,作者王熹和林永匡创作的《中国节令》便是一本不可错过的书籍,不仅可以了解古人为劳作创造的天文节令,还能知晓当下佳节的起源与发展。未来,若是再遇到某国申遗某某传统节时,咱们也能追根溯源,为其讲述一二,让他们了解真正的历史发展究竟是什么模样。
中国节令评价人数不足林永匡 王熹 / 2020 / 低音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来自中国未来研究所的教授林永匡及学员王熹在浏览《四民月令》、《月令广记》、《燕京岁时记》、《酉阳杂俎》等典籍后,为我们带来了这本节令时节的发展轨迹,从先秦到明清,从春天到冬天,从播种到丰收,让我们了解谷物背后的成长轨迹,了解佳节背后的历史细节、了解中国节令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们从节令和月令两方面来看看中国文化的发展和延续。
土豆的一生
李子柒有一期视频,讲述了土豆的一生,从2019年的立冬开始,播种、发芽,到2020年的惊蛰、小满,土豆从土里被挖出,开始成为餐桌佳肴的备选之一。
李子柒视频截图《荀子.王制》里写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中国节令》书中提到,中国作为世界农业古国之一,在科技方面最突出之点是积累了丰富的农业技术、岁时节令经验和相应的系统的文字技术。并且早在公元前2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相关的历法和物候记载,来帮助人民掌握一年四季、暑往寒来的变化规律。
《尚书.尧典》中描述到:“期三百有六旬六日,以闰月定四时成岁”,先秦时期,古人已能将一年分为四时,也就是四季;且将一年定为366年,即三百有六旬六日;此外还计算出了闰月的存在。为了方便记住农作物的播种和收割,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在制定天文历法时,就用二十四气来分配一年的十二个月,月首者称之为节气,月中者设置为中气,于是就有了现在我们所熟知的24节气: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12个节气和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小暑、处暑、秋分、霜降和小雪12个中气。
回到土豆的一生,立冬时,将成熟的土豆块茎处理好之后埋在土里进行休眠;随后让土豆依靠自身营养生根发出幼芽;等到第二年的惊蛰,长成完整的植物生长体系并开花;等至小满,根茎膨胀、叶子变黄,便可以挖出土豆,享受美食了。
中国的历法源远流长,正是有了古人不断的记录和反映,才保证了农事的耕耘、播种和收获正常运转。
端午的一生
今年的端午刚过,大部分人还沉浸在小长假的缓冲阶段,结束了长达六天的工作日,终于可以再度拥抱被窝,舒舒服服睡上一觉。不过就在我们理所应当享受各种佳节时,世界上正在发生一些让人迷惑不解的事情。
就自己在网络上的查询可知,2005年,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19年,韩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请将《东医宝鉴》的医书申报世界纪录遗产;随后,韩国的申遗项目拔河得到了超过半数的成员国的支持,被联合国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虽然,已有相关人员解释道,韩国的“端午祭”并非中国传统意义上端午节,所以称不上抢走中国的节日。并且从“申遗”行为的本质上说,无论哪国申遗,都是为了展示和传承人类文明的灿烂成果,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造福全世界的人民。
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从韩国学习,那就是我们应该足够重视自己的文化,并要学会将其普及和发扬,当子孙后代问起佳节的典故时,我们能够轻松道出历史背景,潜移默化地加深孩子对中国文化的认识。
在我阅读《中国节令》一书之前,一直都以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龙舟比赛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吃粽子更是为了保护屈原。
但事实上,早在屈原诞生之前的战国时期,五月初五的端午节就已经出现了。《中国节令》一书描写到,综合考察的结果表明,至迟从战国时代起,人们就已把五月初五视为“恶月”、“恶日”,当作驱邪之日。只不过,汉代五月初五日流行的习尚与后来盛行的风俗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
《风俗通义》一书记载:汉俗于五月初五日,用青、赤、黄、白、黑等五彩丝合并而成细索,系在臂上,称“长命缕”,或称“续命缕”“五色缕”等,用它祛病瘟,除邪止恶气,目的是延年益寿。此外,汉代还有五月初五日以朱索五色印作门户装饰的习尚,为的是抵制恶气。那时,粽子被称为角黍,是一种时令食品;并且龙舟竞渡的习俗也早在屈原之前便已存在。哪怕是延续到现在的采艾蒲习俗,一开始也只是信仰上的需求,与屈原并无关联。
《中国节令》讲到,中国古代的节令文化是由年节文化和时令文化两部分组成的。年节文化就是我们上面提到的涉及到一年春夏秋冬四季的二十四节,不同时间,有着不同的自然变化、景观变化和农产变化。
二十四节出来之后,与之辉映的、需要施行的政治、经济、礼仪、生活等方面的政令也就应运而生,成为了周而复始的特有的时令文化。我们现在庆祝的各类佳节便是这时令文化的一部分。
说回到属于时令文化的端午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发生了与以往很大的变化,由于楚地端午纪念屈原的习尚开始被全国接纳,因此五月初五日不再只是围绕“恶日”驱邪,反而出现了很多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里就写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
隋唐时期,端午节更是发展成具有特定意义的节日风俗活动:宫廷端午盛宴、赏析衣带和百索粽子;宫外射粉团、画五时图。
直至宋代,隋唐时期的朱索桃印施于门户已演变成贴天师符于门户,端午习尚再一次推陈出新。粽子变成了端午节常食的节物食品,并且品种增多、形制不一:角粽、茭粽、筒粽、九子粽等;此外,还出现了另一种制作精美的节令食品—百头草,以菖蒲、生姜、杏、梅、李子、紫苏等切丝晒干,再用糖或蜂蜜侵之制作。皇帝也极其重视端午佳节,亲笔御书葵榴画扇、御园射箭,与文武百官共享其乐。
今时今日,除了粽子、龙舟等大众化的庆祝端午的习俗外,每个地方都还保留着每个地方独有的延续下来的端午习俗。不过,无论是什么模样、无论如何庆祝,都是在延续古时文化,也都在传扬中国文化。
不仅是端午佳节,《中国节令》书中还详细介绍了春节、元旦、元宵、中秋等节日的发展历程,让我们可以更好的通古今知往来,为我们传承中国文化加持历史砝码。
陈希龄在《恪遵宪度抄本》里写到:“小暑,温热之气而为暑,小者,未至于极也。”愿我们面对疾风时,泰然处之;愿我们弘扬文化时,娓娓道来。今日小暑,心安静舒爽,人惬意自得。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