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尼科特在《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中讲了单独拘禁和事实上的独处的区别:“一个人可能被单独拘禁,而他仍然没有独处的能力,这时他所遭受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以及“独处能力几乎是情绪成熟的同义词。”如果一个人渴望与他人发生关系,渴望参加聚会,但是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害怕在社交关系上被拒绝
温尼科特在《成熟过程与促进性环境》中讲了单独拘禁和事实上的独处的区别:
“一个人可能被单独拘禁,而他仍然没有独处的能力,这时他所遭受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以及“独处能力几乎是情绪成熟的同义词。”
如果一个人渴望与他人发生关系,渴望参加聚会,但是出于对自身能力的不自信,害怕在社交关系上被拒绝而被迫独处,那么对于他来说便是被单独拘禁了,他所遭受的痛苦是巨大的。
而如果一个人不想参与聚会,说明他的内心是非常强大的,他能够做到不在意他人的看法,拥有着被讨厌的勇气。
因此,从心理学角度看,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同学聚会的人,真正聪明的人很少参加聚会。
人脉的本质是利益交换,人脉建立的基础是自身的实力。
在大多数的聚会中,我们结交的是一群陌生人或者关系不熟的人,如果你自身没有足够的实力,这些都是无效人脉。
不经常参加聚会的人把工作和生活分得很清楚,在他们的生活中有着高质量的人际关系,因此不需要参加聚会来获得自我认同,也不需要在聚会中交谈攀比来获得价值满足。
在《被讨厌的勇气》中阿德勒把人际关系分为三类:
①工作课题
②交友课题
③爱的课题
并且强调课题分离是搞好这三种关系的核心方法,不经常参加聚会的人心里对这三类关系有着明确的认知,边界感很强。
另一方面,他们还很注重时间管理。
《异类》中提出了一万小时定律,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时兼顾很多事情,我们专注的所思所想的事情会让我们完成自我实现预言。
经常参加聚会意味着自身的时间和经历都被放在了如何建设这些无效社交上,不如集中精力充实自己的人能力提升的快。
长此以往,便会由一点小差距慢慢演变成巨大的追都追不上的鸿沟。
聚会上有意识和无意识的比较是无可避免的。
“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个体倾向于与他人进行比较。良好的比较结果能够激励个体,促成积极的结果;而失败的比较结果则让个体沮丧,促成恶性循环。
不经常参加聚会的人知道怎么评价自己,不轻易将自己放在别人的评价体系之下。
他们知道无论自身是优秀,或者是平凡,都专注于以前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的比较中,而不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自大或者自卑,不会轻易迷失方向。
除此之外,环境也是他们考量的重要条件。
《乌合之众》中强调个人在进入群体环境之后个人的智商会变低,会变得服从群体的意志。
无论是同学聚会,又或者公司饭局,只要随着人数的增加,话题便会变得平庸,不是谈论家长里短,便是高谈时事。
《情境影响力》中提到一个人的性格并非像我们认为的那样稳定。
我们受到环境影响的程度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大。由此可见环境对人的影响,不经常参加同学聚会的人懂得为自己营造高质量的环境,不容易受到他人价值观带来的困扰。
很多人参加同学聚会,想要缅怀过去的青春时光,又不可避免地感受到个人发展、价值观的差异,连话都没有办法讲到一块去。
不经常参加同学聚会的人明白这是属于过去的关系,不能强求,同时,还明白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朋友之间生疏是在所难免的,能够豁达对待过去的事情,专注于当下的生活。
其实别人会喜欢我们还是讨厌我们,并不是因为我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我们是谁。
也就是说,喜欢不是争取得来的,我们只需要勇敢做自己。弱者才会喜欢弱者,强者自然欣赏强者。
弱者本身自我力量是很匮乏的,唯有依靠别人的认可来满足心中的缺失,但是这是一个治标不治本的方法。
一旦将内心的价值来源的根基建筑在这些虚无缥缈的别人的认同之上,就会面临着随着崩塌的危险。
因此,我们要恭喜那些从来不参加聚会的,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有着做自己的勇气,这实在太难得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