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掌权》读后感精选

发布时间: 2020-06-19 09:47:13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11

《纳粹掌权》是一本由[美]威廉·谢里登·阿伦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4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纳粹掌权》读后感(一):当一个小镇被pua以后你对日耳曼的认识,来源于什么?关于日耳曼人的定义,有很多种。他曾经

《纳粹掌权》读后感精选

  《纳粹掌权》是一本由[美]威廉·谢里登·阿伦著作,格致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5.00,页数:44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粹掌权》读后感(一):当一个小镇被pua以后

  你对日耳曼的认识,来源于什么?

  关于日耳曼人的定义,有很多种。他曾经在罗马帝国时期与凯尔特人、斯拉夫人一起被称为欧洲三大蛮族。在欧洲的历史记载上,关于日耳曼人的介绍各种篇幅众多。如果一定要说去我对日耳曼的认识,或许他就是德国的别称。在足球的世界里,日耳曼战车就是德国,他们代表着钢铁的意志和精准的战术,有理有据、有条不紊。

  德国人,做事严谨、效率高。

关于阿道夫·希特勒

  独裁、心狠手辣、种族屠杀,还有哪些词可以形容一个人的毒,仿佛尽数用来也不觉为过。他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他大肆屠杀犹太人,让世界战火纷飞,让欧洲闻之丧胆,纳粹主义是他亲手培植壮大。

  二战期间,闪电战成为德国战场上的代名词。于是误以为,德国人一切靠速度。《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让我们从底层看见了纳粹崛起前,他们所做的大量铺垫。

诺特海姆的“纳粹化”历程

  抛开我们对德国的固有印象,《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从小到大,以点概面全面展示了一个小镇的“纳粹化”进程。一个远离政治、权利、经济中心的乡下小镇,成了目睹纳粹党的跌宕起伏。

  一个党派的诞生,更多时候源于时势造就。是旧制度的腐朽让新势力生根发芽,崛起伊始也不过是为了改变生活。大萧条时期,原本生活稳定公务员盛行的诺特海姆,面对的是失业者繁多,经济不景气,通货紧缩,这一切导致了这里的人们精神压力倍增,毫无疑问他们会将这一切罪魁祸首归结到竞选。

  纳粹便在这样的契机下应运而生,关注腐败、关注遗孀等弱势群体,激动人心的演讲,为小镇上的每一个人规划人生。这些底层的人们,终因这些眼前利益成为了纳粹的拥护者、支持者。

  阿道夫·希特勒,他的闪电战速战速决,但是他笼络人心却是层层递进,循序渐进。来自底层的用户,是他二战前期的重要舆论高地。收服诺特海姆,实现了他人生最重要的政治诉求。纳粹可以带来的改变,摧毁民主如摧古拉朽般易如反掌。

  从民主到专制,政府逐渐沦为纳粹的工具。希特勒当选后的相当一段时间,政策都是为了试探政府机构官员而存在。去伪存真,那些真心为纳粹服务的人,得以保全,而依然存有独立思想的人,则全军覆没。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诺特海姆终成纳粹独裁统治下的“牺牲品”。竞选演讲时许诺的一切,早已成为泡影,这座城也便成了纳粹附属品。所有的承诺出发点都是掌权。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希特勒久攻不下的地方,成了纳粹衰亡的转折点。退回欧洲战场,退回德国,然后无处可退。纳粹的崛起是一瞬间。纳粹的灭亡,则宣告已久。短暂的20年,随希特勒的自杀灰飞烟灭。

  诺特海姆,这个小镇的人们或许依然不知道什么是纳粹,虽然他们曾见证了他的崛起与灭亡。而他们追求的不过是稳定而已。

  历史是多面性的,阿伦的书,让纳粹的历史更加真实化。德国历史永远与纳粹分不开,这本书却让我豁然开朗。历史是多面的,历史人物更是复杂多变的。

  这里,有个不一样的阿道夫·希特勒。

  《纳粹掌权》读后感(二):文明的民主政治如何沦为恐怖的独裁专政——从一个小城看纳粹的崛起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今年仿佛是出版业“纳粹年”。各家出版社引进、重版了多部纳粹题材的作品,从虚构到非虚构,蔚为大观。眼前的这部《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是纳粹研究领域的一部经典著作,1965年出版,时隔半个多世纪,第一次引进到大陆,值得重视。

  如其名,本书聚焦诺特海姆——一个一万人左右德国的小城,通过对大量第一手的档案的调查、实地的采访,结合相关史料,探讨这个小城如何一步步走向纳粹,以点带面,我们能对纳粹是如何崛起和掌权的,它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它与具体的人的关系时怎样的,这些问题有更直观的理解。

  本书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民主之死(1922—1933年1月)”,讲述纳粹思想是如何在小城中崛起的。作者这样描述诺特海姆人:冷静、对重大问题视而不见、对生活满足、有充足的食物、适度的愿望和一种简单的秩序感。但到了1930年,世界性的大萧条蔓延开来,冲击小城看似稳定的社会结构,“正是大萧条,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对大萧条持续影响的恐惧,导致诺特海姆人更为激进。”本就潜流暗动纳粹分子走向前台,与左翼当权者展开权力争夺,通过大型的游行(通常附带有抽奖、杂技表演、戏剧、儿童朗诵等娱乐项目),频繁的集会和演讲,宣扬强烈的爱国主义和极端的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将受苦的群众吸引到深大的集会中,在集会中,人民会沉浸在参与一场充满活力且包罗万象的活动的感觉”。而对立面的捍卫民主的政党既缺乏足够的举措来应对经济危机,又缺乏纳粹分子的残酷无情和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并且失去了中产阶级的支持。频繁的政治对抗加剧了紧张的气氛,进一步消耗市民对当政者的信心和耐心。作者写道:“纳粹分子看起来精力充沛、有决心,更重要的是,他们准备使用激进的方式来处理关键问题——大萧条。事实证明,普通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福利事业,但是只有极端措施才能终结大萧条,而只有纳粹分子被视为特别极端的。”终于在数次重要的选举之后,1933年,纳粹分子控制了诺特海姆。同样的事情在德国各个相似的小城都在发生。

  第二部分“引入独裁统治(1933年1月—1945年9月)”,讲述纳粹统治时期的社会的各个层面。掌权之后的纳粹展开了一系列巩固统治的行动。第一,建立恐怖主义体系。清洗市和县办公室中实际的或潜在的反对者;通过散布谣言,对反对分子进行公开抓捕,并在所控制的媒体上树立起对行动的正当性的宣传,“人民所相信的内容比事实更重要”,作者写道。第二,煽动热情。通过举行各种名目的盛大的庆典,以及其他宣传形式,目的是使诺特海姆人确信他们正在进入一个新时代。这种持续的热情为新时代中的丑陋元素作掩饰和辩护。“最后,通过让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这种有组织的热情将那些反对,甚至只是质疑引入独裁政府的人孤立起来了。”第三,社会组织的全面改革。首先是对犹太人的清理,其次是将整个社区割裂开,采取“一体化”的措施,摧毁工会,渗透、控制各行业行会,整合各类俱乐部。诺特海姆人之间的有效交往都被切断了,城镇中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交组织几乎被一锅端。“诺特海姆人被塑造成了独裁者最喜欢的那种无组织的群众。”

  我们想当然的会以为,纳粹煽动起的热情及人民对其体制的信心会持续到其毁灭为止。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在纳粹建立起恐怖统治之后,市民们立马发现他们处在一个极为压抑的环境之中,但特殊时期,人们会“合理化”这些内容,何况纳粹在经济上的措施被证明是有效的。但到了1934年,人们对群众游行的热情已经下降了,他们感到无聊和精疲力竭(这点甚至在纳粹掌权之前就有端倪),甚至连纳粹分子内部也产生了懈怠情绪。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到1935年,大部分诺特海姆人再次对纳粹主义缺乏信心。对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作者解释,人们很快将现状视为正常,转而关注事情的负面,比如社交生活的消失,经济建设中利益分配的不均凸显出来,对农民的压榨,等等。但由于社会组织的破坏和恐怖制度的深化,一切实际的反抗行为都被瓦解了。作者认为,1933年之后的诺特海姆的所有现象都必须放在这样的背景下来理解。“个人的反映通常是回避,有时也会挑衅。这两种反映对独裁统治都是有帮助的:回避会消除对新体系的威胁;挑衅可以被利用来对抗政权内部或者外部的敌人。”第三帝国时期的德国民间社会和纳粹,就处在这样一种紧张、吊诡、复杂的关系之中。

  我相信,作者从事纳粹研究,必然其现实关怀,彼时纳粹覆灭未远,研究文明的民主政治如何沦为恐怖的独裁专政,无疑是为世人敲响警钟。而如今,整个世界急剧右转,分裂的迹象已经再明显不过,纳粹的幽灵似乎从未走远。纳粹题材的作品在中国的密集出现,也许是时代焦虑的一种反馈:人类会重蹈覆辙吗?但愿不会。

  《纳粹掌权》读后感(三):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諾特海姆的地理位置

  基本上,做希特勒與納粹研究的,通常不可避免都會要思考一個問題:究竟他們是怎麼掌握這樣一個高度文明與工業化的先進國家?

  試圖回答的作品很多,這些年華文圈也引進了不少(今年,2020年,關於納粹的簡體作品根本是爆發式的出版),但絕大多數都是從頂端的政治層面去探討,關於“一般德國人民”是怎麼接受這些人的執政,反而比較不被關注。要知道,其實納粹在最後一次真正自由的大選裡,獲得的支持度也並非絕對優勢,部分地區甚至一直是偏低的。(希特勒跟戈培爾就曾抱怨柏林人對他們“冷淡”) 那麼,撇開高層政客們之間的陰謀詭計不談,納粹黨人在民間究竟做了什麼樣的活動,他們吸引了那些階級,是如何號召人們給予支持,並在執政後徹底支配基層等,都是值得關切的。美國學者威廉·謝里登·阿倫(William Sheridan Allen)的這本《納粹掌權》(The Nazi Seizure of Power)正是試圖回答這些疑問。

  阿倫是美國知名的納粹研究者,這本書寫在六零年代,以德國中部的小鎮諾特海姆(Northeim) 為背景,深入研究檔案文件、訪談當地的居民,做田野調查,向讀者呈現比較具草根性的報告,試圖以這個城鎮如何逐漸被納粹掌握與統治的經歷,來做為一種答案。這種手法在今日看來可能已經相當普遍,但在當時可是相當“先進”,因此享負盛名,在學界具有一定地位。

  1920、30年代的諾特海姆是個普通的小鎮,鎮上居民主要是公務員,經濟依靠鐵路運輸,只有少量的工廠,還有農業。這邊的居民有著略為過度膨脹的愛國心與民族主義,各階級壁壘分明,而且彼此對立。中產階級仇恨忌憚社會民主黨,欲除之而後快,他們把這個國家跟自己厭惡的政黨化為等同,加以敵視;凡爾賽和約跟經濟大恐慌等事件讓人們認為威瑪帶來的只有國恥與羞辱。而執政黨也只是為了權力,勉強守護這個政體,因為這個沒有“革命性”的威瑪,未必是其終極目標。在普遍整個德國內,似乎沒有人對這本憲法滿意,這是一個“沒有民主黨人的民主國家”。

  然而,如果不是二三零年代的特殊狀況,特別是那場遍及全球的大蕭條,或許狀況還不至於這麼糟。人類在極端的情況下會做出的決定,有時候往往是一般時候無法想像的。而當下(2020)的我們,其實也不是不能體會的。

  ‧納粹成功學

  作者在諾特海姆的訪談中發現,納粹在早期給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活力充沛”,“積極進取”,願意提出各種改革方案,並付諸行動。當然,這是某種程度偽裝跟宣傳出的。納粹黨人吸收了大量對社會不滿的年輕人,他們無所事事,所以在黨的高層利誘下積極活動,有拚勁。那時候的德國民眾熱衷於參加政治活動,聽取演講,甚至在不景氣的情況下也願意支付費用進場。從希特勒開始,納粹招募培養的許多主講者,依此賺進了不少收入。除此之外,他們還辦了許多社區性活動,各式各樣主題無所不包,既給人深入民眾之間的“關懷感”,又能大發利市狠撈,一舉兩得。特別是納粹黨採取了績效制,放手讓地方幹部自行其是,只看結果決定升遷,對許多人更是提供了充足的誘因。然後,在政見方面,他們還懂得“客制化”,依照各地區域情況不同,黨綱中什麼該強調什麼該淡化,隨時都可以調整,非常的有“彈性”。作者強調,當時,中產階級雖然普遍在大蕭條中沒有受到太多影響,可是因為工人們的失業率飆升,社會動盪,讓他們對未來非常憂慮,害怕再次發生革命。而納粹在此時提出了各種「聽起來很動人,但實際研究會發現空洞」的政治口號,卻能夠輕易地吸引這些不安的群眾。這種現象即便在今日也時時可見,不需太過意外。

  不過我覺得納粹的成功還有一點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希特勒的領導。他個人魅力、敏銳的政治直覺跟敢於下注的賭徒勇氣,讓他在詭異多變的威瑪政壇中無往不利。而社會民主黨等左派則依然群龍無首,各自為政。阿倫在書中屢屢批評他們的無所作為,放任納粹壯大,事實上也正是因為缺乏一個強力且有遠見的領導者,儘管這些人也意識到了其威脅。甚至,在納粹開始使出一些破壞法律體制的流氓行為時,它們依然相對軟弱的應對,結果就是被直接壓制的毫無還手餘地。歷史證明了,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手段,如果社民黨也有個同水平的領導,或許結果大不相同?

  ‧納粹掌權

  希特勒在1933年上台之後,要完成徹底的執政,還有一小段路要走。而這段過程,容我引用一段:德國牧師馬丁.尼莫拉(Martin Niemoller 1892-1984)為了讓世人記住納粹屠殺猶太人這一血腥恥辱,在波士頓樹起了一塊紀念碑,碑上銘刻這樣一段話:

  起初他們(納粹)追殺共產主義者,

  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不說話;

  接著他們追殺猶太人,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我不說話;

  後來他們追殺工會成員,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我繼續不說話;

  此後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不說話;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這段話非常經典。它生動的呈現了,納粹是怎樣利用人們的犬儒心理,把自己的所有敵人各個擊破的過程。納粹直接動用「國家機器」,直接任意的逮捕政敵,掃除反對者。抗議他們違法?立刻生一套法律就地「合法化」給你看。過程中,早就厭倦各種政治暴力的人們全都沉默不語,就這樣讓納粹為所欲為,這也是過去多年動盪的惡果。

  納粹黨不允許有威脅自己的權力機構存在,要嘛拉攏滲透,要嘛打擊破壞。以諾特海姆來說,他們把所有的民間俱樂部都「一體化」,派人監督,或全面重組改造,納入黨的掌握範圍。公會、學校機構、教會等等,通通都不放過。就此,整個社會結構重組,再也無法產生足以威脅納粹的連結,也不會有新的凝聚點。此外,對於人們監控也是很全面的,貧窮、官僚主義的詭計、暴力跟社交孤立,讓所有反抗者不是屈服,就是逃走。一個人因為在宴會喝醉,模仿希特勒說話被舉報,從此人們不敢再隨意社交,公民之間不再有信任。有位社民黨父母的小學生跟納粹同學爭吵,被停學。作者說了一段故事讓我印象很深,一位曾是社民黨國旗隊隊員的諾特海姆居民,在「洗心革面」很久後,有天晚上突然一位陌生人來訪,說自己也是國旗隊的,正在找同志一同起來抗暴。他婉拒了這個人,只留他住了一宿。隔天早上那人給他看了自己領口的納粹黨標誌。這正是納粹黨統治下的最佳寫照。

  當然,光是依靠「鞭子」是無法穩定統治,納粹還有給予「蘿蔔」。通過各種大規模的公共建設跟擴張軍備等種種措施,政府的確逐步恢復了經濟,失業率下降了,就算薪資水平差強人意,至少比沒有好。他們也確實成立了濟貧組織,做了某種程度的財富分配(至於納粹黨人中飽了多少私囊,是否真的公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很多人從中受益,甚至到了戰爭後期時,也發揮了效能,讓人民非常「有感」。乃至,後來有人對德國民眾做調查,發現仍有不少認為「國家社會主義基本理念是對的,只是走歪了」。

  不過這種錯覺並非那麼全面。納粹的真面目在他們執政開始時就已經逐漸揭曉,諾特海姆居民從狂熱的政治參與到變的虛與委蛇,黨也是心知肚明,但無可奈何。同樣的一群人,曾經對愛國主義盲目,看到駐軍熱情歡迎,但1939年時卻是冷眼旁觀,更有甚,當他們發現自己的親人被帶走且多半一去不復返時,就知道自己要付出的代價是什麼了。戰後的諾特海姆已經今非昔比,可能有點慘痛,但或許是新生的必要吧。

  坦白說,這是一本比較嚴肅的研究,細微、瑣碎,但是深入,切中要害,需要對那段時間的德國史知識的才能閱讀。它的一些觀點因為被到處引用顯得不那麼“新奇”,但這正是論證了其經典之處。個人認為本書跟哈夫納的《一個德國人的故事》都是非常值得推薦,“從底層面觀史”的作品。

  撰寫本文的時間2020年,是個注定在腦海中不會被遺忘的一年,我們或許會感覺現下跟一百年前有許多識曾相似,但歷史不會完全重複,幸好,人們也還沒有忘記過往的教訓。只是說,如果把它變成政治的口水,又毫無意義了。雖然有學者認為,希特勒跟納粹是在德國二、三零年代那種極端的情況下產生的特殊產物可是我們如果不加警惕,是無法阻止有心人的效法。幾年前的那本小說《希特勒回來了》雖然是諷刺性作品,可其中隱喻不應被忽略。依然有許多政權採用納粹的手法在治理,它們正在告訴世人,自由仍在被威脅,極權的邪惡仍未遠去。

  本書的翻譯雖有小瑕疵,但基本上流暢,希望有興趣的朋友望勿錯過,在這個時節點,它很值得一看。

  《纳粹掌权》读后感(四):你的思想是如何被操控的

  说到精神控制最近大火的网络词汇就是PUA。

  UA早期只是分享男性如何通过技巧和心理学应用,去接近、搭讪自己喜欢的人,但后来演化成骗色、骗财的手段。

  设立所谓步步陷阱的情感操控术,甚至不惜以导致对方自杀的目的来达到情感操控。

  被网络曝光的几年时间里,大量的案例疯狂涌现,很多受害者现身说法,让我们知道这种简易操纵术的可怕。

  但事实上最恐怖的操纵术,并非这种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定点操纵技巧。

  更可怕的操纵术可能是一人对一国甚至一党对世界的操控大法。

  相信读到此处的你已经知道我们要说的是谁了,没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阿道夫希特勒的纳粹党。以纳粹一党之力操纵整个国家甚至操纵整个世界的控制术。

  对于二战和纳粹的研究学术届每几年就会迎来一波热潮,而今年恰逢德国大选之年,另一件可怕的事情也预示着这股研究热浪再次席卷全球。

  就在今年的早些时候,基民盟、自由民主党(自民党)在选举中与德国右翼民粹主义政党德国选择党“暗中勾结”,跨越了德国主流政党不与右翼政党合作的“政治红线”。使得,凯默里希以45比44的微弱优势,战胜了左翼党候选人拉梅洛,当选为图林根州总理。

  因为涉及到德国选举制度,篇幅过长也跟咱们今天的话题无关,所以一言以蔽之就是“右翼政党”在阔别半个多世纪之后再次登上政治舞台,而上一次“右翼政党”发光发热的时候正是纳粹崛起之时。这迷幻的操作可以说让人细思极恐,在新冠疫情席卷欧洲之前,德国人就迎来自己开年的第一场噩梦。

  说到纳粹的崛起和发展,其中的一些大事件相信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是很多具体内容大家却无从得知。威廉·谢里登·阿伦的《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就很好的帮助大家了解其中的相关细节。

  这是一本很神奇的书。第一次出版是在希特勒在德国掌权五十周年的时候,在此之后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畅销不衰。

  并且在美国成为德国历史课程中最常指定读物。书中主要以德国下萨克森州南部的一个县诺特海姆县(Landkreis Northeim)首府诺特海姆为研究模型。

  讲述了从1932年到1945年期间,这个几万人的小镇上纳粹党的内部运作,筹资和宣传策略,关于第三帝国期间如何运用权力来控制城镇居民的方法,关于纳粹党的地方和国家办事处向当地纳粹分子提供援助和指导的程度。全书一直围绕这一个议题进行研究:文明的民主政治是如何沦陷为恐怖的独裁专政的。

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曾说过:“将每个问题尽可能地划分成多个部分,对于每一个部分的思考越精确,整体就越明了。”

  在诺特海姆这个典型的德国城镇里,几万人的书信文件研究显然要比涉及6000万人研究的样本数据更容易让人理解。如果说微观研究的缺点是不具有代表性,那么其优点就是可以进行深入而细致的研究。

  作用因素越少,历史学家越有可能全面了解所有内在联系。虽然不能做到事无巨细的反应当时德国意识形态发展,但却提供给了读者毫无门槛的良好阅读感受以及更加深入浅出的系统分析资料。

  事实上这本书也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纠正了很多以往对于纳粹研究的错误信息。

  比如学术界一直有一种妖魔化希特勒的风气存在。

  认为纳粹党的崛起是靠这希特勒一人的独裁强势推进的,但事实上在1933年的春天,实际的掌权其实是自下而上在进行的。

  尽管身为希特勒身为德国总理的身份确实提供给了下面纳粹党人很多的便利和可能,但元首登上权利顶峰是因为他的追随者们在最底层的成功。

  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底层党员的努力运作,积极奔走,激情演说甚至是暴力恐怖系统的推动,即使在经济大萧条这个背景下,也很难快速吸纳如此多的纳粹党员筹措到更多的经费,更遑论扩大政党影响力了。

  所以法西斯的最初推进其实是靠自下而上完成的。所以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纳粹的成功其实就是在有利的条件下,利用一系列的合理且聪明的技巧而取得的。而其中的很多要素其实是可以被提前感知和预防甚至是消弭的。这样独辟蹊径的角度其实全部依赖于作者深厚的学识理论基础。

  作者威廉•谢里登•阿伦(William Sheridan Allen)美国人,是杰出的德国史学者,也是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

  主要研究纳粹宣传手段的效果、第三帝国时期的社会民主党地下活动等课题。著有《纳粹掌权:一个德国小镇的经历》《初期纳粹主义:前地方长官阿尔伯特•克莱勃斯的回忆录》等。书中所有的人物均有真实原型,这些材料也暗暗指引着读者发掘出纳粹的崛起和掌权并不是某种神秘的灾祸,他是存在与人性中的弱点,如果不加警醒,法西斯思想很可能会卷土重来。

  书中很多研究方法和结论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对于纳粹发展的客观研究和学习,很大程度上这本书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总结,对于防止自己被操控有着很大的指导意义。

  2020年2月8日,迫于国内空前的政治压力,被极右翼另类选择党拱上图林根州总理位子的凯默里希宣布辞职。这场恐怖的闹剧不知道是否只是被按下了暂停键,但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吸取经验是我们唯一能对抗未知灾难的良方。

  毕竟老祖宗告诉我们,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勤学加思考方为抵抗被操控的上上法。

  《纳粹掌权》读后感(五):Goodreads《纳粹掌权》高分评论

  《纳粹掌权》在Goodreads上已有844个评语,4.09分。在中文版书评出来之前,特别选取了Goodreads平台本书排名前五的评论,由@苗巫巫 老师翻译。

  .

  Lewis William

  诺特海姆是德国北部的一个小镇(10000人口)。阿伦对纳粹1933年的一体化计划的描述令人胆战心惊,也就是每个政府和社会组织都转受纳粹控制。他们井然有序、残酷无情,在大约六个月的时间内完成了工作,此后几乎没有遇到没有任何抵抗和麻烦。

  令我吃惊的是,尽管阿伦没有提及,但纳粹分子已经通过十年的政治竞选活动为这些活动做好了准备,确认并联系后来被他们无情征服的目标选民,同时建立了一个控制了德国每个城镇的每一部分的组织。希特勒一直期望得到权力,为此做了一切准备。

  ……

  也许最令人毛骨悚然的评论是:每当有两三个人聚集时,元首也会在场。

  阅读阿伦对诺特海姆犹太社区的描述令人难过。诺特海姆有少量的犹太人口——1万人中约有120人。大多数诺特海姆犹太人是小商人。诺特海姆没有犹太人区。犹太人很好地融入了诺特海姆社会。在纳粹到来之前,这里几乎没有反犹主义。犹太人属于所有社会组织,其中一些人被选入这些俱乐部的办公室任职。在纳粹分子到来之前,不存在任何问题。

  从积极方面看,纳粹声称可以解决困扰魏玛政府的经济困难。1933年1月后,他们着手消除失业。为此,他们将资金投入大众工作项目中。到7月24日,纳粹本地组织负责人恩斯特·吉尔曼宣布,在诺特海姆失业的600多名工人都有了工作。他们在修路,打扫森林,清理旧护城河将其变成天鹅池和公园。失业妇女种花和修剪灌木。工匠得到了房屋修护补贴计划的援助。诺特海姆的纳粹兑现了自己的诺言。

  但不祥的是,诺特海姆的许多纳粹分子已经依赖于恩斯特·吉尔曼,还有更多人对他感到畏惧。

  本书是对纳粹如何在德国各地实现目标的详尽观察,涉及的问题包括,他们如何组织和管理其政治努力?他们如何支付费用并监督其有效性?他们如何与反对党打交道?目前,我对这些事情在希特勒1933年成为总理之前是如何完成的很感兴趣。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所述:“纳粹在地方层面采取的措施是在德国建立第三帝国的关键。”这种在全国范围内多年(1925—1932年)的巨大努力并不经常得到呈现或解释。历史上的著名人物往往关注柏林更重要的事件,而不是像诺特海姆这样没有人听说过的城市中的日常活动。

  纳粹在诺特海姆的不懈游说取得了一系列选举胜利,最终在1931年7月获得了62%的选票。然而,纳粹显然已经达到顶峰,并在1932年底陷入严重困境,未能取得政权。诺特海姆地方小组破产了,欠了大区的债。党员人数在减少。士气也在削弱。到1933年1月,地方小组似乎濒临解散。冲锋队的情绪变得越来越恶劣。

  阿伦关于1932年底的结论强调了人们错失了制止纳粹分子的机会,以及对即将发生的事情的骇人看法。但凡有任何反对他们的有效措施,纳粹分子在诺特海姆就永远不会那样成功。社民党(SPD)竭力强调纳粹主义的丑恶,但没有其他方案来解决与大萧条相关的问题。1930—1932年间的一项遗产就是接受了暴力的持续氛围。有37场政治斗争,其中四次是混战。这为希特勒上台后纳粹系统地使用暴力和恐怖铺平了道路。

  Lazarus P Badpenny Esq

  对于那些已经阅读了关于第三帝国如何产生而又对专制机制如何运作一无所知的人来说,威廉·谢里登·阿伦则以法医的方式解构了日常,并仔细精心描绘了纳粹掌权后对社会各方面的操控。他积累的细节让人对宣传和恐惧的共同冲击如何压倒所有反对派略知一二。

  Michael

  这几乎可以肯定是我在大多数非历史学家的书架上看到过的那本学术史书。无论如何,尽管本书关注范围很窄,并且使用了高深的方法,但仍然可以为非专业人士所用。它的标题简洁地描述了它的目标——分析希特勒上台之前和之后不久的一个小镇中的变化。阿伦选择在这一版本中将城镇的名称保密,尽管后来人们发现他所称的“塔尔伯格”实际上是德国下萨克森州的诺特海姆。为了保护后代和幸存者,阿伦还为城镇的所有居民使用了化名。

  该书分为“民主之死”和“引入独裁统治”两部分。阿伦认为,到1930年,诺特海姆的一个明显划分是“在社会上,几乎每个活动领域都有明显的阶级划分”。他认为,纳粹分子巧妙地利用了这些划分,制造裂痕,最终削弱了该镇原本稳定的权力结构,并使实施其解决方案成为可能。分析涉及对这一时期的政治活动、集会、报纸和政府文件,并论证了国社党及其敌人的计谋。

  然而,这本书如此受欢迎的原因在于,阿伦能够使用的细节程度,为我们描绘了这个小镇内的各色人物以及他们在纳粹掌权期间所扮演的角色。在读完这本书后的几年里,对我来说印象深刻的是一个有些古怪、机智的书店老板,他较早转向了国家社会主义,但是后来对此感到失望,对腐败的官员进行了作为“老纳粹成员”的“反抗”,这些官员在纳粹党成功执政后就领导者该党。无疑,在这个巨变的时代里,有关个人的故事吸引了大多数读者。

  这本书出版时,阿伦呼吁其他人对这一时期进行类似的微观分析,希望通过找到相似点和不同点,来挖掘魏玛共和国灭亡和第三帝国开始的真实故事。但是,这还没有成为现实,阿伦的书仍然是一个相当独特的著作,它本身也非常有趣且有用。

  Erik Graff

  阿伦的书是很好的基础历史研究,特别是关于德国诺特海姆以及那里的社会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如何未能阻止纳粹的接管。我记得他的观点是(1)接管符合既定的机构准则,并且(2)这无可避免。纳粹利用了该体系去摧毁它。保守地坚持民主形式的左派未能应对挑战。 自然,阿伦的例子完全是代表了整个德国。

  hane Avery

  威廉·谢里登·阿伦对城镇的仔细描绘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纳粹如何在地方一级巩固权力。他的结论是,诺特海姆纳粹“1933年春天,他们确切地知道需要做些什么才能将权力转移到自己手里,他们所做的一切仅仅是以上所说的一般性的指令。”(中文版第365页)。纳粹有着相当大的组织能力,对城镇中产阶级“市民”怀有目的且言行猛烈,市民认为,纳粹为扰乱魏玛时代的城镇生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魏玛时期的诺特海姆存在着明显的阶级划分,最明显的是工人与市民之间。(非马克思主义且非革命性的)社民党对镇上的劳动者施加了相当大的影响,而中产阶级则受到民族主义、军国主义以及对经济安全的承诺的统治。尽管阿伦证明大萧条几乎没有影响该镇的财政状况,但大萧条使中产阶级感到恐惧。实际上,大萧条“使激进主义规范化”。在大萧条爆发之前,纳粹党在城镇生活中只是一个脚注;此后,该党的人气迅速上升。国社党强烈反对马克思主义者,利用经济危机,趁机组织了一系列集会和准军事示威。到1931年初,该镇可能已被完全政治化。(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自由选举中,投票率经常超过95%!)魏玛时代所代表的整个民主进程使人们大失所望,市民变得越来越容易接受纳粹纲领所倡导的激进且革命性的解决方案。

  尽管社民党组织了集会并部署了自己的准军事力量,但他们无法阻止纳粹主义的浪潮。随着纳粹通过在地方选举中取得成功而获取权力,他们迅速采取了镇压手段。纳粹领导人能够在地方政府机构中获得绝对多数席位,清洗了反对派(特别是社会主义者)官员,并营造了恐怖气氛。纳粹利用恐怖和镇压来巩固收获。在此过程中,最重要的也许是一体化的思想。所有独立的社会组织和政府机关都成为纳粹机构的一部分(例如,该镇的青年团体变成了希特勒青年团,教师协会变成了纳粹教师协会,非党派成员被清除出地方镇委员会,等等)。阿伦指出了这项政策的重要性:“到1933年为止,纳粹分子将诺特海姆大部分的社团都解散、修改、融合或者控制住了。城镇中复杂和多样化的社交组织几乎都完全被连根拔起了。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个人被原子化了。因此个体在很大程度上被分化了。在一体化进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选择:隐居或者通过纳粹组织保持群众关系。”(中文版第290页)。

  国社党通过其政策证明其掌握了权力。诺特海姆确实实行了重要的刺激计划。令人惊讶的是,通过公众工作项目和“注资刺激经济”,国社党彻底消除了城镇的严重失业问题,美化了城镇,并重获人们对国家信贷体系的信心。因此,在诺特海姆人眼中,纳粹无可否认地取得了经济上的成功,这可以归因于他们的(尽管很不幸的)极权主义策略。此外,纳粹实现了民族团结,这无疑吸引了许多诺特海姆人。在他们上台之前,该镇到充满了阶级冲突。此后,德国人Volk似乎成为一体,似乎获得了民族超越。

  值得注意的是,阿伦不遗余力地(反事实)强调,尽管纳粹实现了近乎统一的外部遵从,但如果有自由选举,那么许多支持纳粹政权的人会在1933年以后将他们投票否决。许多市民毫无信念地支持该政权。希特勒出任总理后不久,国社党上台初期人们对它的强烈热情就减弱了,因为镇上的许多人认为集会和宣传令人厌烦。然而,通过有效控制政治和社会机器,纳粹排除了对他们在当地霸权的任何有效抵抗。

本文标题: 《纳粹掌权》读后感精选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8727.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想成为神的巴士司机》读后感精选《花非花》读后感摘抄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