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之镜的读后感大全

发布时间: 2020-06-02 09:44:11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27

《他者之镜》是一本由杜小真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他者之镜》读后感(一):读的是法国思想,想的是中国问题?这本书收录了杜小真教授近年来所写的关于当代法国思想家的二十篇随笔,

他者之镜的读后感大全

  《他者之镜》是一本由杜小真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020-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他者之镜》读后感(一):读的是法国思想,想的是中国问题?

  这本书收录了杜小真教授近年来所写的关于当代法国思想家的二十篇随笔,这些随笔或长或短,娓娓道来,言之有物。

  在首篇随笔《为什么、如何与他者对话——由于连思想引起的几点思考》中,作者谈到异质文化对话的困难,这个困难源于对相异性理解上的偏见,加上政治和历史的原因,真正的对话是非常困难的。在杜教授看来,保留和珍惜相异性,才能实现和他者真正的平等对话。承认自己和他者的相异性这个前提,其实就是尊重他者,也就是尊重自己,只有在“差异”深层意义上的这种互相尊重才能使得对话有价值,只能这种尊重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尊重。“相异性”的确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也是值得深挖的富矿。两个可以观点不同,甚至互相争执,但要互相容忍对方。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容忍比自由更重要”,某种意义上道出这个道理。笛卡尔说过:“人的认识和智力是不可能平等的,但是在理性的面前,每个人都有掌握理性的权利,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可见这种宽容的传统在法国哲学中由来已久。尊重相异性,才能实现人与人的和平共处,而不是你吃掉我,我消灭你。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萨特曾经风靡一时,没读过他的著作都不好意思说看过哲学作品。这本书直接关于萨特的随笔就有三篇,可见萨特思想对作者的影响和吸引力。萨特是作者研究法国哲学的起点。萨特的《苍蝇》中的充满自由激情和超越冲动的语言深深地感到了作者。作者是带着从中找到解决人生道路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的希望,开始接触、探讨萨特及其存在主义思想。

  杜教授曾经说过:我们是在镜子里看到的法国思想,实际上是在表达我们自己心里的一种欲望。从这个角度来说,阅读这本书,我们实际上是想借助于法国思想,来解决我们面临的一些问题。

  《他者之镜》读后感(二):“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你哭他也哭,你笑他也笑,要问你是谁,一看就知道”。

  这是镜子的谜面,又像是一个哭过、笑过,确认自我身份的故事。

  643年,魏征逝世。《旧唐书·魏徵传》中叙述了唐太宗的一段话:“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学历史时看到这点,觉得唐太宗对魏征情深义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个人好得像一个人。现在猛然发觉唐太宗只是把魏征当成镜子,根本没把魏征当作实体,唐太宗看得只是自己。

  手头这本《他者之镜》,同样用了镜子这个词。书中收录杜小真研读萨特、加缪、阿尔都塞、褔柯、德里达、于连、利科、巴什拉、西蒙娜·韦伊等法国当代学人的所思所感,除个别较长的专篇论文外,多为零墨碎笺式的笔札。题目用《他者之镜》,大概可从《为什么、如何与他者对话?——由于连思想引起的几点思考》理解。“与他者对话是否可能,如何可能”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当代命题。于连思考将中国哲学当作一面镜子、一位他者,从中找到治疗西方理性主义思维所带来的现代性问题的良药。我们如何理解这面镜子呢?

  或曾误认为中国哲学可救治西方病症,言外之意中国哲学是一条正路或更高一筹。难道人来照镜子是因为镜子比自己更漂亮吗?于连在中国与欧洲思想之间,侦查出间距并且使它们发挥作用,不会因此把这两个世界对立起来。这既不是对立也不是认同,而是“打开一个反思的空间”,发现自己的未思。

  现在,估计没有人会认为镜子里面真的有一个人吧。那为什么又要和镜中人争执不休呢?照镜子既不是对立也不是认同,既不是漂亮也不是丑陋,只是反思参照。西方从未停止自我反思,当内部派系间反复盘旋无法得解时,它便将目光投向了他者,借此重新理解自己。据说,国内曾有学者批评于连的做法是将中国“工具化”。其实,我们应当关心的,不是他对中国持何种情感立场,而是这套方法有没有给我们以启示。大概这才是《他者之镜》这本书,对于我们思考自身文化出路的意义。

  最后,再回到这个镜子上来。

  他者手中的镜子,曾象征深闺寂寞。而对视中的镜子,则代表着不确切、难以捉摸的美。比如张枣的代表作《镜中》,这首诗让他年少成名,甚至被人称作“张镜中”。

  诗中,镜子如同对话平衡轻盈与强悍。在封闭压抑的政治和文化环境中,诗人寻找一种更轻盈的东西,“以便越过一个更稠密、更笨重的存在”。这就像当下的西方哲学通过对中国哲学的思考,获得语体的轻盈,又不失去本体应有的重感。

  这种对话固然美丽,但相比做镜中的“他人”,我们更期待自我骑马归来。

  “危险的事固然美丽

  不如看她骑马归来”

  《他者之镜》读后感(三):Sein, Dasein, Nicht Dasein

  ein, Dasein, Nicht Dasein

  你不在,我不在,谁还会在

  杜小真教授的这本学术随笔虽然不过200多页,却不容易读懂,对法国哲学不了解的人如我(其实什么哲学都不懂),只能走马观花。杜小真教授本来学习法语,因缘际会搞起了法国哲学,对现代法国哲学家及其思想如数家珍。倒是让人开了眼界,不仅限于萨特、加缪和福柯,还包括和涉及神秘主义者、宗教思想家西蒙娜·韦伊, 解构主义领袖雅克·德里达、 解释学家保罗·利科、 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阿尔都塞等哲学家。

  《旧唐书·魏徵传》中记:“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杜小真教授取其义,以西方哲学及思想为镜,照中国的来去之路。杜小真教授一直被一个问题困扰:我们该如何思考他者及其文化和思想,我们是否要接受别国的哲学思想?这一问题对于所有中国人同样存在,如何看待他者,本质是如何看待我们自己,最终能和西方真正平等的对话。

  每一种文化都会收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法国诸多现代哲学家及他们的思想源泉,又和20世纪德国的现象学流传至法国密不可分,这是法国思想界最重要的事件之一,甚至可以说它改变了法国思想界的面貌。法国的哲学家们,借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之镜,“把现象学当作一种‘生命实践’来理解和运用”。

  “哲学不能对于政治无动于衷”,阿兰通过柏拉图带给西蒙娜·韦伊的这一启示,被诸多法国哲学家践行,因此和遥远的中国也建立了精神上的联结,萨特对共产党的支持,对20世纪60年代大运动的支持,以及对诸多残酷和血腥的视而不见,甚至包括对恐怖分子的支持,都与他早期意愿和作品精神相违背。

  西蒙娜·韦伊则很早通过对基督教的研究和反思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过于简单和模式化,并不适合复杂的人和社会。马克思主义号召人们以革命代替宗教,而革命是领袖、导师们的宗教,只把人的苦难作为理论来谈论。“马克思制造了一种道德,这种道德把他所属的集体的社会行动置于善恶之上,也就是职业革命者们的集体行动。”

  而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和法国共产党员阿尔都塞则重新解读和分析马克思的理论,提出“马克思主义是结构性的——经济的、意识形态的、政治的、理论性的——实践理论,它与人们的自愿选择和能动作用完全无关,所以不受人性的弱点和缺点的影响。

  这些对马克思主义深有研究的哲学家,和践行所谓”马克思主义“的国家思想理论必然脱不开关系,在中国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中国特色”时,作为另一面镜子反射的光芒,照进人的眼内,如同折射的光,映出不同角度。

  《他者之镜》读后感(四):他者之镜: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上学的时候,总是认为哲学这门学科有些烧脑,对哲学老师在课堂上讲出来的内容时常有一种云里来雾里去的感觉。年岁渐长,再想起老师说过的唯心唯物理论,反倒有了更为通透的自我认识。

  或许,正如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简史》中所写的那样:哲学就是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思想。随着时光的流逝,人生阅历渐次丰富的我们对许多事物都有了更为深刻的思考,比如遗憾,比如失去。

  北京大学杜小真教授在她的文章《为什么、如何与他者对话?》中引用的熊秉明先生的话引起了我的共鸣。这句话是这样的:“一个人总是生于某个地方,青年时会去远行,甚至在异地长大,而慢慢就会萌生回归的愿望,但是回归和思乡是不同的……回归是一种认识,一种成熟。”

  读这段话的时候,我想到的正是杜小真教授《他者之镜》一书中提到的西西弗。

  加缪的作品《西西弗神话》篇幅极短。在这部作品中,加缪塑造出了一个荒诞英雄西西弗。

  希腊神话众神之一的西西弗,因为触犯了众神,受到惩罚。众神要求西西弗把一块巨石推上山顶。然而,由于巨石太重,每次西西弗还未将巨石推上山顶,石头就滚落下来前功尽弃。于是,西西弗只好不断往山顶推巨石,一次又一次,永无止境。

  在《他者之镜》一书中,杜小真教授收入了一篇读《西西弗神话》的文章《好人阿尔贝·加缪》。杜教授说,读过这部作品的人,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反应和感受,不同年龄段重读这本书,又会不断有新的感悟和意会。

  这句话我深以为然。

  人类对哲学的思考千百年来从未停止,哲学思想不断被丰富、被质疑、被辩证。同一件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也会看出不一样的结果。很多人在西西弗夜以继日地推巨石事件中看到的是无望的未来,而作者加缪却想要通过《西西弗神话》这部作品传达出即使没有结果也要努力微笑面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最后,想聊一聊“他者之镜”。

  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句经典话语被后世广为流传。

  以我个人来看,自从成为一名母亲,我个人最重要的一面镜子就是自己的孩子。

  人常说孩子的行为表现是父母认知的折射,这句话事实上与“他者之镜”有着同样的深意。我们每个人都能够看到别人身上的“不足”,或者说不认同别人的一些行为、一些习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事物的评判标准。当然,这个标准是没有必要统一的,我们都有保留独立判断的权利。

  但是,对于一些最基本的是非对错,是需要统一标准的,这个标准是需要“他者之镜”来共同探讨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当我看到孩子将果皮随手扔到地上时,我会提醒孩子捡起来,也会告诉他这样的行为是不对的。同时,我也应该反思自己是不是做过错误的榜样,孩子是不是以我的行为作为他的标准来衡量要求自己。

  这,就是我对“他者之镜”浅薄的理解。

  《他者之镜》读后感(五):《南方日报》:哲学的玄而炫

  《他者之镜:当代法国思想家随想》 杜小真 北京出版社

《他者之镜:当代法国思想家随想》 杜小真 北京出版社

  朋友知道我喜爱法国文化,近日送我一本油墨未干的新书《他者之镜》,自然喜不自胜,未开卷,封面就吸引了我,书名中的“之”字如镜面反映,寓意智巧。作者是北大哲学系杜小真教授,凡是经历上世纪80年代西方思想涌入中国的年代,大多都知道萨特、加缪等存在主义大师,而三联出版社出版的《存在与虚无》让我们知道了杜小真教授。此后,杜教授在引进评介法国现当代哲学方面为中国知识界打开了一扇窗。

  通读《他者之镜》的第一感觉就是作者涉猎广泛,书中收录的20篇学术文章大致勾勒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哲学思想的流变。一方面,二战结束后,知识界对人存在的价值重新思考,形成了存在主义哲学,应合了当时欧洲人的绝望和迷茫的心态。萨特探讨的是主体与意识的关系,主张“主体性就是要活出自己的存在”,而每个个人活出在社会中的所是,也就是整个社会的化身。而意识首先是对某物的意识,是一种要建立与世界关系的尚未确定的纯粹能力,是虚无的,由此导出“人是注定要自由的”和“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而加缪的荒谬哲学则是通过众所周知的“西西弗神话”体现的,人所付出的努力最终要归于无功的荒谬,但面对荒诞境遇仍然要反抗。这些哲学问题虽是形而上的讨论,但有现实意义,这就是要把人的绝对自由的理念和反抗付之于社会行动,所以产生出了介入哲学。这也是存在主义影响整个西方一代知识分子的原因。

  另一方面,存在主义之后,法国哲学呈现多样化的特征,现象学的研究方向一直承续,同时对以理性为主导的思辨哲学提出质疑,又形成了对“结构”进行“解构”的运动。这一过程中,有福科对知识和理性的质疑,如作者所示:“因为疯狂的定义是由理性确立的,疯人的定义是由所谓不疯的正常人,即由掌权者的权力话语决定的,那疯狂的标准和真理的确定就很成问题。”又有德里达对“解构”的颠覆,即透过话语表面解构其隐含的前提,而文本便成为他的解构思想的根基。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对逻格斯中心论及其价值终极论进行深刻的反思。利科的观点则是融合了存在主义和结构主义:一方面强调绝对纯粹的主体主义,另一方面主张除了文本、著作,没有其他。所谓存在主体,只能通过著作加以认识。这种结构/解构的思潮还在延续,我认为,其最大的影响就在于启发我们接受文化中多元和异质因素的存在,同时看待事物要用兼容和相对主义的视野。

  第二个感受就是书中涉及的哲学大师的一些概念还是很有启发性的。例如古希腊学和汉学家于连教授提出的“差异性”的观点就很有价值:中西方文化比较不是要寻找类比点,而是要认识到各种文化有其特殊的、完全不同的视角,研究希腊哲学不能绕过中国哲学的视角,同样研究中国思想也绝不能绕过西方文化。“承认自己和他者的相异性这个前提,其实就是尊重他者,也是尊重自己,只有在差异深层意义上的这种互相尊重才能够使得对话有价值。”作者用了一个远去归来形象比喻说明相异性的意义:“远离自身,深入甚至留驻在异域,之后回归自身,而这个回归已非同以前,它变成一种认识、一种反思,而且是真正对话之后的深层次的相异性的思考和比较。”于连的观点实际上并不是说两种文化之间不可比,而是强调要深入他者文化,按照他者(异域)的语境去解释和思考,这其中不可避免地要用研究者自身的语言和文化参照帮助理解。于连(一译朱利安)教授的《大象无形》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而2019年出版的《从存在到生活——欧洲—中国思想语汇》(法国咖利马出版社)则更是用20组中西思想语汇进行比较。两种语境针对同一客体的描述,自然显露出文化的差异,而这正是文化比较的价值所在。差异性的研究是目前学术界的热题之一,在网络发达的今天,这个议题已经不简单是个学术问题,而更是人与人相处,社群与社群相处中包容共存的伦理问题。网络上的中西口舌之战,很多都是没有站在他者立场上理解而引发的。

  而利科“他者”的概念也是很有意义的。首先,对他者的认识需要对话,也可以说,对话就我思和他者的中介,其次要认识自己,必须和自己对话,即把自己当作一个他者。这中间符号、象征和文本作为中介是必不可少的,否则无法理解自我。延伸来看,这个概念很适合对网络世界中的部落现象的理解。虚拟部落(社群)一个很重要的特征就是情感归属,在部落中,个人往往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我的,一种是在沟通(文字,图片,音乐,视频,游戏等)中潜移默化地受他者影响,通过情感认同了解自我;另一种是主动模仿他者而达到自己所希望的自我。从这一角度看,“他者”的概念实际上已经突破了纯粹的自我,而将自我置于一种与他者的关系之中。在今天的网络世界中,很多抽象的哲学观点只是广泛研究的起点,还需要在新的网络生存环境下重新考察人际关系和自我的定位。在这方面,法国社会学家米歇尔·马菲索利的虚拟文化及后现代性的研究很有启发。

  再有一个就是现象学常说的“回到事物本身”的概念。作者则深入浅出,特别选用哲学大师用绘画艺术阐释现象学的视角来阐明问题。不论是福科的《莫奈的绘画》,还是论述巴什拉有关莫奈《睡莲》,实际上都采用了现象学分析方法。福科在分析莫奈的画时,力图在“看画”中回到画面本身,实现让画面说话的目的。“看”即为“陈述”,而这个过程也就是对画面隐藏的东西进行不在现场的思考,证明不可见物(性)是可见的。巴什拉的分析也大致如此。哲学家特别是现象学大师大都对绘画情有独钟。书中专有一节细述(哲学与绘画之间的呼应)。而我有所感的是,“回到事物本身”这一现象学的基本概念对欣赏文学艺术特别有帮助,它可使我们摆脱先入为主的观念,摆脱过分理性化、形而上学的束缚,从实际出发,由表及里地认识作品,既然衬托作品(可见物)有多种可能性,那么作品就势必存在多种理解,这也是从事物本身(如文本及绘画)出发,欣赏文学艺术所感受到的魅力。“回到事物本身”不仅是欣赏艺术的一种方法,也是观世的一种态度。

  对于一个法国文化的爱好者来说,第三个感觉就是《他人之镜》读来轻松,不仅哲学发展脉络梳理清晰,信息量大,干货多,而且书中穿插着很多作者与哲学大师接触的故事,使读者对大师们多了一种亲近感,尤其对哲学大师之间的交往和友情的描述更可作为“不可见物”来衬托大师们的可见的文字。

  作者林青 本文首发《南方日报》2020年4月12日

本文标题: 他者之镜的读后感大全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7812.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人心换不来人心跟乐嘉学性格色彩读后感1000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