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史简述》是一本由吴晗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明史简述》精选点评:●2019.2.26二~2019.3.12二,15103.3,52019。●虽然有浓重的时代感,然而鞭辟入
《明史简述》是一本由吴晗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明史简述》精选点评:
●2019.2.26二~2019.3.12二,15/103.3,5/2019。
●虽然有浓重的时代感,然而鞭辟入里,每个题目篇幅不长都讲的很透,书虽薄不可轻视。
●结合作者的经历来看这个内容,真有一种XXXX的感觉。
●喜欢前半,适合脑子里已经有时间线之后再读。
●看完大明王朝的后遗症
●因为书查了作者,结合作者的生平看这本书,着实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马术分析运用的淋漓尽致,不是说不好只是感觉有点舔。这本书感觉不像是一本书,本身也是讲座的集合体,所以感觉在线路上差一些,不过也讲述了大体的框架,深入浅出,也有一些收获。
●写书的是大师,无奈那个特定年代的影响太严重了。
●真的是看在作者的面子上...
●吴晗先生是明史大家,却能用这样深入浅出的方式写出这样一本书,体现的是大家小书的精髓,书中既有对于明史的简述,也分析了明代与其他朝代的不同之处,并有几个专题论述也非常精彩。受益匪浅。
●读到明太祖黄袍加身,读到胡惟庸蓝玉,读到燕王靖难,读到妃夫人殉葬,读到倡伎多于良家。吴先生书写的是好,不太引得起我的兴趣,只是慨叹一代王朝曾谓“明”。
《明史简述》读后感(一):“小书”不小
“大家小书”系列中的一本,很喜欢介绍这个系列的那句话——“大家写给大家看的书”。“大家”有两层含义:既说明写书的人是大咖,又表示书的内容通俗易懂、适合大众。“小书”则是说书的篇幅并不是太长。
但,浓缩的都是精华。这本仅仅15万字的《明史简述》,正如张海鹏《评吴晗同志的〈明史简述〉》所指出的一样:“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明史领域里‘最基本的、最重要的,关键性问题’……既扼要介绍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又对明史中的一些重大事件,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书中不少见解非常精辟。如分析朱元璋的建国过程后指出:历史上所有的农民革命没有例外地在它取得政权之后,必然变质,他们从反对地主阶级开始,结果是自己又变成了地主阶级,新的地主阶级代替旧的地主阶级。
部分内容也有很浓的“学术味道”,最典型的便是《胡惟庸党案考》一篇,读起来颇觉吃力,但作者论点之鲜明、论据之详尽、论证之充分,令人印象极为深刻。
2020.5.29
《明史简述》读后感(二):快速了解明朝历史
我这就喜欢读历史,纵观整个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一个朝代的历史都多少知道那么一丁点,但是若说是从开国建立到灭亡时期从始至终了解最多的朝代,还是得说是明朝。这得感谢当年明月当年所写的哪部历史巨著《明朝那些事儿》,若不是他将这历史讲的如此之有趣,怕是我对于明朝的历史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兴趣。
最初的版的《明朝那些事儿》是有七本的,为了追这套书我可是苦等了好几年,曾经有一度甚至到了去作者博客下等更的地步。这些年来有关于明朝历史的研究书籍倒也看过不少,也不乏一些名家之作,给人的感觉是各家各有千秋。不过在这诸多与明史研究有关的书籍中,著名历史学家,吴晗的《明史简述》是不得不提的一部。
对于吴晗这个名字,知道他是因为他曾经出现在中学的历史课本上。很多人知道吴晗的《海瑞罢官》,却未必会详细知道他对于明朝历史的研究。吴晗是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明史简述》就是他对于明史研究的一部著作。同诸多“大家小书”的固有特色一样,《明史简述》也是一本“小部头”。虽然是只有二百多页的小开本书籍,但是对于对明朝历史有兴趣的人来说,绝对是应该要去读上一读的。
因为只是一本“小书”,所以此书的结构并不像《明朝那些事儿》那般,从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算起挨着个的写。它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中的前半部分,其实是吴晗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虽说只是一份演讲稿,却清晰明了的为读者们讲述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基本结构架设与发展脉络,对于那些对明史没有一个整体清晰认识的人来说,这部分可以让其快速的对明朝的历史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此书的下半部分主要是讲述了几个颇具代表性的明朝历史事件以及历史元素。例如“胡惟庸党案”、“靖难之役”“明朝的殉葬制度”以及我们经常在各种影视剧小说中所见到的“锦衣卫”和“东西厂”等等内容。
若是想要全面细致的去了解明朝的历史,这本《明史简述》或许并不是一部最佳的选择,但是若是想要对于明朝的历史有一个快速初步的了解,《明史简述》倒是一个挺不错的选择。或许有读过《明朝那些事儿》的人将二者作为比较,认为《明史简述》的文风语言不够有趣吸引人,但是请不要忘了二者一部是趣味写史,一部则是学术写史,它们之间是有极大的区别的,岂能够一概而论啊!
《明史简述》读后感(三):了解明史的入门读物
吴晗是一个比较有争议且命运有点悲剧的人物,虽然如今也被尊称为历史大家,但是更多是批判之声。普遍认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吴晗学术历程中最辉煌的时段,而他的历史观也深受唯物史观和史料派的影响。
吴晗原本是个神童,考大学时,文史英语皆是满分,数学零分,被清华破格录取。当时北大任教的胡适对他照顾有加,但是后来也因为政治立场的不同,渐行渐远。他写文章《海瑞罢官》,将海瑞打扮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引发一场长达十年的辩争。写作《朱元璋》,毛泽东要求他将朱元璋写好一点,于是删去了朱元璋大兴文字狱的相关文字。在新中国成立后,吴晗走入仕途。作为北京市副市长,1953年开始大规模拆除北京的牌楼。此后,在当时技术条件都不支持的前提下,和郭沫若一起坚持拿明十三陵做试验,定陵开墓后,神宗朱翊钧的尸体都被守陵人烧了,而金丝楠木的棺材也被砍成三段,扔到野外......这些对传统文化的破坏遭到后来学者的强烈抨击。吴晗也因之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当权者残酷批斗,最终在狱中自杀。
如果说上述是他的悲惨故事,那么在历史专业领域则有其光荣成就的一面。他是杰出的史学家,是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20世纪30年代,明史研究成果鲜少,开定陵,功过是非,但也让他有了一系列明史研究。《明史简述》是吴晗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扼要而简明地讲述了明史领域几个基本情况:明太祖的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问题、胡惟庸党案、郑和下西洋、建州女真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介绍,可以帮助我们迅速把握明代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了解。
在上个世纪,历史学科特别是明史几乎空白的前提下,吴晗对历史学科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比如新中国史学三大工程:标点《资治通鉴》、标点《二十四史》和改绘杨守敬《历代舆地图》。也主持参与主编大量的文史普及图书,如《中国历史小丛书》、《外国历史小丛书》、《地理小丛书》、《语文小丛书》等,个人也创作了大量的普及性读物。这种希望“把知识普及给人民”,这种历史责任感,弘扬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统,提高民众素质,繁荣历史文化的主张非常值得尊敬。在上个世纪的社会思潮之中,吴晗作为历史学家对通俗史学的发展取得了优异成绩。
无论历史观点如何,个人命运如何,在《明史简述》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著作行文流水的一面。相信每一个历史学家,对历史真相都有求真的慎重态度,作为上个世纪的写作者,相信他们在各自的学术领域上,也都是怀抱各自立场上倾尽心血的写作者,所以,从这一点上出发来看,开卷有益。
《明史简述》读后感(四):简述不简,大家小书
吴晗先生是明史大家,据说他自小就喜欢历史,尤其是明史。所以他多年来广读博览、潜心研究,在清华求学期间就写下了《胡惟庸党案考》、《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等文章,并且年纪轻轻就得到胡适的赏识,但是同时,吴晗又是一位热血青年,在之后的人生道路上,他与胡适渐行渐远,度过了跌宕起伏的一生,其中的功过都留待后人评说了。吴晗的挚友罗尔纲,曾以八个字评价亡友的性格:“豪放不羁,忠厚诚笃”。而我们,就只能在书里寻找关于作者的点点滴滴了。
《明史简述》是一本充满了时代印记的书。书中的第一部分《明史简述》,是作者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在一篇演讲稿的篇幅里,作者勾勒出了明代历史的脉络,因果关系讲解相当清晰,令人不仅感叹作者的深厚功力,又能举重若轻的表达出来,使读者对明朝如何崛起,又为何消亡,那个时代经济与政治,与其他朝代的差别,都能够有所了解。的确是大家风范。
而其中涉及到几个重要问题,明太祖为何能够在农民起义中脱颖而出,为何明朝要迁都北京,明朝与日本与蒙古的关系,北虏南倭、东林党争、建州女真、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这些明朝历史中影响深远的问题,作者都讲述得非常清楚,并且从侧面展现出了有明一朝的特点,以及自己的学术见解,比如“建州史”的研究,就显示出他对于历史文献的潜心研究,甚至是在国外文献《李朝实录》中寻求答案。保持了对于历史勇于探究,敢于质疑的学术研究之风。
而且这本书中,讲述的不仅是历史,也是研究历史的方法。在讲述资本主义萌芽一节中,作者提出一个观点:要说明某个时期有某个事物萌芽,必须要有一个界限。而这个界限则要具体指出一些事实,以往时期没有发生过,只有到了这个时候才能发生的。接下来又引经据典从八个方面论证了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这种方式既简明易懂,也令人心服口服,可做为以后工作学习的参考。
其中最精彩的要算是《胡惟庸党案考》一文,作者引经据典,却又敢于质疑经典,将多种史料结合在一起,比对考据,然后得出结论,胡惟庸与朱元璋之间的矛盾,是相权与君权之间的矛盾,胡惟庸成为了朱元璋“清君侧”的棋子,与通虏无关。这篇文章写得痛快淋漓,才气纵横,也看得出作者的文字功夫,与擅于搜集资料、不轻信、擅于思考的研究方法。
明朝,是一个很值得玩味的朝代,人们常说:“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明朝就是处于这样一个历史的转捩点上,明朝的历史因而也具有其特殊性,而这本《明史简述》为我们展开了一幅真实的明史画卷,我想,看过这本书,会让更多的人乐于探究明史,继而对于这段独特的历史产生兴趣。
《明史简述》读后感(五):虽然关于明史的“简述”,可并不简单
最初知道吴晗,是因为学习历史时学到了关于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以及他的《三家村札记》遭到批判、个人蒙冤这一部分史实。那时只知道他是北京市副市长,当然也是个历史学家;后来才知道,吴晗是现代明史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一生著述甚丰。《明史简述》虽然只是一本“简述”,实际上却相当有用,是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明史领域里“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最关键问题”。
说起明朝的历史,估计会有很多人都看过“当年明月”所写的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虽然只是历史小说,《明朝那些事儿》最终也是用了足足九本才讲完。实际上,整部《明史》一共浩浩荡荡的二百三十二卷。而吴晗先生这本《明史简述》,一共讲了七个关键问题,即《明太祖的建国》《明成祖迁都北京》《北“虏”南倭问题》《东林党之争》《建州女真问题》《郑和下西洋》《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就串联起了明朝二百多年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待基本情况,确实是简明扼要,足以对明代历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当然,必须说明的一点是,因为这本书是吴晗先生在1962年11月在中央高级党校讲课时的记录稿。囿于时代局限性,其中的一些表述,也具有当时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一点理解就行。
明朝的历史距今只有几百年的时间,相对于漫长的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史来说已经算是很近的了。一个大一统王朝是如何处理它各方面(内部的和外部的)的关系,其中哪些方面做得比较好,哪些方面要引以为鉴,都值得好好研究研究。吴晗是明史大家,对明朝历史可谓驾轻就熟。除了用七个问题来介绍明朝历史,这本《明史简述》中还附带了他的几篇关于明史的杂论,也即《胡惟庸党案考》《明代靖难之役与国都北迁》《明代的锦衣卫和东西厂》《明代的殉葬制度》《晚明仕宦阶级的生活》这五篇,可作为熟悉明史的一个补充。
学习历史,必须要弄明白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学习历史?这一点,其实很多人也能够引用中西方名人的话说出个所以然来。不管是”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还是“读史可以明智”都无疑点出了学习历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毕竟,历史让人着迷的地方就在于,它和现实之间往往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比如经常有人说,历史不能重现,但历史可能重演——讲历史联系“相似”的现实,对于揭示它们的本质,分析其产生的社会环境,指导今天的工作都是很有必要的。学习这本《明史简述》也是一样的道理。
今天除了历史专业的研究者和爱好者,平常人对历史包括对明史,很多时候是从影视、小说中来了解的,这个很不够,而且常常得到的半真半假的东西。假如有机会,确实有必要开展一些历史的普及工作,配合那些考古发现来做,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需求。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