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朋友圈看到悉尼的气温只有十一度了。南半球的朋友要着够衫穿够衣服,南半球已经开始冷了。爱在深秋,多多保重。而广州这边则是暴雨倾盆,我凌晨四点才睡,二十分钟就被恐怖的炸雷炸醒了,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天雷滚滚,不知道谁在发誓,惹怒了天公!睡醒之后已经是快十一点,收到一条短信,广州地铁集团提醒您
在朋友圈看到悉尼的气温只有十一度了。南半球的朋友要着够衫穿够衣服,南半球已经开始冷了。爱在深秋,多多保重。而广州这边则是暴雨倾盆,我凌晨四点才睡,二十分钟就被恐怖的炸雷炸醒了,接着就是连续不断的天雷滚滚,不知道谁在发誓,惹怒了天公!
睡醒之后已经是快十一点,收到一条短信,广州地铁集团提醒您:受暴雨影响,今晨广州地铁官湖车辆段地面积水严重,雨水倒灌进隧道导致无法出车,目前十三号线暂停运营,并已启动地面公交接驳。地铁方面正在加紧排水抢修,请需要搭乘十三号线的乘客改乘其他交通工具,给您出行带来的不便,我们深表歉意!
再看朋友圈,水浸街的消息刷屏了!
一个朋友说,【落雨大,水浸街】一早起来就刷屏了!黄埔、增城停课,成重灾区,白云、天河也好不到哪去……最人性化的是小卖部,不卖早餐改卖小划艇……广州每年投入过亿元的治水排涝,但每次暴雨,都会……一串捂脸的表情。
朋友圈今天水浸街的图很震撼。各种各样的。马路变成了河流,车在河中随风飘荡。停车场里波涛汹涌。甚至地铁13号线的车站里头,也是波涛汹涌。扶手梯瀑布飞流直下。市民在街上抓鱼,市民在街上撑艇。其实每次水浸街,图片都差不多。最夸张是一个肥仔全身泡在水里,只露出下巴以上的的脑袋,还拿了一把尺,展示水深1米66。
新浪广东 说, 5月22日凌晨,广州中北部地区普遍出现了暴雨到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多地出现水浸现象。一家餐厅内雨水没过椅子,市民只能站在桌子上就餐。这条报道也是有配图的。所谓有图有真相。图片我就不上了。大家一打开微信微博,到处都有。没有最夸张,只有更夸张。
朋友圈里一个著名康复治疗师说,原谅我[捂脸],今天早上的预约取消改约,实在不行,我周六回去上班。早上实在找不到路可以回去,全部淹水了。
一条发自广州开创大道的微博说,这一场大雨真的终身难忘,特别是我领导那一句:“公司都快冇啦,你地仲起度坐?快滴来帮手挡水”
另一条微博说 ,522广州暴雨,到处水浸,上班路上骑着电动车,感觉自己在过黄河,水都漫到膝盖了,[允悲]过了黄河和几个湖泊,到单位所处的小区门口发现有大树倒下,正好堵住进小区的大门[允悲]今天上班太难了,我爱工作。最后这一句应该是给老板看的。这是吐槽的最佳方式。值得大家借鉴。
一个跟帖说,道路瘫痪,只能骑单车,单车都骑不过,只能折返了我真难
另一个人真是黑,他说,有种天气就广州水浸…村里水浸,靠,一出门滑倒摔跤,手,脚,腰都伤了…去医院,医院水浸,今天停止营业…倒霉极点
一条微博说,自从来了荔枝湾我们这里一年泡几次水,睡了两个钟4点起床抗内涝。这位网民应该是家被淹了。一连串的流泪表情。
还有一条微博说,在广州的千万别住一楼啊,真的太难了,那些店铺全淹了,我今天吃饭都难,饿死了。
有一个视频很夸张,一个人从二楼的窗口戽水落街。“戽”这个字真是要了我的老命。不会写,结果在万能的朋友圈求救,万能的踪影全无,一个年轻的老听众答我 呢只字,在以前做节目时,你已经问过,小鲸鱼队长教过你嘅。我老了,竟然不记得,我真是一只蠢驴,第二次把脚陷在同一个桥洞。就好像广州投入到治水之中的钱以前据说是一天一个亿,但是龙舟水一来,年年水浸街一样。总之每年广州至少有一次上热搜的机会,那就是水浸街。
地震难以准确预报情有可原,龙舟水年年来,广州居然蠢得象我一样,真是不可思议!
522这场暴雨,最震撼应该是黄埔新塘增城一带。为什么呢?我想原因可以用天灾人祸来概括。天灾就是暴雨重点恩泽这个地区。这一点气象消息可以作证。人祸,或者说人祸太严肃了,说人为原因吧,就是这一带正是广州东进的桥头堡,这十年城市建设如火如荼。
我这里所说的人为的原因只是一个推测,根据经验,我们都知道,在广州,哪里的基建搞得越厉害,哪里的修路修得越厉害,哪里的挖水管,挖得越厉害,哪里的水浸街就越厉害。总之就是哪里有工地,哪里水浸街。这个应该不是我个人的经验,凡是广州人都会知道的。那么工地撤走以后还浸不浸呢,这就要看运气了,假如工地在撤走之前把下水道搞好, 把工程遗留的淤泥清理干净,就是市民的好运气,假如他只是做表面文章,把地面搞好看了就算,然后下面该堵还是让它堵着,那工地撤了以后,照样要水浸街。这个道理和家里的装修是一样的。撤场的时候没有可能,只是随便把家具,墙壁,地板,擦干净了就算吧。问题家是我们的家,但是广州不是那些人的家,这就很难讲。
广州的童谣有唱落雨大水浸街,难道水浸街就是广州这个城市和广州人的宿命吗?我看也不一定是。
今天在看铺天盖地的吐槽这场暴雨水浸街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小小的秘密。有人在微博上说。“越秀区这边好像无水浸街的情况,昨晚睡太香了也没注意。”我心中一亮,心中一喜。这倒是一个好消息。然后我就发了一个朋友圈,另外也在几个群里头问大家,越秀区有水浸街吗?结果收到的回应都是没有。
再回想一下。哪怕是几年前,也真的很少听到越秀区和老东山区那边有水浸街的消息。下大雨的事情很难讲。一会儿这边大,一会儿那边大,没有可能大雨暴雨总是躲着越秀区下。越秀区比较少水浸街,归根结底我觉得原因在于这么些年来的大拆大建,相比较而言,发生在越秀区比较少。也就是说越秀区作为老城区的核心地段,受到的破坏比较少。有时候政绩并不是你动的越厉害,结果就越好,相反不动,也会创造政绩。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记得以前一下雨,暨大门口就浸,被称为威尼斯大学暨大分校。今天不知道有没有浸?应该是搞好了吧?微博上我没有见到有吐槽的。再仔细翻微博,好像2019年之后,暨大门口和岗顶都不怎么浸了。可见,事在人为。
2019年5月12号,有这样的一个报道。现在回看,可以作为一个历史的小记录了 。岗顶水浸史。
报道说,2019年5月10号上午,广州市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几乎全城水淹,许多路段交通陷入瘫痪。据报道,在10号的暴雨当中,传统的水浸黑点暨南大学中山一立交冈顶大北立交等地,并没有出现明显的水浸街的现象。
假如从2019年到现在2020年,暨南大学门口还有岗顶中山一立交等水浸街的黑点已经被消灭了。这真的只能够说是事在人为。正如俗语所说的。办法总比困难多,问题在于你要肯去想办法,要肯去花钱,要肯去下功夫。
广州的媒体有一个特点,只要自己的老板做了一点什么小事情,取得了一点小成就,都要大吹大擂歌功颂德。为什么类似像暨南大学南门,岗顶,中山一立交这些水浸街的黑点被消灭,这么难做的事情,居然做成了,但是却没有人去彩旗飘扬,锣鼓喧天呢?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水浸街在某些人的眼中,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因为年年发生,年年上热搜。
所谓互联网有记忆,今天我在微博上翻看了水浸街的新闻旧闻,我还真的找到一条非常有意思的旧微博。
2019年3月20日,羊城晚报官方微博发了一条:下午好!好大雨,广州这个城市变浪漫了!一条跟帖说,浪漫?最担心的是处处波“浪”、街街水“漫”。大雨考验广州的泄洪系统了。@:浪漫?!你不带伞上街走走..........浪漫个毛线........... @:浪漫你妹!水浸街啊!
媒体不食人间烟火,与市民的感受心情不同步,与城市的喜怒哀乐不同步,所谓官媒就是这样。其实官媒的老板官家也差不多吧。
今天我说水浸街,我是把它放在广州城市更新的话题系列当中来表达的。说到这里,我就不得不问一个问题。对于广州来说水浸街到底是件大事还是一件小事?
如果说水浸街这件事情年年发生,年年有,水来了,总有退的那一天。何况水再大,也淹不上三十楼,天灾的确是客观存在,这也犯不着什么行政问责之类,也不用掉乌纱帽,顶多保险公司,多赔点钱就是了。这的确是一件小事情。
但是我们换一个角度看,水浸街的确让广州不胜其烦。 浸街之水所到之处,老百姓的房屋,财产,汽车等等全部受损,更加不要说上班下班回家的路上受阻,更不要说城市里头的大水,往往也会夺取人的性命,也不要说广州这个国际化的现代化的大都市的颜面受损。 我看,尤其是最后这一条,也让广州痛下决心,每年投下数以亿计的资金来治水。以前的传说是一天一个亿,这个传说已经有10年不止了,那么广州到底往水里头扔了多少个亿呢?这个数字谁也不知道。但是就如俗话所说的一样,把钱全都扔到水里去了。
现在可好,似乎老城区的水患治好了一点点,但是新城区就像这次我们所看到的黄埔增城新塘问题又来了。这就发人深省了。
童谣里边唱的落雨大水浸街。和我们现在所看到所经历的落雨大水浸街是完全两回事。广州的地势是北边高,南边低,东边高,西边低。以前的所谓水浸街,只是发生在临近珠江边的西关以及河南的一些地方,一些街巷。这个倒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水浸街。几乎是广州的东南西北都在浸,高处低处都在浸。 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水浸街的范围也在同步扩大。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这只能够说明水浸街是从局部到全局的蔓延。是整个广州的排水系统出了问题,这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要解决广州的水浸街的问题,修修补补小打小闹,哪里浸了就在哪里装两台抽水机或者大流量水泵,完全解决不了问题。
水浸街的问题,关系到广州市民的切身利益。水浸街的问题是大事。这个必须提到政府的议事议程上来。既然是大事,就必须举全城之力来解决。要办好治水这件事情,光是扔钱绝对不行,乱扔钱不如不扔钱。
水是最不讲人情的,水自有世界上最强大的自然力量。只要一处阻滞,必定处处阻滞,一处堵塞,处处堵塞。广州的治水必须是一盘棋。谁挡道,谁阻住地球转,必须见神杀神,见佛杀佛,没有任何一个工地可以享有特权,没有任何一个工地犯了事可以不受追究。说到这个问题,工地已经成为了公害,什么地陷什么下水道堵塞等等等等,都是这些工地干的好事,可以说是罄竹难书。每年广州大大小小有多少个工地,大家自己去算一下。
同时,我还必须强调,广州的治水,是对整个广州排水系统的治理。关键词是系统。做官的人要对千秋万代负责,而不是像我们一个听众所讲的,来广州当官,一人有一个梦想。
广州是一个水城。“六脉皆通海,青城入半山”,这句话广州人都耳熟能详,概括了广州引以为傲的山水格局。不理解这句话的真谛,就没有资格在广州当官。更加没有资格在广州主政。
2000年,光明广场进行建设施工时,在地下发掘出南越国水闸遗址。南越国水闸是目前我国城市考古发现时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木结构水闸遗址,这不禁让人感叹秦汉时期岭南人便具有的治水智慧。
我在这个地底下的博物馆参观的时候,看着这个伟大的南越国水闸的遗址,难免浮想联翩。古时候没有抽水机,为什么能够搞定广州的水?
说白了,道理非常简单,就是一句话,一句老话:水往低处流。广州人在古时候吃的是白云山流下来的水。而生活污水则是通过另一条渠道往珠江排放。
当然,今天的广州的排水系统比起古代的广州要复杂得多,但是如果搞不定排水系统,解决不了水浸街的问题,两千年的时光就白过了。
为官一任的人假如他们真的是一人有一个梦想,面对历史没有谦卑感,没有耻辱感,面对未来没有道义感担当感,就这样让每年都来一次的龙舟水,给广州每年来一次壮观的水浸街,甚至如今天那样水淹七军,连地铁都浸了。年年浸,年年往水里面扔钱。他们倒真是过得海就能成神仙。而老百姓过不得的是水浸街和之后留下的污泥浊水。这样的神仙我们要来有何用?
广州的城市更新事关广州的未来,如果不把水浸街列入城市更新的内容,这样的城市更新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讨论了,就是盖房子卖房子而已。
各位正在收听的是【一个人的电台】陈扬在这里,祝各位——
好人好梦,晚安。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