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自述》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GeorgeOrwell)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奥威尔自述》精选点评:●在今日世界,我们仍未完全免于滑向奥威尔所描绘的危险未来的
《奥威尔自述》是一本由[英] 乔治·奥威尔 (George Orwell)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奥威尔自述》精选点评:
●在今日世界,我们仍未完全免于滑向奥威尔所描绘的危险未来的可能。
●少有中产阶级知识分子能够有勇气与“下等人”一起生活,与矿工一起下矿,克服自己觉得他们臭的生理反应。想起他一本自传的书名,他是欧洲冷峻的良心。
●其实就是单纯喜欢奥威尔的调调。这书确实带他很浓厚的个人色彩,对于了解他的作品和思想作用不小。
●用革命的话语来说奥威尔就是个和无产阶级站在一起的小资产阶级。有良心的人都会想太多,他都快想到机器推翻人类了。但作为“过来人”,我知道他再经历过西班牙内战就不再支持社会主义了,毕竟太有良心又想太多。
●文学大家的自述~不错~的确特别精彩~怪不得能写那么多精彩的作品呢~
●第一部分写得真好,把矿工们的生活习惯和形态特征描绘得栩栩如生近在眼前,之后引出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而拉低了全书的智力水平,狗尾续貂的赶脚非常刻意,但又现实得无力反驳。果然奥威尔很是适合纪实体裁。
●part1非常精彩的纪实,part2社会主义是面对法西斯的唯一补救确实写得很长
●想想挖煤的人,或者就想想整天工厂里12个小时倒班的工人,我是没有话讲的,虽然羡慕他们的健硕的体型。
●非常棒的纪实文学!我初读时还以为是奥威尔的自传性质的小说呢,没想到是真事儿。第一部分,奥威尔非常翔实地给我们介绍了工人阶级中最具代表性的矿工,他们的工作环境、强度、居住地、福利,奥威尔都作了相当详细的介绍,这些介绍可以说是触目惊心,让迟钝愚昧的我第一次认识到工人的艰辛。有人觉得第二部分很啰嗦是赘笔,但我不这么看,我觉得第二部分才是精华,虽然第二部分不像那些哲学或政治专著,有很强的逻辑连贯性,但奥威尔的自述式描述给我一种更加亲切的感觉,就仿佛跟着他的思考去思考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我不是学哲学或政治的,我只是单纯的普通人,通过奥威尔的作品我才能有这样的一个视角去审视阶级之间的矛盾关系,这对于我来说估计是一条很长的路。
●好书
《奥威尔自述》读后感(一):奥威尔的社会主义论
再次对编辑乱加书名表示鄙视。从各种译本看,这本书原标题译作《通往威根码头之路》是适当的。不过,莫名其妙的是,辽宁人民社给书名加了自以为是的主标题《奥威尔自述》!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被归类为奥威尔的非虚构作品,应该说,这个分类是恰当的。
在西方分类中,非虚构作品范围可能比我们理解的报告文学等等更宽泛。
本书分为两大部分:在前一部分中,奥威尔对英国西北的矿业小镇维根(现在译名)的煤矿工人生活状况进行了细致的考察,对矿工的辛苦、住房问题、失业与救济等诸多方面进行了精细的叙写,的确有我们理解的报告文学色彩。
而第二部分,奥威尔通过对自己思想的形成过程,对自己的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论述,更对社会主义队伍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在奥威尔看来,能够对抗法西斯主义的只有社会主义,社会主义队伍应该吸收广大的工人、中产阶级,应该扛起自由与正义的大旗。
这些论述如今看来还是很有趣的,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像奥威尔所设想的那样。恰恰相反,反而走向更强烈的对异端的排斥,走向所谓的纯洁化。
奥威尔关于机器文明的论述也很有见地,值得一读。
在我看来,这一部分更像政论,不过写的妙趣横生。
从某种意义上说,《通往威根码头之路》一书,为我们了解奥威尔、了解奥威尔时代西方社会主义者提供了可能。
《奥威尔自述》读后感(二):从曼德勒到威根
本书并非奥威尔耳熟能详的著作,却是研究他的生平经历、政治思想不可绕过的佳作。
前半部分是数篇可读性极强的社会调查,客观而又具体。奥威尔前往英国北部矿区,调查那里的煤矿和煤矿工人的生活。他的笔下,无疑是对这整个社会结构的控诉,对煤矿工人的艰苦生活的同情。
奥威尔亲自下井考察工人们的日常工作。他观察到他们处境的艰辛:微薄的仅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工资,糟糕的事故频发的工作环境,恶劣的难以得到改善的居住条件。倘若不幸地遇上事故,失去劳动力,只能前往相关机构领取微薄的救济金。该过程中微弱琐碎的侮辱和屈就,事事由着他人的方便,他得不得应有的尊重,无数力量压制着他俯身,受人宰割。
工业城镇同样缺乏相应的配套住房,每个家庭平均花费四分之一的收入支付房租,也难以住得体面。面积狭窄,地基倾陷,漏雨潮湿,虫蚁破坏等等,都是看得见的苦难和悲哀。
产业结构性的失业简直无可挽救,文中估算的食不果腹的人数被认为是两千万。大量人口指望救济金过活,廉价奢侈品却大行其道,他们需要这种“面包与马戏”。同时,地区性的,人口身体素质呈下滑趋势。
art two阐述了奥威尔自己的生平经历和思想转变的过程、对英国社会阶级问题的思考、以及试图设身处地地厘清社会主义进展受阻的原因。这部分通俗易懂,但究其本质,写得不是很好,看得走马观花。
《奥威尔自述》读后感(三):动物庄园、1984之外的奥威尔
读完了,很喜欢。读完这本书感受到奥威尔的冷静自持,情感深重又充满理智,是仔细观察之后的剖白,是冷峻的反思。书皮上说奥威尔被称为“欧洲的良心”,“西方的鲁迅”,就看过的几篇作品而言,并没有夸大过誉之嫌。
这本书的前半段写奥威尔走访威根的所见所闻,从矿工的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待遇,到矿工的居住环境、家庭情况,用具体数字和事例说明,不刻意煽情又自然流露出温柔,让人动容。后半段写奥威尔对阶级的思考,对社会主义的讨论。从个人经历出发,讨论阶级产生的原因,对阶级差别的认知,探讨社会主义以后的发展和应作出的行动和改变。让人印象深刻的有两点,一点是奥威尔提到本人在印度的经历,提到这次经历对他的影响,他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外来者,是一个奴役者,这给他带来很深重的罪恶感,一点是他超前的观念,他提出机器社会的进步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机械进步的趋势,注定要妨碍人类对努力和创造的需求;而且大家会越来越加快机械进步的脚步,退回到之前的自给自足的模式根本不可能;社会主义要争取更多的支持者,除了手工业者,也应该吸纳受剥削的中产阶级等等,很多观点,在阅读的时候联系现在,根本不过时,甚至有些可以说是超前的,惊奇又叹服。
这本书里认识了一个动物庄园、1984之外的奥威尔,一个求实、脚踏实地、悲悯、真诚、理智又富有远见的社会主义者。看这本书,看到这样一个社会主义者,对世界也多了一点信心。
《奥威尔自述》读后感(四):一个曾假扮流浪汉的作家
乔治·奥威尔,是埃里克·亚瑟·布莱尔(Eric Arthur Blair,1903年6月25-1950年1月21日)的笔名。奥威尔是英国著名记者、小说家、政论家,他之所以要取个笔名,是因为他不想使记录自己在街头流浪、“体验”乞丐生活的经历被父母知道,他怕使家族蒙羞。 当时他的笔名备选项包括P. S. Burton (他流浪时使用的名字), Kenneth Miles, George Orwell, 以及 H. Lewis Allways。最后之所以选定George Orwell,据说是因为这个名字读起来给人圆圆的感觉;另外,“Orwell”还是英国萨福克郡的一条河的名字(The River Orwell),那里是他的老家附近,也是他父母生活的地方。在中国,奥威尔以《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的作者而知名,与《美丽新世界》的作者阿道司·赫胥黎、《我们》的作者扎米亚金并称为三大反乌托邦小说家。奥威尔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早年在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读书,30年代成为反法西斯斗士和著名的社会主义者,四十年代又成为具有明显的苏联影射的寓言小说的作者。直到47岁时因为肺病英年早逝,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奥威尔从来没有停止过调整和重新测知自己作为人的智力,他文风犀利冷峻,堪比鲁迅。而他创立的“老大哥”、思想犯、双重思想、思想警察、新语言、普罗大众等已经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内容。他甚至可能是第一个用“冷战”(cold war)这个词来形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西方集团和东欧集团之间的紧张局势的人。
《奥威尔自述》读后感(五):Exerpt
通往威根码头之路
没人清楚她到底得了什么病,而我怀疑她唯一的毛病其实就是吃多了。
一个苍白的煎蛋
这地方开始让我沮丧,不仅因为这灰尘、这气味、这恶劣的食物,更是因为这凝滞而毫无意义的腐化的感觉,如同堕入了某个地下世界。
努力把他们赶出脑海是没用的,因为这样的人有成千上万,他们是现代世界一种标志性的副产品。
甚至能找到有活鱼,而不是鲑鱼罐头的溪流。
下面那个矿灯照耀的世界对地上这个青天白日的世界而言,就像根系对花朵一样不可或缺。
(矿工)他们最显著的特征是鼻子上蓝色的疤痕。
几乎所有的暴动中,带头者往往是说话带H音的人(多是上层文化人)
茶就是英国人的鸦片。一杯茶,甚至一片阿司匹林,都是比一片硬硬的全麦面包强得多的短期兴奋剂。
如果英国人的体格变差了,毫无疑问,部分原因在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仔仔细细地挑走了英国最优秀的百万男儿,残杀了他们,而他们大部分还没有来得及繁衍子嗣。但这个过程一定在那之前就开始了。最终的原因一定还是在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工业制度。我不是指城市的生活习惯——城市在很多方面大概比乡村很健康些——而是指现代的工业技术给一切事物提供了廉价替代品。我们可能会发现,长此以往,罐头食品是比机关枪还要致命的武器。
(英国的北方崇拜)……我小时候上过的历史课一开始就用最天真的方式解释,寒冷的气候使人活力充沛,炎热则使人懒惰,因此我们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从工人阶级的角度来看,中产阶级的生活中很多东西看起来都是变态而令人颓丧的。
这之中蕴涵着西方等级之分的真正秘密——为什么一个生长于资产阶级的欧洲人即使自称共产主义者,也无法轻易地平等对待工人的真正原因。这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出来,现在的人怕说这四个字,但在我的童年时代,可是被随意宣扬的。这四个字是——下等人臭。
...因为所有喜不喜欢的感觉都要建立在生理感觉之上。种族仇恨、宗教仇恨、教育、秉性、智力甚至道德准则的差异,通通可以克服,但生理上的排斥无法克服。
但不幸的是社会主义的呈现往往与机械进步捆绑在一起,机械进步不是作为一项必须的发展,而成了终极的目的,简直就像宗教。
同时,那些有思想的人,智识上往往为左翼,但性情上常常是右翼,徘徊在社会主义阵营的大门口。...直到不久前他们都会自然地转向冷淡主义……典型的文人雅士还在写书讨论巴洛克建筑,高尚的灵魂不屑于政治。但现在这样的态度不容易了,甚至不时兴了,时局越来越严峻,问题越来越清楚,万物恒常的理念也不大流行了。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