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100字

发布时间: 2020-04-30 12:13:19 来源: 励志妙语 栏目: 经典文章 点击: 134

《昼的紫夜的白》是一本由西篱著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49.00,页数:3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昼的紫夜的白》读后感(一):故人故乡故事从南方日报、潮州日报等报纸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于是就亲自下单买下来看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100字

  《昼的紫 夜的白》是一本由西篱著作,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3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一):故人 故乡 故事

  从南方日报、潮州日报等报纸上看到这本书的推荐,于是就亲自下单买下来看看。书中写的故乡,故人,故事,让我沉醉。为何故乡如此迷人,因为那是永远回不去的曾经吧。

  漫长的时间叙述,空间的不断变幻和场景的切换,却一直暗暗在探讨着人类灵魂到底何在,又在何处。这也是每一个独立个体的精神价值追求吧,不禁引人深思。

  看完这本书,我突然想起艾玛沃特森在联合国女权主义演讲的一句话:如果不是我,那又该是谁;如果不是现在,那又该是何时!女性在当代社会应当处于怎样的地位?应该怎样活出自己。

  西篱笔下的女性,坚定的保留着坚贞善良,却遭受命运无情残酷的洗礼。女性,该如何去追寻自我的价值呢?感谢此书,其实就是需要有人站出来,一同来探讨这个时代命题,就是应该去打破守旧的牢笼。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二):真相:你看到的只是梦 李双

  我是60年代出生的,是属于这个年代和未来时代的小人物。读西篱的《昼的紫 夜的白》,让我眼泪婆娑。感动我的并不是情节,情节其实是很平淡的。不过,戳中我们泪点的,往往就是那些平平淡淡地存在于记忆里的东西。谁的一生总是天雷地火的呢?

  这部书会将我们带入一些可怕的现实里,让我们想起很多人,比如那些莫名其妙失踪的女人。有的人或许只理解为,这就是消逝,是遗憾。但能够读明白这书的人,会感到非常的忧伤。不明白的人只看到一些梦,明白的人就会明白,梦里有真相。

  在这些故事中,有时候其实可以不过问结局。结局不一定是美好的。但生命的故事总有结局。所以,我宁愿在西篱的文字里,记住心醉的瞬间,或者心碎的过程。记住在那些时光里,我们真诚、由衷地大哭和大笑过。那些在生命中刻下印痕的东西,以及那即将扑面而来的未来的一切,随时间的流淌,就像漂流木。

  也像玫瑰,一朵被时间的水流雕成的不朽的玫瑰。

  也像女人,纯正的女人,心思无邪,灵魂不需藏匿,困难和悲伤会让她有漫长的迷茫期。当一切过去,余下的就是回忆,回忆联系着未来,成为心灵的时光。

  如果梦终会涣散,让我们带着最美记忆迎接未来。

  祝福吧,有记忆的、有未来,还留在世上的人们。我们更看重的,是我们自身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思考。生活即使已经把我们练得铁骨铮铮,我们或许已经不再纯洁。但是,我们还是要保留着最后的温暖,带着心灵的火种,迎接未来。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三):叙事:紫色的迷宫 陈继明

  初读《昼的紫 夜的白》,我以为是一部相当写实的自传体小说。我相信,小说中的“我”,很大程度上是作者自己。在那个名叫风镇的海拔5000米的小镇上,故事在“我”、“我父亲”、“我母亲”“我弟弟”等亲属关系中渐次展开。故事中,有时代的影子,有个人的际遇,有传奇,有日常,有风俗,有反思。所有这些,都让我这个熟悉小说套路的读者,迅速陷入阅读的惯性之中。所谓惯性,就是担忧。我担忧,我将会看到一部可以预想的不陌生的不缺少故事和风物的家族小说。

  事实上,西篱拒绝了我的惯性。

  西篱的拒绝漫不经心,不着痕迹。渐渐,我意识到,我不知不觉已经进入了一座小说的迷宫。

  整部书的主要线索是,一个名叫祡音的姑娘,穷尽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母亲。有时在现实中,有时在梦境里,有时在乡村,有时在城市,有时在过去,有时在现在。因此,紫音的一生,便有了一个形而上的任务:寻找母亲。小说也因此有了一种虚虚实实、亦真亦幻的诗学气质。

  看到这一层的时候,我仍然没有甩掉惯性,我揣摩,西篱写的是一部诗意的家庭小说。让一个传奇故事含有诗意,这是小说家们常干的事情。

  然而,西篱再一次拒绝了我不怀好意的推测。

  紫音的母亲,名字也叫紫音。于是,寻找母亲这个主题同时又被消解。或者说,母亲,穆姝,我,这些人物在这里,既是具体的人物,又是一种性别,更是小说的视角。对母亲死因的调查,对谁是“我母亲”的追寻,就有了复杂难言的叙事意图。作者把这种调查和追寻,放在开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里,文革,四川地震,唐山地震,玉树地震,911事件,近几十年来的这些重大事件,貌似随意地进入故事,使故事成为一条奔流不息的纸上河流。

  至此,我看到,西篱的叙事是谦恭和野心的混合,是回忆和创造的混合。西篱让自己的写作成为叙述的历险,而不是历险的叙述。

  读完全书,我相信,这座迷宫的任何角落都是难以抵达的。我无法放下,愿意在它的气味中流连忘返。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四):语言:在记忆长河穿越 航亿苇

  西篱的语言总是很能抓人。“我想埋葬过去,只记取现在,却发现,一旦如此,我就变成那种被园丁截断成几节的蚯蚓,反复挣扎,虽然可以存活,却失去了方向。”在《昼的紫夜的白》中,这样的佳句很多,是触摸人生的感悟,哲语小令,也是诗意的奔放与超感。

  记得著名诗人杨克说过,诗人的小说总有一种独特的秉赋,因为优秀的诗人必定拥有驾驭语言的能力。梁羽生的武侠小说当年能与金庸一争高下,并不在于梁氏的叙事性,而是他的诗性语言风格有独特的魅力。西篱原本就是一位优秀女诗人。因此,《昼的紫夜的白》构成的历史画面,自然而然就让厚重的历史与现实产生了一种通达人间的诗性。

  《昼的紫夜的白》有很长的时间跨度,从1937年到21世纪的当下。其中1937年、1971年、1972年、1996年、1997年、2000年等是作者强调的年份,也是抗日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历史事件对人物命运产生实际影响的几个关键时期。个人与时代,或挣扎求存,或随波逐流,或坚忍卓绝的抗争,酸甜苦辣,让人在黑白交潜之间,寻找自己真实的存在价值。

  寻找是小说中人物不断持续的心理过程,也是现实社会每个人打开心灵之窗的重要途径。寻找家园,寻找历史的真相,寻找各自的生存空间,寻找发展与希望,最终也就是寻找命运与生命关怀的终极答案。但是,寻找的过程中总是充满着失落与遗恨。苦难、失望、孤独,总是在捶打人生的理想与幻觉。西篱这部作品呈现的深沉与厚重,往往让人不由得不直面心灵中有些痛感的那个部分。但是,人生的顿悟,却又就此展开。比如“女人孤独的枷锁,无法相互解除,必须等待男人的到来。”又比如“难道这个紫黑的壮实女人,她的幸福就是靠忘却带来的?”

  在现代繁奢的时代,冷凝的生沉,不掘不挠的追求,超越时代,突破既定生存约束的框限,是一种不同于表象的精神释义。你或许错过,但必须有意捡拾,让心灵接受一次真实的拷问。就因为生命与人生,要从根基里生长才有真正的价值。就此而言,《昼的紫夜的白》能够让人重新获得某种原在的精神感受。比较有趣的是由于西篱诗性化语言的独特魅力,你可以跟随她的文字得到厚实却又并不沉重的那种艺术愉悦。那些原本应当痛苦的冤怨,反倒成了艺术雕刻品,给人以震撼,但并不让人沉沦,而是激发新的期许。

  “那时,这个孤独太久的老人,只用恍惚的微笑招待每天的时光,招待我们这些陌生的客人。一只乌黑的砂陶羌笛,是她以惟一的玩物,一直紧紧地捏在手心,已经被她的掌心摸得发亮。偶尔,她会用它,吹出简单而忧伤的旋律。”

  西篱擅长这样描述场景与人物。如此的叙事方式应当如何定义,我一时说不上来。毕竟,我不是批评家,不熟悉他们的命名与定义系统。但我看到的依然是诗意的构建,远远近近的恍惚,深深浅浅的悲悯,嘈嘈切切的情真。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五):写作的个人辨识度 晓音

  在诗歌繁盛的上个世纪90年代初,我记住了一位优秀女诗人——西篱。那时,她在贵州一个文学杂志社当编辑,我以为与她,会和我在文字中结识的许多人一样,只能隔着时空以诗歌相互取暖,没有想到,新世纪的某一天,我居然在广东省作家协会的办公楼里看到了她,这让我非常高兴!

  西篱南下,广东这片温暖而潮润的土壤催生了她的更多作品,尤其是小说,在网上及一些刊物上我陆续读到她的小说《东方极限主义或皮鞋尖尖》、《造梦女人》、《雪袍子》等等,新近又读到她的长篇力作《昼的紫 夜的白》。

  从《东方极限主义或皮鞋尖尖》开始到《昼的紫 夜的白》,与通常的小说家的写作相比较,西篱的小说个人辨识度非常高。比如,在小说中,她不是单纯的以叙事来构建自己的作品世界,而是以诗意的语言来铺展一个又一个的场景,这有点像博尔赫斯的写作:小说叙事呈碎片化的状态,用几乎梦幻的文字和诗的意象来将童年的记忆混合在一起,她小说故事的横切面被无限的放大,这个写作特质在《昼的紫 夜的白》中尤为突出。就如她在《写作控制了我》文中所说的:“我几乎在童年的时候就想写了……街道是由像鸭梨那么大的鹅卵石铺就的、高低起伏不平……我不得不努力迈开步伐……我踩过了每一块鹅卵石,在我的脚掌踏时,每一块青色的石头都与我相视而笑”。这有点像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的童年,或是感伤或是悲戚,又或是甜蜜。浸渍了我们成年后的每一个日子。

  我想每一个读过这本书的人都会有一种共同的感受:西篱以诗歌的文字来成就她的小说,她把我们过去所遭遇到的那些泛白的往事一一重现给我们,让读者沿着她文字的轨迹,去安静的回想过去,尽管有些伤感,但它们却是我们共同的“过去”。

  当然,远不止于此。在《昼的紫 夜的白》中,她的文字承载着更广泛更深沉的意义。比如紫音的母亲也叫“紫音”,这种名字符号的重叠将母亲这个本来只与某个一个体生命相关的符号被放最大化,她的小说中记载了“文革”、“911事件”和华夏大地上的几次毁灭性大地震。作为一个诗人,她没有像许多投身“宏大叙事”的文字工作者一样,目睹身边的苦难却只做“向前看”式的愿景写作。她把这些因灾难带来的疼痛统统放进自己营造的“风镇”,风镇便成了一个历史的舞台,母亲、父亲、弟弟与“我”这些具有血缘关系的亲人一起来承担故事的主角和配角,一起去完成她的讲述。这种讲述方式,让读者对小说本身增加了更多的信任度。正如西篱自己所说:“《昼的紫 夜的白》的现实主义或超现实主义,叙事的谦恭与野心,对于它们,我不必另作阐述,读者永远比我智慧。”

  读西篱的小说,会让我们有一种心悸的感觉,不经意间,她就把我们带到了“过去”。比如一块鹅卵石、一缕吹过童年的风,一张泛黄的广告招贴画。而这些情怀,为我们疲惫不堪的心灵,寻找到了一方诗意的栖息地!

  O���C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六):沟通:我们与这个世界 杨华之

  春天的阅读大餐,无疑是读到了女作家西篱的长篇小说《昼的紫夜的白》,这是一部关于亲情、成长及社会变迁的体验性作品,讲述的是1951年至2025年之间的个人记忆和历史真相,以及未来人类命运的可能性。在纵横交错的时空变换中,作者以浪漫主义及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为我们展现出了一副波澜壮阔的生存画卷。作为西篱多年前的读者,最初叹服于她的是诗集《西篱的梦歌》与《谁在窗外》带来的诗情画意,后来是报告文学《为苍生而战》的朴实深邃,她手中的笔仿佛具有点石成金的魔力,能在不同题材中游刃有余。在《昼的紫夜的白中》,我获得的是绝不同于以往的阅读体验:梦幻、神秘、纠结、惊悸……这是多年后的一次偶遇,读到的却是未曾相识的惊喜。

  寻找是这篇小说的一大主线,这也几乎是我们每个人人生的主题。而小说主人公紫音的寻找在西篱笔下却与众不同。她有时在现实中,有时在梦境里,有时在城市,有时在乡村,有时在过去,有时在未来。紫音的寻找,令纷繁迷乱的各种人生丧失,包裹上浓厚的荒诞色彩,一种虚实相间亦真亦梦的美学气质,也令紫音的一生,饱含了一种人类无法排遣的孤独。她最终既没有找到母亲,也没有找到爱人。但作者并不是向我们宣告一个悲情故事的结局,她将我们的思索提升到了一个哲学层次:消失的并未真正消失。西篱谜一样的文字,让我重新理解这个世界,并重塑了我对这个世界的想象,让作为读者的我,不得不重新自审:我或者我们,将如何与这个世界沟通?

  时间是作者为我们构建出的一个美丽的深渊,它在作者笔下停止,又在我们意识中无限延伸。这篇小说的每一个章节,都以时间为题,其中,1951年、1971年、1972年、1996年、1997年、2000年等年份,正是朝鲜战争,文革,改革开放等重大历史事件,对人物命运产生影响的几个关键时期,它向我们呈现的是黑与白的交替,个人与时代的冲突。但我认为,不能把这种对时间的强调当成真实的时间。这并不是悖论,这正是作者带给我们真实与虚幻存在的揭示,或者说是提示,精神的存在是可能的,我们在时间的不确定因素中,应该找到怎样的定位。

  语言是拉近作者和读者的又一根纽带,这也是诗人西篱在这部作品中展示的又一独特魔力。这篇小说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发展,甚至可以认为没有完整的故事,但它却能让我打开书本就舍不得放下,文中处处能见到闪光的语言花环。随手拈来一片光羽:“我不认识风镇的小孩。风镇的孩子像西河的鱼,不停地游啊游啊,钻水里的各种缝隙,寻泥沙中的各个洞穴,他们刚一长大就奋力探索更远的地方,还没完全长成就不知去向。一直在的,是我哥哥,他像挪不走的树。但这是一棵忧郁的树,没有春天的意气风发,只有冬天的抖抖索索。”

  每个读者都有自己独到的经历,关注世界的视角也有不同,《昼的紫夜的白》就是一个万花筒,我们必须打破固有的阅读习惯,相信不同读者从中会读到不一样的世界,收获不一样的思考与体验。

  l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七):色彩:精神内核分析 易文翔

  “天下之物,不外形色而已”(沈宗骞),就文学创作而言,色彩的运用亦如画作以“色”绘神。西篱的长篇小说《昼的紫 夜的白》便是这样一部以色绘神的作品。

  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五彩笔”,西篱从中挑出了紫、白两色。先来看看作者选取的这两种颜色。紫色,是蓝色和红色的调和色,蓝色属于冷静理性的颜色,红色属于热情感性的颜色,调和而成的紫色则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色。从传统文化看,紫色是尊贵的象征。在西方宗教中,基督教的紫色代表至高无上和来自圣灵的力量,犹太教大祭司的服装、窗帘、圣器等常常使用紫色,天主教称紫色为主教色;而在中国文化中,庙堂之上对紫色的推崇也显而易见,“紫气东来”、“金印紫绶”等成语都显示着尊贵之意。从现代艺术来看,根据现代艺术家康定斯基的分析,紫色是一种冷红色,不管是从它物理性质上看,还是从它造成的精神状态上看,它都包含着一种虚弱和死亡的因素。因此,紫色有着多层次的意义表征,它不仅蕴含了高贵的意义,也暗示着痛苦、悲剧、阴郁等。白色,是包含光谱中所有颜色光的颜色,通常被认为是“无色”的。在所有色彩中,白色的明度最高,无色相,其象征意义也是多义的。

  小说中的“紫”与“白”蕴含着某些象征意义,如小说人物的名字“紫音”“小白”,又如叙述中理性与感性结合,再如白猫、白鸽等意象……作者用色彩点缀出小说的精神内核。在小说中,紫色贯穿始终,作者对紫色具体的描绘达十多处。紫色渗透着三位女性形象(第一代紫音—穆姝—第二代紫音)神韵,同时也蕴含着空灵的意味,它既代表着高贵、坚毅与神秘,同时又流露出敏感、孤独与倔强。她们与所在的世界是那么地格格不入,紫音的母亲紫音,在那个特殊年代为所爱之人承担了一切莫名的罪责,因不屈服而被戕害致死;穆姝生前遭人嫉恨,因不接受男友的安排而被谋杀;紫音,为寻找母亲、寻找真相,辗转多个城市,目睹现代社会种种乱象,无处可逃,迷途难返……在她们身上,展示出来的是与现世不和解的力量。白昼之紫,黑夜之白,强烈的对比色形成视觉的冲击,甚至产生排斥感,这种排斥与分离为文本营造出了荒诞感。加缪认为荒诞的本质在于人与其生活的分离,它总是指向人的命运与其生存环境的不协调。这种不协调给现代人带来精神上持续的压抑,甚至分裂,导致一种病态的心理结果。疯了的哥哥、得了脸盲症的小白,即是“不协调”之症候,发疯与脸盲,其精神实质是遗忘、是逃离,对现实的不认同。小说中的男性形象相对脆弱,而紫音母女、穆姝等女性,面对人性被社会所扭曲压抑、生命存在方式的异化,表现出来的更多的是拒绝和解与妥协。当看到2019年的黄书记嚣张更甚当年,可以理解,这种拒绝才是应有的姿态。作者是以女性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触及历史和现实的“混乱之境”,通过魂灵——她所设定的不同于“灵魂”的精神实体,现实与梦幻沟通的介质——构筑了一个具有深层涵义的梦幻空间,将现实、虚构、历史、未来置入同一个文本,借助梦幻“享受着不被现实束缚的自由,享受着这个实际上早已被舍弃了的自由”(弗洛伊德)。这种自由,自然包括对白色的追求,“纯白纯白”的猫咪、雪白的羽毛,紫音所崇尚的至纯至洁,是对“无色”的向往,只要保持透明,就不必在乎艰辛苦痛,不再惧怕漂泊迷惘甚至死亡;吾有思,故吾可梦回祈望之境。

  昼之紫、夜之白,作者西篱以文字操纵她的色彩,她的紫,她的白,都彷如“上色”一般,令文字呈现梦幻的美丽;她以内心主宰写作,以精神滋养文字,传达着绝望中的希望以及召唤的力量。

  �"���C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八):空间:下落不明的生命及人生 安石榴

  在人的一生中,最无力面对的也许就是生命的消失,包括死亡与失踪。多年前,当我读到张贤亮的著作《习惯死亡》时,非常惊讶于内中那种由现实与荒诞而延伸的死亡意识,那种对社会、对生命、对人性的反思,读之触目惊心。近来,又读到西篱的长篇小说《昼的紫夜的白》,我一下子就联想到了《习惯死亡》。就我看来,这两部小说尽管视角迵异,但均在不同程度上揭开了一个特定历史时期烙到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伤疤,借此直视生命中偏离了常态的无从把握的死亡。

  《昼的紫夜的白》以“紫”和“白”两种颜色来对应白天和黑夜,构成了这部作品的底色,同时也表明了一种象征和隐喻的展开。故事是从一场葬礼拉开帷幕的,并且由始至终仿佛就是在述说一场生命与人生的葬礼,挟带着浓郁的死亡以及下落不明的气息。在故事的推进中,关于死亡与失踪的情节、细节比比皆是,有着鲜明但又若隐若现的背景和线索,背景就是“文革”中一批高校的知识分子被下放到穷乡僻壤,线索则是围绕着这些知识分子的家庭和命运变故,在女主角紫音见证般的叙述中,她的父亲以及父亲那些从不同地方下放而来的同事,包括父亲的学生,都笼罩在死亡与失踪的挥之不散的阴影中。小说开头的场景,即是“父亲僵硬的身体被白被单盖住”,可以认为,这样的开头,就是要突出压抑、绝望、失去的氛围,并且死亡还不是终极的,还有无缘无故的失踪,在后来的追述中,我们分别看到,紫音的母亲、外婆、嫂子,一个家庭的三代女人,都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中失踪了,同时沾染上失踪劫数的,甚至还包括与她家有过交往的某个邻居女孩,某个曾在视野中出现过的留下过特殊印象的村镇少年。

  死亡剩下的只有追忆,但失踪带给亲人的,还有漫无休止的思念与寻找。在紫音对母亲的刻意寻找中,一直到小说结束都是徒劳,但在寻找的过程中,她却遇上了另外的失踪者或者是知情者,当邻居女孩以及村镇少年在异乡不经意地再次重逢,已是如同陌路,旧事无法重提,而再次出现的知情者变得恍惚而混乱。更有意味的是,她还遇上了已经死去了的父亲的学生,由此补述了一段往事,并且将事件延续到与自己相关的现实中,掀开了另一重情节的波澜。这种生命空间的交错及对接下来发生的现实的嫁接,不仅将那种消失的氛围推到了极致,更为小说渲染了神秘和荒诞色彩,同时也喻示了另外的可能性,寻找也许并非为了本来的寻找,消失了的也许并未消失,死亡者依然以魂灵而存在着。

  不能不说,在这部小说的写作中,西篱有意强调了空间和时间,空间包括生命空间、历史空间和精神空间,而时间的强调更为明显,小说的每一个章节标题,都是以时间来呈现的,具体到某年某月,并且在文中屡屡提及时间,但这种时间的强调却又不能认为是真实的时间,而是为了衬托真实中的虚幻,提示时间中不确定的存在。这部作品还有另一个很鲜明的特色,就是梦幻性和神秘性,故事中的重要地点风镇,是西南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故事同时把那些鲜为人知的地方风俗、人情掌故揉合起来,使之与下放到此的知识分子的命运遭际,形成了两条互为交织又分开的线索,从而使整部作品既有着全中国的历史、社会缩影,也有着地方性的民情、风气伸展,加上亲情、成长、个人记忆、经历体验、精神呓语,尤其是对生命、人性的思考,这些诸多的因素融合,无疑获得了非常丰富的写作效果。

  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昼的紫夜的白》没有一波三折的情节进展,甚至可以认为没有完整的故事,但却难够带给人足够充分的阅读享受,这是殊为难得的。我个人并不推崇那些以情节取胜的小说,而对小说的结构、语言、思维和思考更为偏重,从西篱的这部小说中,我看到这种写作的力量,甚至更为宽阔。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九):那些敏感的灵魂,曾发出孤独的声音,只有同样敏感的人才能听得见

  这篇读后感,我断断续续写了一周,因为这是一本必须严肃对待的严肃文学,有很多地方,是在阅读文本时激发胸腔内某种强烈的感受,所以,有截图,但是豆瓣传图太麻烦,大家有兴趣可以戳下面这行字

  这是一篇写的很痛的笔记,随手画下的横线记录了我当时的心情

  这里我就只发文字版:

  1.我所认识的西篱老师

  阅读一本书,理解作者企图表达的内容,有时是需要缘份的。在适当的时候,阅读一本书能够引起灵魂的深切共鸣;而如若换了一个时间,可能会觉得作者不知所云,阅读者大概都会有这样的体验,阅读《昼的紫,夜的白》感受尤其如此:最近一段时间,刚好在碎片化地了解上个世纪某场著名的文化运动,读到这本书之后,常常掩卷长叹。

  而认识作者,再阅读作者的文本,是一种很奇妙的体验,尤其是阅读西篱老师这本《昼的紫,夜的白》,去过作协几次,和西篱老师相交不深,但她却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一是因为她待我们这些网络作家非常谦和,二是因为她的热心,以及她灿烂的笑容。

  印象中的西篱老师,总是穿民族风的裙子,一头乌黑长发在脑后辫成两股马尾辫,有时头上也会戴美丽的丝巾,她戴着近视眼镜,脸上始终有种少女般纯真的笑容,从她的脸上,你很难判断出她的真实年龄,我总觉得,她的身体里住着一个女孩的灵魂,轻盈,带着些许类似于少数民族的神秘和浪漫,有某种超出年龄的朴素,这是她的独特气质。

  所以,在阅读文本的时候,我能想象到幼年的女主角紫音坐在开满野花的山坡上,眺望远山的情景,那场景让我感到亲切,大概人类孤独的本质是相似的——我小时候也曾坐在山坡上,长久地眺望远方,一坐就是大半天,目光越过层层山峦,越过头顶的白云,想象知道山那边是怎样的世界,有时期待出现新鲜事物,哪怕是出现一条狗,都会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增添一些色彩。

  对于孩子们来说,山里的世界虽然虽然有奇妙之处,却太过封闭,狭窄,而敏感的女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找不到同类,没有人能够理解小小女孩的满腹心事,孤独感大概是从那时起就与我们形影不离了。

  大多数写作者,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吧,因为感到孤独,才渴望能够以文字与这个世界交流,写作的人发出某种独特节奏的声音,期待着能找到一些共鸣的灵魂,正如西篱老师在接受贵族民族报记者访谈中提及的“创作本身,就是这样的,渴望获得理解,认可和回应,一旦得到,就有精神上的幸福感。”

  《昼的紫 夜的白》叙事结构奇妙,作者试图表现的思想性和内容性太复杂,因此这篇读后感断断续续写了一周,容我慢慢道来。

  2.关于女性的命运

  在读西篱老师的这本书时,多次难过到读不下去,数次热泪盈眶,书的前半部分,那些女性的命运,让我不断的想起徐小斌老师写的羽蛇。

  如果说这两位作者都是经历过父辈的文革,她们关注的都是文革中那些人物的命运,那么有所区别的的是,徐小斌老师更关注的,是女性在时代的洪流裹狭下,不同女性的命运,她笔下的那些女性之伤痛,更像是千百年来女性自身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伤痛,那些女性无论年老还是年少,最后都由珍珠心被磨砺成粗硬无光的死鱼目,那是生活和命运加诸自身所造成的苦难;

  而西篱老师故事里面的人物,尤其是女性,一个个都是柔软而美好的,温柔的,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尤其是穆姝老师,人如其名,温婉美好,她像是理想的完美女性的化身:有文化,有女性美,有独立意识,执着的追求爱情,却又不会像同时代或是大多数以前中国女性那样,为了爱情放弃自己的理想,仍然要留校任教,为此惹怒了深爱的男友。后来,以“灵魂”状态存在的穆姝老师,善良,乐于助人,有一颗博爱的胸襟。

  因此,生活中的穆姝老师会遭到来自同姓的排挤和打击。

  这是很多中国女性的共性,她们通过对某些比她们优秀女性的排挤和打击,来证明自己的生活没有错误。

  另一个女性是书中女主角的母亲,紫音的母亲,在学生时代遇到父亲时,热情奔放,才华横溢,天真烂漫,和父亲结婚后,大饥荒时代,父亲下乡,母亲无怨无悔陪同;

  怀孕时,温柔恬静;

  生了孩子依然不改那份少女独有的温柔;

  父亲出事后,藏起父亲的文稿,为了保护丈夫和家庭,咬定是自己写的稿子。

  与其说母亲坚强,不如说母亲坚韧,聪慧。

  母亲有一副好嗓子,歌喉动听,连监狱里的预警都会被她的歌声打动,

  母亲会为路边的野花盛开而欣喜,也会为霍长仙父母重男轻女、对霍长仙悲惨的命运深刻怜悯,满怀同情,

  母亲的形象,是生动的,也是美好的。

  因此,这部作品,在我看来,又是充满了超现实魔幻主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跨时空故事,呈现了女性在不同时代的命运。

  故事里林黛玉悲惨的命运,是许多中国传统思想下女性的共同命运,她们由家族里掌控权利的长辈女性控制自己的人生,唯一的反抗路径就只有一个:死亡。

  但是,除了女性的命运和爱情之外,作者呈现更多的,是关于孤独,关于灵魂,关于内心的成长。

  3.关于孤独感

  有一些书是在讲故事,而有些书是文学,就像这本书,作者用一个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再现了那个时代人们跌宕起伏的命运,精彩复杂的一生,但又不只是故事,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承载的,有作者的私人体验,也有时代的殇痛,与其说是讲故事,不如说用故事来疗伤,治疗一代人的创伤——这伤,既是来自于外在生活逼仄的痛,也有内心深处无人能解的苦闷等。

  作者写到了50年代的牛鬼蛇神,也写到了70年代初改革开放的种种怪象,更有进入2000年以后人们集体被物质催眠,陷入追求物欲狂欢的冷漠与孤独。

  特蕾莎修女曾说过,“除了贫穷和饥饿,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孤独和冷漠。”——而恰好,作者所书写的那个年代,既有物质极度匮乏的贫穷,也有造成了3000万人活活饿死的饥饿感,于是,在那个可怕的时代,当生存都变得艰难,当人人难以自保,缺乏安全感的人们互相戕害,冷漠和孤独也就不那么难理解了。

  当故事里女主角紫音的父母因为时代的惨剧加身,而无暇顾及儿女时,敏感的小女孩一天天长大,她没有同伴,没有知己,不像今天,而即便是故事里较为温和的父亲,和儿女之间,也不似今天的父母,与子女都是朋友,可以促膝长谈,平等相处,所以,女孩注定是孤独的。

  关于孤独感的描述,精准,直戳人心

  孤独感觉另一部分来自于,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位置,”如果找不到,就像是旷野中行走的赤脚小孩,永远没有归宿感,恒久感到孤单和寂寞。

  因为孤独,所以我们需要寻找。

  4.关于寻找

  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某种能够让灵魂安定下来的东西,有些人埋头认准了钱,一心赚钱,不会感到痛苦;

  有些人醉心于追求其他娱乐活动,以此缓解内心的黑洞,

  而有些人却执着地寻找着,到底在寻找什么?答案可能要用尽一生才能找到。

  我们寻找答案,寻找力量,这些声音或许不那么和谐,但,在一个大时代里,总会有一些人逆流而上,她们记录苦难,也反思历史,如此,我们才得以进步。

  而当行书至此,女主角紫音不再是找寻肉身的父亲和母亲,更像是“我”在寻找文化上的父亲和母亲,找寻灵魂的归宿,找到民族的过去,与现在所发生的联结,人们唯有知道过去是怎样的面孔,才能更好地面对现在。

  寻找的过程注定是孤独的,而结果往往也是落寞的。

  孤独有各种各样的面貌,而其中最为无能为力的恐怕便是这一种,你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但是你们却无法完全相融,带着各自的属性,一开始发现彼此相同的部分,为此欣喜不已,为此激动;

  但是后来,发现了各自的不同,这个阶段你会意识到,人是永恒孤独的,爱情也不能使你逃避面对这一课题。

  正因为孤独,所以,我们穷其一生都在寻找,寻找某些能够让我们的灵魂得到抚慰的力量,孤独与寻找像一对孪生姐妹相依相偎,始终横亘我们的一生。

  5.关于命运

  如果说孤独、寻找是我们生命的主题,也就很容易理解命运的无常,无奈。

  那么美好的穆姝老师,却是以那样不体面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没有任何人,能够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

  这个故事里的每一个人,都像是上帝手中的玩偶,他们的命运被时代、被他人随意玩弄,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料到明天。

  尤其是哥哥的悲剧令我扼腕,他原本是多么清秀温雅的男人,但是,一场不合适的初恋,葬送了他心中的美好;

  而父亲的一巴掌,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个曾经率领着孩子们讲述梦境,默默地肩挑家务重担的温良少年,那个擅长各种口琴、笛子的天才少年,最后被成人世界的残酷磨损了,他彻底向外界封闭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或许再也没有人能走进他的灵魂深处。

  西篱老师说,这是那个时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父子之间的模式,他们有亲情,却缺乏沟通,缺少彼此之间的了解,于是隔阂越来越深……

  6.人性的善与恶

  父亲那一辈知识青年共同的悲惨命运,来自于那个可怕的时代,来自贫穷,来自饥饿,来自绝大多数人思想的可怕,然而,书中为求一己私利不惜戕害他人的黄书记,一朝得势将他人踩在脚底的可怕乡民,又何尝不是共犯?他们将每一个人都变成了刽子手,如此,便没有了凶手。

  我们痛恨造就时代悲剧的大人物,然而那些红卫兵,那些小人物,他们骨子里的卑劣也是酿造这场惨祸的根源之一。

  在黄书记失踪之后,方书记代替了他,以权利和物质诱惑女知青王冬梅,毁灭了哥哥心中圣洁的初恋。

  然而,换个角度想想,即便今时今日,黄书记、方书记这种人依然存在,而像王冬梅那样为了一时的欲望,出卖灵魂的人也不在少数,这种人,哪个时代都有,只不过那个时代让他们人性里的恶加倍放大罢了。

  如若没有法律的禁锢,如若道德崩坏,人可以肆无忌惮以恶行事却不受惩罚,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可能沦为恶的帮凶吧?

  7.文明的毁灭与野蛮的兽性

  那个时代所造就的文化断裂、历史断代,影响至今难以消除,经济倒退,文明毁灭,兽性代替了人性,接踵而至的,便只能是种种悲剧。

  当文明被剥夺,尊严被毁灭,生命的存在又具有怎样的价值?

  读至此段,泪湿眼眶,内心压抑得无以言表,我感觉我需要呐喊,需要发泄,却被内心的愁苦压得说不出话,多说一个字都是多余,也曾经各种渠道中了解到历史的片段,但是这样的描绘还是让我心塞,人们不得不吞噬尸体维持生命,你能想象到这样的事情就发生在几十年前,而当时的英美已经进入工业革命时代吗?

  8.关于死亡与永垂不朽

  死亡是本书的另一大命题,故事以父亲的死亡开篇破题,人们对死亡的态度各不相同,书中也说,有一些人拥有灵魂,有一些人却只是在活着。

  父亲的肉体彻底死亡,父亲的灵魂,父亲一生的命运也至此告一段落,但是父亲给女主角紫音的影响,却从血脉里传承下来:紫音也在寻找母亲,与世俗生活保持着警惕的距离。

  “父亲们”(书中的其他教授,有因为大字报写错一个字的北大教授,有因为不肯在课堂上讨论政治的清华教授,因此被下放到农村,他们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有风骨,有情义,有担当,却只是一个个甘于平淡生活的教授,他们毕生的理想不过是将自己的知识倾囊相授),并不曾求过青史留名,然而他们的风骨必将被后人所铭记,虽然他们或许没有具体的名字,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个时代有风骨的知识分子。

  与这一形象代表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那些“伟人”,大概正因知道人类无论多么自封伟大,生命都终将走向寂灭,“伟人”却不甘心消退在历史里,希望自己能够“永垂不朽”,于是他们为自己立碑。

  但历史是公正的,人们终将客观评价伟人们的所作所为。

  没有一种以暴力征服的世界能够永垂不朽,但人们心中对正义、对美好、对一切善与美的追求,却永远不会死亡。

  寻梦者大多消失了,人类进入了下一个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战争,灾难,饥饿和贫穷似乎都已远去,但人类面临孤独的这个课题却不会消失,只要生命仍在继续,敏感的人就会始终受到来自灵魂深处细微的拷问声,而那些声音,生生不息,只有同样敏感的人,才能听得见。

  这是一篇写的很痛的笔记,随手画下的横线记录了我当时的心情

本文标题: 昼的紫 夜的白读后感100字
本文地址: http://www.lzmy123.com/jingdianwenzhang/115045.html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 微信扫一扫赞助
  • 支付宝先领红包再赞助
    声明:凡注明"本站原创"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励志妙语所有,欢迎转载,但务请注明出处。
    《那时的先生》的读后感大全四月的烟雨,飘摇的南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