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兼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充分发扬民主、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采用等级形式介入了学生平时的身心发展,从而打破了历时已久、根深蒂固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坚冰。可以说,这是我们山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壮举,一次大胆的改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义无反顾地举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
素质教育兼顾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充分发扬民主、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采用等级形式介入了学生平时的身心发展,从而打破了历时已久、根深蒂固的一张试卷定终身的坚冰。可以说,这是我们山东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次壮举,一次大胆的改革,我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义无反顾地举起了素质教育的大旗。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不少教师对素质教育“新政”表现出怀疑的态度,认为这种评价办法与考试相比过于繁琐,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同时人为因素增加,不利于教育的公平公正,其究竟能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上起多大作用还不得而知。因此,在评定过程中,针对学生看不见摸不着的那六项“虚指标”,老师、学生几乎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将该生平时学习成绩作为参照物来评定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等指标。这种用应试教育的思维来实施素质教育,其结果就不可避免地掺入了大量的偏见,背离了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原有初衷。
尽管如此,与当今大行其道的应试教育相比,我们这次改革可以说是“破冰之旅”,其艰难之状可想而知。但这毕竟有了开始,就像在应试教育的“黑屋子”上打开了一扇天窗,透过这扇窗,使我们仰望到美丽的苍穹,呼吸到了外面自由的空气,而不象以前那样漆黑一片,闷热难耐。
素质教育作为一个新生事物,还是棵极易夭折的幼苗。马克思认为:任何新生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过程。我们这棵素质教育的幼苗当然也不例外,它在成长过程中,也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也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与艰险,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管怎样,我们的素质教育之舟已经起锚,在前进的路程中,我们既要坚定实施素质教育的信心与决心,又要报之以理解、宽容的心态,对其间可能出现的挫折,甚至失败都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这样,我们也就有理由相信,我们正在大力推进的素质教育,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一定是光明的。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