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45青时白鹿“不要过度惊慌,可以把很多重症病人送到我这里来。”当疫情席卷全球,有一个人的话,就像是定心针一般,抚平了全国恐慌。这个人就是当初抗击非典第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谢谢我的家》里,钟南山接受采访讲了关于自己的故事。2002
NO.245
青时白鹿
“不要过度惊慌,可以把很多重症病人送到我这里来。”
当疫情席卷全球,有一个人的话,就像是定心针一般,抚平了全国恐慌。
这个人就是当初抗击非典第一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
在《谢谢我的家》里,钟南山接受采访讲了关于自己的故事。
2002年12月22日。在重症监护室,见到第一位重症非典患者。
1月份,广州到了非典最严重的时候,全国不可避免的陷入恐慌里,这时候钟南山说:
先把医生稳定下来,只有医生稳定,社会稳定就有一个保证。
于是与死神开始争分夺秒的战役,正式打响。
当主持人问他:“您担心过自己吗?”
钟南山说:“我也看了那么多病人也没病,所以好像也不太担心。”
但在3月5日,钟南山因为一次因为过度疲劳,连续38个小时没休息,过于疲劳导致了发烧。
在那种时候,一点点发烧都对人的心理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可因为害怕引起人民恐慌,他选择没有将这件事情说出来。
当下他就自己在家进行着治疗。
他自己也是医生,凭着多次与非典打交道的经验,他判断自己得的不过是普通肺炎。
好在5天时间过去,症状好转,再次证明钟南山的判断没有错。
他当时连普通发烧也不敢说,怕民众会觉得:
“啊,连钟南山都倒下了。”
钟南山学医,是受到了自己父亲的影响。
他的父亲是1932年协和毕业,那时他父亲也是一名优秀又年轻的医生。
1971年的某一天,他父亲突然问他道:“南山,你多大了?”
钟南山回答:“35岁了。”
就是这样一段简短对话,对钟南山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产生了莫大的影响。
与其他同龄的医生相比,35岁的自己还没有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优秀的医生。
当钟南山回忆起自己的父亲,他说:“印象中的父亲严肃,有时聚在一起吃饭,一顿饭也说不上一句话,但每说出的一句,都是很有分量的。”
钟南山的父亲是著名儿科大夫,在75岁高龄,眼疾的情况下,捂着一只眼睛进行了长达40万字的写作——《儿科疾病鉴别诊断》。
父亲说:“一个人,要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点东西,他就算没有白活。”
可以说,父亲的影响的巨大的,是父亲让他感受到了医学的魅力,是实实在在的能救人。
看到患者康复后,患者父母开心,自己也会开心。
也是在这样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下,年仅14岁的钟南山就有了想要从医的想法。
钟南山的母亲是中山大学肿瘤医院创始人之一,性格宽容,且充满人情味。
这是钟南山对自己母亲的印象,也是绝大多数与母亲有交集人,对母亲的评价。
从自己母亲身上,钟南山学到了,对人应该充满同情爱心。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钟南山儿子也是一名医生,我想这就是家风的传承吧。
对于钟南山来说,家一直都是他在前方冲锋陷阵时,可以给予他莫大坚持,莫大动力的来源。
可当记者去钟南山家中采访时,我们才发现,这样一位立功无数的院士家,没有大理石砖,没有水晶灯,不是想象的别墅区:
入门可以看出是老旧的小区,房子才80平米,并不大,有些昏暗的灯光。
家中家具已经有着年代的痕迹,陈旧泛黄。
整个家看起来简朴,但是很温馨整洁。
其中一整面墙的柜子里,都是和家人的合照,很明显家中关系不错。
钟南山说起自己家的教育:“我们家从来不谈钱,只谈学术。”
这就是“豪宅”,豪在于:学识的丰富,家人的信任,家风的传承。
好的家风具有榜样性、社会性、传承性。
比如姚明家的家风是“诚实”。
莫言家强调的是“重视学习、重视文化、与人为善”。
什么是家风?
就是父母或者祖辈提倡并能身体力行和言传身教,用以约束和规范家庭成员的风尚和作风,帮助后辈成为更好的人。
它不需要每天悬挂于口,就是发生在家庭日常琐碎的每一件小事的处理和对事情的态度里。
《人民日报》评价钟南山院士:
既有国士的担当,又有战士的勇猛,令人肃然起敬。
家风的传承影响这后辈的为人处世,好的家风立人立国。
●41岁刘涛深夜“崩溃自杀”:净身出户,也要离婚...
●46岁汪涵透露不愿加入家长群的真相:不比孩子,是为人父母最大的修养
●这几句话,告诉孩子,一生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关系再好,这3种忙千万不能帮,帮了容易招灾惹祸!
你点的每个推荐,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