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小薏是我原来的一个邻居,差不多也算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了,关系还不错,经常会聊天,最近她有点烦,问我:“孩子越来越叛逆是怎么回事?”小薏的孩子马上九月份就要进小学了,她就抓得有点紧,想要让孩子在这个夏天把小学的知识多巩固一下。小孩开头几天还老老实实做练习,然后就不行了,坐在椅
写在前面
小薏是我原来的一个邻居,差不多也算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姐妹了,关系还不错,经常会聊天,最近她有点烦,问我:“孩子越来越叛逆是怎么回事?”
小薏的孩子马上九月份就要进小学了,她就抓得有点紧,想要让孩子在这个夏天把小学的知识多巩固一下。
小孩开头几天还老老实实做练习,然后就不行了,坐在椅子上左摇右晃,你要他读课文他就唱歌,要他写习题他就把笔扔来扔去。
她对小孩说:“写作业要专心,你这样分心是写不好的,写完再玩不好吗?”孩子就冲她嚷嚷:“我知道我知道,你天天说烦不烦啊!”把小薏气得够呛。
而且这样的情况每天都在上演,比如做口算,要求十分钟一百道题,小薏在旁边掐着表,小孩却磨磨叽叽做不完,她就很气:
“你能不能用点心?这样你上学会当差生的,你想当差生吗?”
孩子:
“我用心了,当差生我也没办法。”
小薏:
“你做得那么磨蹭我都看见了,这叫用心?”
孩子立刻就把笔一摔:
“那谁用心你找谁来做呗,我不做了!”
小薏说:“我都被他气懵了,虽然最后没打他,但我揪着他耳朵要他重做,耳朵被我捏红了他才算老实。”
为什么你明明句句在理,孩子也知道你有理,但他就是不听呢?
1
最主要原因一:
就是父母高估了孩子
像小薏的孩子那样七八岁的小孩,思维并没有发育完善,观念不会受那么多的束缚,孩子这个年纪确实能听懂道理了,也能明白父母讲得有道理,但不代表他能明白这里面的意义,孩子还会想:“我也可以选择不听呀!”
给孩子讲道理没错,但我们不能指望一讲孩子就能去遵守,和道理比起来,更重要的还是要建立“规矩”。
只有规矩和道理并进,让孩子有切身的体会,他才能在这种体会里慢慢明白这些道理和行为代表的意义,以及意味着他“必须去做”,而不是“可以选择不听”。
小薏完全可以在让孩子加大作业量之前通知他:“从明天开始,你要为进小学做准备了,作业会增加哦,我想我们需要重新规划一下你的时间。”
然后和孩子一起,把未来的时间表制定出来,有特定要求的可以标注清楚,就像口算十分钟一百题这种,标在上面也像一个小目标。
做完以后就可以和孩子约定了:“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完成,你一定是一个好学生,对吗?”
我相信这样一来,孩子的接受度肯定比现在高得多,也会认真对待得多。
2
原因二:
孩子没有自主权
父母总是对孩子不信任。
比如说提醒要跟六七个月的孩子多说话,会有父母不以为然:“这么点小孩,自己都说不利索呢,我们说的他能听懂?”
而说到要给七八岁的孩子自主权,也基本会被一票否决:“那他肯定玩去了呀,还能想着好好写作业?开什么玩笑!”
可是现实往往是你越压着,孩子越不乐意写作业。
给孩子自主权,不代表父母就完全丢开手不管事儿了。而是父母要站在引导人的位置,去启发孩子,让孩子去给自己的学习做评估:我现在学得怎么样?哪些能改进?会有哪些效果?
父母要的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积极性,学会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而不是成天念经一样叨叨道理或者又打又骂地逼迫学习。
当然,我们不能不信任孩子,但也不能太过高估孩子。
每个阶段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和缺点,像小薏孩子那么大的小孩,就不能过分地要求孩子勤奋刻苦注意力一直集中,但只要他能做到保持兴趣、坚持练习、每天都有进步,就很棒。
3
原因三:
没有给孩子正面刺激
大部分父母的一个弊病就是:孩子做得好,看得理所当然;孩子做得差,指责张口就来。
孩子的小进步总是入不了他们的眼,可孩子犯点小错就立刻抓住不放了。
长期如此,孩子没有得到正面的鼓励刺激,干什么都不会有持久的动力。
最简单的鼓励,就是多问:
孩子完成了一件事,不是期待你说“你很厉害”、“你好棒”,而是期待你问:“哇,这个你是怎么完成的?”这才是正面刺激,孩子会骄傲地回答你:“我怎么怎么做的,我还能干得更好,这不算什么!”
这样,孩子实际就是在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是不是比你推着压着更有效呢?
当然,父母也要在开始给孩子一个期待和底线要求,这样孩子才知道怎么开始哦!
*文章内容系村长讲故事原创发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文内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