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自在小木头”关注我1最近看到的新闻都很闹心,也很郁闷。看到网上很多人讨论说,虽然妈妈们总是教给女孩们要如何自我保护,但是有些男孩的妈妈们却没有教会他们要尊重女性,不能伤害她们。之前也看到过类似的一些讨论,我完全无感,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我从来教给他的都是,不能打人,如果发生冲突要及
点击“自在小木头”关注我
1最近看到的新闻都很闹心,也很郁闷。看到网上很多人讨论说,虽然妈妈们总是教给女孩们要如何自我保护,但是有些男孩的妈妈们却没有教会他们要尊重女性,不能伤害她们。
之前也看到过类似的一些讨论,我完全无感,作为一个男孩的妈妈,我从来教给他的都是,不能打人,如果发生冲突要及时找老师或者父母,不能以暴制暴。
而我跟克莱德先生平时在家里探讨的男女平等,也从来都是真正的性别平等,不是男尊女卑,也不是女尊男卑。跟性别没关系,人就是生而平等的。所以,我觉得在尊重女性和男女平等这个问题上,豆豆哥应该是比较清晰的。
也因此,看到那些评论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跟自己联想到一起。
今天因为看到了那个国外的视频——拍摄者带着一个女孩,面对不同的男孩子,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的样子,大小不等,先让他们说说认为这个女孩哪儿最漂亮,然后拍摄者说:打她。
所有的男孩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以为自己听错了;拍摄者再次说“打她,狠狠打她一拳”的时候,所有的男孩都明确拒绝,他们的回答大同小异:她是女孩;我不可以打她;要保护女孩。
我突然有点好奇想要问问豆豆哥是怎么处理这种事情的呢?
于是我问他:如果你的同桌(是个女孩),你们发生矛盾了,你会打她吗?
他瞪大眼睛:我为什么要打她?
我又追问:如果她生气了,先打你呢?
他不可思议地看着我:可是她不会打人啊。(她同桌应该是个乖乖的小女生吧,因为豆豆哥说的时候,非常斩钉截铁)
好吧,我又追问了一句:那如果是一个其他的女孩子,她误会你把她的东西弄坏了,然后就打你了呢?
豆豆哥回答说:喔,那我去找老师。
……
2在网上的时候,会发现我们的观点好分裂啊。
一部分人,在宣扬着对女性的仇视观点,尤其是牵扯到相亲、结婚、彩礼这些关键词的时候,你在很多内容下面能看到各种戾气满满的评论。有时候,真的能感受到他们浓浓的仇女气息。
最近一段时间,总是能看到一些短视频,主题大同小异“当初追你那么久,现在不还是得在家里给我洗衣做饭生孩子”,令人诧异的是,这种视频会获得很多人点赞,而且评论里更是大型宣泄现场,无数男人很low地表达着同样的观点,大意就是看你当初那么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现在我没家暴你就是你的福气了,感恩知足吧。
看得胸闷气短。
还有一种呢,就是总是被认为是过度女权的一部分人,他们宣扬的是女性地位高于男人,一点点的事儿就会说是男人的劣根性。有着清教徒一般的想法,但凡一点事儿,都能扯上性别问题。
这种我个人也是不认可的。有时候,人渣就是人渣,跟男女没关系。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能上升到性别问题——譬如说,我之前教育豆豆哥的是,不能打人,暴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没有特意强调男孩还是女孩,因为我觉得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该被暴力对待,不是吗?
如果要加强教育的话,以后是应该给他灌输一下,男孩子应该要保护女孩,因为体质上女孩的确弱一点,所以要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给予她们适当的帮助,这才是真正的男子汉。
其他的,无论是爱情还是婚姻,都是平等的,不管你追求了她三年也好,他给你养家糊口也罢,是两个人一起撑起一段感情,撑起一个家,而不是谁卑微,谁尊贵,谁曾经占据制高点,而现在谁要反攻倒算,这样的生活是不是太可悲了?
3之前认识的一对夫妻,结婚之前感觉挺好的,女孩家里条件好一些,男孩稍微差一点,但是感觉他们也是相互喜欢才走到一起吧。
结婚之后两三年,形式大变,女孩脾气变得越来越差,据说他们之间三天大吵一天小吵是常事儿,在孩子出生之后,不但没有任何变化,更变本加厉了,除了骂老公,连来帮忙的婆婆也一起骂。
外人不明白两个感情蛮好的小夫妻怎么就突然画风大变了,但是没回吵架,女的都说自己和父母为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房子是她父母帮忙出首付的,从金钱的角度来说,她家的确是站在了“制高点”上。
大多数时候,男的闷不吭声,沉闷了两年多,突然有一天,传来了离婚的消息。据说是,男的升职了,身价水涨船高,坚决要离婚,孩子房子什么都不要也要离婚。传了好几道的话是,男的说:你当年打我的巴掌,骂我妈的话,我都记着呢,没还回来是不像跟你一样,你是我孩子的妈妈,但没资格做我的老婆了。
也不知怎么说,我甚至有点钦佩这个男的。尽管代价有点大,但是无论如何,他都在寻求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生活——虽然有点晚。很多人骂他负心汉、陈世美,早干嘛去了,为什么不早点离婚?
谁能想到呢,一段爱情,最后演绎成这样的“复仇记”?
感觉好多时候,是我们在性别这件事上作祟。明明是应该相互尊重的,公平对待的事情,却被演绎成了必须要有个高下的事情——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不应该对对方家暴;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应该仇视对方,这难道不是很普通的道理吗?
不但要教育孩子,我们自己也应该不断地学习和提升,去超越那些偏见,对性别有真正公平公正的认知。
生而为人,你我平等。
-END-*作者:小木头。写作者,小确幸收集者。出版有《你不必活在别人的期待里》等,微博“小木头的美丽人生”。没错,你可以点关注啦!
如果认为本文对您有所帮助请赞助本站